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题型专练(1-8单元)
题型04 项目式探究题-2024-2025上学期期末九年级化学题型专练(1-8单元)
展开
这是一份题型04 项目式探究题-2024-2025上学期期末九年级化学题型专练(1-8单元),文件包含题型04项目式探究题原卷版docx、题型04项目式探究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内容概览
1 .(23-24 九年级上 ·广西北海 · 期末)某兴趣小组以 CO2 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请你一起参与。 【认识 CO2 的用途】
(1)下列有关 CO2 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灭火 B .生产汽水
C .气体肥料 D .供给呼吸
【探究 CO2 的性质】
小组同学利用如图 1 装置测量了反应前后圆底烧瓶内压强的变化。
步骤 1:某同学检验了图 1 装置的气密性,得到如右侧图像,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步骤 2:两瓶 250mL 的烧瓶内收集满 CO2 气体,注射器内各装有 85mL 的水和澄清石灰水,连接好装置和 压强传感器。打开活塞 1 和活塞 2,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 1 ,一段时间 后,同时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图像情况如图 2 所示。
(2)步骤 1 中该同学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是:打开活塞 Ⅰ和活塞 2 , (填“推”或“拉”)注射器活塞 一段距离后停止。
(3)图 2 中,表示注入的是澄清石灰水的是曲线 (填“ Ⅰ”或“Ⅱ”)。
(4)图 2 中,AB 段压强上升的原因是 。
(5)实验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拓展探究】验证人体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同学们又进行如图 3 所示实验,把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湿度传感器探头放入有少量空气的保鲜袋中, 打开仪器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如图 4 所示,纵坐标为某一气体体积分数
(%),横坐标为时间(s)。
(6)①能说明人体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曲线是 。
②根据图 4 中信息,推断 Z 曲线在下降后又略有上升的可能的原因是 。
2 .(23-24 九年级上 · 贵州六盘水 · 期末)碳单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某学习小组以碳单质为主题, 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1)金刚石、石墨都是常见的碳单质,其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 。
(2)中国制造的高铁走在世界的前列。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利用到石墨的性质是 。
(填字母序号)。
A .稳定性 B .滑腻感
C .还原性 D .导电性
【任务二】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探究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的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氧化亚铜(CU, O)为红色固体;
②氮气不与碳反应、也不与氧化铜发生反应。
③氧化亚铜能和稀硫酸反应:CU, O+H, SO4=CUS OZ+CU+H, O,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 【实验探究】
(3)加热前,通入纯净干燥的氮气,其目的是 。
(4)点燃酒精喷灯,请写出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实验中,方框内试管里观察到的现象 。
探究一:探究生成的气体
【提出问题 1】生成的气体中是否有一氧化碳?数据记录如下(假设固体生成物只有铜):
【数据处理】
(6)经测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为 0.64g,因此气体生成物是 。
探究二:探究产物的固体成分
【提出问题 2】红色固体中是否有 Cu2O?
