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题(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
1.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要素中的( )
A.问题B.证据C.解释D.交流
2.下列数据接近实际的是( )
A.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B.0的声音人耳刚好能听到
C.声呐发出声音的频率高于2000D.泰州12月份的最低气温能达到-20℃
3.如图所示,拨尺发声实验中,多次改变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尺端,尺发出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声音主要指其( )
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
4.将手机“背景灯光提示”和“声音提示”功能打开,放到真空玻璃钟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空气,然后打电话呼叫手机,看到背景灯光亮却听不到铃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和光都能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和光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背景灯亮光不是光源D.人看到的是手机的虚像
5.“嫦娥六号任务”搭载的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为月面探测提供服务,通过反射激光进行精准测量定位。以下光现象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
A.三棱镜分解太阳光B.竿在阳光下形成影子
C.放大镜把字放大D.丹顶鹤在水中形成倒影
6.如图甲所示是公共场所的宣传投影灯,装在高处的投影灯照在地面上出现图案,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晚上看到地面上的图案很清晰是因为光在地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B.该投影灯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C.调小镜头与图片的距离,地面上的图案变大
D.地面上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
7.盆栽养护应遵循“土壤含水不浇水,土壤干时要浇水”的原则。春季,小明自制“土壤含水显示仪”,探测花盆内土壤是否含液态水。如图所示,中午将试管倒插入土壤深处,傍晚发现试管内上端出现水珠,说明土壤含液态水。从土壤含液态水到试管内出现水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先升华后液化D.先升华后凝华
8.如图所示,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碘的熔点约为114℃。打开电吹风热风挡对玻璃泡加热,温度约为60℃,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停止加热,冷却后玻璃泡内又出现碘颗粒。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热时,碘颗粒熔化B.冷却时,碘蒸气凝固
C.加热时,碘颗粒升华D.冷却时,碘蒸气液化
9.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向左移动光屏至适当位置,光屏上能呈现烛焰缩小的像
B.只向右移动光屏至适当位置,光屏上能呈现烛焰放大的像
C.只向右移动蜡烛至适当位置,光屏上能呈现烛焰放大的像
D.只移动凸透镜至适当位置,光屏上能呈现烛焰等大的像
10.如图所示是学校舞蹈房的两块相互垂直的平面镜,一束光线AB射到其中一块平面镜上,经两次反射后射出的光线为CD,若将入射光线AB的入射角增加1°,则出射光线CD的反射角将( )
A.增加1°B.减少1°C.增加2°D.减少2°
11.小龙帮妈妈做饭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烧开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C.一杯热水拿到冷的空调房内,杯子的外壁会有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油炸食品比水煮熟的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12.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分别在烧杯和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碎冰并各放了一支温度计组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探究实验,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需要吸热B.试管中的冰熔化过程用时约4分钟
C.第6分钟试管中的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D.第8分钟烧杯中的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
13.在音乐社团活动过程中,乐器发出的声音通过 传到人耳。人耳能区分钢琴和长笛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泰州高架桥快速路上,在靠近居民区的道路两旁竖起了高高的透明墙,是为了在 控制噪声,防止打扰居民的日常生活。
14.如图所示,夜晚,小华通过可左右推拉的竖直窗户玻璃观察发光吊灯的像和自己的像。小华靠近玻璃窗观察,她像的大小 ,她与像之间的距离 。向右推动玻璃窗,吊灯像的位置 。(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5.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10cm的白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如图是他用该凸透镜观看书本上“中国梦”三个字时的情况,如果他想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国”字,小明需要将凸透镜 书本(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和书本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
16.据记载,唐朝时省油灯已在四川地区出现。瓷质灯体如碗状,腹部有中空夹层,可通过注水孔向夹层装水,碗内有油和灯芯,如图所示。燃灯前,向注水孔缓慢注入冷水,让空气及时排出。燃灯时, 吸收燃烧产生的热量后不断蒸发,使灯碗和灯油 较低,灯油蒸发速度 ,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17.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 是折射光线,界面的 (选填“上”、“下”、“左”或“右”)侧是玻璃。
