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一历史寒假衔接预复习讲练(统编版)
预习第5讲 中古时期的非洲与美洲-高一历史寒假衔接预复习讲练(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预习第5讲 中古时期的非洲与美洲-高一历史寒假衔接预复习讲练(统编版),文件包含第5讲中古时期的非洲与美洲原卷版docx、第5讲中古时期的非洲与美洲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非洲和美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一、非洲古代文明
非洲主要居民是班图人,由西非扩展到撒哈拉以南地区。从事农业、畜牧业,掌握冶铁技术。
1、东北非
古代埃及文明衰落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阿克苏姆王国。
4世纪时,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
10-15世纪,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一系列国家。特点:
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与阿拉伯商人交易频繁),城市繁荣。
2、西非
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兴起。拥有丰富黄金资源,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
(1)马里征服加纳后逐步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发展对外贸易,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
(2)桑海攻灭马里,确立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到极盛,实行中央集权;扩大对外贸易;主要使用奴隶劳动;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16世纪末逐渐衰落。
3、南非
大津巴布韦文明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
4-5世纪,班图人开始兴建巨石建筑群。
11世纪末,形成津巴布韦国家。
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统治之下。
二、古代美洲文明
1、印第安人的页献
(1)独立培育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农作物,发展农业和贸易。
(2)在中南美洲先后创造三大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
2、玛雅文明
(1)兴起于尤卡坦半岛,发展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建立众多城市国家。
(2)城内有金字塔庙宇;制造精美陶器;发明了独特的表意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20进位制;可能也知道0的概念。
(3)15世纪中期,玛雅文明衰落。
3、阿兹特克文明
(1)14世纪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16世纪初进入鼎盛时期,控制了整个墨西哥谷地及其周边部落。
(2)阿兹特克人的经济基础是农业。他们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
(3)都城是特诺奇蒂特兰,城内最著名的建筑是太阳金字塔。
4、印加文明
(1)13世纪,印加人崛起于秘鲁的库斯科地区。
(2)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期。
(3)最高统治者是国王,全国分为四大政区。政府编制人口调查表,修建道路系统,以加强统治。
一、美洲文明特点
典型例题
阿兹特克人的经济基础是农业,他们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印加人在陡峭的山坡上,将土地整平,并用石墙将它们一块一块隔成梯田。据此可知,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都( )
A.重视农业的精耕细作B.利用自然资源去发展农业
C.追求高超的建筑艺术D.具有领先世界的农业技术
二、 非洲、美洲文明对比
典型例题
图所示为某学者整理的中古时期的若作的提纲。从中可以看出,中古时期( )
A.世界文明多元发展B.世界文化交流密切
C.宗教冲突持续不断D.封建文明日臻成熟
三、美洲文明衰落的原因及影响文明兴衰的因素
1、美洲文明衰落的原因
美洲的印第安人,勤劳智慧,早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前就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是,由于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峡谷盆地和高原地区,交通不便,内部之间也交流很少,因此发展相对缓慢,在近代以前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加之,近代新航路开辟后,殖民者对美洲文明的破坏,最终导致美洲文明衰落。
2、影响文明兴衰的原因
(1)地理环境因素。如非洲“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而地中海相比之下却是一条连接的大道。”
