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 化学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 化学试卷(含解析)第1页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 化学试卷(含解析)第2页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 化学试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 化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 化学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流程题,简答题,科普短文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研究领域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研制碳纳米管材料B. 研制新型显示材料
    C. 研发数字货币加密技术D. 研发高纯稀土金属提取技术
    【答案】C
    【解析】解:A、研制碳纳米管材料,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B、研制新型显示材料,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C、研发数字货币加密技术,属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正确。
    D、研发高纯稀土金属提取技术,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研究的范畴(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在实验室中,稀硫酸溶液盛放在下列哪种容器中(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稀硫酸属于液体试剂,应该盛放在细口瓶中。
    故选:A。
    根据化学试剂的存放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试剂的盛放仪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适合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的标识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公共水龙头旁应张贴节约用水的标志。
    A、图中所示标志是可循环利用标志,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选项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绿色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携带火种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公共水龙头旁应张贴节约用水的标志,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下列各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移走蒸发皿
    C. 连接仪器
    D. 液体的倾倒
    【答案】C
    【解析】解:A、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防发生火灾,图示操作错误;
    B、移走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时要用坩埚钳夹持,不可用手拿,以防造成烫伤,图示操作错误;
    C、仪器的连接方法:左手拿橡胶管,右手拿导管,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润湿,旋转着插入,图示操作正确;
    D、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试管倾斜,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与试剂瓶口紧挨,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C。
    根据基本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化学课上老师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现有蓝色沉淀生成,于是有同学思考“加入其它物质也能有蓝色沉淀生成吗?”,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设计实验B. 提出问题C. 反思评价D. 得出结论
    【答案】B
    【解析】解:有同学思考“加入其它物质也能有蓝色沉淀生成吗?”,属于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
    故选:B。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空气受热实验如图。从微观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
    A. 分子体积变大
    B. 分子个数增多
    C. 分子运动加快
    D. 分子种类改变
    【答案】C
    【解析】解:空气受热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不变,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运动速率加快。
    故选:C。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下列情况表明物质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
    B. 有气体或沉淀产生
    C. 分子改变,原子不变
    D. 一种物质的分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分子的间隙
    【答案】C
    【解析】解:A、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可能发生反应,也可能不发生反应,所以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故A错;
    B、有气体或沉淀产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水变为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分子改变,原子不变,只是原子重新组合,说明有新的分子生成,即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一种物质的分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间隙,只是分子的运动,没有新的分子生成,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例如蔗糖溶解等,故D错。
    故选:C。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要熟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8.下列各图中●和O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A、图A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B、图B是两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C、图C是纯净物组成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D、图D是纯净物组成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9.在实验室里,酒精应放在贴有下列何种图标的药品柜里(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物品标志,酒精不具有易燃性,故选项正确.
    B、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酒精不是爆炸品,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有毒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选项正确.
    故选A.
    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和酒精的特性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各个图标所代表的含义,然后根据酒精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10.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燃烧氢气的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石灰水变浑浊