18.百米赛跑时,如果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枪声后才开始计时,那么他记录的成绩准确吗? ,记录的时间比运动员的真实跑的时间变 (多了、少了)。若计时员用这种方法测某同学的赛跑成绩是12.21秒,则这位同学赛跑的真正成绩是 秒。
19.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衣服上的冰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寒冷的冬夜,窗玻璃的 侧(选填“内”或“外”)会出现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热(选填“吸”或“放”)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入几桶水,可以利用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 热(选填“吸”或“放”)使菜窖内温度不会太低,菜不会冻坏。
20.如图甲所示,之间是太阳光经三棱镜色散后在屏上得到的彩色光带。将电子温度传感器分别放在A、B两点外侧,测得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曲线①对应的是 线,曲线②对应的光线具有比较显著的 。
21.用影子辨别方向:如图所示中午前后,用描点的方法在地面上画出竖直杆阴影顶端的运行轨迹,找出其中距O最近的点A,则就指向 (选填“东”“南”“西”或“北”),这一技能应用的光学知识是 。
22.如图所示,小明某次在光具座上探究“视力的矫正”的实验时,它用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用光屏模拟人眼的 。小明先固定蜡烛,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撤掉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为了使像重新清晰,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得到清晰的像后可以发现,该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相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
23.根据要求作图。
(1)如图所示,在图中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2)如图所示,一束光经水面反射进入水中的鱼眼睛,请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如图所示,将光路补充完整。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6小题)
24.小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为顺利完成实验,MN应选择 (选填“透明玻璃板”或“平面镜”),并将其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将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MN前面,将外形相同、没有点燃的蜡烛B在MN后面移动,直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重合现象说明 。此时,蜡烛B所处的位置即为像的位置;
(3)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三组像与物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平面镜成像时, ;
(4)为判断平面镜成像的虚实,用光屏替代蜡烛B,然后 (选填“直接”或“隔着MN”)观察光屏上有无像,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25.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器材有:激光笔、平面镜、标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可沿中缝折叠)、白板;
(1)如图甲所示,将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它的反射光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光斑,保持光在平面镜上的入射点不变,减小入射光与平面镜的夹角,则光屏上的光斑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2)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①平面镜水平放置,标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为了显示入射光路,应使一束光 纸板A,射向镜面上的O点,将纸板B绕接缝向前或向后翻折,当纸板B和纸板A在 时,纸板B上能呈现反射光束;
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此可知: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
③用另一束光逆着反射光的方向射到镜面,观察到反射后的光会逆着原来入射光的方向射出,这表明:— ;
(3)利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让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在入射点O放置白板并调整位置,发现白板只在某一位置能同时呈现入射光和反射光,测得此时白板与镜面夹角为 ,实验表明: 。
26.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按图甲组装器材,使用大试管可以适当缩短实验时间,也可以更好地观察水沸腾前后 的变化。用酒精灯加热,水温达到88℃时开始读数,每隔1min记录一次,第3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
(2)用表中数据在图丙上作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
(3)由图可知,水的沸点t为 ℃;
(4)为研究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用抽气打气两用气筒、橡皮塞等组装成如图丁所示装置。用气筒 (抽气/打气),观察到水再次沸腾,记录此时的温度T,发现T t(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7.小明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冰、盐冰的熔化或凝固的特点。
(1)图甲试管装有碎冰块,应选用颗粒 的冰块做实验(选填“较大”或“较小”);
(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第10min时,物质处于 态;
