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课时作业 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617961/0-173657033284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1.1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课时作业 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617961/0-173657033289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1.1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课时作业 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617961/0-173657033291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在金表面分解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B.5sD.10s
2.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若最初加入的和都是2 ml,10 s后,测得的物质的量是0.84 ml,则0~10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B.C.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②光是影响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之一
③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浓度
④不管什么反应,增大浓度、加热、加压、使用催化剂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A.①②B.①②④C.③④D.①④
4.对于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B.
C.D.
5.X气体和Y气体混合于2 L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5 min末生成0.2 ml W,若测得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则n的值是( )
A.4B.3C.2D.1
6.如图表示反应的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A.降低温度B.增大压强
C.减小的浓度D.加入催化剂
7.在金表面分解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已知反应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消耗一半时的反应速率为
B.100min时消耗完全
C.该反应的速率与的浓度有关
D.该反应的半衰期与起始浓度的关系满足
8.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0mL1m/L的稀硫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
B.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C.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D.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和,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9.某化学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用0.30酸性溶液与0.05溶液的反应来进行实验验证。实验方案及结果如下表(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格中物理量甲表示溶液褪色时间
B.实验①③探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若实验①②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a=2.0
D.实验①④探究的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0.对于盐酸与锌粒的反应,下列措施能使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①适当升高温度(不考虑挥发);
②改用硝酸;
③改用醋酸;
④用等量锌粉代替锌粒;
⑤加入少量固体;
⑥加入少量固体
A.①④⑤⑥B.①②④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⑥
11.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已知该反应速率方程为(k为常数),为探究反应速率(v)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在20℃进行实验,所得的数据如下表: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体系的三种物质中,的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最大
B.速率常数k的数值为0.03
C.a、b、c的值分别为1、5、6
D.实验⑤中,
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溶液和溶液倒入淀粉和的混合溶液中,该实验的反应原理有①;②;③(橙红色)。观察到的现象为先产生橙红色沉淀,几秒钟后溶液颜色变为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后混合液的减小
C.该实验条件下,反应速率:
D.可以用溶液代替溶液进行上述实验
13.已知:。某化学小组欲探究浓度、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实验Ⅰ、Ⅲ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实验Ⅲ中
D.其他条件不变,若改用酸性溶液,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14.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 g投入盛有50 mL 0.1盐酸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可用如图所示的坐标曲线来表示,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的氧化物隔离了铝和稀盐酸
B.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溶液温度升高
C.的浓度对该反应的速率一定没有影响
D.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浓度下降
15.研究小组利用溶液和酸性溶液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①、②,可探究______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______。
(2)通过实验______(填实验序号)可探究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由实验②中数据可知______。
(3)实验过程中,发现反应开始一段时间溶液褪色不明显,不久后迅速褪色。甲同学认为是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所致,重做实验②,测定反应过程中不同时间的温度,结果如下:
结合实验目的与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你猜想可能是______的影响。若证明你的猜想,除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外,还需要选择的最佳试剂是______(填标号)。
A.硫酸钾B.水C.二氧化锰D.硫酸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根据知,这段时间为,故选B。
2.答案:D
解析:10 s内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0.84 ml,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的一半,即0.42 ml,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答案:A
解析: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即内因,①正确;
②光是影响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之一,例如光照条件下有些物质更易分解,②正确;
③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自身的性质,浓度是外因,③错误;
④并不是所有的反应,增大浓度、加热、加压、使用催化剂等均可以加快反应速率,④错误;
答案选A。
4.答案:A
解析:A.
B.
C.
D.
