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浙江专用)
重难点02 大气运动规律-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浙江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重难点02 大气运动规律-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浙江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02大气运动规律-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02大气运动规律-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9页, 欢迎下载使用。
\l "命题趋势" 命题趋势解读
\l "核心知识脉络" 核心知识脉络
\l "重点难点突破" 重点难点突破
重难点一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重难点二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重难点三 大气环流
重难点四 天气系统
重难点四 气候类型
\l "素养检测提升" 素养检测提升(建议用时45分钟)
按住 ctrl键,同时点击目录,即可跳转到对应内容
重难点0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一、大气的组成
1. 大气的组成
干结空气、少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大气各组成成分的作用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 划分依据
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可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2. 垂直分层
(2023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贵州中西部地区冬季多出现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锋面雨雾,雾区位于锋线附近。下图为贵州某次锋面雨雾发生过程中,大致呈纬向分布的三个测站测得的能见度变化图。这次雨雾形成的气象条件是西南气流沿锋后弱冷平流爬升,形成弱降水。雨雾随锋面缓慢东移消亡。完成下面小题。
24. 三个测站的地理位置,自西向东依次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②③①D. ③①②
25. 本次锋面雨雾出现时,雾区地面以上气温垂直变化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重难点02 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
注:箭头粗细表示能量的多少。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形式
二、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
2.风的判读
【思维拓展】 坡地上的下降风
3.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4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南美洲赤道附近的钦博拉索峰海拔6310米。1802年该峰植被分布上限是4600米,2012年上升到5185米。研究表明植被上限上升段的土壤温度有所升高。完成下面小题。
3. 从受热过程看,引起植被上限上升段土壤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面辐射减少B. 大气辐射减少
C. 太阳辐射增加D. 地面吸收增加
4. 植被上限上升后,该山地垂直带谱中( )
A. 雪线海拔高度下降B. 上限植被是高山草甸
C. 自然带的数量减少D. 森林带向高海拔扩展
重难点03 大气环流
一、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冷热不均使其动”
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极地与赤道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图所示。
2.“地球自转使其偏”
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如下图所示。
3.“地球公转使其移”
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在假设地表均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情况下,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
4.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
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
(1)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如上图所示。
(2)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晚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约1个月,即“移动不同步”。
(3)气压带、风带年移动幅度约10°。夏季向北半球偏5个纬度,冬季向南半球偏5个纬度,即“移动不同幅”。
5.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
气压带、风带判断与分析
1.通过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判读大气环流形势。例如,纬度40°~60°的大陆西岸,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
2.通过气流运动状况判读大气环流形势,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通过垂直气流进行判读
第一,上升气流,对应近地面的低气压带,可能为赤道低气压带或副极地低气压带。
第二,下沉气流,对应近地面的高气压带,可能为极地高气压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
(2)通过水平气流进行判读
第一,利用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判读。
本方法需识记近地面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名称与风向)。例如:下图中,甲北方为西南风(西风带),南方为东北风(东北信风带),可知甲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第二,利用风的形成原理判读。
例如上面例子,根据风向可知,甲处为风源地,为高压(两侧风向不同,可知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北方、南方风向均向右偏,可知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和季风环流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