(3)小明在水中放盐,然后放入冰箱进行冷冻,记录了数据并画出了图像丙,观察图像,凝固过程是 (选填“”、“”或“”);
(4)由上述实验过程可知,严寒的天气,护路工人向地面撒盐是 (选填“提高”或“降低”)冰雪的熔点;
(5)如图丁,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理由是 。
28.夏天,小明在“对冰箱中热现象的探究”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
(1)研究电冰箱内的温度分布情况。
①需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实验室普通温度计、冰箱、 和小团湿棉花;
②小明用湿棉花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包裹起来,再将温度计分别放在冷藏室的上部、中部、下部以及冷冻室测量温度,保持温度计位置到电冰箱门的距离相同。每次测量5min,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迅速读出示数并将示数记录在表中,测量结果如下表;
③小明的奶奶从超市买回来一些鸡蛋。小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鸡蛋在2~5℃中可保存约20天,7~10℃中可保存约7天,温度过低时鸡蛋将会被冻坏,为了进行保鲜鸡蛋,电冰箱内最合适的位置是 ;
A.冷藏室上部 B.冷藏室中部 C.冷藏室下部 D.冷冻室
④为了获得普遍规律,小明重做以上实验时,忘记用湿棉花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包裹起来,测量得到的温度相对第一次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研究冰箱中霜的主要来源。
①小明发现妈妈将食物放入冰箱冷冻室前,一般先用保鲜膜将食物包起来,这样做 (选填“容易”或“不容易”)在电冰箱中产生霜;
②小明将一碗水放入冰箱冷冻室,关闭冰箱门6h后,打开发现水已经全部结冰,但冰箱冷冻室内壁上的霜却很少;接着再将相同的一碗水放入冷冻室,每隔10min打开冰箱门一次观察碗内水的状态,6h后水也全部结冰,但此时冰箱冷冻室的内壁上霜却明显增多;根据以上实验,冰箱中的霜主要是来自冰箱 (选填“内部”、“外部”或“食物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要想减少冰箱冷冻室内霜的产生,你的建议是 。
29.学过透镜知识后,小明实验小组在光学实验室(暗室)想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可用的器材有:光源S(视为点光源)、圆形凸透镜(直径为D)、光具座、光屏(足够大)。
(1)经讨论他们决定先从测凸透镜的焦距开始,在光屏中央画一个与凸透镜直径相同的圆,找出圆心,将光源、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点光源和在 上;
(2)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将光源从紧贴凸透镜的位置缓慢向外移动,直到光屏上的光斑 ,此时各器材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就可以从光具座上读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
(3)为了验证测出的焦距值是否准确,小明提出可以左右移动光屏,若光屏上的光斑大小不变,则测出的焦距准确、若向右移动光屏,光斑变大,说明本次测出的凸透镜的焦距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在移动光屏的过程中,小明发现在光屏上光斑外侧还有一个暗环,他猜想可能是凸透镜的边框造成的,于是他拆除边框直接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验证,发现暗环仍然存在.查阅资料后发现:点光源发出的光,一部分在透镜外侧直接照射到光屏上,另一部分经过透镜后照射到光屏上,中间部分没有光就形成了暗环,若光源S在左焦点上,光屏在右焦点处,如图乙所示,请你算出此时暗环的面积等于 ;
(5)保持凸透镜、光屏在图甲位置不变,把光源移至20刻度处,移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此时有一只小飞虫落在了凸透镜上,光屏上 (选填“有”或“没有”)飞虫的影子;
(6)保持(5)中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不变,再将把光源移至15刻度处,若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移动的距离 5(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参考答案
1.【答案】B
【详解】就“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要素中的实验探究寻找证据环节,故B正确,ACD错误。
2.【答案】B
【详解】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故A不符合题意;
B.0dB的声音是人耳刚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故B符合题意;
C.声呐发出的是超声波,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故C不符合题意;
D.泰州作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城市,其冬季气温通常不会降至-20℃,故D不符合题意。
3.【答案】B
【详解】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刻度尺振动的振幅相同,刻度尺振动的快慢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B符合题意。
【关键点拨】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个方面。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征,它与声源的材料、结构有关。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
4.【答案】D
【详解】AB.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空气,罩内的介质空气越来越小,然后打电话呼叫手机,看到背景灯光亮却听不到铃声,这说明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B错误;
C.背景灯亮光是灯自行发光,是光源,故C错误;
D.手机反射的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又从玻璃射入空气,然后进入人眼,经过了两次折射,人看到的是由折射光线反向延长会聚成的手机的虚像,故D正确。
5.【答案】D
【详解】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通过反射激光进行精准测量定位,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A.三棱镜分解太阳光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
