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七区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天津市七区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句名篇默写,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晕(yūn) 殉(xùn)职 神采奕奕(yì)
B.分歧(qí) 灼伤(zhuō) 骇人听闻(hài)
C.贮蓄(chǔ) 庇护(bì) 人声鼎沸(pèi)
D.蜷伏(quán) 祷(dǎ)告 莽莽榛榛(zhēn)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向日葵的颜色是太阳赋予的灿烂的金黄,明媚而不妖艳;它的头颅是追求托起的尊严,高贵而不________;它的身躯是信念挺起的________,纤细而不弱小。它不为月亮的皎洁清高而动摇,不为浩瀚天宇的熠熠星辉而迷乱,更不为太阳的遥不可及而放弃。它该知道它永远得不到太阳,但它不会因此而________,因为太阳是它追求的信念。
A.傲慢 肩膀 示弱B.傲慢 脊梁 低头
C.怠慢 脊梁 示弱D.怠慢 肩膀 低头
3.下面的一段话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祖先留传给后代子孙最珍贵的遗产。②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后代子孙开启智慧的钥匙。③我们有能力和条件,把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全面的发扬和继承。④只有把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下来,拥有了一定的智慧,才有能力、有资格去接受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位九十多岁的篆刻艺术家从16岁起便与篆刻结缘。他多年潜心于书法古文字和篆刻的研究,同时撰写了多部著作这位篆刻艺术家说:“人活到老学到老,还要贡献到老
A., 。 ”。B.、 ; ”。
C., ; 。”D.、 。 。”
5.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首联中“客路”即驿道,在青山之外,诗人是看得见的,暗含旅途愉快之意。
B.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C.颈联“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表达了诗人的感慨。
D.尾联诗人想到自己离家日久,旅食他乡,由此想到借归雁来给他传递家书。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6.(6分)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竖向开启之天津解放桥
①天津解放桥又称万国桥即国际桥之意,该桥北连老龙头火车站,南通紫竹林租界地。跨越海河。万国桥位于法租界入口处,且由法租界工部局主持建造的,所以多时称它为法国桥。抗战胜利后,改名为“中正桥”。1949年,解放后正式更名为“解放桥”,并沿用至今。
②解放桥是一座可竖转开启的金钢结构桩,建于1927年,为天津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桥全长约97m,桥面总宽19.5m,桥跨分三孔,两边孔长均为24.232m,中孔为长46.94m的开启跨。
③开启跨采用芝加哥市施尔泽尔•威康先生于1893年所创的双叶施尔泽尔式立转式开启体系,这一体系由齿轮组、动轮、齿条、弧形梁、齿座梁、平衡块等组成。开启后,不占用航道,最大开启角度约85°,能提供42.7m宽的无限高通航空间。
④解放后至上世纪70年代,桥梁每年或隔年试开一次。后来由于海河市区段无通航巨轮的要求,故至1970年解放桥停止了开启。从1927年到1984年,解放桥共进行过13次维修。历经风雨,钢梁已锈蚀严重,尤其在阴角、板边间、铆钉周遍及难以达到的空间锈蚀相当严重。开启部分的传动系统已不能运行,电力系统也严重老化。
⑤跨入新世纪,天津市启动海河综合开发,打造城市文化景观带,满足观光游艇和车辆通行需求,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修复与加固,使其重新焕发生命力。维修加固按“修复如旧”的原则进行,保留原有的历史文化风貌。根据天津市海河综合开发规划,海河为Ⅳ航道标准。综合过桥交通量、通行的船只规格(大部分为小型游船),采用“小船自由通行、大船开启通行”的通航策略。
⑥2005年开始,对其进行为期8个月的整修改造,恢复了手动和电动开启功能,并对桥跨进行了抬升。2006年底维修后的解放桥恢复通车、修复后不仅能满足当下的交通需要。而且为海河增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1)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天津“解放桥”,顾名思义是解放后启用的名字,之前曾叫“法国桥”“中正桥”。
B.解放桥是海河上一道靓丽的风景,成为天津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C.开启跨采用芝加哥市施尔泽尔•威廉先生所创的双叶施尔泽尔式立转式开启体系。
D.解放桥装修改造后,不仅保留原有的历史文化风貌,而且小船大船都能开启通行。
(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放桥是一座可竖转开启的全钢结构桥,建于1927年,为天津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下定义)
B.桥跨分三孔,两边孔长均为24.232m,中孔为长46.94m的开启跨。(列数字)
C.这一体系由齿轮组、动轮、齿条、弧形梁、齿座梁、平衡块等组成。(分类别)
D.2006年底维修后的解放桥恢复通车,修复后不仅能满足当下的交通需要,而且为海河增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打比方)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中加点词“之一”说明天津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不止一个,还有很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第⑤段中加点词“其”指代的是修复与加固后的新的解放桥。
C.第⑤段中加点词“修复如旧”的“旧”,指的是保留原有的历史文化风貌。