2.季风环流的成因(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1)1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
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
(2)7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
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
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链接拓展】 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1)夏季,副热带高压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此时,我国东部地区受到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形成丰沛的降水。
(2)正常年份,5月份副高位置大约在北纬15°~20°,雨带在华南;6月份副高北进到北纬20°左右,雨带推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并在此摆动一个月左右,形成“梅雨”天气;7~8月份,副高进一步北进到北纬25°~30°,雨带随之北进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副高南退,雨带亦随之南移,北方雨季结束;10月份,雨带退出大陆。
(3)夏季风强弱带来的影响: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运行快,我国易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运行慢,我国易出现北旱南涝。
季风环流的判断与分析
1.通过30°N或60°N处的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季节:
例如:30°N的近地面有低压中心(70°E附近,即印度低压)分布,为北半球的夏季;60°N的近地面有高压中心(70°E附近,即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分布,为北半球的冬季。
2.通过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的风向判断季节:偏北风为冬季,偏南风为夏季。
3.根据季节可判断30°N或60°N处气压状况及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的风向。
27. (2024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流域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控制,从海陆位置和大气环流看,影响上游和中下游的季风环流不同。从流域东部输出的水汽相对集中在冬春季节,主要受近地面和高空不同气流影响。
材料二 图1为长江流域四个方位水汽输入和输出占比。图2为长江流域年内各季水汽输入和输出数量对比关系。
(1)长江流域水汽输入最多的方位是____。大气降水最少的季节是____,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该季节降水少的原因____。
(2)夏季长江上游和中下游地区水汽输送途径不同,试从季风环流成因、水汽源地分别加以说明。
(3)长江流域每年有较稳定水汽净输入,但季节性缺水仍然存在,试从水循环角度提出应对措施。
重难点04天气系统
一、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比较
温馨提示 不论是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主要在冷气团控制范围内。
活用“五看”法判断冷锋与暖锋
1.看符号
2.看冷气团运动方向
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向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
3.看锋面坡度
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而暖气团运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
4.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5.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
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 过境前:气温低,气压高
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气旋、反气旋中风向的判断
1.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
如下图所示,为北半球气旋。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45°,即为风向,东侧为东南风,西侧为西北风,南侧为西南风,北侧为东北风。
2.用左右手定则判断
(2024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2023年某日,一场源自地中海的风暴席卷黑海北岸,给甲地带来强降水。下图为该日某时刻的天气形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该日甲地出现强降水,主要因为甲地( )
A 大气受热上升强B. 位于高压脊附近
C. 位于气旋中心D. 位于锋线前方
17. 未来两日,甲地风向变化最大可能( )
A. 东北→西南B. 东北→西北
C. 西南→东南D. 东南→西北
重难点05 气候类型
一、气候类型的判读
1.气候的影响因素
2.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
首先结合气候类型的模式图,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角度记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其次将地理位置与大气环流因素紧密结合理解不同气候的特征及成因,并进一步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
(1)根据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
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温度带;二是从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大陆东、中、西部);三是用地理坐标定位法确定气候类型。
(2)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判读时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具体可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①判断半球