B.竿在阳光下形成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放大镜把字放大是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
D.丹顶鹤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D符合题意。
6.【答案】C
【详解】A.晚上看到地面上的图案很清晰是因为光在地面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故A错误;
B.该投影灯成像时,像距远大于物距,成的是放大的实像,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故B错误;
C.调小镜头与图片的距离,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也变大,地面上的图案变大,故C正确;
D.像能成在地面上,相当于可成在光屏上,是实像,所以,地面上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
7.【答案】A
【详解】中午将试管倒插入土壤深处,由于中午土壤温度较高,土壤中的水分蒸发进入试管;傍晚温度降低,试管中的水蒸气液化附着在试管壁上,试管内上端出现水珠,说明土壤含液态水。从土壤含液态水到试管内出现水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8.【答案】C
【详解】加热时,观察到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说明固态的碘颗粒升华成碘蒸气;停止加热,冷却后玻璃泡内又出现碘颗粒,说明碘蒸气遇冷凝华成碘蒸气,故ABD错误,C正确。
9.【答案】D
【详解】A B.图中物距为,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物距等于焦距,只向左或向右移动光屏至适当位置,光屏上不能成像,故AB错误;
C.只向右移动蜡烛至适当位置,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不能成像,故C错误;
D.将凸透镜移动到55cm,物距为,像距为此时,光屏上能呈现烛焰等大的像,故D正确。
【关键点拨】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
实像总是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10.【答案】B
【详解】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镜对光线进行两次反射,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相关几何知识可知,两次反射后射出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是平行的,因此入射光线AB的入射角增加1°,则出射光线CD的反射角将减少1°。
11.【答案】D
【详解】A.水烧开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液化成的小液滴,故A错误;
B.冰棍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B错误;
C.一杯热水拿到冷的空调房内,由于杯子的外壁温度高,不会有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错误;
D.油炸食品比水煮熟的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食物处在温度越高的环境中,熟的越快,故D正确。
12.【答案】B
【详解】A.冰是晶体,由图知道,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点,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因为烧杯中的冰熔化后试管中的冰才会开始从烧杯中吸收热量而开始熔化,由图乙知道,虚线是试管内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实线是烧杯中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试管中的冰熔化过程用时
14min-5min=9min
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第6min时试管中的冰处于熔化过程,但还没有完全熔化,因此处于固液共存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因为从第4min到第10min是烧杯中的冰熔化时间,因此第8min时烧杯中的冰处于固液共存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13.【答案】空气;音色;传播过程中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音乐社团活动过程中,乐器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耳。
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人耳能区分钢琴和长笛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在靠近居民区的道路两旁竖起了高高的透明墙,阻碍了噪声的传播,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防止打扰居民的日常生活。
14.【答案】不变;变小;不变
【详解】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故小华靠近玻璃窗时,她的像大小不变,由于物距变小,像距也会变小,她与像之间的距离也会变小。
向右推动玻璃窗,像和物关于玻璃窗对称的关系不变,所以当吊灯的位置不变,像的位置也不变。
15.【答案】10;远离;小于10cm
【详解】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所以根据题意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因为想要看到正立的像,所以可知此时凸透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放大镜利用的是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所以想看到正立的“国”字,凸透镜和书本的距离应小于10cm,而当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大,成的虚像越大,所以可知想要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国”字,小明需要将凸透镜远离书本,但是距离应小于10cm。
【关键点拨】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
实像总是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16.【答案】水;温度;减小