    B. 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C.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 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
    【答案】D
    【解析】解:A、在燃烧氢气的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无明显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镁条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1.研究发现,当把取出茶叶的塑料网状茶包浸泡在95℃的水里几分钟后,就会有大约116亿个塑料颗粒和31亿个纳米塑料出现在杯子里。该颗粒可进入人体内各种器官,导致疾病发生,只有极少量可被唾液分解。关于塑料网状茶包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很难分散于热水中B. 容易被人体分解C. 是由人造材料制成D. 对人体没有危害
    【答案】C
    【解析】解:A、由“当把取出茶叶的塑料网状茶包浸泡在95℃的水里几分钟后,就会有大约116亿个塑料颗粒和31亿个纳米塑料出现在杯子里”可知,塑料网状茶包很容易分散于热水中,故选项A说法错误;
    B、由“该颗粒可进入人体内各种器官,导致疾病发生,只有极少量可被唾液分解”可知,很难被人体分解,故选项B说法错误;
    C、塑料是一种人造材料,故选项C说法正确;
    D、由“该颗粒可进入人体内各种器官,导致疾病发生”可知,对人体有危害,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C。
    根据题干信息、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题干信息、物质的性质以及材料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
    12.如图是从河水中获取淡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杯收集到的水是混合物
    B. 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C. 该过程中用到蒸馏的方法
    D. 获取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答案】A
    【解析】解:A.水杯收集到的水是通过蒸馏得到的,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杂质,得到的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故A错误;
    B.蒸馏过程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再变为液态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该装置是通过加热使水蒸发然后再冷凝收集,这就是蒸馏的方法,故C正确;
    D.温度越高,水蒸发的速度越快,获取淡水的速度也就越快,所以获取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考察从河水中获取淡水的简易装置相关知识;蒸馏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通过加热使液体变为气态,再冷却气态物质使其变回液态,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例如在实验室中制取蒸馏水就是利用蒸馏的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通过考察从河水中获取淡水的简易装置,以及相关的化学和物理概念,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蒸馏、混合物、物理变化等概念,并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来分析实际问题,同时,本题也提醒学生在理解化学和物理概念时要注意准确性和严谨性。
    13.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火箭成功发射。下列材料用途的对应性质解释不合理的是 ( )
    A. 偏二甲肼作火箭燃料——可燃性B. 铝合金作火箭的骨架——密度大
    C. 碳纤维复合材料作飞船外壳——耐高温D. 特种橡胶制成太空服加压层——弹性好
    【答案】B
    【解析】解:A、偏二甲肼作火箭燃料,是利用偏二甲肼的可燃性,燃烧发出大量的热,故A解释合理;
    B、铝合金作火箭的骨架,是利用铝合金的硬度大,故B解释不合理;
    C、碳纤维复合材料作飞船外壳,是利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耐高温的性质,飞船外壳与空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温度很高,故C解释合理;
    D、特种橡胶制成太空服加压层是利用了橡胶弹性好,故D解释合理。
    故选:B。
    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4.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地运动且间隔发生改变
    B. 夏天汽车轮胎炸裂—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C. 水结冰后不再流动—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 蔗糖是甜的,白醋是酸的—构成二者的分子不同
    【答案】BC
    【解析】解: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因为水分子不断地运动且间隔发生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
    B、车轮胎炸裂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故选项解释错误。
    D、蔗糖是甜的,白醋是酸的,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C。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5.小明做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后,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被破坏B. 该反应过程吸收热量
    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D. 生成的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答案】BD
    【解析】解: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会被破坏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被破坏,故A正确;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是一个放热反应,而不是吸收热量,故B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C正确;
    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不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故D错误;
    故选:BD。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这是一个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会发生变化,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本题难度简单,通过考察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这一化学反应,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热效应、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分子的构成等知识点,同时,本题也提醒学生在理解化学反应时要注意准确性和严谨性,避免对化学反应产生误解。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氢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发现、生产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1)18世纪,科学家利用铁和稀盐酸反应得到氯化亚铁和“易燃空气”(即氢气)。
    ①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 。
    ②人们将氢气视为一种新型绿色能源,从其燃烧产物分析,理由是 ______ 。
    ③1969年,科学家利用催化剂二氧化钛(反应条件)实现光分解水制氢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 。
    (2)2023年我国建成首座氨制氢加氢站。氨制氢的一种生产流程图如图所示。

