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课时练习(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616644/0-173652019935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课时练习(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616644/0-173652019941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课时练习(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616644/0-173652019947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步测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用加减法解方程组中,消用________法,消用________法( )
A.加,加B.加,减C.减,加D.成,减
2.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若①②可直接消去未知数,则和满足下列条件是( )
A.B.C.D.
3.若一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则这个二元一次方程可能是( )
A. B. C. D.
4.利用加减法解方程组时,利用消去y,则a,b的值可能分别是( )
A.2,3B.2,5C.,3D.,
5.已知关于,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则、的值为( )
A.,B.,C.,D.,
6.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当a取一个确定的值时就得到一个方程,所有这些方程有一个公共解,则这个公共解是( )
A.B.C.D.
7.已知,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则k,b的值是( )
A.,B.,C.,D.,
8.解方程组:①②③④比较适宜的方法是( )
A.①②用代入法,③④用加减法B.①③用代入法,②④用加减法
C.②③用代入法,①④用加减法D.①④用代入法,②③用加减法
9.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我们把x,y的系数和方程右边的常数分离出来组成一个矩阵: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就是对方程组中各方程中未知数的系数进行变换的过程.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们用加减消元法消去x,得到的矩阵为( )
A.B.C.D.
10.已知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则的算术平方根为( )
A.B.C.2D.4
11.对、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定:(其中、均为非零常数),这里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四则运算.例如:,若,,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
(1),;
(2)若,,则;
(3)若,则、有且仅有3组整数解;
(4)若对任意有理数、都成立,则.
A.1个B.2个C.3个D.4个
12.利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要消去x,可以将 B.要消去y,可以将
C.要消去x,可以将 D.要消去y,可以将
二、填空题
13.已知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则的值为 ______ .
1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_________.
15.已知和是二元一次方程的两个解,则__.
16.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小华用加减消元法消去未知数x,按照他的思路,用得到的方程是______.
17.以方程组的解为坐标的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第________象限.
18.设x,y都是有理数,且满足方程,那么的值是______.
19.若,是关于,的方程的一组解,且,则的值为______.
20.若是方程组的解,则的值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解方程组:
(1)
(2)
(3)
(4)
22.已知,当时,;当时,.
(1)求k、b的值;
(2)求当x为何值时,?
23.如果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中两个未知数的值是互为相反数,我们称这个方程组为“关联方程组”.
(1)判断方程组是不是“关联方程组”,并说明理由;
(2)如果关于x,y的方程组是“关联方程组”,求a的值.
24.请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规定一种运算:,例如:.按照这种运算的规定,请解答下列问题:
(1)计算的结果;
(2)若,求x和y的值.
25.(1)若方程与方程的解相同,求m的值.
(2)在(1)的条件下,求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
(3)善于研究的小明同学发现,无论m取何值,(2)中方程组的解x与y之间都满足一个关系式是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用加减法解方程组中,消x用减法,消y用加法,故C正确.
故选:C.
2.C
解:①②得,
∵①②可直接消去未知数,
∴,
故选:C.
3.D
解:∵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
∴②变形为③,
①﹣③得.
故选:D.
4.A
解:利用加减法解方程组时,
利用消去y,得:,
则a、b的值可能是,,
故选:A.
5.A
解:关于,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
,解得:.
故选:A.
6.A
解:方程整理为,
即.
根据题意,即可得
,
用加减消元法解得.
故选:A.
7.C
解:∵,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
解得,
故选C.
8.D
解:①中的第一个方程为,显然可用代入法;
②中的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显然用加减法;
③中的第二个方程可以乘以2得,即可用加减法进行消元;
④中的第一个方程可以转化为,即可用代入法进行消元.
①④用代入法,②③用加减法选第二个答案.
故答案选 .
9.D
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
我们用加减消元法,得到,
则得到矩阵为,
故选:D.
10.C
解: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
解得:,
,
的算术平方根为2,
故选:C.
11.B
解:∵,,
∴,
解得,故(1)正确;
∵,
∴,
∵,
∴,故(2)正确;
∵,
∴,
当时,则不成立,
∴,
∴,
∵m、n都是整数,
∴或或,
∴或或0或或或,
∴满足题意的m、n的值可以为,,,,,,故(3)错误;
∵,
∴,
∴,
∴,
∵对任意有理数、都成立,
∴,故(4)错误;
故选B.
12.C
解:利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要消元x,则或;要消去y,则,
故选:C.
13.
解:,
①②得:
,
,
①②得:
,
,
原方程组的解为:.
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
,
.
故答案为:.
14.
解:,
得:,
解得:,
把代入①得:,
解得:,
∴方程组的解为:.
故答案为:.
15.
解:∵和是二元一次方程的两个解,
∴,
,得,
解得:,
把代入①,得,
解得:,
∴,
故答案为:.
16.
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
用得到的方程是:,
故答案为:.
17.四
解:,
解得,
∴点坐标为,在第四象限,
故答案为:四.
18.18
解:变形为
即
则有
由得,
将代入,得,
解得,
将代入,得,
解得
则.
故答案为:18.
19.
解:∵,是关于,的方程的一组解,
∴
又,
联立方程组
得:,
故答案为:.
20.
解:∵是方程组的解,
∴把代入方程组,可得:,
解得:,
∴.
故答案为:
21.(1) (2) (3) (4)
(1)解:
得:,解得,
把代入①得:,解得,
∴方程组的解为;
(2)解:
整理得,
得,,解得,
把代入①得,,解得,
∴方程组的解为.
(3)解:
由①②得:
解得:
把代入①中得:
解得:
∴原方程组的解为
(4)解:
由①+②得:
解得:
把代入①得:
解得:
∴原方程组的解为
22.(1)k的值为,b的值为
(2)
(1)解:依题意得,
得,解得,
把代入②得,解得,
∴k的值为,b的值为;
(2)解:由(1)得,
当时,则,
解得.
23.(1)方程组是“关联方程组”,理由见解析
(2)
(1)解:方程组是“关联方程组”,理由如下:
,
①②得:,
方程组是“关联方程组”;
(2),
①②得:.
又关于,的方程组是“关联方程组”,
,
解得:,
的值为.
24.(1)5
(2)
(1)解:;
(2)依题意有:,
即,
解得:.
25.(1);(2);(3)
解:(1)方程得:,
∵方程与方程的解相同,
∴把代入得:,
解得:.
(2)把代入方程组得:,
即,
得:,
解得:,
把代入②得:,解得:,
∴原方程组的解为.
(3),
由①得:,
把③代入②得:,
整理得:,
故答案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课时随堂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下列方程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乙商场购买更合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课时精练,文件包含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课时加减消元法-2021-2022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人教版解析版docx、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课时加减消元法-2021-2022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