D.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不仅介绍了名称及结构,而且介绍了整修改造的相关情况。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狼》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缀行甚远 缀:坠落
B.一狼仍从 从:跟从
C.意暇甚 暇:从容、悠闲
D.屠暴起 暴:突然
8.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目似瞑
C.一狼洞其中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9.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屠户采用“投骨”之法,试图摆脱狼的跟从,说明他对狼的贪婪凶恶的本性缺乏认识并抱有幻想。
B.“顾”“奔”“倚”“弛”“持”五个动词,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
C.本文语言简洁生动,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D.本文的主题是: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四、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10.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日月之行, 。(曹操《观沧海》)
(3)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诫子书》中说明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平和安静就不能实现自己远大理想的两句是:“ , 。”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任元受①事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元受自言:“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或以燥湿,或以语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②也。”张魏公作都督,欲辟③之入幕。元受力辞曰:“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岂能舍母而与④公军事耶?”魏公太息而许之。
(节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释】①任元受:名尽言。②迨(dài):及。③辟:征召。④与:参与。⑤太息:叹息。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欲辟之入幕 欲:
(2)魏公太息而许之 许:
1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也。
13.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任元受是一个怎样的人。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墨香里的年味儿
徐进
①临近岁尾,年味儿越来越浓,我似乎又嗅到了一股淡淡的墨香,又看到了红红火火的春联。
②父亲与对联有着深深的情缘。自我记事起,乡邻红白喜事的对联,都是父亲写的,我家的春联也是父亲书写的。
③受父亲影响,孩提时,我就对春联情有独钟。因为过年的时候,裁红纸,写对子,贴春联,是父亲必须亲自去做的事情,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也跟着忙活,从中享受春联带给我们一家人的喜庆与希望。
④犹记得每年寒假,还没回家,父亲就会给我打来电话,嘱咐我买红纸。父亲自有毛笔和没用完的墨汁,就担心没有红纸写不成春联。我知道,每到过年,他都会自作一副对联,很仔细地贴上,毕竟一年是一年,新年要有点新气象。
⑤大街两旁,摆满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年画、春联、中国结和火红的灯笼,年就这样欢欢喜喜地赶来了。我在店内挑选红纸时,看到里面摆放的春联,总感觉没有父亲写的春联的那种家的味道和幸福气息,因为那是他依据自家的实际情况写出的。
⑥我读书那几年,物质条件差,家里贫穷了些。然而每到腊月三十,父亲都会早早地起床,找出我买来的大红纸,眉头微蹙,目光专注地折叠,用小刀小心翼翼地裁开,收拢,为写春联做准备。为了书写时能找到每个字的中心点,父亲比对着拟出的春联字数,将红纸叠出“X”痕。如果字数多了,还要熬点糨糊,以便把两条红纸连接成一个长条,这样写春联的纸才够长。我就拿着粘接的红纸在炭火前慢慢烘干,递给父亲。
⑦父亲一边启开先前为别人写喜联时用过的大瓶墨水瓶盖,一边示意我把红纸摆放在大案上。我自然明白父亲要开始写春联了。我用右手把红条纸的前段按住,父亲开始非常慎重地蘸墨书写,每写完一个字,我就向前拉一点儿。天很冷,手也冻僵了,但墨香淡淡地散开,节日的喜庆也蔓延开来。父亲越写越精神,脸上也红红的,写到最后反而解开外套扣子,说写得流汗了。写完之后,父亲再慎重地书写横批。
⑧在等待字迹变干的间隙,父亲还要对着亲手写的这副对联品评一番,和我絮叨着哪个字写得还好,哪个字写得有些什么问题。我也和父亲一道欣赏和评判得不亦乐乎。有问题的字改是改不成了,但我还是从中领悟到了一些春联书写的小窍门,感受到了写春联的乐趣。
⑨后来的几个春节,父亲约我齐作春联。他一边书写,一边怂恿着我来写。我读师范时练过柳体①,也能够信手完成,只是和一直坚持写对联、令我仰慕的父亲相比,自感写得差远了。父亲看了却叫好,眼里充满了赞赏,说比他的“我字体”有幸法。就这样,我和父亲合作完成春联的创作,满满的幸福感便伴着墨香在我们之间弥漫开来。
⑩岁月更迭,一年又一年。每当春节越来越近时,家家户户忙着过年,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各种吃的、喝的、穿的、玩的,贴上的春联也多是买来的。唯独我家自己写春联、贴春联的传统依然在。
⑪墨香里的年味儿,一直弥漫在我心间,家门上贴着的红红的春联也时常闪烁在我眼前。墨香里,有我们对家庭温馨场面的深深回忆,有我们对父亲濡养教诲的绵绵深情,有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殷殷期许,更有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默默传承。
(选自《意林》,有改动)
【注释】①柳体:唐代柳公权所写的字体,笔画遒劲。
14.阅读选文第⑥~⑨段,填写表格。
15.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然而每到腊月三十,父亲都会早早地起床,找出我买来的大红纸,眉头微蹙,目光专注地折叠,用小刀小心翼翼地裁开,收拢,为写春联做准备。
16.选文第⑨段中对于“我”写的春联父亲“叫好”,而和父亲相比“我”“自感写得差远了”,分别是什么原因?
