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0页。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土壤贫瘠却植被茂密。该地区自20世纪50年代引进橡胶树以来,热带雨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热带雨林地区土壤贫瘠的主要原因是( )
①岩石风化速度慢,成土母质少②全年高温多雨,土壤淋溶作用强
③微生物活动弱,有机质分解慢④植被吸收养分多,土壤养分缺乏
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
2. 相同降水条件下,大面积伐林种植橡胶对区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最可能是( )
A. 流量波动增大,洪峰提前且水位增高B. 流量波动减小,洪峰推迟且水位降低
C. 流量波动增大,洪峰推迟且水位降低D. 流量波动减小,洪峰提前且水位增高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热带雨林地区岩石风化速度快,成土母质多,①错误;热带雨林地区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多雨,降水较多,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②正确;热带雨林地区气温较高,微生物活动强,③错误;雨林生长所需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④正确,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能力,相同降水条件下,大面积伐林种植橡胶,植被覆盖率降低,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调蓄径流的能力降低,径流量波动增大,洪峰会提前,且水位增高,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植被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蒸腾作用:植被的蒸腾作用会使水汽蒸发量增
加,有利于水循环的进行。2. 截留降水:植被枝叶和凋落物会截留部分降水,减缓汇水过程,使地表径流总量减少。3. 增加下渗:植被的增加会加大地表水的下渗,增加地下径流。4. 破坏水循环系统:如果植被被破坏,会导致土壤保持水土的能力降低,地面径流量增加,地下径流减少,最终会破坏当地水循环系统。
通渭县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培育苹果产业,经40年的发展壮大,苹果种植优势明显。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颁布,禁止在基本农田上发展林果业,这对该县苹果种植产生了一定影响。鱼鳞坑是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下图为鱼鳞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与陡坡直接种植相比,采用鱼鳞坑种植苹果的主要优势是( )
A. 增加种植密度B. 延长苹果生育期
C. 减少水土流失D. 利于机械化种植
4. 为促进通渭县苹果种植的可持续发展,以下调整策略合理可行的是( )
A. 减少基本农田数量,扩大苹果种植规模B. 通过向外购买苹果,满足居民水果需求
C. 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改善苹果种植条件D. 减少苹果种植面积,符合相关政策规定
【答案】3. C 4. C
【解析】
【3题详解】
鱼鳞坑是在山坡上挖掘的土坑,其主要目的不是增加种植密度。在陡坡上,受地形和水土流失等因素限制,种植密度本身就有一定限制,鱼鳞坑重点是改善种植环境,而非单纯增加种植数量,A错误;鱼鳞坑本身对苹果生育期没有直接的延长作用。苹果生育期主要受品种、气候等因素影响,鱼鳞坑不能改变这些自然属性来延长生育期,B错误;鱼鳞坑的半圆形或月牙形结构可以有效拦截坡面径流。在降水时,雨水会先汇集在鱼鳞坑内,减缓了雨水在坡面的流速,从而减少了雨水对土壤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这对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这种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非常重要,C正确;由于是在陡坡上设置鱼鳞坑,地
形复杂,并不利于机械化种植。相比之下,平整的土地更适合机械化操作,而鱼鳞坑这种复杂的地形结构会限制机械化设备的使用,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2020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禁止在基本农田上发展林果业,所以减少基本农田数量来扩大苹果种植规模不符合政策要求,是不可行的,A错误;当地本身有苹果种植产业基础,放弃自身产业而向外购买苹果来满足需求,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稳定,不是合理的策略,B错误;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例如改进灌溉技术、优化施肥方式、采用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可以在不违反政策的前提下,提高苹果的产量和品质,增强苹果产业的竞争力,促进苹果种植的可持续发展,C正确;虽然减少苹果种植面积符合政策规定,但这是一种比较消极的做法。在符合政策的基础上,应该尽量通过其他积极的方式来维持和发展苹果产业,单纯减少面积可能会导致农民收入减少、农业产业萎缩等问题,D错误。故选C。
