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份 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份 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6页、29题、10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卷共6页、29题、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准考证号、班级、姓名在试卷、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清楚。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要折叠、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温馨提示: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Cu-64 Ca-40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共40分)
1. 《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 吹尽狂沙始到金B. 烈火焚烧若等闲
C. 花气袭人知骤暖D. 无边落木萧萧下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吹尽狂沙始到金”此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烈火焚烧若等闲”,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花气袭人知骤暖”此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无边落木萧萧下”此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液体加热 B. 点燃酒精灯
C.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D. 稀释浓硫酸
【答案】D
【解析】
【详解】A、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A选项试管底部接触酒精灯焰心,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点燃酒精灯用火柴,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B选项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置于左盘,砝码置于右盘,称量NaOH等易潮解、有腐蚀性的物质时将药品放置于小烧杯内进行称量,C选项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注入加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D选项操作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3.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 电解水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带火星木条复燃
C. 把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塞打开后,瓶口上方会出现白烟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A错误;
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是氢气,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故B错误;
C.浓盐酸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塞后,氯化氢气体会挥发到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出现白雾,而不是白烟,故C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故D正确;
故选D。
4. 科学的学习要注意对概念的理解。下列有关“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一定含有水
B. 溶液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C. 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剂可以是水,也可以是其他的液体,如酒精等,故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水,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B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纯液体,例如蒸馏水等,C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溶质的质量分数指的是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比,饱和溶液指的是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的溶解质量达到最大,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D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5. 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盐酸可以用来除铁锈,原理是盐酸和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是,生成物不是FeCl2,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原理不正确,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可以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来处理废气二氧化硫,原理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是,生成物不是Na2SO4,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原理和基本反应类型不正确,故B错误;
C.用生石灰(氧化钙)可以制得熟石灰(氢氧化钙),原理是生石灰和水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是 ,属于化合反应,应用不正确,故C错误;
D.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原理是锌和稀硫酸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是 ,属于置换反应,应用、原理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6. 一些物质的pH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苹果
B. 苹果汁的酸性比纯鲜牛奶的酸性强
C. 肥皂水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D. 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混用,清洁效果更好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苹果汁的pH小于7,显酸性,故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苹果,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苹果汁的pH小于纯鲜牛奶,pH值越小,酸性越强,故苹果汁的酸性比纯鲜牛奶的酸性强,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肥皂水的pH大于7,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厕所清洁剂的pH<7,显酸性,炉具清洁剂的pH>7,显碱性,酸碱能发生反应,不能混用,符合题意。
故选D。
7. 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 硬铝B. 黄铜C. 赤铁矿D. 不锈钢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硬铝是铝的一种合金,故A不符合题意;
B、黄铜是铜锌合金,故B不符合题意;
C、赤铁矿是一种含有铁元素的矿物质,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不属于合金,故C符合题意;
D、不锈钢是铁的合金,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下列试剂分别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种溶液中,会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A. Na2CO3溶液B. MgCl2溶液C. Ba(NO3)2溶液D. 酚酞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硫酸钠溶液不能反应,会出现三种不同现象,故正确;