17.“春联”在选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
七、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某班拟开展以“了解与感受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
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见下图)
【材料二】
传统文化与时代内容有机结合。文化教育应重视对青少年现代文化意识的培养,使之形成自主的文化意识,从而主动参与到现代化的建设之中,既要有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又能融入到具有时代性的主流文化中。
【材料三】
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天津市文化部门组织了“传统文化与戏曲”活动,其中特别安排了具有新意的“戏出年画”的审美体验环节,由天津北方演艺集团展出年画中的内容,让年画里的戏曲故事走出年画,走上舞台,给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次全新的体验。市教委体美劳处负责人表示,时代的发展需要捕捉新时代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精神诉求,应该用技法、修养、审美,唤醒他们共同的精神向往。
【材料四】
为了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使民风民俗不致从生活中大面积消失,我们既要保护遗留下的文化,也应努力创新。文化是活的,约定俗成式的习俗也应改变,否则就会被淘汰。创新能使之继续为现代社会生活服务。创新的前提是继承,继承的前提是理解,因此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才是重中之重。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19.请结合以上相关材料,探究提高当代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途径。
八、名著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20.下面是《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同学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1) ;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2) ;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3) ;还有蕴含着对封建孝道进行理性批判的(4) ,令人回味无穷。
请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父亲的病》
F.《琐记》
G.《藤野先生》
(1) (2) (3) (4)
21.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大圣飘飘荡荡,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就如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滚了一夜,直至天明,方才落在一座山上,双手抱住一块峰石。定性良久,仔细观看,却才认得是小须弥山。大圣长叹一声道:“好利害妇人!怎么就把老孙送都这里来了?我当年曾记得在此处告求灵吉菩萨降黄风怪救我师父……”
(1)选段中的妇人是 。
(2)选段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请将该回回目补充完整。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 。”
(3)妇人为何不肯借大圣宝物,反将其搧走?请简述其原因。
九、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点点滴滴,本是平常,却于某一瞬间、某一经历,让你突然感悟到原来这些平常也可贵,值得珍惜。
请以“原来,平常也可贵”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到答题卡指定位置;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黄晕(yūn) ——yùn;
B.灼伤(zhuō)——zhuó;
C.贮蓄(chǔ)——zhù,人声鼎沸(pèi)——fèi;
故选D。
2.【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第一空:
傲慢:没有礼貌,看不起别人;
怠慢:指淡漠,不恭敬;
根据“向日葵的颜色是太阳赋予的灿烂的金黄,明媚而不妖艳:它的头颅是追求托起的尊严,高贵”可知,展现向日葵的明媚而不妖,这里应填“傲慢”;
第二空:
肩膀:人的胳膊或动物前肢和躯干相连的部分;
脊梁:指全身骨骼的主干,比喻在国家、民族或团队中起中坚作用的人;
根据“它的身躯是信念挺起的”可知,这里强调它的信念,应填“脊梁”;
第三空:
示弱:表示自己软弱,不敢同对方较量;
低头:垂下头,卑顺貌,屈服貌;
根据“它不为月亮的皎洁清高而动摇,不为浩瀚天宇的熠熠星辉而迷乱,更不为太阳的遥不可及而放弃。它该知道它永远得不到太阳”表现它的坚强不屈;这里应用“低头”;
由此可知,依次应填“傲慢”、“脊梁”、“低头”;
故选B。
3.【答案】C
【详解】第③句语序不当,应该把“发扬”和“继承”调换位置。故选C。
4.【答案】D
【详解】第一处:“书法”与“古文字”为表并列关系的短语,中间应使用顿号;
第二处:“他多年潜心于书法、古文字和篆刻的研究,同时撰写了多部著作”表达完整句意,句末应使用句号;
