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共有四大题,21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说明:1.本卷共有四大题,21小题.全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
1. 当你愉快地走进考场,回忆起一个学期美好的物理学习过程,请你写出本学期学习过的两个物理量的符号:______和______。
【答案】 ①. ②.
【解析】
【详解】[1][2]八年级上学期学习的物理量有速度“”,密度“”,质量“”等,我们可以选取其中的任何两个。
2. 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_____的改变叫机械运动;一列列车正以一定速度由北向南在雨中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正好竖直下落至地面,这一现象说明当天刮风的风向为______风(选填“南”或“北”)。
【答案】 ①. 位置 ②. 北
【解析】
【详解】[1]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为静止,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改变则为运动。
[2]一列列车正以一定速度由北向南在雨中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正好竖直下落至地面,说明雨在水平方向和列车具有相同速度,列车是由北向南开的,所以风是由北向南刮,说明当天刮风的风向为北风。
3. 许多男生在“变声期”往往感觉自己说话的声音“变粗”了,这里的“粗”指的是声音的______变了;同学们都说小红和小兰说话声音很像,主要指她们两个人说话时声音的______。
【答案】 ①. 音调 ②. 音色
【解析】
【详解】[1] 男生在“变声期”声带变厚变长,发声时振动频率变小,则音调变低。
[2] 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说小红和小兰说话声音很像,主要是小红和小兰说话声音音色相近。
4. 如图所示,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空气泡下方处较______(选填“亮”或“暗”),这是因为太阳光射向空气泡和水如同射向______透镜一样.
【答案】 ①. 暗 ②. 凹
【解析】
【分析】透明的材料都可以制成凸透镜和凹透镜,材料不同,对光线的作用是相同的. 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详解】由于气泡的存在,气泡周边的水形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在气泡的下面对应的位置较暗.
5.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过一个透镜后相交于主光轴上A点,取走透镜后,光线相交于B点,则该透镜起到______(会聚/发散)作用,可用于______(近视/远视)眼的矫正。
【答案】 ①. 发散 ②. 近视
【解析】
【详解】[1]放上透镜的会聚点A要比不放透镜的会聚点B更要远离透镜,延迟了光的会聚,由此可知,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该透镜是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2]近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的会聚能力过强,看远处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前,需要用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进行矫正,使物体成像于视网膜上,所以该透镜可以用于近视眼的矫正。
6. 如图,是检查视力时平面镜、被测者和视力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若平面镜距视力表3m远,该视力表要求被测者在5m远处,则人应坐在离视力表______m远处;人通过平面镜看到视力表上的“E”字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虚像。
【答案】 ①. 2 ②. 反射
【解析】
【详解】[1]平面镜成的像,像和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若平面镜距视力表3m远,则视力表的像到镜面距离也为3m,该视力表要求被测者在5m远处,则人离视力表的距离应为
5m-3m=2m
[2]人通过平面镜看到视力表上的“E”字是视力表上的“E”字在平面镜中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7. 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车窗玻璃会起雾,“起雾”这一现象是属于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并且这时的雾会附着在玻璃车窗______(选填“内”或“外”)侧,使玻璃变模糊。
【答案】 ① 液化 ②. 内
【解析】
【详解】[1][2]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车窗玻璃会起雾,是因为车内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车窗,液化为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内侧。
8. 量体温时,体温计内水银柱会慢慢升高,此过程中水银的质量_______,密度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①. 不变 ②. 变小
【解析】
【详解】[1][2]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状态、温度、形状、运动状态无关。量体温时,体温计内水银柱会慢慢升高,此过程中水银的质量不变,水银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由可知,水银密度变小。
二、选择题(共14分,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9. “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是( )
A. 考试用跳绳的质量约为3kg
B. 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0℃
C. 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16km/h
D. 中学生正常说话响度约10dB
【答案】C
【解析】
【详解】A.考试用跳绳的质量约为300g=0.3kg,故A不符合题意;
B.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故B不符合题意;
C.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18km/h,接近16km/h,故C符合题意;
D.中学生正常说话响度约50dB,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振动停止,发声一定停止
B. 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 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的快得多
D. 医院里检查身体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能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一定停止,故A正确;
