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 (2019)选修6 开源硬件项目设计2.1.2 设计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 (2019)选修6 开源硬件项目设计2.1.2 设计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认清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意义的系统认识。
二、教材分析
本课分为三目,第一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体系形成与发展”,按时间顺序论述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指引下,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综合国力的提升,包含了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发展文化事业发展国防和军队改革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国际影响力扩大,则体现在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进大国协调合作,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同时,国内国际的巨大成就又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并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三、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领导人和重要会议已有所究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初步认知。但本课内容涉及的点、面较多,涉及范围亦广,学生要形成系统性认识会有一定的难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这部分内容时间跨度大、理论性强,学生理解也较为不易。
四、教学目标
1.知道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作用与价值;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提升与国际影响力扩大的重要事实。
2.通过图表,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过程;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介绍国产大飞机C919等科技成果,直观感受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通过对主要矛盾变化的分析,寻找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支点。
3.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认识,提升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体悟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教学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意义的系统认识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主题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了解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内式个革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意义的系统认识。(二)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2018年电影《红海行动》30秒的精彩片头展现中国军队在亚丁湾护航,250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打击海盗的画面。中共中央军委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参照有关国家做法,征得索马里政府同意后,从2008年年底开始派遣中国海军在亚丁湾索马里海盗频发海域进行护航,这就是中国海军护航行动。行动的主要内容是:保护航行在该海域的中国船舶人员安全;保护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安全,此外还会对一些航线沿岸国家进行能加强双方军事合作的舰艇访问活动。中国海军护航行动体现了我国的大国风范与担当,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热门电影片段、介绍中国海军护航行动,彰显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进一步提升民族自豪感。
【学习任务】1:感知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学生活动】:观察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8年年会开幕式参加G20领导人杭州峰会的照片,并通过列表方式对教材子目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进行简要梳理与叙述。
【教师活动】:指导分析。中国正在成为国际事务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设计意图】:梳理基本史实,认识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涵养家国情怀。
【学习任务】2: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材料1“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所谓决胜,就是举全党全国之力,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问:为什么说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学生活动】:指出材料1的核心词语是“小康社会”。
材料2 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的讲话(1979年12月6日)
【问题设计】:指出两则材料共同反映的核心目标。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对这一目标的追寻从未停止。结合所学知识,从理论体系延续发展的角度,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
【学生活动】:思考分析,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教师活动】:引导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历了怎样的一个发展过程学生活动:依据教材,梳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及其意义。
【教师活动】:引导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教材,建立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框架,加深历史理解;通过引用并分析史料,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个不断发展、开放的体系。
【学习任务】3:认识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表现。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推动下,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材料4“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的照片。
。
图1南仁东
【教师活动】:讲解时代楷模“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的感人故事。
【学生活动】:感知南仁东的爱国主义精神,执着不屈艰苦朴素的精神,甘于奉献的精神。
材料5 习近平总书记体验国产大飞机C91客机样机的新闻短片。
【问题设计】:你认为C919这一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学生活动】:讨论,发表自己的认识。
【教师活动】:引导分析。除客观的技术条件外引导学生关注人的精神,尤其是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孜孜追求的精神,同时能够注意到国家层面给予的充分关注和大力支持。
【问题设计】:根据教材内容,概括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主要表现。
【学生活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民众的文化获得感越来越多;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新时设计意图:快速介绍史实,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历史理解,认识到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表现,提升对国家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涵养家国情怀。
【学习任务4:】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关系教师活动:回顾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中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可以得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与指引的结论。
材料6 邓小平在1979年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表述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龚秀勇《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材料7 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些代表认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摘编自新华社《十九大报告解读: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背后》
【问题设计】:对比材料6与材料7,指出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与1981年《决议》中对我国国内主要矛盾表述的相同之处。
【学生活动】:思考分析。两者均认为我国国内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问题设计】:对比材料6与材料7,指出《决议》中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国内主要矛盾表述的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思考分析。二者的不同之处为:人民从“物质文化需要”发展到对提中观提认深中目“美好生活需要”。
【教师活动】:引导分析,尤其关注从“物质文化需要发展到对“美好生活需要”反映的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阶段的提高,反映的是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的提升。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变化,一方面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解决人民对物质生活与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一方面促进理论体系不断成熟,又反过来指引经济的发展,解决人民的需求,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
【设计意图】:通过“主要矛盾”,论述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加深对中国国情的理解,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提升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小结】: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更离不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站在历史的新起点,身处新时代的我们,更有信心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三)板书设计 略
四)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水平1:能够了解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能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能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主要史事,增强对家乡、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水平2: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学习中,认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能够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水平3:能够运用相关史料,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形成系统认识,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够感受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袖深厚的家国情怀,以及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水平4:能够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能够将历史学习所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繁荣结合起来,深刻感受习近平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家国情怀,以及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能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国际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和平发展、全方位外交布局
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构架;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形成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同欧洲、拉美的关系展开新的画卷
中共十八以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大国责任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积极促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时间
理论成果
时代课题
历史地位
1978年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历史性飞跃
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不断丰富和发展
2002年中共十六大
以后
科学发展观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
2012年中共十八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 (2019)选修1 数据与数据结构5.2 迭代与递归教案,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 (2019)选修1 数据与数据结构第五章 数据结构与算法5.2 迭代与递归教学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3.1 信息系统的设计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案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