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课件(统编版)
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课文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部编版九下语文第24课《诗词曲五首》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课件pptx、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辛弃疾,号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派著名词人,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________情怀,与苏轼并称_________,与李清照并称_________,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_________________等传世。
1、反复揣摩,有感情地诵读诗歌。2、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掌握鉴赏咏史怀古词的方法。3、体会词作中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整体感知——学习目标
辛弃疾人生经历及其作品
①早年投身义军②南归朝廷为尽忠③受弹劾后归隐山居④会友赋壮词⑤复用登京口咏怀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整体感知——作者介绍
这首词是辛弃疾于开禧元年担任镇江知府时所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宋朝军队与金人对垒的地方。辛弃疾登临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整体感知——创作背景
北固亭,最初修建年代未知,新亭重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又称凌云亭、摩天亭、天下第一亭。《三国演义》中孙尚香惊闻夫君刘备病殁白帝城的噩耗后,曾在亭里设奠遥祭,旋即投江自尽,故此亭又叫祭江亭。晋朝蔡谟筑楼北固山上,称北固亭,原址位于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北临长江,又称北顾亭。
整体感知——知识链接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在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下临长江。
整体感知——题目解读
大家先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和字典解决生僻字,扫清阅读障碍,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朗读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与韵律;初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整体感知——朗读要求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这里指代士兵。
整体感知——理解词意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地区呢?在北固楼上,放眼望去,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千百年来,这里不知经历了多少兴盛与衰亡?往事悠悠。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占据东南,坚持抵御外敌,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与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会说:“生子应当如同孙仲谋一样。”
1、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词作?
以登高远望、咏怀古迹、咏叹史实等为抒写对象,通过借古讽今、借古喻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吊古伤今的目的。
2、这类作品我们一般应该如何来鉴赏呢?
3、这首词词人是在何处怀古?又为什么怀古?
京口北古亭。这首词是作者到镇江去做知府时所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想到大好中原已沦陷金人之手,心中不禁悲愤不已,触景生情,故而发问。
4、词人在感怀什么?其中流露出词人怎样的情感?
怀念故国,感叹历史兴亡之事。词中“悠悠”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思绪之无穷。“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透露出词人的无奈、伤感、抑郁。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望神州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叩天一问,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运用设问,自问自答。这一问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异乎寻常的第三次发问,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雄姿,委婉地暗示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
词的上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登楼远望,不禁引发了千古兴亡之感。其中“何处望神州”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千古兴亡多少事”一句,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问答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而词人胸中翻滚的无尽愁思和感慨,又何尝不似这长流不息的江水呢?
下片词人运用了哪些典故?是想表达什么?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据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据历史记载: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一方。赤壁之战大破曹兵,年方二十七岁。
词人在这里一是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就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二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而“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词人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辛弃疾便借用这段故事,把曹操和刘备请来给孙权当配角,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曹、刘、孙三人,论智勇才略,孙权未必在曹刘之上。
词人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之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感叹如今南宋当下没有像孙权这样的人来扭转乾坤,这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
据有关资料记载,曹操有一次与孙权对垒,见孙权仪表堂堂,气度不凡,于是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意思是说,生儿子应该像孙权一样,而刘景升的儿子就像猪狗一样。刘景升的儿子在曹操进军到襄阳时,没有打就举州投降,父亲的基业拱手让人。
词人用这一典故,他希望南宋有如孙权那样的有志之士。其实,这也暗示了自己就如孙权一样,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当然也暗示了自己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
“战未休”含义深刻,实写史事,却借孙权讽刺南宋王朝。孙权雄踞东南,征战不休,从未向谁低头屈服,而南宋王朝呢?讽刺之意溢于言表,却又含蓄深沉。
说一说: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用典:借对青年孙权英雄有为、不惧强敌的盛赞,讽刺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禄无能、怯懦苟安,委婉地暗示了对于朝廷偏安江南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词的下阕怀古,作者写到“生子当如孙仲谋”,根据你所掌握的史料,作者为何如此推崇孙权?
①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曹操较量,具有非凡的胆识。 ②突出了孙权的盖世功绩。他“坐断东南”,不断征战,不断壮大,以弱胜强。 ③讽谏南宋王朝。孙权所处的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但他却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反衬了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读出词人的兴衰之感、失地之恨、赞美之情、讽刺之意、痛惜之悲。
结合以上所学,题目“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怀”包含哪些内容?
感叹历史兴亡之事;表达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表示失望和愤慨;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
词人登亭远眺,看到滚滚奔流的长江之水,不禁感怀起三国的英雄人物。该词热情地赞颂了孙权的英伟风姿和不畏强敌、勇于抗争的精神,表达了词人渴望能够如古代英豪般金戈铁马,奋发图强,收拾旧山河,报效国家;同时也流露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愤慨。
词人注意融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如“生子当如孙仲谋”,借曹操之口,借古讽今,讽刺当朝主议的大臣们。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呼声。
词作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悲怆雄壮,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意境高远,风格明快,同时做到了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为国效力的信念报国无门的感慨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借用了杜甫《登高》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作者登楼远望,想到中原沦陷的故土,表达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直接刻画少年孙权英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借用曹操的话从侧面赞美孙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5、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B. “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C. “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D. 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6、“不尽长江滚滚流”在本词中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固山下临长江,词人登临北固楼,遥望故国神州,满眼风光之中自然有滚滚东流的长江,所以是实景描写。同时,词人由眼前的自然风光联想到历史上的兴亡之事,悠悠岁月,有如奔流的长河,淹没了历史的风云,所以此句又暗指(比喻)时间的流逝(词人思绪的飘飞),也是虚写。
7、“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对英雄的仰慕之情。②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③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这首词与作者同期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风格上有何不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南乡子》三问三答,相互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风格明快。《永遇乐》沉郁顿挫,忧国 伤时 伤己。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集体备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北固山图,稼轩故里,词中三问,金兵手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优秀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背景链接,读音停顿,头盔这里指代士兵,疏通文意,兴盛与衰亡,连绵不尽的样子,中原地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诗词曲五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背景图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以旧带新明情感,三问三典表情感,时代悲剧幸福者,不可以,时代悲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