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19298/0-173658359546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19298/0-173658359552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19298/0-173658359554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答题纸上的考生信息填写(涂)清楚,然后将试题答案认真书写(填涂)在答题纸的规定位置,否则作废。
2.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60分钟。
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
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的天然循环B.动植物体的腐烂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铁受热熔化
2.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
A.铜B.氧气C.水D.氯化钾
3.“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建立污水处理厂,处理城市生活污水
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城市雾霾
C.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
D.拆除水上娱乐设施,恢复湿地生态
4.人体每日需要摄入适量的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A.元素B.单质C.分子D.原子
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C.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恒定不变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6.下列元素的名称和符号都正确的是
A.纳NaB.钙CAC.银HgD.钾K
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B.检查气密性
C.氧气验满D.称量固体
8.在化学实验中,实验操作要保证人身安全和仪器、试剂的安全,试剂安全是指操作应避免造成试剂的污染或变质。下列操作要求中不是从试剂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A.不能用未经清洗的非专用胶头滴管吸取另一种试剂
B.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C.从试剂瓶倒完试液后,应立即盖紧瓶塞
D.用药匙取用一种药品后,取另一种药品前必须擦拭干净
9.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
D.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10.HUAWEI Mate 60 Pr采用5000 mAh大容量电池,超长续航。具有这么大的电池容量离不开其重要原料之一锂。下图是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锂属于金属元素B.锂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941D.氢氧化锂的化学式为 Li(OH)3
1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金属焊接B.液态氮气用作制冷剂
C.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各种颜色的光D.活性炭吸附异味和色素
1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B.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燃料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13.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14.下列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B.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15.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含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2NH3 ②SO2 ③Mg2+ ④ ⑤H2O ⑥2OH-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⑥B.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②⑤
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④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
16.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元素观: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结构观: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C.微粒观: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转化观: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水
17.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③属于同种元素B.②表示的元素常见化合价为-1价
C.④表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③④为稳定结构
18.大米、面粉、豆类等,在温度为30°C-80°C,相对湿度超过80%时,容易发生霉变,滋生黄曲霉菌,其衍生物约有20种。其中以黄曲霉素B1的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黄曲霉素B1的化学式为C17H12O6,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曲霉素B1由35个原子构成
B.黄曲霉素B1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17:12:6
C.黄曲霉素B1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黄曲霉素B1由三种元素组成
19.下列图示是化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20.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装置图(装置气密性很好),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A.实验时铜粉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该实验的原理是通过采用“化学方法”消耗氧气,从而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若硬质玻璃管的体积是40mL,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是20mL,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体积是12mL,则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0%
D.实验完毕,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应先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再读数,否则会使测得的实验结果偏小
二、(本题包括3小题)
21.根据下列问题填空:
(1)现有①空气、②四氧化三铁、③二氧化锰、④过氧化氢溶液、⑤液态氧、⑥冰等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有 ;属于单质的有 ;属于氧化物的有 。
(2)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它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5个磷原子表示为 。
22.水—生命之源
(1)二氧化氯是自来水厂净水时使用的一种消毒剂。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2)离子交换树脂也是净水的一种试剂,其中一种净水剂净水原理如下图所示。净化前后的“水”都是电中性的,一个Ca2+可以交换出 个Na+。阳离子交换柱长时间使用后,Na+变少,失去硬水软化功能而失效。利用生活中常见物质 可检验阳离子交换柱是否失效。
(3)分析下图中内容回答问题:
①图1中有关水蒸发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可以使水资源重新分配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②图2为电解水微观示意图,该反应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2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分析图中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元素周期表是按______(填字母序号)将元素进行有序排列。
A.电子数B.质子数C.相对原子质量D.最外层电子数
(2)图1表中17号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图2是硒(S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n的值为 ,通过上表分析可知,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硒元素与第三周期的 (写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三、(本题包括2小题)
24.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化学上研究“水”可从多角度进行。
(1)按图1所示装置,与a管相连的是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检验a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写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图2用排水法收集氢气说明氢气具有的性质是 。
(3)图3中反应的现象是 ,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水的作用是 。
(4)图4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5.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字母序号)。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主要操作步骤有: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收集并验满气体;③装入药品;④组装仪器。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数字序号)。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 时开始收集氧气。
四、(本题包括2小题)
26.戊二醛常用作杀菌剂、药物和高分子合成原料。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注“一”、“=”表示原子之间相互连接)。计算:
(1)戊二醛中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2)戊二醛的化学式量为 。
27.医用酒精可用于杀菌消毒,其主要成分是乙醇,化学式为C2H5OH,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乙醇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92g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
附加题
说明:本题不在总分内,有兴趣的同学自愿完成。
28.已知由CuS、CuSO3、Cu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3x
B.1-2x
C.1-x
D.无法计算
29.未来的交通工具将采用新一代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无水冷发动机,这类材料中研究得较多的是化合物G,为了使化合物G能成为新一代汽车发动机材料,现采用常压下在G中添加氧化铝,经高温烧结制成一种高强度、超硬度、耐磨损、抗腐蚀的陶瓷材料,它的商品叫“赛伦”,化学通式可表达为,赛伦中Y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B
C
D
1.B
【详解】A、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动植物体的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铁受热熔化只是铁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B。
2.D
【详解】A、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
3.C
【详解】A、建立污水处理厂,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符合要求,故A正确;
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城市雾霾,能减少空气污染,能改善环境质量,故B正确;
C、燃放烟花爆竹,会释放污染性气体,污染空气,不符合要求,故C不正确;
D、拆除水上娱乐设施,恢复湿地生态,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符合要求,故D正确。故选C。
4.A
【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人体每日需要摄入适量的钙,这里的“钙”指的是钙元素。
故选:A。
5.B
【详解】A、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21%,不是质量分数,错误;
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约占78%,正确;
C、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随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变化,错误;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差,错误。
故选B。
6.D
【分析】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元素符号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该字母要大写;元素符号用两个字母表示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详解】A、钠元素的名称是钠,符号为Na,故该选项书写错误;
B、钙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a,故该选项书写错误;
C、银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g,而Hg的名称是汞,故该选项书写错误;
D、钾元素的符号是K,故该选项书写正确;
故选择D。
7.B
【详解】A、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不符合题意;
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B
【详解】A、不能用未经清洗的非专用胶头滴管吸取另一种试剂,否则会污染试剂,此选项符合题意;
B、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否则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属于人身安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试剂瓶倒完试液后,应立即盖紧瓶塞,否则试剂会挥发或吸收空气中的成分而变质,此选项符合题意;
D、用药匙取用一种药品后,取另一种药品前必须擦拭干净,否则会污染试剂,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详解】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能减慢反应速率,故选项错误;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正确;
D、过氧化氢分解可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也可选择其他物质做催化剂,故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10.D
【详解】A、由“金”字旁可知,锂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941,不符合题意;
D、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从而带上1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锂元素通常显+1价,氢氧根离子通常显-1价,故氢氧化锂的化学式为:LiOH,符合题意。
故选D。
11.A
【详解】A、氧气用于金属焊接,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助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B、液态氮气用作制冷剂,是因为液氮汽化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各种颜色的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活性炭吸附异味和色素,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D
【详解】A、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解有氧气,但氧气不易溶于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木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而不是黑色固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3.B
【详解】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解释合理,不符合题意;
B、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间隙随之变化,分子大小不变,解释不合理,符合题意;
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解释合理,不符合题意;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是由于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解释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A
【详解】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所以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B、由不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一定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故选项错误;
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氢气和氧气混合就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5.C
【分析】①标在分子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2NH3中的2表示2个氨气分子;
②标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故S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③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Mg2+中的2表示1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④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故中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⑤标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故H2O中的2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⑥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故2OH-中的2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
【详解】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⑥,说法正确;
B、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②⑤,说法正确;
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说法错误;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说法正确。
故选C。
16.C
【详解】A、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可以分解生成水,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B
【详解】A、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①③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说法正确。
B、②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说法错误;
C、④中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
D、③④的最外层为电子数均为8,均属于相对稳定结构,说法正确。
故选B。
18.D
【详解】A、根据黄曲霉素B1的化学式为C17H12O6,每个黄曲霉素B1分子由35个原子构成,故说法错误;
B、根据黄曲霉素B1的化学式为C17H12O6,黄曲霉素B1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 ,故说法错误;
C、根据黄曲霉素B1的化学式为C17H12O6,黄曲霉素B1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 ,
黄曲霉素B1中氢元素质量分数为,
黄曲霉素B1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根据计算结果黄曲霉素B1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说法错误;
D、根据黄曲霉素B1的化学式为C17H12O6,黄曲霉素B1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说法正确;
故选D。
19.A