【点睛】鱼鳞坑是在山坡上挖掘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它的形状设计是为了适应山坡地形,并且能够有效地拦截坡面径流。在降水时,鱼鳞坑能够汇集雨水,减缓雨水在坡面的流速。当坡面径流进入鱼鳞坑后,水流速度降低,使得泥沙在坑内沉积,从而减少了水土流失。这对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
2024年11月28日,首趟由重庆发往东北的“旅游列车”出发,340余名游客共赴为期13天的冰雪之旅,第二列于12月29日再次发车。下图为列车行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开通从重庆到东北的“旅游列车”主要是为了( )
A. 推动产业发展B. 缓解客运压力
C. 促进文化交流D. 提高运输效率
6. 在本次列车运行期间,车上游客可能观察到( )
A. 白昼时间持续变长B. 沈阳附近河道冰封
C. 列车日影朝向西南D. 哈尔滨市小麦葱绿
【答案】5. A 6. B
【解析】
【5题详解】
开通从重庆到东北的“旅游列车”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产业发展。旅游列车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通方式,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相关产业链的经济活动,同时增加沿线地区的经济效益,A正确;缓解客运压力的作用小,B错误; 促进文化交流不是主要目的,C错误;对运输效率的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列车运行期间为冬季,东北地区气温较低,沈阳附近的河道会出现冰封现象。因此,游客可能会观察到沈阳附近河道冰封的情况,B正确。在本次列车运行期间,由南向北运行期间白昼时间先变短,后由北向南运行期间白昼时间变长,A错误;列车日影随时间变化,C错误;哈尔滨市纬度位置较高,主要种植春小麦,冬季没有小麦,D错误。故选B。
【点睛】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中(有光照情况下),正午太阳最高总在夏至日,正午日影朝正北,南坡向阳,北极点日影总朝正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中(有光照情况下),正午太阳最高总在夏至日,正午日影朝正南,北坡向阳,南极点日影总朝向北。回归线之间,正午日影6月22日朝北,12月22日朝南。
壳牌石油公司于1912年进入美国,当时的目的只为销售东南亚的原油。随后,该公司在美国开启石油开采和冶炼业务,在不同地区建立区域总部。1950年以后,所有区域总部合并,在纽约成立壳牌公司总部,职能是为子公司提供服务支持。1970年以后,纽约总部将部分业务转移至休斯敦。下图为美国壳牌公司总部的区位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1912年,壳牌公司区域总部布局在旧金山而不是东部大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旧金山( )
A. 石油丰富B. 环境优美C. 腹地广阔D. 距产地近
8. 1950年以后,壳牌公司总部落户纽约,主要是因为纽约( )
A. 工业基础雄厚B. 有深水运输港口C. 辐射功能强大D. 是全国政治中心
9. 1970年以后,转移至休斯敦的总部业务最可能是( )
A. 财务金融B. 信息联络C. 石油冶炼D. 生产管理
【答案】7. D 8. C 9. D
【解析】
7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壳牌石油公司于1912年进入美国,当时的目的只为销售东南亚的原油,还没有在美国开启石油开采和冶炼业务,A错误。环境优美不是该公司总部布局考虑的主要条件,且东部墨西哥湾沿岸也有环境优美的地方,B错误。东部大城市经济腹地也广阔,C错误。东南亚的原油经过轮船运输经太平洋航线抵达美国西海岸旧金山等地。因此,与东部大城市相比,旧金山距离东南亚原油产地更近,便于管理东南亚与美国之间的原油贸易,D正确。故选D。
【8题详解】
纽约壳牌公司总部的职能是为子公司提供服务支持,并没有开展工业生产,与工业基础条件关系小,A错误:服务产品的运输方式主要是航空、高速公路、网络等,不需要深水良港,B错误:纽约规模大、城市功能强,经济水平高,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具有强大的辐射功能,使于促进人才、商贸活动、信息等在全国范围内流动,C正确:美国的政治中心是华盛顿,D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纽约是全球信息、经济、金融中心,对开展财务金融、信息联络业务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因此不会将这两个业务转移出去,A、B错误:纽约壳牌公司总部的职能是为子公司提供服务支持,无生产业务,C错误;如图所示,休斯敦附近石油资源丰富,说明当地有许多石油生产子公司,对管理服务需求大,D正确。故选D。
【点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利润,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建厂等方式,实现生产地转移。产业转移是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经济现象,通常是由相对发达的区域向欠发达区域转移。产业转移包括产业转出区和产业承接区。发生在一国之内的产业转移称为国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 业转移称为国际产业转移。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市场和政策是影响产业转移的三个主要因素。