第三处:“人活到老学到老,还要贡献到老”,是艺术家所说的完整的话,应先写句号再写下引号;
故选D。
5.【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辨析。
A.有误,首联中“客路”即驿道,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象,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故选A。
6.【答案】
(1)D
(2)C
(3)B
【分析】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不仅介绍了名称及结构,而且介绍了整修改造的相关情况。
【解析】(1)本题考查原文意思的理解。
ABC.正确。
D.有误,解放桥装修改造后采用“小船自由通行、大船开启通行”的通航策略。
故选D。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分析。
ABD.正确。
C.有误,不是分类别。
故选C。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第⑤段中加点词“其”指代的是修复与加固前的旧的解放桥。
故选B。
【关键点拨】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和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比作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答案】7.A 8.B 9.C
【详解】7.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A.有误,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缀,连接,紧跟。
故选A。
8.本题考查词类活用。
A.句意为: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B.句意为:眼睛好像闭上了。瞑(míng):闭上眼睛。
C.句意为: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洞:这里作动词,打洞。
D.句意为: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故选B。
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C.有误,《狼》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没有使用语言描写;
故选C。
【参考译文】
一个屠户在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在半路上遇到两只狼,(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后都受到狼的攻击。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一样。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看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上路,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10.【答案】 铁马冰河入梦来 若出其中 我寄愁心与明月 断肠人在天涯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愁、断、涯、致。
【答案】11. 想 答应 12.所以用药一定有效果,即使名医也比不上。 13.文章通过元受孝母“未尝离左右”“皆朝暮候之”,为母力辞魏公征召等表现了元受是一个以孝为重的人。
【详解】1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想征召他作幕僚。欲:想;
(2)句意为:张魏公叹息着答应了他。许:答应。
1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语:故:所以,因此。必:一定。效:有疗效。虽:即使。迨:及,赶得上。
1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理解。
根据“事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侍奉母亲非常孝顺,母亲年纪大了经常生病,他不曾离开母亲身边)母亲生病不离左右和“元受力辞曰:‘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岂能舍母而与公军事耶?’”(任元受极力推辞说:“我正侍奉母亲,假使能够得到一个神丹可以延年益寿,一定拿来送给母亲,不把它想给都督。怎么能够舍弃母亲而参与都督的军事呢?”)因为母亲力辞幕僚可真,任元受是一个以孝为重的人。
【参考译文】
任元受侍奉母亲非常孝顺,母亲年纪大了经常生病,他不曾离开母亲身边。任元受自己说:“老母亲有病,她生病的原因,或许因为饮食,或许因为天气燥热闷湿,或许因为话语稍多,或许因为忧喜稍多。我早晚伺候,没有什么顾及不到的,母亲的五脏六腑中的问题我都能看明白其中的问题,不用把脉就可以知道,所以用药一定有效果,即使名医也比不上。”张魏公做都督,想征召他作幕僚。任元受极力推辞说:“我正侍奉母亲,假使能够得到一个神丹可以延年益寿,一定拿来送给母亲,不把它想给都督。怎么能够舍弃母亲而参与都督的军事呢?”张魏公叹息着答应了他。
