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衡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C13联考 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C13联考 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劳动实践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淘米洗菜B.晾晒衣服C.缝补衣服D.生火煎蛋
2.下列劳动实践项目与对应的化学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3.打扫厕所时常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3C.+1D.0
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C.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D.空气质量指数日报中所列的空气质量指数等级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5.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闻气体气味B.滴加液体
C.给液体加热D.检查气密性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放出热量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固体
C.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2024年5月15日“全国低碳日”,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垃圾分类,废物利用B.夏天空调温度设置过低
C.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D.骑自行车出行
8.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上的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C.净化水的方法中,蒸馏是单一净化程度最高的
D.爱护水资源的主要途径为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
9.化学发展长河中,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下科学家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张青莲——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B.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
C.拉瓦锡——提出了分子学说D.闵恩泽——研发石油生产催化剂
10.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6000L氧气通过加压可装在40L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11.在化学符号3SO中,表示离子个数的数字是( )
A.2B.3C.4D.1
12.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其化学式为C6H8O6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9:1
B.维生素C属于化合物
C.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维生素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13.下列有关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B.在煤炉上放一盆水能防止CO中毒
C.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CO具有还原性,故常用于冶炼金属
14.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观念: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B.科学思维:阳离子带正电,带正电的粒子都是阳离子
C.科学探究与实践:可用细铁丝代替红磷完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D.科学态度与责任:SO2、CO、CO2都是空气污染物,应控制排放
15.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则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5小题)
16.湖南郴州汝城温泉被誉为“华南第一温泉”、“中国第一氡泉”,请回答下列问题:
(1)温泉水中含有“硫、钾、钙、碘”等,这里的“硫、钾、钙、碘”指的是 。
(2)进入温泉池中的水可通过活性炭进行净化,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3)氡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x的数值是 。
17.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成功发射,将与神舟十八号完成在轨轮换。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所需氧气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电解水,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1)上述过程中空白方框内应填写______。(填字母)
A.B.C.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3)此实验可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1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1)③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比较容易 (选填“得”或“失”)电子。
(2)由②和④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③、④、⑤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
19.阅读下列材料。
石头纸是以丰富的矿产资源碳酸钙为主要原料,以高分子材料及多种无机物为辅助原料,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其原料在地球上储量丰富,来源广泛且对环境友好。与传统造纸相比,无需砍伐树木,避免了森林砍伐带来的生态破坏,造价仅为传统植物纤维造纸的三分之一。生产过程不需要添加强酸、强碱、漂白剂等,不排放废水、废渣和有毒有害气体,不会对水体、土壤和空气造成污染。而且产品使用后可自然降解,即使被当作垃圾处理,在自然环境中也能较快地分解为无害物质,不会产生白色污染等环境问题。具有防水、防潮、防蛀、无毒、耐折、耐撕、耐油等特点。但是,石头纸的厚度偏差和稳定性均比传统植物纤维纸差,易变形,使得难以大宽幅和高速生产,因此难以完全替代传统植物纤维纸。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石头纸”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石头纸”有哪些优点? (答一点)。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传统纤维纸会受潮,“石头纸”不会B.“石头纸”原料造价比传统纤维造纸高
C.“石头纸”不宜在高温条件下生产D.“石头纸”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纤维纸
20.湖南平江豆干,又名平江酱干或平江香干,是湖南岳阳平江县的特色美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风味特点。豆干的制作过程如图所示:
(1)图中的X操作与实验室的 (填操作名称)原理相同,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
(2)豆腐制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软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
2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供硫燃烧使用,最合适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
(3)若实验室用AD装置组合来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用F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其验满方法是 。
四、科学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
22.实验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完质量守恒定律后在化学实验室进行了科学实验探究。
(1)兴趣小组用A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A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