【设计实验】
(7)取少量反应后的暗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到 现象,说明暗红色固体含CU,O 。
(8)实验室在真空密闭容器内、相同温度下,按照表中的数据进行碳粉还原氧化铜实验,数字化仪器绘制 出的密闭容器中气体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备注:“目数”是指固体的粗细度,目数越大颗 粒越小)
分析 a 、b 、c 三条曲线,在所用碳粉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碳粉目数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为 。
3 .(23-24 九年级上 ·福建 · 期末)“组成与结构决定性能,性能决定用途”,学习了金属材料后,同学们开展 了铝质易拉罐中金属材料成分的项目式探究。
【资料】
Ⅰ.氧化铝能溶于稀盐酸。
Ⅱ.亚铁离子遇到过氧化氢溶液时易被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反应前
氧化铜 4.80,碳粉 3.00g 混合均匀,放入 48.48g 的硬质玻璃管中;
反应后
称得硬质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 54.36g
实验编号
碳粉质量/g
目数规格
氧化铜粉质量/g
对应曲线
Ⅰ
3
200目
40
a
Ⅱ
3
1000 目
40
b
Ⅲ
3
2000 目
40
c
任务一:探究铝制易拉罐罐体和罐盖的耐腐蚀性。
【实验 1】同时往罐体和罐盖(均已除去表面的油漆涂层)上各滴 1 滴稀盐酸,30s 后观察到罐体材料上产 生明显气泡而罐盖仍无气泡。
(1)由此得出,罐体和罐盖材料不同, 更耐腐蚀。
(2)罐体上产生气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任务二:探究罐体金属材料是纯铝还是铝合金。
【实验 2】相同厚度的纯铝和罐体,相互刻划,比较硬度。
【实验 3】打磨罐体除去表面覆盖物, 剪成小碎片,取少量小碎片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并加热,使之 充分反应。
(3)实验 2 若观察到 ,说明罐体是铝合金。
(4)实验 3 最终在试管底部残留少许固体物质,固体物质不可能含有______(填字母)。
A .铁 B .铜
C .碳 D .氧化铝
任务三:探究罐体铝合金中是否含铁。
(5)实验 3 上层清液为无色,欲证明罐体铝合金中含铁的方法是 (写出操作和现象)。 任务四:探究纯金属与合金性能的差异。
为什么要制成铝合金?图 1 是纯金属与合金的结构比较,图 2 是铝合金中的Cu 含量与力学性能关系图。
(6)结合图 1 和图 2,纯金属内加入合金元素,硬度变大的原因是 ;增强铝合金的硬度和抗拉强度的 措施是 。
4 .(23-24 九年级上 · 安徽马鞍山 · 期末)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 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1)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三者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2)写出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该小组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
步骤 1:室温下,按如图组装装置,装入药品,称量装置总质量为 m1g。 步骤 2:将锥形瓶浸入 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 3: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打开止水夹 K1,和 K2 ,从 K1 处缓慢通入约 50mL 氧气,再 关闭 K1 和 K2,称量装置总质量为 m2g。
步骤 4:将锥形瓶再次浸入 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 5: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称量装置总质量为 m3g。
①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
②m1 、m2 、m3 的大小关系是 。
(4)查阅文献:颗粒直径为 20~30nm 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 列问题:
①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 (答出 1 点)。
②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若 2.8g 铁与氧气反应可得 ag 产物,且铁无剩余,则 a 的取值范围 是 。
5 .(23-24 九年级上 · 四川成都 · 期末)某校初三学生学习化学后,对O:的制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某班级 同学分小组开展项目式学习探究 的制取方法:
(1)任务一:利用如图 1 装置制取O, 。
①收集的方法叫: 。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
③请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任务二:利用过氧化氢制取O,并设计了图 2 实验装置,用表中溶质质量相等的四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 实验:
步骤一:在集气瓶中加满水,锥形瓶中加入0.2gM n2,注入过氧化氢溶液。
步骤二:记录并处理20min 内数据如图 3。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根据图 3 找出产生 的速率与过氧化氢浓度的关系: 。
③第20min时 A 组比 D 组产生的体积更少的原因: 。