B、MgCl2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与硫酸、硫酸钠溶液不能反应,不能出现三种不同现象,故错误;
C、Ba(NO3)2溶液与H2SO4、Na2SO4溶液反应均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出现三种不同现象,故错误;
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Ca(OH)2、H₂SO4、Na2SO4分别显碱性、酸性、中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红色、无色、无色,不能出现三种不同现象,故错误。
故选A。
9. 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电解水
B. 向某温度的KNO3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C. 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
D. 向硫酸溶液中加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二者的体积比为1:2,故A选项符合题意;
B、某温度时,向KNO3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KNO3固体不能继续溶解,溶液的质量不再改变,开始时溶液的质量不为0,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红磷固体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因此五氧化二磷固体的质量大于红磷固体的质量,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大,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硫酸溶液显酸性,pH小于7,向硫酸溶液中加入水,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溶液的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但始终不会等于或大于7,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 如图是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生成的氯化钾由离子构成B. 反应前后氯离子的数目不变
C. 反应的实质是OH-与H+结合生成H2OD. 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只有K+、Cl
【答案】D
【解析】
【详解】A. 从图可知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钾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正确。
B. 从图中可知,反应前后氯元素均以氯离子的形式存在,氯离子的数目不变。正确。
C. 从图中可知,反应前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减少,水分子增加,反应实质是OH-和H+结合生成H2O。正确。
D. 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K+、Cl-、H2O。错误。
故选:D。
11. 如图是MgCl2、KCl和MgSO4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
B. t2℃时,50g MgCl2饱和溶液中溶解了35g MgCl2
C. 将t3℃时KCl和MgSO4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将t3℃时MgSO4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无晶体析出
【答案】D
【解析】
【详解】A、t1℃时,由于不知道三种物质的溶液是否饱和,故不能确定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选项说法不正确;
B、t2℃时,氯化镁的溶解度是70g,即100g水中溶解70g氯化镁达到饱和,50g MgCl2饱和溶液中氯化镁的质量为50g××100%≈20.6g,选项说法不正确;
C、t3℃时氯化钾和硫酸镁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氯化钾溶解度降低从而会有晶体析出,硫酸镁溶解度升高,变为不饱和溶液,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选项说法不正确;
D、将t3℃时硫酸镁饱和溶液降温至t1℃,硫酸镁的溶解度升高,变为不饱和溶液,故无晶体析出,D正确。
故选D。
12. 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铜能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均可一步实现,正确;
②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叶绿体的作用转化为氧气,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均可一步实现,正确;
③氢氧化铁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铁和水,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不能一步转化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不能一步转化为氢氧化铁,错误。
故选A。
13. 下列除杂所选用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除去杂质的原则是所加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且不生成新的杂质。A、水能与氧化钙反应,错误;B、氧化铜能与氢气反应,错误;C、有BaCl2溶液剩余,引入了杂质,错误;D、Na2CO3+2HCl==2NaCl+H2O+CO2↑,剩余的稀盐酸通过蒸发可除去,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除去杂质的原则和方法。
14. 某同学根据铜绿的成分作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中的
A. 甲和乙B. 乙和丙C. 丙和丁D. 甲和丁
【答案】D
【解析】
【详解】甲试管铜片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接触发生了锈蚀;乙中的铜片与二氧化碳和水接触,没有锈蚀,甲和乙对比说明铜的锈蚀与氧气有关;丙中的铜片与二氧化碳和氧气接触,没有锈蚀,甲和丙对比说明铜的锈蚀与水有关;丁中的铜片与氧气和水接触没有锈蚀,甲和丁对比说明铜的锈蚀与二氧化碳有关,故选D。
15. 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
A. ①④B. ①②C. ②③D. 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Zn与Fe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铁,说明了活动性锌>铁;铜与Fe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锌>铁>铜;故该方案合理。
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均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锌>铜,但无法确定铁和铜、锌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
③将Zn分别加入到H2SO4、CuSO4溶液中,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了金属活动性锌>H;Zn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锌>铜;但无法确定铁和铜、锌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
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Fe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Fe与Zn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锌>铁;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锌>铁>铜;故该方案合理。
故①④方案可行。
故选:A。
16. 归纳法是学习化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归纳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①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不管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冰是凝固的水,其水分子也是不断运动的,错误;②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错误;③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带电,不是离子,错误,故归纳错误;