②以“温”定带
③以“水”定型
(3)依据景观图及文字描述判断气候类型
不同的气候区有不同的生物和土壤类型,因此在掌握气候的形成和分布时,还应该掌握该地的自然景观特征,仔细分析文字描述或景观图特征,进而判断气候类型。如:图示景观应是热带草原气候。
(4)依据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判断
①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
②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③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
⑤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呈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特征,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⑥受寒流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如南美洲秘鲁寒流沿岸。
⑦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
二、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2024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甲、乙两地为北美大陆西岸中纬度沿海城市。下图为两地逐月降水量累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与甲地相比,乙地( )
A. 雨季持续时间较长B. 冬季降水比例较高C. 夏季降水概率较高D. 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15. 影响两地降水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B. 洋流C. 海陆位置D. 大气环流
【重难点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024·浙江杭州·一模)大气边界层是指直接受地表热力和摩擦力影响的底层大气,高度在地表向上数百到数千米之间波动。云南地势北高南低,图为该省基于1980—2020年数据绘制的大气边界层平均高度(单位:米)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字母与时间对应正确的是( )
A.a—9:00b—6:00c—18:00B.a—9:00b—18:00c—6:00
C.a—18:00b—9:00c—6:00D.a—18:00b—6:00c—9:00
2.与南部相比,云南中部( )
A.因太阳高度角大,大气边界层高度更高B.因高山积雪较少,大气边界层高度更低
C.大气边界层高度更高,利于污染物扩散D.大气边界层高度更低,易造成逆温现象
(2024·浙江金华·二模)读某月多年平均大气经向环流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月最可能是( )
A.1月B.4月C.7月D.10月
4.与该月比,半年后( )
A.南亚地区寒潮影响明显B.南半球对流层上界较低
C.美国沿海地区飓风较多D.北太平洋锋面气旋活跃
(2024·浙江绍兴·二模)大气边界层是指直接受地面影响的对流层部分,是地球各个圈层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下图为云南省1980-2020年00:00、06:00、12:00、18:00四个时刻(北京时间)的大气边界层平均高度分布状况(单位:m)。完成下面小题。
5.大气边界层高度演变按0:00至18:00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乙丙丁甲B.丙乙甲丁
C.丁甲乙丙D.甲丁丙乙
6.昆明市处于大气边界层高度高值中心区域附近,影响其自然因素包括( )
①太阳高度②海拔高度③天气状况④人口密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浙江宁波·二模)冻雨是水汽在两千米以上高空被“速冻”,下降到一千米至两千米的较低海拔地区,受暖湿气流的控制,冰晶融化成水滴,到达近地面时又再次被迅速冷却成过冷水滴,到达物体表面,由于周围环境低于冰点而落地冻结。高度3000米之内,每上升1000米,大气压强约减小100hPa。下图为我国东北某次冻雨发生时的概念模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上图中出现此次冻雨的位置是( )
A.①B.②C.③D.④
8.冻雨形成地的大气垂直方向上往往存在低空逆温层,上图逆温层所在的位置可能是( )
A.500hPa以上B.500hPa到700hPaC.700hPa到850hPaD.850hPa到地面
(23-24高三下·浙江·开学考试)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露点锋(露点是气团中水汽达到凝结所需的温度),且湿空气密度小于同温度的干空气。下图为黄河流域某季节露点锋及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受露点锋过境影响时,甲地天气特征的变化最可能为( )
A.晴转多云B.阴雨转晴C.气温降低D.风力减小
10.已知湿空气的温度垂直递减率小于干空气,则露点锋过境时甲地的气温垂直分布特征为( )
A.①B.②C.③D.④
【重难点2 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
(2024·浙江·模拟预测)有效辐射为下垫面向上长波辐射(L↑)与大气逆辐射(L↓)的差值。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树林林冠层向上长波辐射(L↑)及其上大气逆辐射(L↓)的月平均变化,该地植物种类繁多,板状根发育显著。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地的植被类型主要是( )
A.热带季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
12.据图可知该地( )
A.受太阳高度影响L↓季节变化较大B.受降水影响L↑季节变化较小
C.林冠层有效辐射不是大气主要热源D.林冠层有效辐射夏季大于冬季
(2024·浙江宁波·三模)我国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碳排放的最高点),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CO2“零排放”),下图示意1960-2021年全球空气CO2浓度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3.图示期间,CO2浓度变化的直接后果是( )
A.大量吸收太阳辐射B.大量吸收地面辐射
C.适量反射太阳辐射D.适量反射地面辐射
14.我国依次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有效措施有( )
①用火电替代煤炭②发展城市绿道③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④采用集中供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浙江台州·二模)林隙是指森林群落中因优势树种死亡而在林冠层中形成空隙的现象。色季拉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研究表明其高山林线附近林隙土壤的含水量长时间稍高于林下和灌木下。完成下面小题。