(3)任务三:查阅资料得知,过碳酸钠化学式:2Na, CO·3H, O,白色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 314,比过 氧化氢更稳定,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可制得氧气,反应方程式:
。
用如图 2 装置进行实验,往锥形瓶中加入 a 克过碳酸钠、0.2gM n2和9.1l mL水,待反应完全后收集到约 649.1I mL水。
编号
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 mL/
A
5
9.11
B
15
2.89
C
25
1.66
D
30
1.37
①画出Na' 的结构示意图: ,钠元素位于周期表第 周期。
② a- g。(氧气密度为1.5g,/L,忽略其它因素的影响)。
③综合分析,选过碳酸钠作制氧剂比过氧化氢好的理由是 。
6 .(23-24 九年级上 · 吉林长春 · 期末)水是生命之源。同学们对“水”进行项目式探究活动:
项目一:探究水的组成
(1)用 检验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
(2)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该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变化 。 (3)该实验能证明“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依据是 。 项目二:探究水的构成
【查阅资料】I. 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
Ⅱ.1805 年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精确测定水的组成:2 体积氢气和 1 体积氧气经电火花引燃后,可生成 2 体 积水蒸气。
(4)下图是氢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在方框内补全相应的微粒图示:
(5)你还能从(4)题图示中获取的信息是 。 项目三:探究水的净化
(6)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其中加絮凝剂使大颗粒的杂质沉降进入沉淀池的过程属于 (填 “物理”或“化学”)变化;
(7)通过配水泵将净化后的水配送到千家万户。生活中通常将自来水 降低硬度后再饮用;
(8)我区也在积极推进水环境整治,建设大美双阳。环保部门对石溪河水质进行长期监测,将水质从优到 劣分为 I~V 类。分析下图可知,II-III 类水质百分比呈上升趋势。由此推测,我区石溪河水质在 (填 “变好”或“变差”)。
7 .(23-24 九年级上 · 安徽亳州 · 期末)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
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燃烧
(1)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不属于三者燃烧共有的现象是(填字母序号)
。
_________
A .发光
B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放热
D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任务二】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如图 1,烧杯中装有 60℃水,底部放白磷。试管 a 、b 中放入白磷与红磷,塞上橡胶塞,放入烧杯中。观 察到只有试管 a 中有白烟生成。
(3)通过对比试管 a 、b 实验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所需条件是 。
(4)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白磷燃烧不剧烈,可能的原因是 O2 不足,小傅同学对实验进行改进,如 图 2,请写出物质 M 、N 分别是 。
【任务三】氧气的量对物质燃烧程度的影响
取 5g 白磷放入试管,将温度传感器探头插入图 2 左边试管底部,放入 60℃水中,5 秒后,将物质 M 注 入试管中,采集数据曲线如图 3 所示。
(5)B 点温度比 A 点高,说明左边试管发生的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6)根据 D 点温度比 B 点高,本实验可获得的结论是 。 【任务四】再探铁的燃烧
(7)查阅文献:铁的氧化物有四氧化三铁、氧化铁和氧化亚铁。颗粒直径为 20~30nm 的铁粉,在空气中
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
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 (至少答出 2 点)。
②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若 5.6g 铁与氧气反应可得 ag 产物,且铁无剩余,则 a 的取值 范围是 。
8 .(23-24 九年级上 ·福建宁德 · 期末)铜是一种重要金属。实践小组开展“了解铜、回收铜”项目式学习。
活动一:了解古代火法炼铜,感受我国劳动人民智慧。
【查阅资料】:1 铜生锈表面形成铜绿,其成分是CU,(OH), C0; 。
2 古籍《大冶赋》中记载火法炼铜技术,其生产流程如下:
(1)煅烧孔雀石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写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
活动二:开展从回收的废旧铜料中提取铜实践活动,其流程如下:
(3)写出步骤③中化学方程式 。
(4)请补充完善由固体 Y 得到铜粉的实验方案:向固体 Y 中加入 (填试剂名称),经过过滤、洗 涤、干燥得到铜粉。
9 .(21-22 九年级上 · 安徽合肥 · 期末)学校九年级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完“燃烧和灭火”后,以“探究燃烧
的条件”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燃烧和爆炸
(1)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 (填字母)。
A . B.
C . D.