(2)文明交往因素
如阿拉伯帝国融合东西方文化取得重大成就,促进文化繁荣;美洲文明与其他文明隔绝,没有文明交往,导致文明衰落,社会落后。
(3)开放的心态或自我封闭
(4)团结开拓或安乐享受、盲目自大
(5)制度与科技因素
(6)外敌入侵因素
典型例题
美国学者拉尔夫曾指出,“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假如不是被征服的话,他们完全可以会为发展自己的文化打下基础,这一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的文化相媲美。”该学者( )
A.认为美洲文化曾长期领先世界B.认同文化交流互鉴的必要性
C.揭示了印第安文化衰落的直接因素D.指出了新航路开辟的双重影响
1.有学者认为,事实上,不同地区独立的“发明”了农业……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古代非洲人不会炼铜术,且不能独立地将炼铜术应用到炼铁问题的解决。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这一观点( )
A.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B.认为非洲文明历史悠久独立发展
C.意在说明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D.反映了文明交流和融合的必要性
2.马里的名声在1324年曼萨·穆萨到麦加朝圣后传播开来。朝圣途中,曼萨·穆萨四下赠送黄金和大量礼物。路过埃及时,阿拉伯历史学家们将他的访问记载为1324年埃及最重要的事件。朝圣归来时,带回虔诚的学者和传教士。据此可知,曼萨·穆萨朝圣( )
A.促进了马里教育文化的发展B.使马里政府的财政不堪重负
C.意在向埃及等强国宣扬国威D.促进了马里与他国贸易往来
3.1324~1325年,马里帝国第九位国王曼萨·穆萨前往麦加朝圣。他在开罗大肆采购,竟至黄金充斥于市,金价大跌,12年后仍不能恢复原价。在14世纪上半叶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上,标示出了马里之名,并绘有曼萨·穆萨的形象。这反映出此时马里( )
A.经济发展水平提高B.统治阶层腐化堕落
C.原始资本积累加速D.对外交往较为活跃
4.如表所示为古代非洲部分文明发展概况。据表可知,古代非洲( )
A.文明的多样性特征明显B.文明发展具有连续性
C.各地区发展相互隔绝D.商品贸易沟通各地往来
5.印加人在创建帝国的过程中,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一个长官,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管辖;以都城为中心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统一宗教信仰;利用战争广泛吸取各民族优秀文化。这反映出印加帝国( )
A.利用浮动园地扩大耕地面积B.道路交通网络较为发达
C.国家治理能力领先世界水平D.社会文明发展水平较高
6.阿兹特克帝国“三方联盟”指导向外扩张,但不在被征服地区设置行政区域,不派遣行政官贡,只划分了38个交税纳贡区,派遣收税官进行监督;战败的部落仍独立存在,自主发展,只是按时向“三方联盟”交税纳贡。这表明,“三方联盟”( )
A.是保障阿兹特克发展的军事联盟B.促成阿兹特克建立了联邦制帝国
C.加强了阿兹特克帝国的政治联合D.意味着阿兹特克是中央集权国家
7.国内外学术界一直以“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但是,举世公认的中美洲玛雅文明并未掌握冶金术,南美洲印加文明尚未发现文字。由此可见( )
A.文明“三要素”说已完全失去参考的价值B.中国在商代步入文明社会
C.文明内涵应凝聚世界各民族的多元价值D.中南美洲文明是不存在的
8.国王在玛雅语中称“阿昊”,被视为神的代表,能够与上天的神灵沟通。玛雅国王职位世袭,独揽国家大权,地方长官由国王亲自任命,他们对国王的命令必须绝对服从。由此可见,玛雅( )
A.实行神权专制政治B.具有独特的宗教信仰
C.统治体系较为严密D.王权受到神权的制约
9.早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玛雅人就建立了二十进位算术系统,比印度人建立的十进位计算法早了1000多年;在公元6至7世纪期间,玛雅人计算出地球公转一年为365.242天。这说明古代美洲文明( )
A.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B.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C.已具备近代科学研究方法D.与亚欧大陆文明存在密切交流
10.西非人在9世纪左右掌握了铁器和青铜的冶炼技术,能够铸造青铜人像和工具。东非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与阿拉伯地区和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部和南部非洲较多保留了黑人传统文化,大津巴布韦遗址由石块垒砌而成。下列选项对材料所述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和非洲交往源远流长B.古代非洲城市发展水平较高
C.非洲文化地域性特征明显D.古代非洲对外贸易比较发达
11.如表格是有关非洲冶铁技术的论述,可以确认的史实是( )
A.非洲的冶铁技术是从西亚传来的B.非洲掌握冶铁技术世界最早
C.非洲公元前就已掌握了冶铁技术D.西非地区最早开始炼铁活动
12.关于津巴布韦的巨石建筑群,19世纪欧洲殖民者主观地认为当地黑人根本不能修建这么宏伟的建筑。后来经过考古学家系统调查、发掘和综合研究,确认巨大的建筑群是该地黑人文化的典型代表。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