    ①从微观看,步骤Ⅰ的氨分子发生的变化是 ______ 。
    ②步骤Ⅱ的反应属于 ______ (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步骤Ⅲ的分子筛只让氢分子通过而阻止其他分子通过,该过程属于 _____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答案】铁+盐酸→氯化亚铁+氢气 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 水→二氧化钛光氢气+氧气 分子间的间隔 分解反应 物理
    【解析】解:(1)①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盐酸→氯化亚铁+氢气。
    故答案为:铁+盐酸→氯化亚铁+氢气。
    ②人们将氢气视为一种新型绿色能源,从其燃烧产物分析,理由是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
    ③1969年,科学家利用催化剂二氧化钛(反应条件)实现光分解水制氢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光二氧化钛氢气+氧气。
    故答案为:水→光二氧化钛氢气+氧气。
    (2)①从微观看,步骤Ⅰ的氨分子发生的变化是分子间的间隔。
    故答案为:分子间的间隔。
    ②步骤Ⅱ的反应中,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是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分解反应。
    ③步骤Ⅲ的分子筛只让氢分子通过而阻止其他分子通过,该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物理。
    (1)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一定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2)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
    17.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晶莹的水滴是由大量 ______ 聚集而成的,水分子里的 ______ 和 ______ 是按一定的角度排列的。氢气是由大量 ______ 聚集而成的,氢分子是由 ______ 自相结合构成的。氧气是由大量 ______ 聚集而成的。由此可知,不同种类的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构成分子,同种原子也可以自相结合构成分子。
    (2)请用上面微粒图示表示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图示 ______ 。
    (3)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差异很大,其原因是碳原子 ______ 不同,由此说明物质的 ______ 决定了物质的 ______ 。
    【答案】水分子 氢原子 氧原子 氢分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排列方式 结构 性质
    【解析】解:(1)晶莹的水滴是由大量水分子聚集而成的,水分子里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是按一定的角度排列的。氢气是由大量氢分子聚集而成的,氢分子是由氢原子自相结合构成的。氧气是由大量氧分子聚集而成的。由此可知,不同种类的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构成分子,同种原子也可以自相结合构成分子;故答案为: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氢分子;氢原子;氧分子;
    (2)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则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图示为:;故答案为:;
    (3)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差异很大,其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由此说明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故答案为:排列方式;结构;性质。
    (1)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以及粒子的构成情况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来分析;
    (3)根据碳单质的结构与性质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18.燃料的变迁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
    (1)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沼气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上火下泽”,说的是沼气在水面逸出而燃烧,说明沼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是 ______ (填“能”或“难”)溶于水,上述材料说明沼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______ 。
    (2)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分离出汽油、煤油、石蜡等物质,这里主要利用了物质的 ______ (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酒精的化学名称是乙醇,①它是一种无色具有醇香味的液体,②易溶于水,③易燃烧,④是一种常用的燃料。以上描述中,属于乙醇用途的是 ______ (填序号)。
    (4)乙醇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新型环保燃料乙醇汽油,乙醇汽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能源危机,乙醇汽油属于 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答案】难 可燃性 物理 ④ 混合物
    【解析】解:(1)因为沼气能在水面逸出而燃烧,这表明沼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是难溶于水的,如果易溶于水就不会逸出水面燃烧了;沼气能够燃烧,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这说明沼气具有可燃性这一化学性质;故答案为:难;可燃性。
    (2)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来分离出汽油、煤油、石蜡等物质,这个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故答案为:物理。
    (3)①它是一种无色具有醇香味的液体,这是乙醇的物理性质;②易溶于水,这也是乙醇的物理性质;③易燃烧是乙醇的化学性质;④是一种常用的燃料,这是乙醇的用途;故答案为:④。
    (4)乙醇汽油是由乙醇和汽油混合而成的,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所以乙醇汽油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混合物。
    (1)对于“泽中有火”,“上火下泽”的描述,我们可以理解为沼气在水面逸出并燃烧,这说明沼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是很难的,因为如果沼气易溶于水,那么它就不会在水面上逸出并燃烧。
    (2)石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其中包含了多种烃类化合物。这些烃类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沸点,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物理性质,通过加热和冷凝的方法,将石油分离成汽油、煤油、石蜡等物质。
    (3)在描述乙醇的性质时,我们需要注意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用途。
    (4)乙醇汽油是由乙醇和汽油混合而成的,因此它属于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
    本题难度简单,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分类以及石油的加工等相关知识,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我们需要根据题目描述,准确区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以及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石油的加工方法和原理,以及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五、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9.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水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其余是海水或咸水。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图1所示。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蒸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 ______ 。
    (2)限制热分离法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是 ______ 。
    (3)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许 ______ 通过,其原理是利用各微观粒子 ______ 的不同,分离获得淡水。
    (4)提出爱护水资源的一条建议 ______ 。
    【答案】市政供水 能耗大,成本高 水分子 颗粒大小 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解析】解:(1)由图1可知,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市政供水;
    (2)限制热分离法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是能耗大,成本高;
    (3)由图2可知,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许水分子通过,其原理是利用各微观粒子颗粒大小的不同,分离获得淡水;
    (4)爱护水资源的做法有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使用节水洁具、用淘米水浇花等;
    故答案为:
    (1)市政供水;
    (2)能耗大,成本高;
    (3)水分子;颗粒大小;
    (4)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1)根据图示信息来分析;
    (2)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3)根据图示信息以及分离混合物的原理来分析;
    (4)保护水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在解决海水淡化问题时,要综合考虑技术原理、经济成本、环境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并结合具体题目所提供的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思路进行解答。
    六、实验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4分。
    20.【跨学科实践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自制简易净水器的跨学科实践活动。
    【任务一:生活调查】生活中直饮水机,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

