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13页。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3分,共35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甘蔗榨汁 B.自行车胎爆裂 C.活性炭包吸附异味 D.鲜奶制成酸奶2.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属于“绿色化学”范畴的是( ) A.杜绝污染源 B.治理污染点 C.深埋有毒物 D.处理废弃物3.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猜想 B.实验 C.推理 D.归纳4.下列叙述属于CO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 B.无味 C.难溶于水 D.能燃烧5.在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中,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发出黄色的火焰 B.放出大量的热 C.蜡烛逐渐熔化 D.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6.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都正确的是( )7.规范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8.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生铁制成铁锅 B.金刚石作装饰品 C.铜丝作导线 D.氢气作高能燃料9.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CuSO4·5H2O,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CuSO4;在工业精炼铜、镀铜中都要应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 A.制法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10.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11.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12.下列叙述前者是物理性质,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氧气具有氧化性 氧气液化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一氧化碳燃烧 C.铁具有导电性 铁生锈 D.食盐具有咸味 食盐在水中溶解13.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他将量筒摆放平稳,面对刻度线,首先俯视凹液面量取79 mL液体,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70 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 ) A.大于9 mL B.小于9 mL C.等于9 mL D.不能确定14.小明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CO2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那么小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人体只呼出二氧化碳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有氧气 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15.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③把鼻孔靠近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④将试管倾斜,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直立试管;⑤取用放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向下;⑥将烧瓶放在桌子上,用力塞进塞子;⑦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⑧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 A.①④⑦⑨ B.①④⑤⑦⑨ C.①④⑤⑦⑧⑨ D.④⑤⑦⑧⑨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16.(5分)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的科学,它是一门以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科学。17.(11分)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也知道了不少实验操作的要求。(1)如图1常见仪器中,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下同);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___。(第17题图1)(2)某同学用100 mL的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2所示,回答问题。图2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mL;该同学若要量取47 mL的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7 mL该液体时,仰视读数,则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47 mL。(第17题图2)(3)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如图3所示放置,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第17题图3)18.(6分)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上汽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写出一点)。(2)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酒精洒出,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________。 A.燃烧匙 B.试管 C.量筒 D.蒸发皿(5)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2分)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正确操作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请填写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1)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________。(2)加热后的试管立即清洗____________________。(3)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体积超过了试管容积的1/3______________________。(4)加热固体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________________。(5)向竖立的试管中加入块状的固体________________。三、探究实验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1分)20.(16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图是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B中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D所示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该操作会使所取液体实际体积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读数。正确定量量取液体体积需要的仪器为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3)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a.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朝向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明在实验后,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列举1点)。(5)为保证实验安全,取得预期实验效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我们应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并遵循化学实验的安全规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实验前,应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须征得老师同意后再进行操作 B.不准在实验室内嬉戏打闹、大声谈话 C.为了便于观察,可用手接触药品,直接闻药品气味,但严禁品尝药品 D.加热操作中,不要凑近被加热仪器直视观察,不要将试管口朝向自己或他人E.易燃、易爆的药品要远离火源,避免将腐蚀性药品沾在衣服或皮肤上F.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G.注意安全用电和节约用水,离开实验室前,务必关闭电源和水源21.(9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实验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可观察到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实验2】点燃蜡烛,发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用一根木条迅速放入火焰中1~2 s后取出,发现木条与外焰接触处炭化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层温度最高。【实验3】将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的内壁出现水雾,迅速将烧杯倒转过来,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延伸拓展】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小明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讨论和验证。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猜想1:都是化学变化猜想2: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实验4】观察白炽灯内钨丝在通电前后的变化:讨论: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________变化。而蜡烛燃烧属于________变化。结论:猜想________(填“1”或“2”)正确。22.(6分)植物不但进行光合作用,也同时进行呼吸作用,为了比较二者的不同,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一个晴朗的早晨,选取大小相同的同种植物两盆,在花盆上各放一杯澄清的石灰水,然后把其中一盆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如图A所示),放在阳光下,另一盆则用黑色塑料袋罩住(如图B所示),放在阴暗处,如图所示: 傍晚,在塑料袋上剪一小口,并插入燃着的木条,发现A中木条比B中更亮;而A中的石灰水保持澄清,B中石灰水变浑浊。(1)A中木条燃烧更旺,说明A中________较多,从而说明在阳光照射下植物主要发生________作用。(2)A中石灰水保持澄清,而B中变浑浊,说明B中____________较多,从而说明在缺少光照条件下,植物主要发生________作用。(3)很多人喜欢在天刚蒙蒙亮时到茂密的树林中进行晨练,请你结合该实验谈谈你的看法。答案一、1.D 2.A 3.D 4.D 5.D 6.C 7.B 8.D 9.A 10.B11.C 点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易导致液体沸腾喷出伤人,故A正确;使用胶头滴管时,用自来水冲洗,会污染试剂,故B正确;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发生火灾,故C错误;用量筒量液读数时,视线偏高(俯视)会导致读数偏大,故D正确。12.C 点拨:氧气具有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氧气液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A错误;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B错误;铁具有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C正确;食盐具有咸味属于物理性质,食盐在水中溶解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D错误。13.B 点拨:本题采用特殊值法解答。首先俯视凹液面量取79 mL液体,由于俯视读数时,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大,实际量取的液体不足79 mL,假设为78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70 mL,由于仰视读数时,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小,实际剩余的液体比70 mL多,假设为71 mL,则倒出的液体体积为78 mL-71 mL=7 mL,小于9 mL。14.D 点拨:本题采用eq \a\vs4\al(对比分析法)解答。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空气15 s,石灰水不变浑浊,是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低;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人体呼出的气体15 s,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不是只含二氧化碳;该实验无法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氧气。15.A 点拨:本题采用筛选法解答,逐一分析各选项,找出符合要求的选项。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②错;不能直接把鼻孔靠近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③错;取用放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故⑤错;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将容器放在桌子上,用力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故⑥错;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放在试管口的上方,不能伸进试管内,故⑧错。二、16.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实验17.(1)试管;烧杯(2)42;胶头滴管;大于(3)C18.(1)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具有可燃性(合理即可)(2)引起失火(3)用湿抹布盖灭(4)C(5)酒精+氧气eq \o(――→,\s\up7(点燃))二氧化碳+水19.(1)玷污瓶内药品 (2)试管骤冷发生炸裂(3)液体喷出伤人 (4)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5)砸破试管底部三、20.(1)瓶塞没有倒放在桌面上(2)大于;量筒;胶头滴管(3)污染试剂或腐蚀胶帽;瓶口残留液体流下,腐蚀标签(4)试管没有预热(合理即可)(5)A、B、D、E、G21.【实验1】小 【实验2】外焰【实验3】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4】物理;化学;222.(1)氧气;光合 (2)二氧化碳;呼吸(3)植物经过一个晚上的呼吸作用,使得清晨树林里二氧化碳的含量偏高,故不适宜过早在茂密的树林中进行晨练。通电前通电中断电后灯丝为银白色固体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发热灯丝为银白色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