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第三部分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经过老师的点拨,我恍.然.大.悟.,原来这道题如此简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见.异.思.迁.的变化。
医务人员正麻.木.不.仁.地观察标本,丝毫不受外界干扰。
班长总是在认真思考后,才对别人的观点随.声.附.和.。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是人们不注重保护环境、乱砍滥伐造成的。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古代优秀诗词。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藏羚羊、黑颈鹤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演出结束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班级开展主题为“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巧连线,辨友情】请你根据不同的朋友关系,把以下解释和相应的称谓连线。
A
黄晕.(yùn)
应和.(hè)
着.落(zhá)
咄.咄逼人(duó)
B.
莅.临(wèi)
吝啬.(sè)
狭隘.(yì)
花团锦簇.(cù)
C.
干涸.(hé)
热忱.(zhěn)
蜷.伏(juǎn)
混.为一谈(hùn)
D.
嗔.怪(chēn)
蹒.跚(pán)
称.职(chèn)
杞.人忧天(q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睫毛
搏学
怂勇
力不暇供
B. 帐篷
纯粹
酬劳
畏罪潜逃
C. 感慨
锤打
晰沥
小心冀冀
D. 余晖
头衔
摊塌
大相径廷
①布衣之交
A.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不谋名利、不尚虚华的友谊。
②忘年之交
B.平民之间的交往,或显贵者与地位低的人的交往。
③君子之交
C.不计年岁长幼、以才能德行为主的交
【拟名称,知友情】同学们正在策划墙报,请你根据对应的内容分别设计栏目名称。
【敞心怀,抒友情】仿照划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
在你的心中,什么是友情呢?友情是一片绿荫,遮挡头顶的烈日;友情是一场春雨;友情是,
。愿这美好的友情,陪你走过漫漫人生路。
古诗文默写。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②,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③,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⑤回乐烽前沙似雪,。(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⑥,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文名句。
诗人常借禽鸟的意象来表情达意。或抒发豪迈之情,如“①,。”(刘禹锡《<
往。
栏目内容
栏目名称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庄子•山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交友名言
①
我们在交友的时候,要尊重彼此的个性和差异,以理解和包容的态度 对待朋友,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尽力做到;要忠诚坦率,共同解决。只 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友谊
②
秋词>其一》);或表达离别之意,如“②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二、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 46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 能志①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②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 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择善学者所应有邪?”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③ 右。”
(选自《李生论善学者》,有删改)
[注]①志:记住。②还:同“旋”,转身。③坐:同“座”,座位。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不亦说.乎/王生不说.
不亦乐.乎/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日.三省吾身/意与日.去
择其善.者而从之/或谓君不善.学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甲文中的“学而时习之”一句强调学习之后按时温习的重要性。
甲文提到了要广泛地学习,恳切地发问,还要多思考未来之事。
乙文王生的态度从“不说”到“惊觉”,可见其理解了李生的意思。
甲文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言简义丰;乙文叙述故事,趣味性强。
两篇选文在学习方法上有哪些共同观点?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请赏析“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如何表现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的?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问题。
学校计划开展人工智能课程,小天对此很感兴趣,提前收集了一些资料。
人机共情,与人工智能的最高相处之道刘禹
①在未来,人与人工智能会如何相处?