城镇发展适宜性研究有助于了解城镇发展的优势条件,影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周边地区城镇发展适宜性的主要因素包含降水、温度、交通网密度、海拔高度和距港口距离。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周边地区城镇发展适宜性分级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关于图示区域城镇发展适宜性描述正确的是( )
A. 瑞典东高西低B. 越往东,南北差异越小
C. 芬兰南高北低D. 越往北,东西差异越大
11. 影响该区域整体城镇发展适宜性的主导要素是( )
A. 降水B. 气温C. 交通网密度D. 距港口距离
12. 与图示其他国家相比,挪威整体城镇发展适应性最低的原因有( )
A. 纬度高,日照时间短,光照不足B. 大陆性强,多冻土,交通不便
C. 海拔高,降水总量大,气候冷湿D. 海岸曲折,峡湾水浅,少港口
【答案】10 C 11. B 12. C
【解析】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瑞典城镇发展适宜性呈现出西北低东南高,沿海大于内陆的空间布局,A错误;越往东,城镇发展适宜性的南北差异越大,B错误;芬兰城镇发展适宜性呈现出北(高原)低南(沿海)高,中部次高的空间布局,C正确;越往北,城镇发展适宜性东西差异越小,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读图可得,整体上南部适宜度大于北部,表示温度越高城镇发展的适宜性越高,B正确;该区域降水南北差异不大,A错误;交通网密度和距海港距离无法从材料中获取到有效信息,C、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与其他国家的纬度差异不大,A错误;挪威北靠巴伦支海,西邻挪威海,南濒北海,海岸线长,接近150个港口城市,海洋性强,港口多,B、D错误;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挪威全境,地势东高西低,高原、山地、冰川约占全境2/3以上,大面积的分布于挪威中部高原,环境条件严酷,C正确。故选C。
【点睛】影响城市区位自然地理因素:①气候:适宜的降水和温度条件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② 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和交通联系,有利于城市的发展。③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如河口、河流干支流交汇处等,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④矿产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
小浪底水利枢纽调水调沙是指在汛期前和汛期内多次调节下泄水量,以改变黄河下游河床冲淤状况的运行机制。床沙中值粒径是指河床沉积物直径大小的中间值。河道年冲刷效率=河床冲沙量/河床径流量(单位:千克/立方米),正值为冲刷,负值为淤积。左图为1990-2020年黄河下游河道年冲刷效率统计图,右图为1990-2020年黄河下游四个水文站床沙中值粒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小浪底水利工程开始调水调沙的年份,可能是( )
A. 1995年B. 2000年C. 2003年D. 2015年
14. 小浪底水利工程调水调沙后,床沙中值粒径变化及原因正确的是( )
A. 变小,来沙粒径减小B. 变小,搬运能力减弱
C. 变大,来沙粒径变大D. 变大,搬运能力增强
15. 近年来,年冲刷效率有降低的趋势,原因可能是( )
A. 河流流量减少B. 河流流速增加
C. 上游来沙增多D. 床沙粒径变化
【答案】13. C 14. D 15. D
【解析】
【13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河道年冲刷效率为正值表示冲刷,2003年河道年冲刷效率为正值,且出现突增,表示开始调水调沙,C正确;1995年河道年冲刷效率为负值,表示淤积,A错误;2000年和2015年虽然为正值,但正值较小,冲刷效果较差,不是调水调沙,B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在调水调沙过程中,下游河道径流量增加,河流流速变快,搬运能力增强,将下游河床沉积物中细泥沙侵蚀搬运走,导致床沙中值粒径变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题详解】
随着调水调沙的进行,河床中细泥沙被侵蚀搬运走,床沙粒径变大,抗侵蚀能力增强,年冲刷效率降低,D正确;调水调沙期间河流流量不会减少,A错误;河流流速增加,会增加冲刷效率,B错误;上游来沙增多不是导致年冲刷效率降低的主要因素,C错误。故选D。
【点睛】调水调沙是通过人工调控,重塑水沙过程,协调水沙关系的一种技术手段。其目的是通过中游水库群的科学调度,有效调节进入下游的水和沙,减轻下游河道的淤积,甚至冲刷下游河槽,从而达到减轻下游河道淤积,甚至冲刷下游河槽的目的。调水调沙分为汛前调水调沙和汛期调水调沙,前者一般在每年6月中下旬进行,利用汛限水位以上的超蓄水量进行调水调沙,通过泄放清水大流量过程,冲刷下游河道,提高河道排洪输沙能力;后者则是利用汛期的自然洪水,通过水库群调度,协调出库洪水水沙搭配关系,有效地将泥沙排出小浪底水库,同时实现下游河道的高效输沙。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大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洋表层盐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下图为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夏季表层盐度分布图(单位:‰)。