15.林冠层下夜间温度高于林隙的原因是树冠( )
A.减少太阳辐射B.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C.增强大气辐射D.减少地面辐射的损失
16.该地林隙土壤含水量长时间稍高于林下和灌木下的原因是林隙( )
①雨季水分下渗多②非雨季积雪融水多③雨季地面温度高④非雨季地面蒸发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浙江绍兴·二模)辐射雾指由于地表辐射冷却,使近地面空气水汽凝结而形成的雾。下图为福建省沿海某地5月1日14时至3日14时风速、气温及相对湿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7.该地最可能出现辐射雾的时段是( )
A.a时段B.b时段
C.c时段D.d时段
18.与其它时间相比,该地出现辐射雾时大气( )
A.保温作用较强B.削弱作用较弱
C.对流运动较强D.环境质量较差
(2024·浙江·模拟预测)汾河谷地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山谷风表现较明显。下图分别示意汾河流域范围及某日在河谷西侧某气象站测得的山谷风变化曲线。完成下面小题。
19.该气象站在4时附近最可能吹( )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20.该气象站20时风力最小的原因是( )
A.摩擦力较大B.山顶与谷底的温差消失
C.上升气流强D.处于谷风与山风转换期
【重难点3 大气环流】
(2024·浙江·模拟预测)帝汶海位于澳大利亚大陆北侧,读某年帝汶海海表盐度的月平均值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帝汶海附近陆地气候类型及成因正确的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B.热带草原气候 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C.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D.热带沙漠气候 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22.影响帝汶海海表盐度的月平均值7月最低的主要因素是( )
A.洋流B.降水量C.蒸发量D.海域封闭程度
(2024·浙江杭州·模拟预测)下图为某季节15km高度范围内平均纬向风速分布图,正负代表不同纬向风向。完成下面小题。
23.只考虑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此时最可能为( )
A.1月B.4月C.7月D.10月
24.最接近该地20°N不同高度风速、风向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024·浙江嘉兴·二模)伦湖地处内蒙古东北部,为断裂构造湖,湖岸西陡东缓。图1示意呼伦湖地形剖面图。湖泊西侧基岩为火山岩,侵蚀地貌发育。老虎嘴的陡崖处附近可见多处高出水位线4米洞穴,陡崖前方的湖水里,有一座高10米左右的柱石——成吉思汗拴马桩。图2为成吉思汗拴马桩和老虎嘴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监测显示呼伦湖东岸比西岸冰期长,其影响因素是( )
①入湖径流 ②冬季风 ③纬度 ④湖水深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6.成吉思汗拴马桩的形成过程是( )
A.海蚀洞—海蚀崖—海蚀平台B.湖蚀洞—湖蚀拱桥—湖蚀柱
C.风蚀洞—风蚀拱桥—风蚀蘑菇D.冰斗—冰川槽谷—角峰
(2024·浙江杭州·二模)下图为北半球部分荒漠草原过渡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7.植被生长季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的是( )
A.a、bB.c、dC.b、cD.a、d
28.与c相比,b地的植被生长季短,其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贫瘠B.蒸发旺盛C.径流稀少D.病虫害多
(2024·浙江湖州·一模)长江流域蒸散发对长江流域和周边地区的降水具有显著影响。下图1为长江流域蒸散发形成的降水与当地总降水的比值,图2为2022年6~8月模拟的长江流域蒸散发长江流域形成的降水量。完成下面小题。
29.四川盆地蒸散发形成的降水占比数值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准静止锋影响,形成降水B.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
C.东南季风迎风坡,降水多D.西南季风影响,水汽充足
30.长江流域蒸散发形成的降水总量6月份较7、8月份多,主要是因为( )
A.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B.陆地水量多,水汽蒸发量大
C.大气环流强,水汽向外输送D.水汽输入多,蒸发比重下降
【重难点4 天气系统】
(2024·浙江杭州·模拟预测)锢囚锋是由冷锋追上暖锋或由两支冷锋迎面相遇,将锋前的暖气团抬离地面,近地面由原来的两个锋面合并后形成的新锋面,叫锢囚锋。下图示意甲地附近某次锢囚锋形成过程及当时该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31.根据气流运动判断,该锢囚锋形成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Ⅰ、Ⅱ、ⅢB.Ⅲ、Ⅰ、ⅡC.Ⅱ、Ⅲ、ⅠD.Ⅰ、Ⅲ、Ⅱ
32.下列叙述最能说明甲处该时段天气特点的是( )
A.阴雨连绵无晴天B.风和日丽冰雪寒C.狂风暴雨秋意浓D.晴空艳阳春风暖
(2024·浙江·模拟预测)2023年元宵节(2月5日)前后,湖北省荆州市经历了一次污染过程(PM2.5在75—115μg/m3时为轻度污染,大于115μg/m3为重度污染)。下图为荆州市本次污染过程中气象要素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33.荆州( )
A.2日受偏北气流影响,开始污染过程B.3日至4日中午,以偏南风为主
C.4日傍晚至6日夜间,对流强D.8日受冷锋影响,带来降水
34.荆州本次污染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偏北风持续输入污染物B.偏南风持续输入污染物
C.地面风速小导致污染物累积D.冷锋过境形成逆温导致污染物累积
(2024·浙江·模拟预测)冷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由于变性程度(变为暖气团的程度)不同,可能会有小股冷空气补充,因此在主锋后常有副锋形成。主锋、副锋源地相同,由于离开源地的时间长短和路程远近不同,因而在具有不同热力特性的气团之间会形成不同的锋。一游客在4月13日旅行时拍下了一张照片,并连同当日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一并发送到了朋友圈。完成下面小题。
35.该游客的照片拍摄于( )
A.a锋线西北侧B.a锋线东南侧C.b锋线西北侧D.b锋线上
36.关于该分布图,说法正确一项的是( )
A.①地处位于高压脊线上,且植被覆盖率低,易起沙
B.受西北盘踞的冷高压影响,小股冷空气补充南下,暖气团被迫抬升,形成冷锋
C.太阳直射点北移使南侧气团升温变性,a成为b后的副锋
D.主锋与副锋之间为暖湿气团,为该地区带来丰沛降水