综上,答案选A。
5.答案:D
解析:根据公式计算,5 min内W的平均反应速率,利用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已知用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则,解得。
6.答案:A
解析:A.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降低,平衡正向移动,A正确;
B.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不符合图像,B错误;
C.减小的浓度,正反应速率瞬间不变,不符合图像,C错误;
D.加入催化剂,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不符合图像,D错误;
故选A。
7.答案:C
解析:A.从表中可知,20min时,浓度为,而在60min时,浓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因此消耗一半时的反应速率=,A正确;
B.由表中数据可知,每20min浓度消耗0.020ml/L,因此当100min时消耗完全,B正确;
C.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反应匀速进行,与起始浓度无关,C错误;
D.结合选项A的解析,起始浓度为时,40分钟达到半衰期,代入关系式验证,可得:40min=500×0.080,D正确。因此本题选C。
8.答案:D
解析:A.稀硫酸与锌反应:,在稀硫酸中加氯化钠溶液,反应混合溶液的体积增大,溶液中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A项错误;
B.升高体系的温度,反应物分子获得了能量,部分普通分子变成了活化分子,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所以反应速率增大,B项错误;
C.浓硫酸能使铁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浓硫酸与铁继续反应;所以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反应不产生,C项错误;
D.根据“CO和N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和”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D项正确,故选:D。
9.答案:C
解析:A.可用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需要的时间判断反应结束的时间,故表格中物理量甲表示溶液褪色时间,A正确;
B.实验①③的改变的条件为温度不同,即探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B正确;
C.实验①②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保证其他物质的浓度不变,只改变的浓度,发生改变,总体积不变,则a=1.0,C错误;
D.实验①④中改变的条件是实验④中添加了催化剂,探究的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D正确;
故答案选C。
10.答案:A
解析:①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正确;
②改用硝酸,硝酸与锌粒反应不生成氢气,故错误;
③改用醋酸,醋酸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因浓度不变,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小,所以反应速率减慢,故错误;
④用等量锌粉代替锌粒,固体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正确;
⑤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锌置换出铜,形成原电池反应,反应速率增大,故正确;
⑥加入少量固体,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正确;
故选A
11.答案:A
解析:由①②数据得b=1,由①④数据得,由②③数据得,则反应体系的三种物质中,的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最大,A正确;结合A分析,将①中数据代入中,则,,B错误;由A分析可知,abc分别为1、1、2,C错误;实验⑤中,,D错误;故选A。
12.答案:B
解析:A.是①中生成,②中消耗,属于中间产物,②未完全消耗①产生的,也是总反应的产物,A项错误;
B.反应①生成的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而反应②消耗的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且反应③也消耗,所以总的来说生成的数量大于消耗的数量,数量增多,减小,B项正确;
C.根据现象,先产生橙红色沉淀,几秒钟后溶液颜色变为蓝色,说明反应速率:,C项错误;
D.若用溶液代替溶液,则没有生成反应②所需的,反应②难以发生,现象应该不同,D项错误;
答案选B。
13.答案:D
解析:
A.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需控制唯一变量,三组实验中溶液体积之和不变,所以,A正确;
B.实验Ⅰ、Ⅲ控制唯一变量是温度,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B正确;
C.实验Ⅲ中用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C正确;
D.若改用酸性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过量,无法观察到溶液褪色,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错误;
故选D。
14.答案:C
解析:铝表面有氧化物薄膜,开始时是氧化铝与酸反应,不产生气体,A项正确;
反应放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B项正确;
注意分析图像,纵坐标表示的是反应速率,c点表示此时的反应速率最大,而不是达到平衡状态,C项错误;
随着反应的进行减小,反应速率减小,D项正确。
15.答案:(1)反应物浓度;1
(2)②③;
(3)温度不是反应速率突然加快的原因;催化剂();D
解析:(1)通过观察实验①、②的数据可知未知,但实验①、②中所用的溶液的体积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原则,应为290K,变量为溶液的浓度,此外两组实验溶液的总体积应保持一致确两组实验中其他溶液的浓度相同,故,故答案为:反应物浓度;1;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原则,,所以可通过实验②、③探究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原理为,实验②中所用的溶液的物质的量为溶液的物质的量为溶液过量,8s内消耗的溶液的物质的量为,此时溶液的总体积为,所以8s内,故答案为:②③;;
(3)不同时间下,温度升高的程度很小,所以温度不是反应速率突然加快的原因,随着反应的进行,铨离子的浓度逐渐增加,可催化该反应,为了验证锰离子的催化效果,但又不引进其他的杂质竒子,可选择的最佳试剂是硫酸经,故答案为:温度不是反应速率突然加快的原因;催化剂(Mn);D;
0
20
40
60
80
0.100
0.080
0.060
0.040
0.020
物理量
实验编号
V(蒸馏水)/mL
m(固体)/g
t/℃
甲
①
3.0
0
3.0
0
30
②
2.0
a
3.0
0
30
③
3.0
0
3.0
0
55
④
3.0
0
3.0
0.1
30
实验编号
相关数据
①
②
③
④
⑤
0.001
0.001
0.001
0002
0.001
0.10
0.20
0.20
0.10
0.40
0.008
0.008
0.004
0.008
0.008
编号
酸性溶液体积/mL
溶液体积/mL
水的体积/mL
反应温度/℃
反应结束时间/min
Ⅰ
2
0
20
2.1
Ⅱ
2
1
1
20
5.5
Ⅲ
2
0
50
0.5
实验序号
实验温度/K
参加反应的物质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时所需时间/s
溶液(含硫酸)
溶液
V/mL
V/mL
V/mL
①
290
2
0.02
4
0.1
0
6
②
2
0.02
3
0.1
8
③
315
2
0.02
0.1
1
时间/s
0
2
4
6
8
10
温度/K
290
291
291
291.5
292
29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燃烧热相同的是,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各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单元 氮的固定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的叙述错误的是,下列过程属于人工固氮的是,下列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下列过程属于氮的固定的是,自然界的氮循环包括以下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7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课后作业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6的雨水,下列不能区分和溴蒸气的试剂是,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