B、①氢氧化钠去油污是利用其能与油脂反应,错误;②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正确;③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错误,故归纳错误;
C、①金属废弃物应分类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可以节约资源,正确;②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正确;③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新能源不污染环境,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正确,故归纳正确;
D、①制取气体: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药品,错误;②称量一定质量药品,先加砝码后加药品,错误;③可燃性气体燃烧:先检验纯度后点燃,防止发生爆炸,正确,故归纳错误。
故选C。
17. 某化学小组用如图微型装置进行模拟冶铁的实验(已知甲处反应生成C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应先将HCOOH溶液滴入,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装置乙
B. 装置乙中现象是红棕色固体变黑
C. 装置丙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倒吸
D. 装置丁作用只是吸收CO2
【答案】D
【解析】
【详解】A、操作时,先滴加HCOOH,生成一氧化碳,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再点燃乙处酒精灯,以防止发生爆炸,该选项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C、装置丙能防止丁装置的石灰水进入乙装置,装置丙的作用是防止倒吸,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故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故丁装置可吸收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又可以将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排出,可收集CO,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8. 在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水的密度为1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中应选用量程为100mL的量筒
B. 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③①②⑤④
C. 若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氯化钠含有杂质,可能导致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D. 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标签上只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即可
【答案】A
【解析】
【详解】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6%=16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100g-16g=84g(合84mL),量筒量程的选择,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应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正确;
B、配制100g1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③①⑤②④,错误。
C、若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氯化钠含有杂质,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可能导致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错误;
D、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应填写氯化钠溶液、16%,错误。
故选A。
19. 我们都要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生。对下列劳动教育中所涉及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洗洁精清洗餐具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使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不是溶解,故A符合题意;
B、用清洁球擦洗铝锅会把铝锅表面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擦去,从而失去保护的作用,所以铝锅不需要用清洁球擦洗,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厨余垃圾自制肥料是由于厨余垃圾发生缓慢氧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天然气密度比空气小,则天然气报警器安装在炉具墙壁上方,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 有关下列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图①表示向硫酸铜溶液中不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
B. 图②表示将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物质分别加热制取氧气
C. 图③表示向一定温度下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固体
D. 图④表示向等质量镁条和铝条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向硫酸铜溶液中不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逐渐减小,直至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质量变为零,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又逐渐增加,故图像正确,符合题意;
B、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物质中,纯氯酸钾中含有的氯酸钾多,则最终纯氯酸钾分解产生的氧气质量多,而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反应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故图像错误,不符合题意;
C、向一定温度下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固体,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热,水的质量减少以及温度升高都会导致氢氧化钙析出,反应结束温度恢复至室温后,析出的氢氧化钙部分溶解,但最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小于初始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故图像错误,不符合题意;
D、向等质量的镁条和铝条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镁、铝均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由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活泼,所以镁的反应速率比铝快,化学方程式为、,则等质量的镁、铝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故图像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小题,共 33分)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______;
(2)氯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微观粒子(水除外)______;
(3)锌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里的溶质______;