(1)描述虚线框内海洋表层盐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成因。
(2)推测流经B海域的洋流为_______(寒/暖)流,并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
(3)指出长江口冬季10‰等盐度线的移动方向,并说明原因。
【答案】(1)虚线框内海洋表层盐度从近岸向外海递增。原因:夏季长江径流量大,离河口越近,淡水汇入量越大,盐度越低;而离河口越远,淡水稀释作用越小,盐度越高。
(2) ①. 暖流 ②. 暖流流经海区的等盐度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
(3)向西;因为1月份长江是枯水期,入海流量小,对海水盐度稀释作用弱,盐度较高。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夏季表层盐度分布图及相关图文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海水的
盐度、洋流及其分类、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夏季长江口海域等盐度线从河口地区向外呈舌状凸出,数值从近岸向外海递增。影响盐度高低的因素除降水和蒸发的关系外,还有陆地淡水的注入以及洋流的影响等,夏季长江口海域的盐度从河口地区向外越来越高,主要是由于夏季长江进入洪水期,径流量大,离河口越近的海域,淡水汇入量大,稀释作用强,盐度越低;而离河口越远的海域,长江的淡水对海水盐度的稀释作用就越小,盐度越高。
【小问2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暖流流经海区的等盐度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因为暖流增加了海水的蒸发量,导致盐度增加,等盐度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
【小问3详解】
图中长江口冬季10‰等盐度线会靠近长江口即向西移动,因为1月份是长江枯水期,与夏季比,入海径流量小,淡水对海水盐度稀释作用弱,所以盐度较高。
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尔卡纳湖是肯尼亚最大的内流湖,周边多座火山耸立,藻类、尼罗鳄等水生动植物丰富。为保护湖区生态环境,肯尼亚政府建设了图尔卡纳湖国家公园。下图为图尔卡纳湖位置示意图。
(1)指出图尔卡纳湖湖盆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形成过程。
(2)说明图尔卡纳湖湖水的来源。
(3)分析图尔卡纳湖水生植物丰富的原因。
【答案】(1)地堑/断层。岩层所受张力超出承受限度,发生断裂,湖盆沿断裂面下陷。
(2)断裂带发育,地下水沿断裂面涌出,汇入湖泊;纬度低,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长降水丰富,通过地表径流汇入湖泊。
(3)湖泊面积大,水生植物栖息地广;纬度低,光热充足,利于水生植物生长;大量火山灰为水生植物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地形封闭,建有国家公园,人类干扰少。
【解析】
【分析】本题以图尔卡纳湖为背景材料,涉及湖泊的形成原因、水体的补给关系、湖泊对生物的影响等内容。链接书本选择性必修一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旨在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片信息,图尔卡纳湖位于东非裂谷带上。随着非洲内部的板块呈张裂运动且张裂程度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极限,岩层断裂下陷,形成一条呈南北方向延伸的断裂带。图尔卡纳湖湖盆相对两侧,位于相对下陷的区域,因此属于断层构造的地堑构造。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图尔卡纳湖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该地区雨季降水较为丰富,随着地表径流流入湖内,成为其主要的补给水源;其次,在岩块断裂地带,底部断裂面处出露的地下水水量较为丰富,也是该湖泊的补给水源之一。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图尔卡纳湖是肯尼亚最大的内流湖,面积宽阔,水生植物栖息地广阔;其次,湖泊周围火山数量较多,随着火山活动喷发出大量火山灰等物质,在湖泊内沉积,使得湖泊水的营养物质较丰富,而这非常适合藻类植物的繁殖;图尔卡纳湖接近赤道地区,纬度低,光热资源较为丰富,满足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材料提到,肯尼亚已经在此建立了国家公园,对湖域进行了保护,减少了人类活动的干扰,从而为生物的生长提供了稳定的生态环境。
1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加坡铁路廊道是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集生态恢复、休闲娱乐和文化教育等多功能的城市绿道。该绿道由原停运的新马铁路改造而成,新马铁路纵贯新加坡南北,沿途穿过工业区、自然保护区、中央商务区等多个功能区。改造过程中,生态恢复尽量采用本土植物;保留火车站的原有建筑,并将其改建为大型展览、社区聚会等复合空间。