(2)红磷、木炭、硫粉燃烧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与灭火
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气密性良好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步骤 I:用玻璃棒分别蘸取 95%的酒精、蒸馏水置于火焰上,观察现象。
步骤 II:将盛有白磷的带孔燃烧匙伸入 A 瓶(空瓶)中,观察到白磷不燃烧。 步骤 III:向 A 瓶中加满 80°C 的热水,塞紧瓶塞,观察到白磷不燃烧。
步骤Ⅳ:打开K 、K,,从 a 口向 A 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关闭K 、KZ,此时 进入量筒 B 中水的体积为 200mL,观察到 A 瓶中的白磷燃烧。
【实验分析与结论】
(3)①步骤 I 中观察到 ,说明酒精是可燃物,水不是可燃物。
②对比步骤 II 和Ⅳ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③对比步骤 III 和Ⅳ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实验反思】
(4)实验中,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灭火的方法是 。
【实验拓展】
(5)步骤Ⅳ中,待装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K2,若观察到 ,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若实验 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原因可能是 (填一条)。
【任务三】探究白磷燃烧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是否含有氧气
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氧气传感器测得白磷在集气瓶内燃烧时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
(6)通过数据分析,你对燃烧需要氧气的新认识是 。
10 .(23-24 九年级上 · 江西吉安 · 期末)制氧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市面上常见的一种简易化学制 氧机如图 1 所示。同学们利用相关知识,对该简易化学制氧机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了解这种简易化学制氧机的工作原理
通过查看说明书得知:使用该简易化学制氧机制氧时,先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再加入 A 剂和 B 剂,其 中 A 、B 剂的成份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或二氧化锰。下表是说明书的一部分:
通过网络信息检索得知:过碳酸钠溶于水会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 很快分解生成氧气。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A 剂是 。
(3)A 剂的保存方法是 。
任务二:认识这种简易化学制氧机制的结构
(4)图 1 反应仓中“O2 通道”相当于图 2 装置中的 (填“c”或“d”)导管;如果在实验室用过碳酸钠、二 氧化锰、水制取氧气,可从下图中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序号)。
(5)同学们在充分思考交流的基础上,利用家庭中常见材料,设计并制作了简易家用制氧机(如图 3), 其中 C 瓶的作用相当于图 1 中的 仓。
任务三:测定该简易化学制氧机制得氧气的纯度
A 剂
B 剂
平均供氧量(毫升/分钟)
供氧时间(分钟)
配方一
1 袋
1 袋
≥320
≥15
配方二
2 袋
1 袋
≥500
≥25
配方三
3 袋
2 袋
≥1000
≥15
同学们为测定这种简易化学制氧机制得氧气的纯度,设计了图 4 所示装置。实验时, 打开止水夹 a 和 b,向 集气瓶中缓慢鼓入制氧机中导出的气体,至露出固体白磷后,关闭止水夹 a 和b.此时,集气瓶中的水进入 到量筒中 200mL。然后用凸透镜聚光照射白磷,白磷开始燃烧:待白磷熄灭且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b, 量筒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测得此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变为 20mL。
(6)该制氧机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百分数是 。
11 .(23-24 九年级上 · 陕西延安 · 期末)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
主题开展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可燃物
(1)化石燃料燃烧是温室气体产生的重要来源,风能、潮汐能和 等是可用于代替部分化石燃料的 新能源。
(2)煤干馏是煤综合利用的主要工艺,煤干馏的产物之一是焦炭(主要成分为 C)。焦炭充分燃烧时的产物 为 (写出物质名称),在高温条件下,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得到新的可燃物,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任务二】探究燃烧条件
该小组以上图为例探究燃烧的条件:
【查阅资料】I .白磷的着火点为 40℃,红磷的着火点为 240℃ ; Ⅱ. 磷燃烧产生的白烟会刺激人的呼吸道。
(3)实验中 a 、 (选填“b”或“c”)两处的现象相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a 、c 两处的现象相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4)该装置的管口系着小气球,其作用是 。
12 .(23-24 九年级上 · 陕西渭南 · 期末)验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探究燃烧的条件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 40℃,红磷的着火点为 240℃,无烟煤的着火点为 700—750℃。 步骤 Ⅰ:将电炉升温至 60℃ , ①开始燃烧,② , ③ 、④无明显现象。
步骤 Ⅱ:继续升温至 260℃的过程中,③开始燃烧,② 、④无明显现象。
(1)步骤Ⅰ将电炉升温至 60℃,仅①开始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2)将装置的温度调到 260℃,对比 (填序号)的实验现象,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④一直未燃烧的原因是 。
(4)如图所示 A 、B 、C 三个实验,其中能证明物质燃烧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的是 (填字母,下 同);能证明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条件之一的是 。
【任务二】调控燃烧
(5)戴维发明了一种安全灯,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普通金属网罩住火焰,使得金属网外的温度不会明显升 高,这种灯在矿井里点燃不会引起可燃性气体的爆炸。结合燃烧条件请分析可燃性气体不会爆炸的原因
是 。
(6)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
13 .(21-22 九年级上 ·广东佛山 · 期末)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学校实验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