    (1)步骤①中PP棉可以除去水中的泥沙等大颗粒杂质,与实验室常用的 ______ 操作相同;步骤②中用 ______ 吸附色素和异味。
    【任务二:原理探究】小明同学利用如下图1所示装置对浑浊的河水(已经静置)进行过滤。请回答相关问题:

    (2)图1中还缺少的仪器是 ______ ,其作用是 ______ 。图1中,除了上述错误外,还有的错误是 ______ 。
    (3)制作过滤器的过程如图2所示,其正确操作顺序为 ______ (填序号)。
    (4)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______ 。
    【任务三:设计并制作简易净水器】
    (5)结合下图分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______ (填序号,下同)。

    A.要选择安全环保的材料制作外壳
    B.小卵石和石英砂主要除去可溶性杂质
    C.用活性炭净水是因为其具有疏松结构
    D.颠倒蓬松棉、活性炭、石英砂、小卵石的顺序不影响净水效果
    【任务四:展示并评价作品】
    (6)结合上图分析,下列评价不合理的是 ______ 。
    A.得到的净化水是蒸馏水
    B.制作材料廉价易得
    C.制作简单,操作简便
    D.作品设计简洁美观
    (7)【任务五:归纳总结】分离混合物有多种方法,比如:蒸馏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 ______ 的不同,对物质进行分离。对以上分离方法进行整理,分离混合物的思路是:根据混合物各成分之间 ______ ,可以分离混合物得到纯净物。
    【答案】过滤 活性炭 玻璃棒 引流 漏斗末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③①② 滤纸破损 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合理即可) BD A 沸点 性质的差异
    【解析】解:(1)步骤①中PP棉可以除去水中的泥沙等大颗粒杂质,与实验室常用的过滤操作相同;步骤②中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故答案为:过滤;活性炭;
    (2)图1中还缺少的仪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图1中,除了上述错误外,还有的错误是漏斗末端未紧靠烧杯内壁;故答案为:玻璃棒;引流;漏斗末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3)首先将滤纸对折两次成一个扇形,即③→①,然后打开中间,使其中一边是3层,一边1层,其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①②;故答案为:③①②;
    (4)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或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故答案为:滤纸破损;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合理即可);
    (5)A.制作简易净水器时要选择安全环保的材料制作外壳,故A说法正确;
    B.小卵石和石英砂主要除去难溶性杂质,故B说法错误;
    C.用活性炭净水是因为其具有疏松结构,因此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C说法正确;
    D.小卵石可以过滤掉水中较大的难溶性杂质,石英砂可以过滤掉水中较小的难溶性杂质,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若颠倒蓬松棉、活性炭、石英砂、小卵石的顺序影响净水效果,故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D;
    (6)A.该简易净水器并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因此得到的净化水不是蒸馏水,故A说法错误;
    B.该简易净水器的制作材料廉价易得,故B说法正确;
    C.该简易净水器制作简单,操作简便,故C说法正确;
    D.该简易净水器的作品设计简洁美观,故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7)分离混合物有多种方法,比如:蒸馏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对物质进行分离。对以上分离方法进行整理,分离混合物的思路是:根据混合物各成分之间性质的差异,可以分离混合物得到纯净物;故答案为:沸点;性质的差异。
    (1)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2)根据过滤所需仪器及其作用、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3)根据过滤器的制作方法来分析;
    (4)根据滤液浑浊的原因来分析;
    (5)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以及简易净水器的组成来分析;
    (6)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以及简易净水器的组成来分析;
    (7)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水净化的原理,其次要知道所加各种物质的顺序以及其作用。解题是要注意:首先除去的是颗粒较大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因此最上层的应该是小卵石,为防止所加的物质混合,需要用纱布隔开,依次往下放的是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其次简易净水装置能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颜色和异味,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因此得到的不是纯净物。
    21.根据如图的实验常用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 ______ ,C: ______ ,H: ______ 。
    (2)常用作较多量药品反应的容器是 ______ (填序号,下同),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______ 。
    (3)仪器D在使用时要注意 ______ (答一点)。
    (4)若要加热少量的硫酸铜晶体,当用铁夹固定好试管后,要使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应调节螺旋 ______ (填“K1”、“K2”或“K3”);要调节试管与酒精灯相对高度,应调节螺旋 ______ (填“K1”、“K2”或“K3”)。在用酒精灯固定给有试剂的部分加热前,要先预热,即 ______ 。上述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有裂纹,请你分析导致试管有裂纹的可能原因(答出两点即可,试管本身质量问题不考虑) ______ 、 ______ 。
    (5)如图是小红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装置图,请你指出其中的错误 ______ 、 ______ 。