(1)阐述新加坡铁路廊道产生的效益。
(2)分析该廊道利用原停运铁路进行改造的优点。
(3)说明该廊道生态修复尽量采用本土植物的原因。
【答案】(1)利用本土植物恢复生态,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提供休闲娱乐空间,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利用火车站原有建筑改建为大型展览、社区聚会等复合空间,为文化教育活动提供了场所;促进旅游业发展,提升周边土地价值。
(2)利用原有基础设施,减少工程建设的难度和成本;原停运铁路纵贯多个功能区,利于连接不同生态区,形成完整的生态廊道;利于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利于促进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升城市的整体活力。
(3)适应性强 ,利于提高植被成活率;生态系统稳定性高,维护成本低 ;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解析】
【分析】本题以新加坡铁路廊道为情境材料,涉及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服务业区位、城镇化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此题可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个角度作答。生态效益: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尽量采用本土植物,这有助于恢复当地的生态系统。为本地的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社会效益:作为城市绿道,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休闲和锻炼场所,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保留火车站的原有建筑并将其改建为大型展览、社区聚会等复合空间,这为文化教育活动提供了场所。 经济效益: 独特的铁路廊道景观,融合了自然生态和历史建筑元素,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促进旅游业发展;铁路廊道的改造提升了周边区域的环境品质,随着休闲娱乐和文化设施的完善,周边土地的吸引力也会增加,土地价值可能会随之提升。
【小问2详解】
此题可从改造成本及产生的效益两个角度作答。 原铁路廊道已经有了基本的线性空间布局,包括铁轨、路基等。与新建绿道相比,节省了大量的土地购置成本和路线规划成本, 铁路沿线的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也可以被重新利用。这些结构为绿道提供了穿越河流、山脉或其他障碍的通道,无需重新建设,减少了工程建设的难度和成本;新马铁路纵贯新加坡南北,沿途穿过工业区、自然保护区、中央商务区等多个功能区,可以更好地将破碎的生态斑块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生态廊道。 保留火车站的原有建筑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传承。这些建筑是城市发展历程的见证者,改建为大型展览、社区聚会等复合空间后,可以展示新马铁路的历史文化。多功能的融合有利于促进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升城市的整体活力,使绿道成为一个融合生态、休闲、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城市空间。
【小问3详解】
本土植物经过长期的进化,已经适应了新加坡当地的气候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降雨模式等,不需要额外的特殊环境调节措施就能正常生长,这有利于在铁路廊道的生态修复中迅速扎根,减少植物因环境不适而死亡的概率;生态系统稳定性高,维护成本低。 本土植物在其原生环境中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态关系,对当地的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有很好的适应性。相比引进的外来植物,本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减少对人工灌溉和施肥的依赖,从而降低了生态修复后的维护成本。本土植物是新加坡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廊道生态修复中使用本土植物可以更好地体现新加坡的地方特色,让人们在使用廊道的过程中感受到本地的自然和文化氛围,增强居民对本地生态和文化的认同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4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地理,文件包含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第五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x、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第五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pdf、南开第五次联考-地理答案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