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 上册14.1 故都的秋说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14.1 故都的秋说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观点争鸣,主题思想,重点难点,写作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课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洗练、优美的描写,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静又带有悲凉的情景,赞美了故都秋天特有的美,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情感,从中也流露出了作者深远的忧思和落寞、孤独的情怀。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环境的宁静,也有心境的悲凉。
【重点2】文章以“故都的秋”为题,联系全文思考:“故都”即“北平”,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作者为什么又在文中多次提到“故都的秋”之外的“南国之秋”?
文中有许多并列句子或短语,具有工整、雅致之美,抒情意味浓厚,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美,显示出作者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重点3】《故都的秋》多处使用排比,它们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难点1】《故都的秋》中,作者说“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较好理解,秋高气爽,容易感到“清”“静”,但如何理解作者说的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悲凉”?
在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百姓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尝人生的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这种感受在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也有流露,这种感受在当时整个散文创作领域也是普遍的。
郁达夫久有品赏故都的秋的心愿,又久经颠沛流离的生活,如今终于回到故都北平的天地里,自然有多种复杂的感受,包括“负面”的感受。所以,作者说感到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悲凉”,而这“悲凉”也是作者喜爱的故都的秋的特点之一。
【难点2】《故都的秋》是怎样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 ——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试举例说明。
《故都的秋》在行文之中巧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文章前两段,作者通过抒写了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自己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第5、6、13段,通过 “可是”等连词和“也”“更”“都”等副词,将南北的秋姿、秋色、秋味、秋意进行类比,从侧面显示出了故都的“秋”的“量”与“质”的特色来。
文中没有文字雕饰的痕迹,但每个词语、句式,却又用得恰到好处。
《故都的秋》为什么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说说你的看法。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2 红烛图片ppt课件,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题思想,重点难点,写作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观点争鸣,主题思想,重点难点,月下小径,许多树,幽僻寂静,月下荷塘,幽静淡雅,荷塘月色,青雾树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1 故都的秋教学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2为什么落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