(2024·浙江湖州·一模)下图为某年5月9日欧洲和大西洋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7.图中锋线甲、乙分别表示( )
A.冷锋,暖锋B.冷锋,冷锋C.暖锋,暖锋D.暖锋,冷锋
38.a、b两地近地面( )
①a地天气阴雨②b地天气晴朗③a地风力较b地小④b地气压较地a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浙江宁波·一模)昆明准静止锋是北方南下冷空气遇高原大地形阻挡而滞留在云贵高原地区的常见天气系统。图1为某次昆明准静止锋过境前后,昆明、曲靖、贵阳三城经历的气温变化过程图。图2为三城位置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39.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城市是( )
A.贵阳昆明曲靖B.曲靖昆明贵阳
C.昆明贵阳曲靖D.昆明曲靖贵阳
40.下图黑色部分为沿26°N地形剖面。能反映图1中T1时刻气温分布状况的是( )
A.B.
C.D.
【重难点5 气候类型】
(2024·浙江宁波·二模)夜雨量比率为夜雨量占全天降水比重,昼雨量比率为昼雨量占全天降水比重。下图为浙江省西南某地1991-2020年冬季降水统计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41.对该地冬季降水特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夜雨量比率逐月提高B.1月夜雨量比率最高
C.2月昼雨量比率最高D.12月昼夜雨量差值最大
42.该地冬季降水对茶树生长的影响是( )
A.光热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B.昼夜温差大,提升茶叶品质
C.白天降水量大,水土流失严重D.夜晚保温效果好,减轻茶树冻害
(2024·浙江绍兴·二模)约旦河谷最宽处约24km,谷底多温泉分布。黎巴嫩杰达溶洞位于贝鲁特以北20公里的山脉底部,洞内有地下河,分上、下两洞穴,下部洞穴某季节关闭。完成下面小题。
43.推测约旦河谷东西两侧的板块运动方向是( )
A.B.C.D.
44.杰达溶洞下部洞穴关闭季节及原因可能是( )
A.夏季风力大,洞内风沙弥漫B.夏季光照强,洞内炎热潮湿
C.冬季气温低,洞内结冰封冻D.冬季降水多,洞内水位上涨
(2024·浙江温州·二模)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5.①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原因有( )
A.副高影响,日照强烈B.寒流流经,夏季凉爽
C.沿海地区,增温较快D.西风影响,终年湿润
46.受植被和气候影响,图中四地土壤最肥沃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4-25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下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单位:%)。完成下面小题。
47.与甲城市相比,乙城市( )
A.雨季持续时间更长B.夏季降水比例更高
C.全年降水量更大D.降水季节变化更大
48.导致甲、乙两地冬雨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洋流
49.(2024·浙江杭州·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河南东部、安徽和江苏北部的黄淮平原,人口稠密,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总量不足500m3/年,仅有我国人均水资源总量的1/4,在该地的水资源组成中,地表水约占水资源总量的16%,地下水资源约占84%。引江济淮工程是一项兼顾供水和航运的大型调水工程。2023年12月16日,引江济淮一期工程安徽段正式开启试调水。
材料二:引江济淮工程示意图(图1),黄淮平原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图2)。
(1)据图2说出黄淮地区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2)说明黄淮平原地表水占比较小的主要原因。
(3)分析引江济淮工程建设的主要困难。
50.(2024高三上·浙江·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部分地区和气压带与风带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那波利位于意大利西南端。蒙特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图a为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国蒙特雷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图b为那波利和蒙特雷的气候统计资料。
(1)据材料一,判断此时北半球处于 季(季节)并说明理由 。
(2)据材料一,分析此时南亚风向的成因。
(3)结合材料二信息,比较那波利与蒙特雷地理位置的异同点。
(4)结合材料二信息,与那波利相比,说明蒙特雷的降水特点,并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和洋流因素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课程标准
三年考情(2022-2024)
命题趋势
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2.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3.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4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2024年6月浙江卷14-15题:气候类型
2024年6月浙江卷24-25题:天气系统
2024年6月浙江卷27题:季风环流
2024年1月浙江卷16-17题:天气系统
2023年6月浙江卷24-25题:锋面雨雾
2023年1月浙江卷24-25题:热泡运动
2023年1月浙江卷28题:气候特征
2022年6月浙江卷24-25题:纬向风速
2022年6月浙江卷27题:干热风
2022年1月浙江卷15-16题:风向及受力
2022年1月浙江卷24-25题:大气散射
2022年1月浙江卷27题:雪灾
考点预测:浙江高考地理可能以示意图、统计图、地理事件为背景,考查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和气候类型的相关知识。
考法预测:浙江高考地理中关于地球运动的考查选择题和综合题都会出现 ,考点集中在天气系统和气候类型相关知识,难度一般。
组成成分
作用
干
洁
空
气
氧气(21%)
氧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氮气(78%)
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二氧化碳
(0. 038%)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臭氧
能吸收太阳紫外线,使气温升高;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水汽