【答案】14.(1)小心翼翼 (2)越发精神 (3)品评春联 (4)齐作春联 15.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裁剪红纸、准备春联的小心、专注,突出父亲对写春联这件事的认真、重视。 16.父亲对于“我”写的春联“叫好”,一方面是一种鼓励,另一方面是“我”练过柳体,能够信手完成。“我”觉得和父亲比较“差远了”是因为父亲一直坚持写对联,有经验、有能力,表现出“我”对父亲的仰慕。 17.线索,贯穿全文。“春联”上寄托着作者对过去温馨家庭的美好回忆;“春联”上寄托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和留恋;“春联”上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春联”上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默默传承。
【详解】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结合“不亦乐乎”“幸福满满”可知,(1)(2)是表示状态的四字词语。结合第⑥段“我读书那几年,物质条件差,家里贫穷了些。然而每到腊月三十,父亲都会早早地起床,找出我买来的大红纸,眉头微蹙,目光专注地折叠,用小刀小心翼翼地裁开,收拢,为写春联做准备”可知,裁备春联时,态度情感是:小心翼翼。结合第⑦段“天很冷,手也冻僵了,但墨香淡淡地散开,节日的喜庆也蔓延开来。父亲越写越精神,脸上也红红的,写到最后反而解开外套扣子,说写得流汗了”可知,书写春联时,态度情感是:越发精神。
结合“裁备春联”“书写春联”可知,(3)(4)要补充的内容格式是四个字,最后两个字是“春联”。结合第⑧段“在等待字迹变干的间隙,父亲还要对着亲手写的这副对联品评一番”可概括:品评春联;结合第⑨段“后来的几个春节,父亲约我齐作春联”可概括:齐作春联。
15.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起床”“找出”“裁开”“收拢”都是动词,这里运用了动作描写;“眉头微蹙,目光专注”是神态描写;“早早起床”“小心翼翼地裁开”写出了父亲对准备写春联、裁剪春联的重视、认真、谨慎,怕起晚了来不及,怕裁剪坏了;“眉头微蹙,目光专注地折叠”则写出了父亲对裁剪春联的投入、专注。整体写出了父亲裁剪春联、准备春联的认真、专注、重视、谨慎。
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对于我写的春联父亲叫好:结合第⑨段“我读师范时练过柳体,也能够信手完成”“父亲看了却叫好,眼里充满了赞赏,说比他的‘我字体’有章法”可知,一方面是因为这是一个父亲对自己孩子的鼓励,另一方面是因为“我”读师范时练过柳体,能够信手完成,表现出一个父亲对孩子的鼓励、爱护、信任。
和父亲相比我“自感写得差远了”:结合第⑨段“只是和一直坚持写对联、令我仰慕的父亲相比,自感写得差远了”可知,“我”虽然也练习了书法,但是和一直、多年写对联的父亲比,自己认为还是差一些火候,还是少一些经验;同时“我”非常仰慕父亲,从心理角度看,对父亲是敬佩,自己觉得不如父亲。
17.本题考查线索及其作用。
文章写裁剪准备写春联、写春联、品评春联、齐作春联,春联贯穿全文的情节,是行文线索;
结合第④段“我知道,每到过年,他都会自作一副对联,很仔细地贴上,毕竟一年是一年,新年要有点新气象”可知,“春联”上承载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结合第⑨段“只是和一直坚持写对联、令我仰慕的父亲相比,自感写得差远了”可知,春联上还承载着父亲的美好形象,表达着对父亲的仰慕和怀念;
结合第⑪段“墨香里的年味儿,一直弥漫在我心间,家门上贴着的红红的春联也时常闪烁在我眼前。墨香里,有我们对家庭温馨场面的深深回忆,有我们对父亲濡养教诲的绵绵深情,有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殷殷期许,更有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默默传承”可知,文章回顾了作者和父亲裁、写、品评春联、齐作春联的事情,“春联”这个事物上承载着家庭过去的温馨场面的回忆;承载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默默传承。
【答案】18.示例:绝大部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都有认知(了解、认识等)。 19.示例:①将传统文化与时代内容有机结合;②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③要保护遗留下的文化,也应努力创新。(意对即可)
【详解】18.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根据饼状图的标题可知,图片是在统计“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再观察饼状图数据,可以发现“不了解”的青少年只占7.25%,而“很了解”和“一般了解”的青少年分别占14.49%和78.26%。可见不了解传统文化的青少年占比最少,所以从数量上看,绝大多数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19.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进行筛选和概括的能力。根据材料二的第一句“传统文化与时代内容有机结合”可知,我们要将传统文化与时代内容有机结合;根据材料三的第一句“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可知,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根据材料四第一句“为了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使民风民俗不致从生活中大面积消失,我们既要保护遗留下的文化,也应努力创新”可知,要保护遗留下的文化,也应努力创新。
20.【答案】 A G D C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内容。
《朝花夕拾》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A.《狗·猫·鼠》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来比喻所谓的“正人君子”并阐述作者仇猫的原因。