B.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防止了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介质种类及温度有关,和声音的频率无关,相同条件下,超声波和次声波传播一样快,故C错误;
D.医院里检查身体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A。
11. 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把蜡烛和凸透镜固定在如图所示位置,移动光具座上的光屏得到一清晰像(光屏未画出),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10cmB. 20cmC. 30cmD. 40cm
【答案】A
【解析】
【详解】蜡烛在光屏上成的像是实像。当物体距凸透镜大于凸透镜一倍焦距时,即可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此时,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所以,此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小于30cm的,10cm、20cm都是有可能的。若其焦距为10cm,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则像距小于二倍焦距且大于一倍焦距,即光屏位置在标尺的70~80cm刻度线之间;若其焦距为20cm,此时物距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则像成在二倍焦距以外,即像与透镜的距离大于40cm。但透镜到光具座右端的距离只有40cm,此时像成在光具座右端以外了。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 下列情景中,描述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 握在手里的冰块变成水,熔化放热
B. 夏天,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冒“白气”,汽化吸热
C. 湿手被风“吹干”,液化放热
D. 衣柜里的樟脑丸“消失”,升华吸热
【答案】D
【解析】
【详解】A.冰块变成水,物质由固态变为了液态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错误;
B.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故B错误;
C.湿手被风“吹干”,水分蒸发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C错误;
D.樟脑丸“消失”,是樟脑由固态直接变为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D正确。
故选D。
13. 生活中有许多光学现象以及对光现象的应用,如图中是乐乐同学在研究这些光现象时画的光路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蜡烛透过小孔所成的像光路图B. 从岸上看水中物体的光路图
C. 蜡烛在平面镜所成的像光路图D. 太阳光透过玻璃棱镜的光路图
【答案】BD
【解析】
【详解】A.蜡烛透过小孔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成倒立的实像,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从岸上看水中物体时,光是由水中射入空气中,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蜡烛在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蜡烛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太阳光透过玻璃棱镜会发生色散现象,红色折射程度最小,紫光折射程度最大,最上方是红色,最下方是紫光,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BD。
14.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 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
D. 经过6s,甲乙相距1.2m
【答案】BD
【解析】
【详解】A.由图象知,甲和乙的s-t图像都是经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相同时间内甲通过路程大于乙,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由图知,经过6s,甲通过的路程为1.2m,乙通过的路程为0.6m,甲乙相距0.6m,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BD。
三、计算题(共22分,第15、16小题各7分,第17小题8分)
15. 如图所示,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若某汽车以108km/h的速度在平直高速公路上行驶,问:
(1)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汽车以原来的速度行驶了15m,则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若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4s,汽车在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63m,则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某司机酒驾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比正常情况多用了ls时间,反应过程所行驶的距离是多少?请你拟一条酒驾的危险性警示语。
【答案】(1)0.5s;(2)14m/s;(3)45m;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严禁酒后驾车
【解析】
【详解】解:(1)汽车原来的速度
v=108km/h=30m/s
由公式
可得,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
t反===0.5s
(2)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所用的总时间
t总=t反+t制=0.5s+4s=4.5s
则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v平 ==14m/s
(3)司机酒驾后的反应时间
t反′=t反+t延=05s+1s=1.5s
则反应过程所行驶的距离
s酒=vt反′=30m/s×1.5s=45m
危险警示标语为: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严禁酒后驾车。
答:(1)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是0.5s。
(2)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4m/s。
(3)某司机酒驾紧急停车时,反应过程所行驶的距离是45m。危险性警示语: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严禁酒后驾车(合理即可)。
16. 用盐水选种,要求盐水的密度是1.1×103kg/m3,现在配制了0.5dm3的盐水,称得盐水的质量是0.6kg。这种盐水合不合要求?若不合要求,应加盐还是加水?加多少?