【详解】A、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物质组成,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纯净物和混合物应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包含的关系,且化合物属于纯净物,化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不正确,符合题意;
B、纯净物包含化合物,化合物包含氧化物,化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正确,不符合题意;
C、化合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分解反应是一变多的反应,两者是并列的关系,化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正确,不符合题意;
D、化合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的反应,化合反应也有不是氧化反应,如氯化氢和氨气的反应;氧化反应也有不是化合反应的,如甲烷燃烧,两者属于交叉关系,化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B
【详解】A、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必须将装置内的氧气完全耗尽,所以铜粉必需过量,错误;
B、该实验是利用铜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来测定氧气的含量,属于化学方法,正确。
C、空气体积应该是密闭容器内所有的空间体积,所以空气总体积为40mL+20mL=60mL,消耗氧气体积为20mL-12mL=8mL,则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错误;
D、气球内含有气体时会导致反应后读取的注射器数值偏小,测得消耗氧气体积偏大,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大,错误。
故选B。
21.(1) ①④ ②③⑥ ⑤ ②③⑥
(2) O Al2O3
(3)5P
【详解】(1)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纯净物中只含一种物质,单质为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化合物是含有多种元素的纯净物。
①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属于混合物;
②四氧化三铁中只含一种物质,且其中含有铁、氧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及氧化物;
③二氧化锰中只含一种物质,且其中含有锰、氧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及氧化物;
④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和水,属于混合物;
⑤液态氧中只含一种物质,且其中只含一种元素,属于单质;
⑥冰为固体水,水为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及氧化物。
则属于混合物的为①④,属于化合物的有②③⑥;属于单质的有⑤;属于氧化物的有②③⑥。
(2)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则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符号为O;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在化合物中,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
(3)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5个磷原子表示为5P。
22.(1)+4
(2) 2##两##二 肥皂水
(3) AC##CA 氢原子和氧原子
【详解】(1)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ClO2,其中氧元素显-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2)因为1个Ca2+ 带两个单位正电荷,一个Na+带1个单位正电荷,交换前后离子电荷数是守恒的,所以一个Ca2+可以交换出2个Na+;
生活中软水和硬水的检验方法是加入肥皂水,若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较少泡沫、较多浮渣的是硬水;所以检验阳离子交换柱已失效的方法是:取交换后的水,加入肥皂水,泡沫较少,浮渣多,说明阳离子交换柱已失效;
(3)①A、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重新分配,故A说法正确;
B、水蒸发过程中,水分子之间间隔发生改变,故B说法错误;
C、水蒸发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改变,水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故C说法正确;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则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故D说法错误;
故选:AC;
②图2为电解水微观示意图,由图可知,该反应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23.(1)B
(2) 非金属 得到
(3) 6 四##4 S
【详解】(1)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或质子数递增的顺序将元素进行有序排列。故选B;
(2)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17号元素是氯元素,由“气”字旁可知,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故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7,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3)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n=34-2-8-18=6;元素周期表中,电子层数与周期表在数值上相等,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故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硒原子与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是6,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硒元素与硫元素(S)化学性质相似。
24.(1) 正 把带火星木条放在a管尖嘴处,打开活塞,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H2O H2+O2 分解反应
(2)难溶于水且不与水
(3)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防止熔融物滴落时炸裂集气瓶
(4)引流
【详解】(1)水通电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体积比为2:1;a管中气体较少是氧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方法是,把带火星木条放在a管尖嘴处,打开活塞,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 H2+O2;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2)图2用排水法收集氢气说明氢气具有的性质是难溶于水且不与水;
(3)图3中反应是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物的温度较高,瓶底水的作用是防止熔融物滴落时炸裂集气瓶;
(4)图4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溅出。
25.(1) 分液漏斗 锥形瓶
(2)A
(3) H2O2H2O+O2 ④①③② 导管口连续产生气泡
【详解】(1)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分液漏斗;图中标号②仪器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时,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O2;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组装仪器→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入药品→②收集并验满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①③②;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开始排出的气体含有空气,氧气纯度不高,当导管口连续产生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
26.(1)5:8:2
(2)100
【详解】(1)根据题图可知,一个戊二醛分子中含有 5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故该物质中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5:8:2;
(2)一个戊二醛分子中含有 5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其化学式为C5H8O2,其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量)为(12×5)+(1×8)+(16×2)=100。
27.(1)乙醇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2:3:8;
(2)92g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答:92g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8g。
【详解】(1)见答案;
(2)见答案。
28.A
【详解】混合物中Cu、S原子个数比为1:1,二者的质量比为64:32;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设Cu的质量分数为a,则有解得:a=2x,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x-2x=1-3x。故选A。
【点睛】根据物质组成元素的特点,利用数学的技巧处理复杂的化学计算,是解决此类问题所需要的能力。
29.-3
【详解】赛伦中硅元素显+4价,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设Y元素的化合价为y,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可得y=-3,即赛伦中Y元素的化合价为-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解析: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5 Ca40,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下列与洗涤有关的说法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解析: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5 Ca40,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下列与洗涤有关的说法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10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