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燃烧
(1)煤(含硫)、石油、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不属于三者完全燃烧共有的现象是______(填 字母)。
A .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均变浑浊
B .燃烧有光或火焰产生
C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燃烧放热
(2)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任务二】燃烧的条件
(3)戴维发明了一种安全灯,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普通金属网罩住火焰,使得金属网外的温度不会明显升 高,这种灯在矿井里点燃不会引起可燃性气体的爆炸。结合燃烧条件请你分析可燃性气体不会爆炸的原
因 。
【任务三】燃烧的控制
(4)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如表所示:
Ⅰ、欲证明氧气浓度对物质燃烧有影响应该进行的对比实验为①与 (填序号①或②或③)实验②与 实验③对比可以证明 对物质燃烧有影响。
Ⅱ、实验结束后,往实验②的集气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石蕊变红的原 因 。
14 .(23-24 九年级上 · 安徽安庆 · 期末)某兴趣小组以 CO2 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请你一起参与。 【认识 CO2 的用途】
(1)下列有关 CO2 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灭火 B .生产汽水 C .气体肥料 D .供给呼吸
【探究 CO2 的性质】
用如图实验验证 CO2 的性质。
(2)实验中,塑料瓶内观察到 ,可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3)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 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得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物理
实验
①
②
③
操作
性质是 。
(4)实验后向去顶部塑料瓶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此现象能否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说明理由: 。
【拓展探究】
探究是否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 CO2。
利用传感器对是否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 CO2 展开探究,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
(5)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实验装置图 1 组装仪器。
②用压强传感器自带的注射器通过活塞 A 向三颈烧瓶注入 50mL 空气,并一直压住注射器,若压强传感器 的读数 ,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打开活塞 A,将注射器中的稀盐酸迅速注入仪器b 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 B,用 放在 A 处
进行验满,收集满后迅速关闭活塞 A,并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 B 处。
④用压强传感器自带的注射器通过活塞 A 向三颈烧瓶中注入 15mL 水,观察两分钟之内体系的压强变化如 图 2 所示。
(6)图 2 中 30s 后体系的压强瞬间增大的原因是 ,30s 至 100s 之间压强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
(7)经过测算,消耗 CO2 的量约为收集到的 CO2 总量的 0.53%,因此排水集气法 (填“可以”或“不可 以”)收集到 CO2 气体。
15 .(23-24 九年级上 ·河北承德 · 期末)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是一项重要课题,某兴趣小组同学以此为课题 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 ,可能的原因是 (答一点)。
【任务二】改进装置和药品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如图)
(2)选用容积为 40mL 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白磷放入试管中,如图所示塞紧橡皮塞。实验前,打开 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 20mL 刻度处推至 15mL 刻度处,松手后,若活塞仍能返回到 20mL 刻度处, 则说明 ;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注射器的 活塞最终停在约 mL 刻度处。与任务一的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优点是 (答一点)。
16 .(22-23 九年级上 · 江西吉安 · 期末)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燃烧现象
(1)小组同学观察到酒精、煤、天然气三种生活中常见的燃料燃烧都会发光热,其中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 方程式是 。
【任务二】探究燃烧条件
(2)小组同学按图所示对课本实验进行改进以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改进后的实验优点有 ;改进实验 中观察到试管内白磷燃烧而试管内的红磷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任务三】探究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3)通过实验对比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不同,同学们可得结论是 。
【任务四】探究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
(4)小组刚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对红磷燃烧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进行探究。若燃烧后天平仍 然平衡,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 。
【任务五】调控燃烧
(5)当天然气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或橙色,锅底就容易出现黑色,达说明天然气发生不充分燃烧,此时就 要调节一下灶具进风口,灶具的进风口应 (填“调大”“调小”或“不变”);关闭燃气灶阀门火焰就会熄灭, 其原理是 。
17 .(23-24 九年级上 ·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 · 期末)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
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燃烧
(1)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不属于三者燃烧共有现象的是______(填字母 序号)。
A .发光 B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放热