【答案】不符合要求,需要加水500cm3
【解析】
【详解】配制的盐水的密度为
要求盐水的密度是1.1×103kg/m3,所以配制的这种盐水不符合要求;由于配制的盐水密度比要求的高,所以需要向配制的盐水中加水;设需要加入的水的体积为V水,则加入的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水,添加水之后盐水的密度要等于要求的密度,即
解得
V水=500cm3
答:这种盐水不合要求,应加水,且需要加500cm3的水。
17. 往一合金球(ρ合金=4×103kg/m3)空心部分注入液体,测得注入液体的体积V和液体与合金球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液体和合金球的总质量为80g时,液体恰好将合金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求:
(1)合金球的质量。
(2)该液体的密度。
(3)该合金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答案】(1)40g;(2)0.8×103kg/m3;(3)50cm3
【解析】
【详解】解:(1)由图可知,当在空心部分注入液体体积为0时,图像与纵坐标的交点即为合金球的质量,为40g。
(2)由图可知,当注入25cm3的液体时,总质量为60g,注入液体的质量为
m=60g-40g=20g
液体的密度为
(3)液体恰好将合金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时,液体和合金球的总质量为80g时,此时液体的质量为
m0=80g-40g=40g
合金球的空心为
答:(1)合金球的质量为40g;
(2)该液体的密度为0.8g/cm3;
(3)该合金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50cm3。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
18. 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自己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用自制的刻度尺(刻度准确)来测量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他的刻度尺存在的缺陷是______,测得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是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的钟表,显示的时刻为15h______min______s;
(3)如图丙所示,测得某同学的体温为______℃,他的体温______(选填“正常”或“不正常”),体温计是利用______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答案】 ①. 未标注单位 ②. 16.8 ③. 8 ④. 20 ⑤. 36.5 ⑥. 正常 ⑦. 热胀冷缩
【解析】
【详解】(1)[1][2] 刻度尺在测量时,量程和分度值、单位是必须完整的,而小明所用的刻度尺的缺陷是没有标注单位;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则测得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为
(2)[3][4] 钟表上,最短为时针,最长的为秒针,长度居中的为分针,显示的时刻为15h8min20s。
(3)[5][6][7] 如图丙所示,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示数为36.5℃;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6.5℃,所以他的体温正常;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19. 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试管里装有适量的______(选填“冰块”或“碎冰”),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
(2)如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给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______状态,实验结论: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得到图像中的DE段。由此判断可能是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4)温度计利用了水银的上升或下降来反应温度,下列实验中也用到转换法的是______。
A.探究真空不能传声
B.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
D.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答案】 ①. 碎冰 ②. 使冰受热均匀 ③. 固液共存 ④. 不变 ⑤. 低于 ⑥. 不能 ⑦. B
【解析】
【详解】(1)[1][2]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试管里应装有适量的碎冰,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叫做水浴法加热,在加热过程中,使冰块在熔化过程中受热均匀,并且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2)[3][4]由图可知,BC段温度不变,持续吸热,故BC段处于熔化过程中,此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3)[5]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根据图像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98℃,小于标准气压下的沸点100℃,说明液面上方的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6]由于烧杯内的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试管内的水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4)[7] A.探究真空不能传声,用到的是理想实验法,故A不符合题意;
B.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将物体的微小振动通过某种方式放大,也用到了转换法,故B符合题意;
C.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用到的是模型法,故C不符合题意;
D.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用到的是等效替代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 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_____高度上。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2)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______(填符号)。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光屏发生了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4)八年级的小明同学用凸透镜观察乐乐的眼睛,观察到的情况如下图A,当他把凸透镜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乐乐的眼睛时,可以观察到下图B的情况。
【答案】 ①. 同一 ②. 上 ③. 缩小 ④. 照相机 ⑤. B ⑥. 漫反射 ⑦. 靠近
【解析】
【详解】(1)[1] 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心,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
[2] 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
(2)[3][4] 如图甲所示,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3)[5]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B。
[6] 漫反射时反射光线朝向四面八方,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光屏发生了漫反射。
(4)[7] 如图A,成倒立放大的像,此时物距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图B中,成正立放大的像,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所以当他把凸透镜靠近乐乐的眼睛时,可以观察到下图B的情况。
21. 乐乐同学在长江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
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
③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
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
他应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
(2)如图甲所示,乐乐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______;
(3)乐乐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g;由图丙和丁可知鹅卵石的体积是______,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
(4)乐乐还想测量出酱油的密度,可是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乐乐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③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
(5)针对这个实验设计进行评估讨论后,同学发现该实验设计存在不足之处是:______。
【答案】 ①. A ②. 游码没有归零 ③. 27 ④. 10 ⑤. 2.7 ⑥. ⑦. 见解析
【解析】
【详解】(1)[1] 测量鹅卵石的密度时应先测量质量,再测量体积,如果先测量体积,这样石头上沾水,测量石块的质量时存在误差,故实验步骤是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③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故正确的实验步骤是①②④③。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 实验前,天平要调节平衡,调平衡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将游码移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由图甲可知,调节平衡的时候没有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3)[3][4][5] 由图乙可知,天平横梁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对应的刻度为2g,则鹅卵石的质量为
量筒的分度值为,根据排水法,体积为
则鹅卵石的密度为
(4)[6] 根据题意可知,烧杯中水的体积和酱油的体积相同,根据则有
解得酱油的密度。
(5)[7] 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之处是:烧杯装满水和酱油时,易洒出,不方便操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文件包含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期中考试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pdf、赣州经开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物理参考答案1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经开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文件包含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期中考试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pdf、赣州经开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