【详解】由于蒸发的影响因素有温度的高度、表面积大小、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温度越低,蒸发越慢。燃灯时,水吸收燃烧产生的热量后不断蒸发,蒸发吸热,使灯碗和灯油温度较低,灯油蒸发速度减小,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17.【答案】OG;右
【详解】由图知道,∠BOF=30°,所以
∠COF=90°﹣30°=60°
同理
∠COE=60°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CD为法线,AB为界面,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G一定为折射光线,FO为入射光线,OE为反射光线,∠COF为入射角,由图知道,折射角为
∠GOD=30°
因为折射角∠GOD小于入射角∠COF,所以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所以AB右侧是玻璃。
18.【答案】不准确;少了;12.50
【详解】百米赛跑时,如果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枪声后才开始计时,运动员起跑的时间在计时员听到枪声之前,因此计时员记录的成绩不准确,记录的时间比运动员的真实跑的时间变少。
依题意得,这位同学赛跑的真正成绩是
19.【答案】升华;内;放;凝华;凝固;放
【详解】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衣服上的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
“冰花”是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窗玻璃内表面凝华为小冰晶,此过程放热。
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水受冷就会凝固,凝固要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
20.【答案】紫外;热效应
【详解】 A、B之间是太阳光经三棱镜色散后在屏上得到的彩色光带,将电子温度传感器分别放在A、B两点外侧(即A、B两点外侧是不可见光),测得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图乙中曲线①说明随着时间的增加,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变化很小,故①是紫外线,该光线的特点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还能消毒杀菌。
曲线②说明随着时间的增加,测得的温度升高较快,即该不可见光的热效应强,所以②是红外线。
21.【答案】北;光的直线传播
【详解】OA是最短的影子,说明此时阳光与地面夹角最大,这是正午,又由于正午时太阳在正南方,所以影子在正北方,即OA指向北,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2.【答案】视网膜;靠近;变小
【详解】眼睛承接像的结构是视网膜,光屏也是用来承接像的,所以光屏的作用相当于视网膜。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会使得所成的像远离凸透镜,所以撤去近视眼镜,所成的像会变近,应将光屏靠近透镜,光屏会出现清晰的像。
撤去近视眼镜后,相当于凸透镜的焦距减小了,凸透镜所成的像靠近凸透镜,即像距变小了,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可知像变小,即该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相比变小了。
23.【答案】(1)见详解
(2)见详解
(3)见详解
【详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到镜面的距离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物与像之间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成的像为虚像,如下图所示:
(2)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水中法线左侧画出入射光线,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偏离法线,如下图所示:
(3)射向凹透镜的光线且其延长线过凹透镜的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所示:
24.【答案】(1)透明玻璃板;竖直 (2)像与物大小相等 (3)见解析 (4)直接;虚
【详解】(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了方便确定像的位置,应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直接通过玻璃板既可观察到成像情况,又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透明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以确保物体和像都在水平桌面上。
(2)蜡烛B与A外形相同,B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B与A的像大小相等,则A的像与A大小相等,所以在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图乙中,测量每组对应的A及其像与镜面距离,可得:在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隔着MN观察时,有反射光线进入眼睛,仍能观察到像,所以应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在光屏上能呈现,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直接在光屏上观察不能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关键点拨】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成像特点是:(1)像与物大小相等;(2)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5.【答案】(1)下
(2)紧贴;同一平面内;相等;光路是可逆的
(3)9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详解】(1)保持光在平面镜上的入射点不变,减小与平面镜的夹角,即入射角增大,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也远离法线,故反射光线在光屏上的光斑向下移动。
(2)①由漫反射知道,为了显示入射光路,应使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镜面上的O点。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因此,当纸板B绕接缝ON向前或向后翻折时,只有纸板B和纸板A在同一平面内时,纸板B上才能呈现反射光束。