(2)写出酒精(C2H5O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及质量变化
(3)该小组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
步骤 1:室温下,按如图组装装置,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称量装置总质量为 m1g。 步骤 2:将锥形瓶浸入 80τ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 3: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打开止水夹 K1 和 K2 ,从 K1 处缓慢通入约 50mL 氧气,再关 闭 K1 和 K2,称量装置总质量为 m2g。
步骤 4:将锥形瓶再次浸入 80τ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 5: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称量装置总质量为 m3g。
①上述实验中,步骤 4 观察到的现象是 ;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步骤对照组是 。
@m1 、m2 、m3 的大小关系是 。 【任务三】再探铁的燃烧
(4)查阅文献:颗粒直径为 20~30nm 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 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 (至少答出 2 点)。 @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18 .(21-22 九年级上 · 安徽合肥 · 期末)某兴趣小组以 CO2 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请你一起参与。 【认识 CO2 的用途】
(1)下列有关 CO2 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灭火 B .生产汽水 C .气体肥料 D .供给呼吸
【探究 CO2 的性质】
用如图实验验证 CO2 的性质。
(2)实验中,塑料瓶内观察到 ,可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3)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 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
(4)实验后向去顶部塑料瓶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此现象能否说明蜡烛燃烧生成 二氧化碳,并说明理由: 。
【拓展探究】
探究是否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 CO2。
利用传感器对是否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 CO2 展开探究,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
(5)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实验装置图 1 组装仪器。
②用压强传感器自带的注射器通过活塞 A 向三颈烧瓶注入 50mL 空气,并一直压住注射器,若压强传感器 的读数 ,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打开活塞 A,将注射器中的稀盐酸迅速注入仪器b 中,反应一段时间后,用 放在 A 处进行验满,收 集满后迅速关闭活塞 A,并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 B 处。
④用压强传感器自带的注射器通过活塞 A 向三颈烧瓶中注入 15mL 水,观察两分钟之内体系的压强变化如 图 2 所示。
(6)图 2 中 30s 后体系的压强瞬间增大的原因是 ,30s 至 100s 之间压强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
(7)经过测算,消耗 CO2 的量约为收集到的 CO2 总量的 0.53%,因此排水集气法 (填“可以”或“不可以”) 收集到 CO2 气体。
19 .(23-24 九年级上 · 吉林 · 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金属为对象进行项目式学习。 项目一:探究铁、铜、锌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实验:(已知①中铁丝足量)
(1)①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该实验的结论是 。
项目二:金属的锈蚀与保护。
小组同学用实验研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记录如表:
(4)表格中 X 的取值范围是 。
(5)实验①②对比得到的结论是 。
(6)实验②③④对比得到的结论是 。
(7)铝制品的表面不需要像铁那样做防锈处理,原因是 。
实验装置
序号
其他试剂
100min 后 O2 的含 量
①
干燥剂
21%
②
10 滴水
15%
③
10 滴水和 0.1g 食盐
X
④
10 滴水和 1.0g 食盐
8%
更多精彩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金优化学】 期末专项训练
20 .(23-24 九年级上 · 山东临沂 · 期末)炼铁与国家建设、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 (1)工业上用赤铁矿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某小组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如图, 反应一段时间后,发现玻璃管内粉末变为了 黑色。
【查阅资料】】
1 氧化铁被一氧化碳还原转化为铁的具体过程是:
2 FeO 为黑色粉末,不能被磁铁吸引;铁的氧化物不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提出问题】将粉末取出,用磁铁吸引,粉末被完全吸起。黑色粉末是什么? 【作出假设】
(2)猜想一:铁粉;猜想二:四氧化三铁;猜想三: 。
(3)【实验探究】
(4)澄清石灰水可用来检验反应后生成的气体物质,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反思与交流】
(5)①图中方框内内容为反应过程中,A 处导管内存在的气体分子的微观示意图,请补充完整 。 @实验一段时间后称量盛有氧化铁玻璃管前后质量差为 m1,称量盛有石灰水的烧杯前后的质量差为 m2(即 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则参加反应的 CO 的质量是 (用 m1 、m2 表示)。
21 .(23-24 九年级上 · 安徽马鞍山 · 期末)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以“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 目式学习。
任务一:蜡烛燃烧的产物
(1)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小组同学做了图 1 实验,用一个大烧杯罩 住一支点燃的小蜡烛,并在烧杯内靠近顶部的位置放置硫酸铜粉末和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 观察到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烧杯底部有黑色物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取黑色固体物质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
过滤
滤渣中有红色和黑色固 体
猜想 正确
学习的路上【金优化学】与你一同奔跑
专属资料 ·盗用必究
.