(4)用于制取肥皂、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的碱______。
【答案】(1)Ca(OH)2
(2)Na+、Cl- (3)ZnCl2
(4)NaOH
【解析】
【小问1详解】
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于水得到的,故溶质为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
【小问2详解】
氯化钠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符号为:Na+、Cl-;
【小问3详解】
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水,故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锌,化学式为ZnCl2;
【小问4详解】
氢氧化钠能用于制取肥皂、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化学式为NaOH。
22. 学了酸的化学性质,某同学以稀硫酸为主题,绘制了“多彩酸世界”思维导图。
(1)若要实现①,会用到______溶液。
(2)若想实现③,得到浅绿色溶液,可选用的单质是______。
(3)若选用BaCl2溶液实现⑤,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将一枚生锈的铁钉(主要成分是Fe2O3)放入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硫酸,发现______,后来又发现______的现象,其中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紫色石蕊
(2)Fe##铁 (3)BaCl2+H2SO4=BaSO4↓+ 2HCl
(4) ①. 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②. 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 ③. Fe2O3+3H2SO4=Fe2(SO4)3+3H2O ④. Fe+H2SO4=FeSO4+H2↑
【解析】
【小问1详解】
稀硫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若要实现①,会用到紫色石蕊溶液。
【小问2详解】
若想实现③,得到浅绿色溶液,可用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浅绿色硫酸亚铁和氢气实现,可选用的单质是铁;
【小问3详解】
若选用BaCl2溶液实现⑤,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将一枚生锈的铁钉(主要成分是Fe2O3)放入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硫酸,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现象为:铁锈逐渐消失,无色溶液变成黄色,当铁锈完全反应后,铁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氢气,反应现象是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3. 为寻找我国炼铜的史料,小晟同学在图书馆查阅到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其中“曾青”指的是初中化学实验中常见试剂“溶液”,也是农业上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使用的药品之一、
(1)农业上,配制波尔多液还需要用到一种初中常见的碱,该碱的俗称为_____。
(2)“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_____(填“强”或“弱”)。若将足量的铁粉加入一定量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所含阳离子为_____(填离子符号)。
(3)为探究的热稳定性,小晟同学将16.0g置于坩埚中加热,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情况下,将测得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绘制出如下图所示。
【提示:的沸点为-10℃,的沸点为44.8℃】
①加热到650℃时,开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uO和另一种氧化物X,X的化学式为_____。
②加热到1000℃时,CuO开始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请计算出图中m的值_____。(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4)小晟同学通过翻阅教材,获知溶液对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于是称取16g白色粉末加入到装有192g一定量浓度的溶液的烧杯中,发现白色固体完全溶解,充分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减轻了8g,则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答案】(1)熟石灰##消石灰
(2) ①. 强 ②. Zn2+、Fe2+
(3) ①. SO3 ②. 解:设生成氧化亚铜的质量为x,则有
x=7.2g
答:则图中m的值为7.2。
(4)8%
【解析】
【小问1详解】
农业上,配制波尔多液还需要用到一种初中常见的碱,该碱为氢氧化钙,俗称为熟石灰或消石灰;
【小问2详解】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锌>铁>铜,若将足量的铁粉加入一定量的 ZnSO4 、 CuSO4 混合溶液中,铁不能与硫酸锌反应,铁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锌和硫酸亚铁,故所含阳离子为Zn2+、Fe2+;
【小问3详解】
①加热到650℃时,16.0g CuSO4 开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8.0gCuO和另一种氧化物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则氧化物X中硫元素质量为16.0g××100%=3.2g,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0g-8.0g-3.2g=4.8g,则氧化物X中硫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则X的化学式为SO3;
②见答案;
【小问4详解】
CuSO4 溶液对 H2O2 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于是称取16g CuSO4 白色粉末加入到装有192g一定量浓度的 H2O2 溶液的烧杯中,发现白色固体完全溶解,充分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减轻了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8g,硫酸铜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后烧杯中的溶液即为硫酸铜溶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4. 科学食用营养物质,可以保障人体健康。
(1)某同学的部分体液的pH如图所示。
①图中碱性最强的体液是___________。
②该同学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可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为Al(OH)3】治疗,其原理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某84消毒液产品的部分说明如下表。
①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次氯酸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据表信息,将有效氯的质量分数为6.0%的84消毒液10g加入___________g水进行稀释,即可用于餐具消毒。
③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与84消毒液混合会产生有毒的氯气(Cl2)。请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HCl+NaClO=__________+Cl2↑+H2O。
【答案】(1) ①. 胰液 ②.
(2) ①. +1 ②. HClO ③. 1490 ④. NaCl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物质的pH>7,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故图中碱性最强的体液是胰液,故填:胰液;
②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化学方程式为3HCl+Al(OH)3=AlCl3+3H2O,故填:3HCl+Al(OH)3=AlCl3+3H2O;
【小问2详解】
