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古代诗歌和名篇名句默写讲练(全国通用)
- 01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满分攻略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古代诗歌和名篇名句默写(全国通用) 课件 0 次下载
- 02古代诗歌鉴赏主观题之诗评题满分攻略-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古代诗歌和名篇名句默写讲练(全国通用) 试卷 0 次下载
- 03古代诗歌鉴赏主观题之表达技巧题满分攻略-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古代诗歌和名篇名句默写讲练(全国通用) 试卷 0 次下载
- 03古代诗歌鉴赏主观题之表达技巧题满分攻略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古代诗歌和名篇名句默写(全国通用) 课件 0 次下载
- 04古代诗歌鉴赏主观题之思想内容、情感主旨题满分攻略-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古代诗歌和名篇名句默写讲练(全国通用) 试卷 0 次下载
02古代诗歌鉴赏主观题之诗评题满分攻略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古代诗歌和名篇名句默写(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02古代诗歌鉴赏主观题之诗评题满分攻略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古代诗歌和名篇名句默写(全国通用),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查角度,解题思路,题型对点训练,高考真题训练,名校模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容索引:考查角度解题思路真题巩固模拟训练
考查角度“前人评价”题型涵盖了形象、情与景、结构、手法、风格等几乎所有的古诗词鉴赏的要点。具体设题为:1.评价诗歌风格 2.评价写法特点 3.评价思想内容
【答题思路】准确分析诗评题三步骤
答题操作步骤:第一步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第二步陈述诗评或文论,第三步结合诗歌内容评论诗评或文论。
(一)评价诗歌风格阅读下这词,回答问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②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光香凉诸慧表,而南更草相如极,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棒笔。 儿女泪,君休酒。家楚路、否能说,是新清准备,庐山山色,赤壁飙头十古落,铜窥预园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对,须相忆。注①这首作于末出津熙十一年(1184,时辛产疾区居江西上饶,提刑,白名,主等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官服。 清人陈廷焯《白雨赛词话?评论军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声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6分)
参考答案:①虎啸龙吟与和缓相对,分别指诗人用典大气、意境宏阔与情感的细腻。②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表达对友人祝愿和期许,希望他能为国建功立业;“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等意境宏阔,皆是典型的豪放之笔,堪称“龙吟虎啸”。③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几句感怀自身老病交加,怀才不遇同时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此为“和缓”。
第一步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第二步陈述诗评或文论,第三步结合诗歌内容评论诗评
(二)评价写法特点阅读下面这首地诗,完成下列小题。
恩在公沙亭旧游 旋境方集凿艺秋,此来重见采坚舟。 谁意不论当年乐。还恐那成开公愁。 红抛影多风泉袅,碧宁云断水悠悠。 运前依旧贵山色,尽日无人秋上套。清代诗人屈复《唐诗成法》评此诗曰:“情景兼到,照应有法。”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①全诗情景交融,意蕴绵长。首联和颈联,诗人描绘出荷花盛开、波光摇曳、碧空云断、池水悠悠的秋日荷塘之景,清馨幽静的景致中透露出物是人非的空阔失落之感;尾联触景生情,抒发“青山依旧”而故人杳然的无穷感慨。②本诗前后照应,结构严谨。颈联“红艳影多风袅袅”与首联“菡萏秋”照应;“碧空云断”与“皎镜方塘”照应;前三联内容照应诗题之“池”,尾联照应诗题之“亭”。