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杂质
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分层
高度范围
主要特点
成因
与人类的关系
对流层
低纬:17~18 km。
高纬:8~9 km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对流层的顶部气温降至-60 ℃)
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该层上部冷、下部热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该层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
平流层
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 km高空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在22~27 km范围内,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它可以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
平流运动有利于航空飞行;臭氧层有保护地球生命的作用
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
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
水汽、杂质含量很少,气流平稳
高层
大气
自平流层顶部到2 000~
3 000 km的高空
气温随高度增加先下降后上升
自平流层顶部开始,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下降;随后,由于大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上升
80~500 km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三个过程
形成机制
热量来源
Ⅰ
太阳暖大地
太阳辐大气射穿过厚厚的层,一半左右的能量被大气层吸收、反射或散射,一半左右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使地面增温
太阳辐射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Ⅱ
大地暖大气
地面大量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形成地面辐射,向外辐射能量。其中,
极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
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Ⅲ
大气还大地
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少部分能量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成为大气逆辐射。它把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
温作用
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核心归纳: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增温→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
作用形式
作用特点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
削弱的辐射
自然现象(示例)
吸收
有选择性
臭氧、氧原子
紫外线
臭氧层吸收紫外线,对地球具有保护作用
水汽、二氧化碳
红外线
反射
无选择性
大气中的尘埃、水滴
和云层
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
①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
②冰岛火山喷发时,白天宛如黑夜
散射
有选择性
空气分子、微小尘埃
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紫光
①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②旭日和夕阳、朝霞和晚霞呈红色
无选择性
颗粒较大的尘埃、雾
粒、小水滴
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
①阴天天空呈灰白色;
②日出前和日落后天空明亮;
③树荫下、房间中无阳光处仍然明亮
形成原因
地面冷热不均
形成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差异 大气水平运动
基本原理
近地面冷热与气流垂直运动的关系、近地面冷热与气压高低关系
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凹凸关系、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形势关系
近地面与高空的热量交换关系、近地面与高空的湿度变化关系
环流强弱的影响因素
两地之间温差
某地大气垂直温差
人类活动对大气的扰动
实际应用
海陆风、山谷风、湖陆风、城市风、冰川风、绿洲风、冰川风等
影响
局地环流形成后可以调节局地温差,例如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小。
山谷的夜雨,以及高纬度或冰川谷地冷空气在谷底的堆积。
有时也可能成为大气污染物的输送通道。
风的成因
直接原因:气压梯度
如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季风、盛行风、冰川风等
根本原因:温差
动力原因
如狭管风(效应)、焚风、布拉风、南极下降风等
风的类型
大尺度
六个风带、季风环流
中小尺度
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台风、龙卷风、焚风、干热风、冰川风等
风的方向
影响因素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障碍物阻挡等
风向判读
依据等压线图、风频图、风向标
根据纬度或具体位置判读,如盛行风、季风等
依据风造成的某些地理现象判读,如工业区与居民区的布局、沙丘形态、机场跑道、旗形树冠等
风力大小
影响因素
气压梯度力
等压线疏密、温差的大小、离高(低)压中心的远近
摩擦力(下垫面)
水域面积的大小、地形的阻挡或狭管效应、植被覆盖率、多种风的叠加或抵消
概念
在山脉的背风坡,由于山脉的阻挡作用通常风速很小,但在有些情况下,空气越过山后,在山的背风面一侧会出现局地强风
类型
焚风
气流过山后形成的地方性的干热风
山地的背风坡、山谷、洼地或盆地,形成干热河谷
布拉风
冷空气被山脉或高地阻挡聚集起来,形成高压
凡地处高寒山区,又面临温暖海面的地形,都有发生布拉风的可能
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气候
气温
大风利于蒸发,蒸发吸热起到降温作用;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形成焚风效应
降水
一般来说,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风,从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的风,能带来降水;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地貌