    (6)用图甲所示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如果气密性良好,会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 (填图乙中字母序号)。
    【答案】铁架台 药匙 水槽 E F 不能倒置 “K2 K1 移动酒精灯均匀加热试管 试管外壁有水 试管口高于试管底 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内液体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 AB
    【解析】解:(1)由图示可知,A是铁架台,C是药匙,H是水槽;故答案为:铁架台;药匙;水槽;
    (2)常用作较多量药品反应的容器是烧杯;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是试管;故答案为:烧杯;试管;
    (3)仪器D在使用时要注意不能倒置;故答案为:不能倒置;
    (4)若要加热少量的硫酸铜晶体,当用铁夹固定好试管后,要使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应调节螺旋K2;要调节试管与酒精灯相对高度,应调节螺旋K1;在用酒精灯固定给有试剂的部分加热前,要先预热,即移动酒精灯均匀加热试管;上述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有裂纹,导致试管有裂纹的可能原因试管外壁有水 试管口高于试管底;故答案为:K2;K1;移动酒精灯均匀加热试管;试管外壁有水;试管口高于试管底;
    (5)图中的错误有拇指按在短柄上;试管内液体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答案为:拇指按在短柄上;试管内液体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
    (6)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或松开手,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故选:AB。
    (1)根据常用仪器的图形和名称、分析回答写。
    (2)根据常用仪器的用途分析。
    (3)根据常用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4)根据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5)根据药品加热的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6)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实验的基本操作以及注意事项。
    22.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电解水的探究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请你回答:

    (1)在两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中,a为 ______ (写化学符号,下同),b为 ______ ,二者的体积比约为 ______ 。
    (2)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试管a中得到的气体点燃可能发生爆炸
    B.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b中的气体
    C.该反应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电解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3)电解纯水速率较慢,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氢氧化钠(化学符号NaOH)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进行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如图:

    ①电解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时,随着电压的增大,电解水速率 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②上述实验中,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 ______ 。
    【答案】H2 O2 2:1 D 增大 10%NaOH溶液、12V电压
    【解析】解:(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由图可知,a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较多,则为氢气,则b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为氧气,a、b两支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2)A.试管a中得到的气体为氢气,如果不纯,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故正确;
    B.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为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b中的气体,故正确;
    C.该反应中,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正确;
    D.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
    (3)①由图2可知,电压越大,测得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越短,则反应越快,由此可知,改变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是电压越大,电解水速率越大。
    ②上述实验中,12V电压、10%NaOH溶液,测得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最短,则电解水速率最快。
    故答案为:(1)H2;O2;2:1;
    (2)D;
    (3)①增大;
    ②10%NaOH溶液、12V电压。
    (1)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
    (2)根据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燃烧生成水分析;
    (3)根据图中数据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了学生整合基本化学知识的能力。
    23.同学们围绕分子的基本性质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如图所示为探究氨分子运动性质的实验改进装置。
    查阅资料: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1)在气密性良好的前提下,用注射器抽取30mL浓氨水,推动注射器活塞将浓氨水通过导管挤入下端两侧玻璃管内,此时观察到 ______ 从微观角度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 。
    (2)马上将装置下端玻璃管底部同时浸入装有等体积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发现 ______ (填“左侧”或“右侧”)滤纸条变红的速率更快,说明 ______ 。
    (3)图2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微观示意图。在A、B和C中,能通过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 ______ (填字母)。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 ______ 有关。
    【答案】滤纸条自下而上慢慢变红 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湿润的酚酞滤纸条上,溶于水并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左侧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BC 分子种类
    【解析】解:(1)在气密性良好的前提下,用注射器抽取30mL浓氨水,推动注射器活塞将浓氨水通过导管挤入下端两侧玻璃管内,此时观察到滤纸条自下而上慢慢变红,从微观角度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湿润的酚酞滤纸条上,溶于水并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故答案为:滤纸条自下而上慢慢变红;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湿润的酚酞滤纸条上,溶于水并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马上将装置下端玻璃管底部同时浸入装有等体积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发现左侧滤纸条变红的速率更快,说明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故答案为:左侧;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图2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微观示意图。在A、B和C中,能通过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BC(除去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分子种类有关。
    故答案为:BC;分子种类。
    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4.絮凝剂常用于水净化,实验小组探究用絮凝剂净水时影响净化效果的因素。
    【查阅资料】絮凝剂溶于水后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物并发生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目的。硫酸铁是一种常见的絮凝剂。
    【进行实验】Ⅰ.配制水样和絮凝剂溶液
    配制水样:向10L水中加入25g高岭土,搅拌、静置,取上层液作为水样。
    配制絮凝剂溶液:用100mL水和5g硫酸铁进行配制。
    Ⅱ.探究影响水样净化效果的因素
    取水样,向其中加入絮凝剂溶液,搅拌,测定静置不同时间水样的浊度,并计算浊度去除率(浊度去除率越高代表净化效果越好)。实验记录如下:
    (1)用100mL水和5g硫酸铁进行配制絮凝剂时,量取100mL水时应选择的仪器是 ______ (写名称,下同),称量5g硫酸铁时应选择的仪器是 ______ 。
    (2)②中浊度去除率比①高的原因是 ______ 。
    (3)依据④~⑦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4)探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对净化效果影响的实验是 ______ (填序号)。
    【反思与评价】
    (5)依据实验数据,不能得出“静置时间相同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越大,净化效果越好”的结论,其证据是 ______ 。
    【答案】量筒、胶头滴管 托盘天平(或电子秤) 加入絮凝剂 静置时间越长,浊度去除率越高 ①②③或⑦⑧⑨ ⑧⑨中,静置时间相同,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越大,浊度去除率越低
    【解析】解:(1)量取液体的体积时使用量筒和胶头滴管,所以量取100mL水时应选择的仪器是量筒和胶头滴管;称量5g硫酸铁时应选择的仪器是托盘天平(或电子秤);
    (2)对比实验①②,②中加有絮凝剂溶液,其浊度去除率高。
    (3)依据④~⑦得出的结论是静置时间越长,浊度去除率越高。
    (4)若想探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对净化效果影响,应该保证除絮凝剂溶液的体积不同外,其他条件均控制相同,则结合表中数据可知,应选①②③或⑦⑧⑨。
    (5)依据实验数据,不能得出“静置时间相同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越大,净化效果越好”的结论,其证据是⑧⑨中,静置时间相同,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越大,浊度去除率越低,净化效果反而越差。
    故答案为:(1)量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或电子秤);
    (2)加入絮凝剂;
    (3)静置时间越长,浊度去除率越高;
    (4)①②③或⑦⑧⑨;
    (5)⑧⑨中,静置时间相同,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越大,浊度去除率越低。
    (1)根据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絮凝剂可以加快悬浮杂质的沉降来分析;
    (3)根据实验内容与数据来分析;
    (4)根据实验设计的内容来分析;
    (5)根据实验数据来分析。
    本题主要实验探究中控制变量法的使用,在探究某一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时,其他因素必须保持相同。序号
    水样的体积/mL
    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mL
    静置时间/min
    浊度去除率/%

    200
    0
    20
    12.48

    200
    0.2
    20
    76.54

    200
    0.3
    20
    84.60

    200
    0.4
    5
    64.45

    200
    0.4
    10
    70.85

    200
    0.4
    15
    81.04

    200
    0.4
    20
    86.02

    200
    0.5
    20
    88.15

    200
    0.6
    20
    86.49

    相关试卷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pdf、初三化学答案11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pdf、1_初四化学答案6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共5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