(三)评价思想内容阅读下这词,回答问题。 雨晴至江渡·柳宗元江雨初晴思远步,日西独向愚溪渡。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在高树。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注释]愚溪:柳宗元出于被贬逐的愤激,自称为“愚”,并把居地永州冉溪改名为“愚溪”。浮槎(chá):水中浮木。贺裳《载酒园诗话》说“韦真有旷达之怀,柳终带排遣之意。”结合两首诗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①韦诗写暮春景物,幽草,深树,自横的渡口小舟,透出境界的幽深,远离世俗,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莺啼婉啭,急雨舟横,以动写静,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因而韦真有旷达之怀。②柳诗写久雨初晴,诗人独自一人到江边来散步,看到漂浮的木筏散乱,有的高挂在树的枝头,一片萧索景象。表达了诗人久雨蛰居、远谪漂泊的孤独、郁闷、苦痛,包含自己空有经国济世的抱负,却无法施展的感慨,因而柳终带排遣之意。
【译文】高低不平的小路穿行于乱山之间,诸位贤人相送这么远真令我不安。小溪上空乌云压头更增添了离别的愁绪,风吹动着衣服雪花沾满了鬓发。什么时候还能在燃着花烛的草堂上共叙情谊,我呀等着听你们登科及弟的喜讯。只要互相思念也用不着太多的书信问侯,分别之后我希望你们更深入的研究学问。
阅读下这词,回答问题。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其一)③ (明)王守仁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间关。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16.前人评价材料三“伤别而不哀怨”,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16.前人评价材料三“伤别而不哀怨”,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16.①有伤别之情:诗人描写溪云压头、霜雪染白两鬓的画面,勾勒出一种苍凉的氛围,表达出依依惜别的伤感之情;②有开阔胸襟:虽然不舍分别,但诗人理智地告诫学生用不着太多的书信问候,要用心做学问,希望能早日登科及第。(每点2分,共4分,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给分)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
【2023年新高考II卷】
湖上晚归林逋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做题要求】1.读诗评含义: 2.明答题角度: 3.结合诗文寻对应:4.生成答案:5.依据参考答案,前后桌互相阅卷评分并说明理由。
官方答案:①诗人心境澄澈:首句以“归思清”三字,点出归家途中,诗人心静如水、平和静谧的内心状态;②心境投射到外物:诗人眼中的景象,如桥、寺、翠羽、红蕖、浩渺的烟水等,或宁静安详,或灵动明快,仿佛有了感情,令人如入“蓬瀛”。
15. 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6分)
【2023年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临江仙晁补之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读诗找到对应内容:“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意思是观赏那江水中倒映的柳影和隐在雪中零落的梅花。从意象角度来看,词句选取春日的“柳影”和“梅花”作为典型意象,景物描写的画面感强,写出了风景之美好。用动词“垂”“谢”赋予景物动态的美感,写出杨柳的婀娜多姿和梅花绽放后的零落之态。从虚实角度来看,运用虚写的手法,想象在秀丽的春季邀约友人同去东溪岸边,去观赏依依杨柳映在水面的倒影和枝枝梅花在白雪中纷纷零落。从结构(结尾)、内容(写景)和情感表达看,词人以景结情,通过想象未来再聚之景,表达了对即将再会的期盼,以春光美景收束全词,既安慰了即将远离的友人,更表达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将离别的伤感融入一片春光之中,伤感中又带有乐观豁达的情愫。
【官方答案】15.(6分)①景物描写的画面感强:低垂的桥条在江水中映出倒影,雪中盛开的梅花也开始凋落,正是一派美丽的春日风光,②以虚景写真情:这里的美景并非写实,而是词人心境的外部投射,词人与友人感情深厚,想到能与友人相聚便心生欢喜。
【2023年语文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答友人论学林希逸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16. 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案】①卖花担上的桃李,虽然也缤纷绚烂,但活力已经不再。②唯有回归本原,方能获得学问真谛,就如同在树头枝底欣赏桃李,方能体会到其活泼的精神。
( 浙南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苦雨初霁 李觏积阴为患恐沉绵,革去方惊造化权。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泥途渐少车声活,林薄[注]初干果味全。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注】林薄:茂密的丛林草木。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首联先写积阴为患,淫雨不断,使人唯恐沉绵阴雨不可摆脱,既照应题面的“苦”,又为下句的“惊”蓄势。B. 次句中的“革”字既突出了大自然的巨大力量,也突出了诗人对“积阴为患”,必欲革之而后快的迫切心情。C. 颔联紧承“惊”字,运用拟人的手法写造化之功,把天地造化写活,写出了雨过天晴后焕然一新的景象。D. 尾联诗人寄语残云要懂得知足,不要靠着黄河汉水的水势再来油然兴云、沛然作雨,破坏这美好的晴光。
15.D【解析】“靠着黄河汉水的水势再来油然兴云、沛然作雨”错。“莫依河汉更油然”中的“河汉”指天上的银河。