①化合物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1)+x+(-2)=0,解得x=+1,次氯酸钠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价,次氯酸根是-1价,次氯酸中氢元素化合价是+1价,因此次氯酸的化学式为HClO,故填:+1、HClO;
②解:设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得10×6.0%=(10+x)×0.04%,x=1490,解得x=1490g,故填:1490;
③根据原子数目守恒原则,反应前有2个氢原子、3个氯原子、1个钠原子、1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氯原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发现反应后缺少1个钠原子和1个氯原子,故填:NaCl。
25. 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A~G是初中化学所学物质,分别由H、O、S、Cl、K、Ba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______。
(2)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A~G物质间,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写出C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
【答案】(1)SO2 (2)
(3) (4)生产化肥、农药
【解析】
【分析】A、B、C、D、E、F、G是初中化学所学物质,分别由H、O、S、Cl、Na、Ba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某单质会转化成+4价和+2价的氧化物,A又会转化成+6价的氧化物,所以A是二氧化硫,B是三氧化硫,E会转化成+2价的酸或碱,所以E是氧化钡,F是氢氧化钡,C是+6价的酸或碱,所以C是硫酸,D是+6价的盐,所以D可以是硫酸钾,G是+2价的盐,所以G是氯化钡,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A是二氧化硫,其化学式分别为:SO2;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D与G的反应是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化学方程式为:K2SO4+BaCl2=BaSO4↓+2KCl;
【小问3详解】
A~G物质间,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Ba(OH)2+H2SO4=BaSO4↓+2H2O
【小问4详解】
由分析可知,C是硫酸,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 18分)
26. 同学们往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通入CO2,未看到明显现象,于是对NaOH与CO2是否发生反应进行了探究利拓展实验。
活动一:
(1)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
(2)甲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操作及现象足以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其他同学均认为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
活动二:
(3)取活动一结束后软塑料瓶中的液体于三支试管中,分别进行如图2所示实验。当观察到三支试管中有明显现象时,均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A、B、C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______,试管中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任写其一)。
活动三:活动二结束后,同学们将三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进行废液回收,搅拌静置后发现烧杯内上层为无色清液,下层有白色沉淀,如图3。
(4)上层清液中一定不会大量存在的离子是_____。
(5)为检验上层清液中是否存在大量OH-和CO,同学们按下列表格进行试验,请完善表格。
活动四:同学们将久置而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与稀硫酸反应,欲通过测定CO2的质量,从而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他们设计了如图4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查阅文献得知:无水CaCl2只吸收水而不吸收二氧化碳。
(6)①盛装药品后,称得总质量为m1。
②逐滴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待电子天平读数不再改变时,称得总质量为m2。同学们将(m1-m2)作为CO2质量,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你认为计算得到的值与真实值比较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_。
【答案】(1)软塑料瓶变瘪
(2)二氧化碳溶于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均会试软塑料瓶变瘪
(3) ①. A试管有气泡产生,B、C试管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 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2CO3+CaCl2=CaCO3↓+2NaCl或Ca(OH)2+Na2CO3=CaCO3↓+2NaOH
(4)氢离子##H+ (5) ①. 无CO ②. CuCl2(合理即可) ③. 产生蓝色沉淀
(6) ①. 偏小 ②. 二氧化碳未完全排出装置,同时CaCl2吸收了装置外的水蒸气(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由于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是碳酸钠和水,导致瓶内气体减少,可观察到塑料瓶变瘪;
【小问2详解】
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也会使塑料瓶变瘪,所以甲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操作及现象足以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是不合理的;
【小问3详解】
当观察到三支试管中有明显现象时,均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试管A中产生气泡,即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
试管B中产生白色沉淀,即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试管C中产生白色沉淀,即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试管中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2HCl+Na2CO3=2NaCl+CO2↑+H2O、CaCl2+Na2CO3=2NaCl+CaCO3↓、Ca(OH)2+Na2CO3=2NaOH+CaCO3↓;
【小问4详解】
活动三:活动二结束后,同学们将三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进行废液回收,搅拌静置后发现烧杯内上层为无色清液,下层有白色沉淀;由于下层有白色沉淀,即碳酸钙,因此上层清液中一定不会大量存在的离子是氢离子(氢离子和碳酸钙会发生反应);
【小问5详解】
为检验上层清液中是否存在大量OH-和碳酸根离子;
①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没有明显现象,说明没有碳酸根离子;
②根据实验结论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铜溶液(指示剂除外),若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即可说明有氢氧根离子;
【小问6详解】
①盛装药品后,称得总质量为m1;
②逐滴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待电子天平读数不再改变时,称得总质量为m2。同学们将(m1-m2)作为CO2质量,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得到的值与真实值比较偏小,因为残留在锥形瓶内的二氧化碳没有完全排出,或CaCl2吸收了装置外的水蒸气,导致(m1-m2)偏小,进一步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27. 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条件时,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饱和硫酸铜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钠溶液验证碱与盐的反应(如图)。
【实验现象】甲同学实验产生蓝色沉淀,振荡后形成亮蓝色溶液;乙同学得到了浅绿色沉淀。