A.与世隔绝的环境影响了非洲文明B.非洲文明成就一度处于世界前列
C.一定的立场和偏见影响历史解释D.欧洲殖民侵略导致非洲文明衰落
13.14世纪的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笔下的摩加迪沙(索马里首都)是一个大得没边的城镇。那里的居民不仅拥有很多骆驼和绵羊,他们还是有能力的商人。此外,这座城市有着无与伦比的手工制作的布匹,这些布匹以这个城市命名,被运至埃及和其他地区。由此可知,摩加迪沙( )
A.经济结构具有多元特点B.纺织技术领先世界
C.商业贸易处于主导地位D.农业经济较为落后
14.在1395年欧洲人绘制的《加泰罗尼亚地图集》中,西非马里国王穆萨·凯塔一世(1312~1337在位)端坐在黄金宝座上,手中金块闪闪发光,如图所示。据此推知( )
A.欧洲殖民者积极筹谋侵略非洲
B.马里帝国一度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C.古代非洲文明曾取得辉煌成就
D.新航路开辟后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15.美洲的印第安人,勤劳智慧,早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前就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是,由于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峡谷盆地和高原地区,交通不便,内部之间也交流很少,因此发展相对缓慢,在近代以前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这反映了,印第安文明( )
A.内部之间没有任何交流B.内部之间的战争频繁
C.发展受地理环境的影响D.因地理环境导致衰落
16.位于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羽蛇神金字塔,由玛雅人于10世纪左右建成。每年春分及秋分两日的日出和日落时分,在太阳的映照下,在金字塔一侧的阶梯上会形成了三角形的阴影,酷似一条大蛇的影子。据此推知,古代玛雅人( )
A.自然崇拜占据主流地位B.借鉴了古埃及人的技术
C.具备一定的天文学知识D.编制出世界最早的历法
17.古代的阿兹特克人认为,捕捉俘虏甚至比获取贡品更重要。在他们的宗教观念中,为防灾止难,需用人来献祭,而用来献祭的人,只能是战俘;只有用人献祭才能获得神明对战争胜利的庇佑。这一宗教观念( )
A.束缚了文明的进步B.反映了王权的崛起
C.催生了尚武的风俗D.推动了领土的扩张
18.印加帝国每两省建立相互援助的对应关系。如某一省因干旱、冰雹、寒冻导致农作物减产,那么挂钩的省应马上拿出剩余产品,救济对方。当然,受灾省本身也有一些剩余产品,储藏在各省国库,受灾时,这些产品无疑要取出来应急。上述举措( )
A.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B.形成了完善的社会保障
C.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D.体现了救济手段多样化
19.阅读如表内容,据此可知( )
A.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B.集权政治是古代世界普遍选择
C.人类文明进程具有相似性D.三大古代文明具有一定渊源
2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阿兹特克人是后来才进入墨西哥的,他们在特斯科科湖的一些岛屿上定居下来,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使其人口和财富剧增。由此推断建造“浮动园地”的主要原因是( )
A.岛屿众多,不利于农业生产B.人口增长,耕地面积不足
C.肥沃的淤泥利于耕种D.岛屿拥挤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21.国际贸易与中古时期的西非文明
材料一 西非很早就和北非诸国有贸易关系。西非内地不产盐,大部分食盐需从外部输入。北非地区南缘有许多产盐区,用骆驼驮载南运,比较方便。西非盛产黄金,而控制北非的无论是罗马帝国,还是阿拉伯帝国,商品货币关系都较为发达,需要大量黄金。这就构成了西非与北非贸易的基础。8世纪以来,与撒哈拉南缘相接的西非地区,通过繁荣的贸易来往,不仅在经济上富裕起来,而且受到北非文化的影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阿拉伯人从北非的基地出发,向南运送布匹、珠宝、贝壳念珠和在贸易中占首要位置的盐。反过来,非洲则提供象牙、黑奴、鸵鸟毛、可制香水的香猫,以及最重要物品——产于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和沃尔特河上游的黄金。产于非洲的大量黄金最终流到了欧洲,它们对平衡中世纪欧洲对东方贸易的巨额赤字起了重要作用。到15世纪时,整个西非商路纵横交错、贸易中心星罗棋布。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8世纪以来西非逐渐走向繁荣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古时期西非地区对国际贸易体系的贡献。
美洲文明
玛雅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
印加文明
兴盛期
约4世纪—9世纪玛雅文明达于极盛,建立众多的城市国家
16世纪初,阿兹特克国家进入鼎盛时期,建都特诺奇蒂特兰
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期
地理范围