②由表格中的实验数据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③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的方向射到镜面上,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入射光的方向射出,这个现象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即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由于法线不在纸板平面内,则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只有白板与镜面的位置关系是垂直关系时,即白板与镜面成90°角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26.【答案】(1)气泡;94
(2)见详解
(3)98
(4)抽气;小于
【详解】(1)实验中,需要观察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情况,使用大试管可以适当缩短实验时间,也可以更好地观察水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其示数为94℃。
(2)用表中数据在图丙上描点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图所示:
(3)由图可知,当水温为98℃后,水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水的沸点为98℃。
(4)用气筒抽气,使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观察到水再次沸腾,记录此时的温度,发现,说明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27.【答案】(1)较小
(2)固液共存
(3)
(4)降低
(5)变多;见解析
【详解】(1)在实验中,用较小颗粒的冰块,可以使冰块受热更加均匀。
(2)由图乙的“温度—时间”图像可知,5~15min物质处于熔化过程,故第10min时,物质处于熔化过程,因此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3)由于晶体的凝固过程温度不变,由图丙可知,DE段温度不变,是凝固过程。
(4)由图丙可知,DE段温度不变是凝固过程,凝固过程中的温度保持-2℃不变,因此盐水的凝固点是-2℃。因此盐水凝固点更低,所以严寒的天气,护路工人向地面撒盐是降低冰雪的熔点。
(5)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放出热量,导致试管中更多的水凝固形成冰,所以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
28.【答案】(1)秒表;C;偏大
(2)不容易;外部;减少打开冰箱门的次数
【详解】(1)为了比较电冰箱内不同区域的温度情况,需要控制时间相同,看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故除了温度计,还需要秒表和小团湿棉花。
已知鸡蛋在2~5℃中可保存约20天,保存时间最长,由表一数据知,冷藏时,冷藏室下部的温度约为3℃,所以鸡蛋应该放在冷藏室下部冷藏保鲜的效果最好,故C符合题意,ABD符合题意。
忘记用湿棉花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包裹起来,则当打开冰箱门记录温度时,温度较高的空气进入冰箱,使得冰箱内温度升高,则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所以测量得到的温度相对第一次偏大。
(2)将食物放入冰箱冷冻室前,用保鲜膜将食物包起来,可以减小食物水分的蒸发,使冰箱中的水蒸气较少,则冰箱中不容易产生霜。
根据题意可知,在不打开冰箱门时,冰箱内的霜很少,经常打开冰箱门时,冰箱内的霜比较多,这表明经常打开冰箱门时,冰箱外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冰箱后会凝华成霜;要想减少冰箱冷冻室霜的产生,可以减少打开冰箱门的次数。
29.【答案】(1)同一水平直线
(2)与所画圆完全重合;11.0
(3)偏小
(4)
(5)缩小;没有
(6)左;小于
【详解】(1)为使点光源从焦点处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形成与凸透镜一样大小的光斑,应将点光源、凸透镜光心和圆心O'调到同一水平直线上。
(2)因为圆圈和凸透镜是等大的,所以当光斑和圆圈重合时说明折射光线是平行的,这时点光源刚好在焦点上,因此应该是直到光屏上的光斑与所画圆完全重合。
凸透镜的焦距是
(3)若移动光屏,光屏上的光斑大小不变,说明折射光线是平行的;如果点光源在焦点以内,那么向右移动光屏,光斑会变大;如果点光源在焦点之外,那么向右移动光屏,光斑会减小。所以本次测出的凸透镜的焦距比真实值小。
(4)透镜边缘以外的光线沿直线传播,以内的光线会发生偏转,二者之间会形成一个没有光线的黑色区域,这就是暗环,因此暗环形成的原因是:透镜外侧沿直线传播的光与经透镜折射的光在屏上形成无光区,如下图
图中凸透镜正好相当于大三角形的中位线,那么:圆环大圆的直径就是2D,半径是D;小圆的直径就是D,半径就是;那么暗环的面积为
(5)把蜡烛移至20cm刻度处,此时的物距为30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实验过程中,有一只小飞虫落在了凸透镜上,飞虫落到了凸透镜表面,遮住了透镜的部分光,由于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凸透镜仍能成物体完整的像,只是亮度变暗,光屏上没有飞虫的影子。
(6)由于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保持(5)中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不变,再把光源移至15刻度处时,物距增大,像距缩小,若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左移动。
根据凸透镜在二倍焦距之外成实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变化5cm时,像距变化小于5cm。
实验序号
入射角
反射角
①
30°
30°
②
45°
45°
③
60°
60°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温/℃
88
90
92
96
98
98
98
98
位置
冷藏室上部温度/℃
冷藏室中部温度/℃
冷藏室下部温度/'℃
冷冻室温度/℃
温度
7
6
3
-1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3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八年级(上)物理12月月考试卷(含答案),共15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物理月考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