(1)同学们根据所学初中化学知识判断蓝色沉淀是Cu(OH)2,请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实验一】甲同学实验中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
【猜想与讨论】猜想一:此反应放热,Cu(OH)2脱水分解生成CuO
猜想二:Cu(OH)2可在足量NaOH浓溶液中溶解,溶液呈亮蓝色
(2)经过分析,甲同学很快排除了猜想一,其理由是______。
(3)为了验证猜想二,你设计的实验是______。
【结论与反思】根据实验猜想二正确。进一步查阅资料知道:Cu(OH)2在浓NaOH溶液中溶解形成亮蓝色Na2Cu(OH)4溶液。
【实验二】乙同学得到的浅绿色沉淀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1)碱和盐的反应中若碱不足提供OH﹣少,则可能生成碱式盐,碱式盐可以与酸继续反应
(2)BaCl2溶液和含有的溶液反应能生成BaSO4(白色沉淀)
【进行实验】
(4)将浅绿色的浊液过滤,得到的浅绿色沉淀用蒸馏水多次洗涤后放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填写物质名称)溶液使沉淀完全溶解,再加入______溶液,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表示浅绿色沉淀中有,则反应生成碱式硫酸铜。
【实验反思】
(5)根据上述实验一二,要生成蓝色Cu(OH)2沉淀,应该的操作是:______。
【答案】(1)CuSO4+2NaOH=Cu(OH)2↓+Na2SO4
(2)氧化铜是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
(3)取少量氢氧化铜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溶解
(4) ①. 稀盐酸 ②. 氯化钡
(5)在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
【解析】
【小问1详解】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小问2详解】
氧化铜固体为黑色难溶于水,所以猜想一错误;
【小问3详解】
要验证猜想二成立,即氢氧化铜可在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可另取少量的氢氧化铜固体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实验,观察是否溶解即可;
【小问4详解】
由资料可知,碱式盐可与酸发生反应,所以验证浅绿色沉淀是否为碱式盐,可加入酸,但后面要验证硫酸根离子,所以可加入盐酸,使沉淀溶解后再根据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能产生硫酸钡沉淀,验证出硫酸根离子。故填稀盐酸、氯化钡;
【小问5详解】
由实验一可知,向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产生蓝色沉淀,由实验二可知,向足量硫酸铜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会产生碱式盐,所以要生成氢氧化铜沉淀,需在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9分)
28.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内容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可用图1表示。
(1)写出过程Ⅰ的一个用途:______。
(2)过程Ⅱ发生的反应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石灰石样品进行探究。在烧杯中加入石灰石样品25g(其中CaCO3质量分数为80%),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反应,也不溶于水)。
①当加入稀盐酸73g时(即图中A点),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②当加入稀盐酸146g时(即图中B点),求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1)制取生石灰
(2)放热 (3) ①. CaCl2 ②. 14.1%
解:设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的质量分别为x、y。
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1%。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1可知,过程Ⅰ为高温煅烧石灰石得到生石灰,故其用途可以是制取生石灰;
【小问2详解】
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则过程Ⅱ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小问3详解】
①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反应,也不溶于水,由图2可知,加入146g稀盐酸时石灰石的质量不再变化,说明此时碳酸钙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当加入稀盐酸73g时,石灰石有剩余,加入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则此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氯化钙,其化学式为;
②由上述分析可知,加入146g稀盐酸时碳酸钙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此时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钙,计算过程见答案。选项
应用及原理
基本反应类型
A
盐酸除铁锈:6HCl+Fe2O3=2FeCl2+3H2O
复分解反应
B
氢氧化钠处理工厂废气中的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4+H2O
复分解反应
C
用熟石灰制生石灰: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D
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
置换反应
选项
物质(括号内
为杂质)
除杂试剂
实验操作
A
CaO(CaCO3)
水
溶解、过滤
B
H2(CO)
灼热CuO
洗气
C
NaCl(Na2SO4)
过量BaCl2溶液
过滤
D
NaCl(Na2CO3)
足量稀盐酸
蒸发结晶
A.对微粒的认识
B.化学与生活、安全
①水凝固成冰,水分子不再运动
②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③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①氢氧化钠去油污是利用其乳化作用
②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③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化学与能源、环境
D.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①金属废弃物应分类回收利用
②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
③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使用太阳能
①制取气体:先加药品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称量一定质量药品:先加药品后加砝码
③可燃性气体燃烧:先验纯后点燃
选项
劳动教育内容
化学知识
A
洗洁精清洗餐具油污
洗洁精能溶解油污
B
铝锅不需要用清洁球擦洗
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
C
用厨余垃圾自制肥料
厨余垃圾发生缓慢氧化
D
天然气报警器安装在炉具墙壁上方
天然气密度比空气小
【产品特点】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有效氯的质量分数为5.1%~6.9%。
【餐具消毒】用有效氯的质量分数为0.04%的消毒液浸泡,20min后用生活饮用水冲净。
【注意事项】①外用消毒剂,须稀释后使用。
②不得将本产品与酸性产品(如厕类清洁产品)同时使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
无明显现象
______
②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______(指示剂除外)
_______
有大量O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东片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A4,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份化学联考试卷,文件包含初四化学联考试题docx、初四化学联考试题pdf、初四化学联考试题答题卡pdf、初四化学联考答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二校联考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