(2)结论:蜡烛完全燃烧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由上述实验可推断出组成蜡烛的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 素。
任务二:高低蜡烛的熄灭顺序
如图 2 所示,小组同学分别做了将一瓶二氧化碳缓缓倒入放有高低两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里(图甲)和用 烧杯罩住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图乙)两个实验。
(3)甲图下层蜡烛的火焰先熄灭,上层蜡烛的火焰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 。 乙图上层蜡烛的火焰先熄灭,下层蜡烛的火焰后熄灭。
面对这一异常现象,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高的蜡烛先灭?
【猜想假设】猜想 1:高的蜡烛先灭是因为产生的二氧化碳在烧杯上层。
猜想 2:高的蜡烛先灭是因为烧杯上层的氧气被消耗。
【查阅资料】石灰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碳酸钙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 1,小明同学进行了图 3 实验:将浸有澄清石灰水的滤纸分别放在烧杯的顶部 a 处 和底部 b 处,在滤纸上滴加酚酞,变色后,用烧杯罩住点燃的高低蜡烛,观察两处滤纸褪色顺序。
(4)小明根据现象得出结论:烧杯上层二氧化碳浓度较高,高的蜡烛先熄灭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有关。他 观察到的现象是 ,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实验 2】
小红对小明的结论表示怀疑,她收集一瓶 80%二氧化碳与 20%氧气的混合气体,将燃着的蜡烛伸入该混合 气体中,发现蜡烛没有熄灭,从而证明小明的结论不正确。
为了验证猜想 2,小红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在烧杯顶部测量烧杯内高低两支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熄灭后, 烧杯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测量结果如图 4 所示。
【实验结论】
(5)小红综合她所做的两个实验,得出猜想 2 正确。请根据图 4 的数据作出解释: 。 【反思评价】
(6)根据氧气浓度曲线变化分析,在 (填“A” 、“B” 、“C”或“D”)点时低的蜡烛熄灭,请解释曲线 CD 段变化的原因: 。
22 .(23-24 九年级上 · 江苏扬州 · 期末)某小组以“探秘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实验室制取 CO2
(1)为制取 CO2,需将 100g36%的浓盐酸稀释至 9%,所加蒸馏水(密度为 1g/mL)的体积为 mL,若 量取蒸馏水时仰视量筒读数,所得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题型08 化学计算题-2024-2025上学期期末九年级化学题型专练(1-8单元),文件包含题型08化学计算题原卷版docx、题型08化学计算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题型06 跨学科实践题-2024-2025上学期期末九年级化学题型专练(1-8单元),文件包含题型06跨学科实践题原卷版docx、题型06跨学科实践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题型05 科普阅读题-2024-2025上学期期末九年级化学题型专练(1-8单元),文件包含题型05科普阅读题原卷版docx、题型05科普阅读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