(2)兴趣小组用C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时,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 ,通过上述实验,同学们得出结论: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必须在 装置中进行。
(3)兴趣小组用D装置进行实验,发现产物中有少量淡黄色物质,于是小组同学就淡黄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展开了进一步探究:
【查阅资料】
I.查阅镁的化合物的相关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II.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III.氧化镁难溶于水。
【提出猜想】同学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Mg3N2。
【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淡黄色固体为氮化镁。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数目 ④原子质量 ⑤元素种类 ⑥元素化合价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
23.某兴趣小组对石灰石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取26g样品放入烧杯中,将225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3次加入到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测得数据如表所示。请计算:
(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 g。
(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答案】D
【详解】A、淘米洗菜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晾晒衣服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缝补衣服只是衣服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生火煎蛋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故选D。
2.【答案】C
【详解】A、用铅笔芯制作电极,原因是石墨有导电性,选项正确;
B、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稀有气体制霓虹灯,选项正确;
C、汞原子受热时,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水银的体积增大,可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选项错误;
D、氧气能供给呼吸,向鱼缸中通入氧气可维持鱼缸中鱼的生命,选项正确,故选C。
3.【答案】C
【详解】次氯酸钠(NaClO)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x=+1。故选C。
4.【答案】A
【详解】A、空气中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因此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A选项正确;
B、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而质量分数不是78%,B选项错误;
C、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但没有可燃性,不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C选项错误;
D、空气质量指数日报中所列的空气质量指数等级越大,空气质量越差,D选项错误。
故选:A。
5.【答案】B
【详解】A、闻气味时,应打开试剂瓶,用手轻轻扇动瓶口附近的空气,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子即可,不可凑近瓶口闻气味,A选项错误;
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置于试管口正上方悬空滴加,B选项正确;
C、加热液体时,需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在距离试管口三分之一的位置,液体的体积不超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与桌面呈45°角倾斜,试管口不可对着人,图中液体的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C选项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先构建封闭体系,再改变装置内的气压,根据相应现象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示装置通过长颈漏斗与外界连通,不是封闭体系,无法检查气密性,D选项错误。
故选:B。
6.【答案】C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没有雾,A选项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现象,B选项错误;
C、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选项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选项错误。
故选:C。
7.【答案】B
【详解】A、垃圾分类,废物利用,可以减少垃圾产生的二氧化碳,符合低碳主题,A选项错误;
B、夏天空调温度设置过低,会消耗大量的电能,从而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主题,B选项正确;
C、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塑料垃圾,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符合低碳主题,C选项错误;
D、骑自行车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主题,D选项错误。
故选:B。
8.【答案】A
【详解】A、地球上的水资源大部分是咸水,不能被人类直接利用,淡水含量较低,所以地球上的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选项错误;
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选项正确;
C、净化水的方法中,蒸馏几乎能够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是单一净化程度最高的,选项正确;
D、爱护水资源的主要途径为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选项正确,故选A。
9.【答案】C
【详解】A、张青莲的贡献是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选项正确;
B、门捷列夫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选项正确;
C、拉瓦锡提出来空气又担起和氧气组成的论断,选项错误;
D、闵恩泽研发石油生产催化剂,选项正确,故选C。
10.【答案】D
【详解】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挥发出的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使远处的人也能闻到香味,A选项正确;
B、6000L氧气通过加压可装在40L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加压后分子间隔减小,导致氧气体积减小,B选项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它们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选项正确;
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没有生成新物质,分子种类不变,D选项错误。
故选:D。
11.【答案】B
【详解】位于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故在化学符号中,表示离子个数的数字是3,故选:B。
12.【答案】D
【详解】A、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A选项正确;
B、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维生素C是由C、H、O这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B选项正确;
C、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可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选项正确;
D、分子由原子构成,维生素C由维生素C分子构成,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D选项错误。
故选:D。
13.【答案】B
【详解】A、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中毒,故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说法正确;
D、CO具有还原性,故常用于冶炼金属,故说法正确。
故选B。
14.【答案】A