16. 久雨初霁是古人常作的应时写景题材,陆游也曾作《临安春雨初霁》一诗抒发情感。两首诗的颈联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但又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16.①李诗用的是正衬(“以乐景衬乐情”)。(1分)颈联写出了雨后天晴,路上泥泞变少,车子跑得更加轻快欢畅以及树林中雨水被晒干,林中野果丰富,果味鲜美的景象。多角度描写,展现了久雨“初霁”后焕然一新的景象。(1分)每一个场景都令人心生欢喜,表达出久雨初晴之后作者心中的愉悦和欣喜之情。(1分)②陆诗用的是反衬(“以乐景衬哀情”)。(1分)面对明艳的春光,诗人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充满闲情逸趣。(1分)而实际上,这些生活细节只是诗人消磨时光的手段,反衬出诗人客居京华时无限的感慨与牢骚、郁闷与惆怅、落寞与无聊。(1分)
(辽宁名校联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杜甫画像(节选) 王安石 惜哉命之穷,颠倒①不见收。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森戈矛。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②。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寒飕飕。……惟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注]①颠倒:困顿。②伊周:指商朝的伊尹和西周的周公旦,他们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贤臣。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诗从人生经历、政治理想、精神品质等几个方面刻画了杜甫形象。B.开头交代“命之穷”惜其仕途不顺,以“不见收”怜其不被朝廷擢用。C.“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承接上文,并引出对杜甫更为深刻的认识。D.结尾写诗人愿追随杜甫而死,“古亦少”道出孤独,“从”字流露崇拜。
15.D【解析】“结尾写诗人愿追随杜甫而死”理解错误,结尾的意思是诗人希望杜甫能死而复生,自己能够追随他。
16.有人评价王安石“深知杜,酷爱杜,而又善言杜”(仇兆鼇《杜诗详注》补注卷上)。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谈谈其如何“善言杜”。(6分)
16.①用典:“大臣各伊周”,借用伊尹、周公旦这样的贤臣典故,表明杜甫期望朝中大臣皆为贤能之士,表现了杜甫的政治理想和抱负。②对比:诗中“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寒飕飕”将杜甫只愿一人受冻,不愿天下士子受寒的内心进行对比,突出了杜甫心忧天下、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③细节描写:“青衫”“饿走”“僵”“仆”等通过对杜甫外貌、动作、境遇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杜甫生活的艰难困苦。④侧面烘托:“惟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诗人通过写自己对杜甫精神的敬仰和追随之心,侧面烘托杜甫的伟大。(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浙江强基2025届10月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片主要是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则抒写词人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B.“寒声碎”这三个字,运用通感手法,打通了视觉与听觉,由落叶而感知秋时之声,由秋声而感知寒意。C.“天淡银河垂地”与《鹊桥仙》中“银汉迢迢暗度”,皆用“银河(银汉)”此意象表达相似情感。D.“都来此事”一句中,“都来”即“向来”,充分表达了词人对这种无法回避的愁绪的无奈和感慨。
15.C(“表达相似的情感”错误。前者以天阔来衬托出内心的落寞,后者表现了短暂相聚时的诗情画意。)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05古代诗歌鉴赏主观题之语言类题满分攻略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古代诗歌和名篇名句默写(全国通用),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查角度,题型设置,解题方法,典例分析,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4古代诗歌鉴赏主观题之思想内容情感主旨题满分攻略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古代诗歌和名篇名句默写(全国通用),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型设置,答题公式,必备知识,典例分析,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3古代诗歌鉴赏主观题之表达技巧题满分攻略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古代诗歌和名篇名句默写(全国通用),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查角度,设题方式,必备知识,典例分析,尾联抒情言志卒章显志,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