中美洲尤卡坦半岛
今墨西哥地区
库斯科地区
政治统治
(阶级关系)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
⑴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
⑵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纳贡赋
⑴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
⑵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一个长官,由贵族充任;
⑶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
⑷迁徙被征服地区的居民,以防止他们反抗。
社会经济
⑴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
⑵手工业:制造精美的陶器
以农业为主,发明“浮动园地”,扩大耕地面积;
⑴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
⑵为征兵和征税,政府编制了人口调查表;
文化
⑴城市建筑:精美,面积广阔,能建造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
⑵发明文字;
⑶用复杂的历法纪年;
⑷采用20进位制,可能知道0的概念
城市建筑:⑴都城建于特斯科科湖中心的小岛上,面积广阔,人口众多,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
⑵都城内有引水渠供应全城淡水,为方便交通,渠上架设了多座桥梁
结绳记事
区域
国家
时间
特征/成就
非洲
东非
阿克苏姆
公元前后兴起,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信仰基督教;从事农牧业;国际贸易兴旺
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
10-15世纪
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
西非
加纳、马里和桑海
8-15世纪
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中央集权;对外贸易发达;鼓励文化发展
南非
津巴布韦
11世纪末建立,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石头城
美洲
中美
玛雅文明
15世纪中期衰落
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城市国家;城市建筑精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精美的陶器;独特的文;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20进位制,知道“零”的概念
阿兹特克文明
14世纪兴起,16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经济基础是农业,发明“浮动园地”
南美
印加文明
12世纪建立,13世纪逐渐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时期
统治机构完善;完善的道路系统
一、封建和信仰时代下的欧洲
二、伊斯兰文明下的西亚、南亚与北非
三、中华文明下的东亚
四、班图文明下的西非与南非
五、印第安文明下的美洲
区域
国家(地区)
存在时间
特征
东非
阿克苏姆
公元前后兴起,4世纪鼎盛,7世纪后衰亡
地城辽阔的王国。对外贸易兴盛
桑给巴尔,蒙巴萨、摩加迪沙
10~15世纪
沿海国家,广泛使用奴隶,以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
西非
加纳、马里、桑海
8~15世纪
中央集权大帝国,黄金资源丰富,对外贸易发达,文化繁荣
南非
津巴布韦
11世纪末建立,14~15世纪鼎盛
地城辽阔的王国;以巨石建筑闻名
史实
出处
人们时常认为非洲的农业技术是从欧亚大陆引进的。古研究表
明,非洲许多地区早在公元前就开始开采铁矿,就掌握了冶铁知识。
【美】斯塔夫里阿
诺斯《全球通史》
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
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
【美】希林顿著
赵俊译《非洲史》
帝国
秦朝
罗马帝国
印加帝国皇帝制度
统治方式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
郡县制度
元首制
行省制
国王
四大政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预习第4讲 中古时期的亚洲-高一历史寒假衔接预复习讲练(统编版),文件包含第4讲中古时期的亚洲原卷版docx、第4讲中古时期的亚洲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预习第3讲 中古时期的欧洲-高一历史寒假衔接预复习讲练(统编版),文件包含第3讲中古时期的欧洲原卷版docx、第3讲中古时期的欧洲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预习第2讲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高一历史寒假衔接预复习讲练(统编版),文件包含第2讲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原卷版docx、第2讲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