B.《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八件事,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祝愿之情。
C.《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批评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D.《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反映了家乡赛会风俗的同时,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是对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的抨击,表达了作者对此的厌恶之情。
E.《父亲的病》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孝道的不认同。
F.《琐记》回忆了隔壁家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的衍太太,描写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
G.《藤野先生》一文回忆藤野先生对自己亲切关怀和严格教诲,赞扬了他的政治热忱,严谨治学和博大胸怀,抒发了感激和怀恋之情,并追述自己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过程,表现了思念老师的教导,认真做人的决心。
综上分析即可作答。
21.【答案】(1)铁扇公主(罗刹女、铁扇仙)
(2)芭蕉扇
(3)因为她的儿子红孩儿擒了唐僧,孙悟空为了搭救师父,请来南海观音把红孩儿收服了做善财童子,使她母子分离。
【详解】(1)据选段中的人物“唐僧、孙悟空”等容易判断是《西游记》,作者为吴承恩.由文段可知,文中提到的妇人是铁扇公主孙悟空向灵吉菩萨借来了定风丹抵抗铁扇公主扇出的大风。
(2)由上句“火焰山”名词,对名词“芭蕉扇”,孙悟空过火焰山时,向罗刹女去借芭蕉扇。
(3)儿子红孩儿给收服,跟观音菩萨去了,想见面都见不着,罗刹女怀恨在心。
22.【答案】
例文:
原来,平常也可贵
路灯亮了,夜很轻,很静。我独自一人漫步在街头,远处有着一对头发斑白的老人互相搀扶的身影,近处则有一对散发着青春气息的年轻人手牵手的情景。
那种场面真能代表爱情吗?曾经的我一定选择后者。我总觉得,鲜花、美酒、巧克力才能象征爱情。而现在的我,觉得从前的想法太过于太幼稚。
昨晚,我和妈妈在卧室里看着电视,爸爸醉醺醺地回到家,浑身散发着酒气,他静静地走进厕所,关上了门。见他没什么大碍,我也就没怎么在意,继续看着电视。突然,在我身边的妈妈转过来,对我说:“你爸吐了。”从她的神情与瞳孔中,我看出了焦急与不安。
令人奇怪的是我竟然没有听见丝毫呕吐的声音。曾看见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在万分嘈杂的街上听见了灌木丛中一只蟋蟀的叫声。所给的道理是:关键你在注意听什么。我想:当时妈妈正如那个小男孩,而爸爸,则是那只蟋蟀。原来,妈妈一直在认真地倾听,在注意。后来爸爸出来了,对着妈妈拍了拍自己的胸膛,若无其事地说了声:“我没事嘛。”我知道,这只是想让她不要担心。小小的动作,小小的话语,却夹杂着他们对对方深深的爱,我们年轻人太多都是对爱充满无限幻想,这种爱过于轻浮,过于浅薄。
而爸爸妈妈,他们将爱换成了一种关怀,一种责任。年轻人的爱就如可乐,过于张扬,只有片刻的刺激。而他们的爱就如好茶,味虽然很淡,口中的余香却能保持很久很久。
路灯依然亮着,行人依然走着。一双双、一对对,在耀眼的灯光下更加美丽。他们固然平凡,却在这平凡中展现出夺目的珍贵!
【详解】
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习作要求以“原来,平常也可贵”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联系题干“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点点滴滴,本是平常,却于某一瞬间、某一经历,让你突然感悟到原来这些平常也可贵,值得珍惜”可知,“原来”表示以前未发现,现在突然发现发现真实情况(情形);“平常”指平时、日常的经历;“也”可以理解为“同样”;“可贵”指值得珍视、珍惜。可以围绕“日常陪伴的可贵,日常努力的可贵,坚持的可贵”等等,围绕日常生活中值得珍惜的,珍贵的内容展开立意即可。
第二,文体与思路。要求写成记叙文,我们可以围绕生活与学习中看似平常又值得珍惜的内容进行创作;如:有时候人们很看重结果,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奋斗的过程也是可贵的,自己平时注重练习、总结错题;再如:小学的时候和父母无话不说,步入初中后很少和父母沟通,后来考试失利和父母交心,才发现平常的交流也是很可贵的等等。文章中要着重体现“平常之处”与“可贵之处”,要有细节描写,使文章内容真实可感,要有能够体现主旨的语句来深化中心。
段落
第⑥段
第⑦段
第⑧段
第⑨段
内容概括
裁备春联
书写春联
(3)
(4)
态度情感
(1)
(2)
不亦乐乎
幸福满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和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将下面横线处的内容补写完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西青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七区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性学习,材料题,阅读理解与欣赏,默写题,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