风蚀地貌、风积地貌
水体
水体运动
波浪,盛行风吹拂形成风海流,离岸风盛行形成上升流
结冰、融冰
风速大,结冰晚,融冰早
植被
树冠的形状:如旗形树冠;植株的高矮:风力大,植株矮小;植物的生长:花粉的传播和消散、冬季风或寒冷气流造成植物冻害
土壤
风力侵蚀易造成土壤侵蚀,影响土壤肥力
风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风能开发
优点
可再生,清洁无污染
缺点
能量密度低,不稳定,贮存输送困难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风力资源+土地广阔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资金技术+政策
自然灾害
风灾、寒潮、台风、沙尘暴
城市规划
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
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街道走向
与风向相同可缓解热岛效应,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民居走向
北方避风向阳,南方通风散热
农业
冬季风易引发寒潮,造成农作物冻害
夏季风不稳定易引发旱涝
背风坡干热风易引发旱灾
交通
机场跑道与盛行风向一致,利于飞机起降
港口选址在风浪小的地点
船只航行顺风顺水,节省燃料和时间
污染
风力大,利于污染物扩散
风能开发
风能优缺点
优点
可再生、清洁无污染,运行成本低
缺点
能量密度小,季节变化大、储存运输困难
自然条件
风力资源丰富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需求、资金、技术、土地成本、政策等
项目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源地
蒙古、
西伯利亚
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亚
(亚欧大陆内部)
印度洋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温暖干燥
高温高湿
比较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分布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对农业生
产的影响
有利
雨热同期
不利
旱涝、寒潮等灾害
旱涝灾害
比较项目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锋面剖面示意图
锋面符号
降水区的位置
(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
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
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冬季的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
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
气旋(低压)
反气旋(高压)
气压分布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气流
与风向
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低压气流都从四周流向中心,高压气流都从中心流向四周;无论低压还是高压,南、北半球水平气流的运动方向都相反
垂直气流与天气
气流形成
天气状况
多云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过境前后气压
变化曲线
我国天气典型
实例
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
主要因素
具体影响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随纬度发生变化,产生气温差异,形成不同的气候
大气环流
不同地区所在的气压带、风带位置或季风环流不同,降水特征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
地面状况
包括海陆位置、地形、地表性质、洋流等因素,通过影响大气受热过程、大气运动状况,来影响气温与降水,进而影响气候
人类活动
通过影响下垫面、大气物理化学特征,促使某区域大气热量与水分等产生差异,影响局地小气候
根据最高温最低温出现的时间确定半球
6、7、8月气温高
北半球
12、1、2月气温高
南半球
根据最冷月、
最热月气温确定温度带
最冷月均温>15 ℃
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0~15 ℃
最热月均温>25 ℃
亚热带气候
最热月均温
10~20 ℃
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700 mm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年降水量>1 500 mm
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750~
1 000 mm
热带草原气候
年降水量>800 mm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500~800 mm
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燥)
年降水量300~
1 000 mm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终年少雨)
年降水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难点01 地球运动规律-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浙江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01地球运动规律-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01地球运动规律-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02 地球运动与生活生产-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广东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02地球运动与生活生产-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广东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02地球运动与生活生产-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专题02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专题02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专题02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