【详解】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阳离子带正电,但带正电的粒子并不是都是阳离子,如质子也带正电,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因此不能用细铁丝代替红磷完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属于空气污染物,但是空气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答案】A
【详解】A、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A选项正确;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O2、O3的混合物,只含氧元素,不属于单质,B选项错误;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也有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C选项错误;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例如He和Mg,二者最外层电子数都是2,但He属于满电子稳定结构,Mg属于不稳定结构,化学性质不相似,D选项错误。
故选:A。
16.【答案】(1)元素
(2)吸附
(3)86
【详解】(1)物质由元素组成,温泉水中的“硫、钾、钙、碘”指的是宏观上存在的元素。
(2)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各种有毒有颜色有气味的物质。进入温泉池中的水可通过活性炭进行净化,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3)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左侧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根据氡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有。
17.【答案】(1)B
(2)分解
(3)氢元素和氧元素
【详解】(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有2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反应后有4个氢原子,缺少2个氧原子,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补全模型图为:,故选B;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8.【答案】(1)失
(2)Al2O3
(3)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详解】(1)由图可知,③号元素是位于第三周期的钠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变化中比较容易失电子,故填失。
(2)由图可知,②号元素为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④号元素为铝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3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故填Al2O3。
(3)③、④、⑤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原因是三种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故填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19.【答案】(1)混合物
(2)原料来源广泛(合理即可)
(3)AC
【详解】(1)石头纸是以丰富的矿产资源碳酸钙为主要原料,以高分子材料及多种无机物为辅助原料,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可知石头纸含有碳酸钙、高分子材料、多种无机物,属于混合物。
(2)根据题目信息,石头纸的优点有:原料来源广泛、生产过程无污染、能自然降解、防水、防潮、防蛀、无毒、耐折、耐撕、耐油等。
(3)A、传统纤维纸会受潮,“石头纸”防水防潮,A选项正确;
B、石头纸造价仅为传统植物纤维造纸的三分之一,B选项错误;
C、“石头纸”稳定性较差,不宜在高温条件下生产,C选项正确;
D、石头纸的厚度偏差和稳定性均比传统植物纤维纸差,易变形,使得难以大宽幅和高速生产,因此难以完全替代传统植物纤维纸,D选项错误。
故选:AC。
20.【答案】(1) 过滤 引流
(2)煮沸
【详解】(1)图中的X操作将豆渣与豆浆分离,与实验室的过滤原理相同,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
(2)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1.【答案】(1)锥形瓶
(2)BE
(3)
(4)将燃着的木条靠近管口c,若木条熄灭,说明CO2已收集满
【详解】(1)根据图像,仪器a是锥形瓶。
(2)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供硫燃烧使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快速分解生成水、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反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硫燃烧需要较纯净的氧气,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硫,因此最好使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完毕在瓶内留少量水即可,则收集装置应选用E,装置组合是BE。
(3)A装置是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若实验室用AD装置组合来制取氧气,可以是加热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4)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通常使用燃着的木条验满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用F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二氧化碳从长管(b端)通入,空气从短管(c端)排出,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靠近管口c,若木条熄灭,说明CO2已收集。
22.【答案】(1)形成密封装置;平衡装置内外气压,防止瓶塞飞出(合理即可)
(2)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密闭
(3) 将点燃的镁带伸入装有纯净N2的集气瓶中 生成了淡黄色固体
(4)①②④⑤
【详解】(1)A实验装置中小气球的作用是形成密封装置;平衡装置内外气压,防止瓶塞飞出;
(2)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使得左盘质量减少,故天平右偏,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3)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氮化镁,方案为:将点燃的镁带伸入装有纯净N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带能安静的燃烧,生成了淡黄色固体,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元素种类、物质总质量,故选①②④⑤。
23.【答案】(1)8.8
(2)解: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6.9%。
【详解】(1)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水,化学方程式为。根据表格信息,第一次加入75g稀盐酸,产生3.3g CO2;第二次加入75g稀盐酸,又产生3.3g CO2;第三次加入75g稀盐酸,只产生2.2g CO2,说明第三次加入稀盐酸后,碳酸钙完全反应,产生CO2的总质量为。
(2)碳酸钙完全反应后产生8.8g CO2,据此可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详见答案。
选项
劳动实践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铅笔芯制作电极
石墨有导电性
B
用稀有气体制霓虹灯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C
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
汞原子受热体积变大
D
向鱼缸中通入氧气
氧气能供给呼吸
物质
MgO
Mg3N2
Mg(NO3)2
MgCO3
Mg(OH)2
颜色
白色
淡黄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次数
一
二
三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75
75
75
产生气体的质量/g
3.3
3.3
2.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城区初中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市四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成章实验中学等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A4,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