②如果我们把人与人工智能的相处之道看作一个五层楼房,那么我们就一起拾级而上,去看看每一层 的样子。
③最底下一层叫作分工协作层。在这一层中,人工智能用于处理重复性的、繁琐的或者需要高算力的 任务,而人类则去做那些创造性、战略性或情感性的任务。虽然人与人工智能共处一个环境,但各自扮演 不同的角色。主人正在书桌前看书学习,扫地机器人则在自顾自地清扫尘土。
④第二层叫作人机协同层。这层中的人和人工智能可以协作起来做一件事。健身房中的少年,穿戴上外骨骼机器人后就可以举起 200 斤重的杠铃。通过人机协同,可以增强人类的能力,使人类变得更加强大。
⑤第三层叫作智能增强层。这一层中的人工智能具备了学习能力,可以主动适应人类的偏好和习惯, 并为主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支持,同时人类也可以从人工智能中获取知识和信息。通过人机之间共同进
步,可以增强双方的能力,促进人机共同进步。客厅中正在陪小主人打比赛的那个机器人,不仅清楚地了 解小主人的习惯和优势,还能够及时提供对手的情报,很快就赢得了比赛。
⑥第四层叫作决策研讨层。这一层中已经不再满足于对已有知识的学习和处理,而是人机共同参与未 知环境下新任务的理解与创造性决策。推演大厅中的几个人正在用自己更擅长的直觉、道德判断和创造力 来提出解决方案,而人工智能则基于强化学习、新颖性搜索、等效加速测试等技术为人类决策出谋划策。
⑦终于来到最高层,这层的名字叫作人机共情层。这一层出现了像影子一样的虚拟人,它们通过类脑 镜像神经系统具备了感知和理解真实人类情感的能力,并通过模仿共情与正念干预模拟出积极的人际交往 行为,从而与人类建立更加深入和有意义的关系,激发出人类更大的主观能动性。
⑧在不经意之间,人工智能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努力地帮助人类改变生产生活的方式,促进了社会的 发展。不管是在哪一层,人与人工智能的相处方式都应该是建立在合作、互补和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人工 智能将在这些层次上不断发展和演进,持续不断地延伸人类的能力。
(整理自学习强国平台)
链接一:
人工智能是智能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 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 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 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信息的过程进行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 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整理自百度百科)
链接二:
①科技创新历来都是双刃剑。它既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人类的利器,也可能给人类的生存和发 展带来不确定性,成为风险的源头。若科技创新者伦理意识薄弱,仅聚集于技术迭代,资本服务、利润获 取等单维价值取向,那么科技越向前发展,就越可能冲击人类社会的价值体系,甚至脱离法律行规和伦理 道德约束。比如,人工智能生成近似原画的内容、构图等,可能侵犯了原创者的知识产权;人工智能技术 被恶意使用,可能被用来从事制造虚假信息、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对此,站在风险防范这一角度,从教 育层面加强青少年科技伦理意识培养,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②人工智能发展和科技伦理治理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在中小学阶段的科技教育中,要坚持“科 技发展为人类服务”的价值取向,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科技伦理和道德意识,培养有使命感、责任感的科技 后备人才。这既是对人类社会的当下负责,也是对未来的人类命运负责。
(整理自《中国教育报》)
下列说法与小天搜集的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人机协同能通过人机之间互相学习,增强双方能力,促进人机共同进步。
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都属于人工智能研究的领域。
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进行模拟,超过了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生成近似原画的内容、构图的同时侵犯了原创者的知识产权。
小天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做了整理,其中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人工智能正在从家居生活、体育健身等多个方面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已冲击了人类社会的价值体系,脱离了法律和伦理的约束。
人工智能发展离不开科技伦理治理,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科技伦理意识的培养。
小天对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使用进行归类,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工协作层:四足机器人在亚运会田径赛事中承担了比赛器材的运输工作。
人机协同层:站立行走机器人通过可视化方式使下肢不便人群完成康复训练。
智能增强层:智能本通过笔记同传,将学生答案实时传给后台进行批改反馈。
人机共情层:智能家居系统通过语音控制窗帘开合、调节空调温度及风力大小。
学校的人工智能课程可以安排哪些内容?依据材料分点概括。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桃花饼,桃花香朱盈旭
①少年时,村子里都是桃树。
②极远极淡的少年时光。桃花灼灼,绿篱,柴门,黑狗,白鹅,灰鸭,黄母鸡……彼时的小院,像小 学课本里的插图,一幅民间水粉画,喜气又俗气。
③那些年,娘每到春日桃花开,就捧出一年的珍藏,做桃花饼,隆重程度仅次于过年和中秋。那时生 活贫困,在多子多女的贫困日子里,娘最雅的事,也是春日里给我们隆重地做一锅桃花饼。
④做桃花饼,娘是端庄的、静气的,宛如宋朝寒食节的桃花酥。娘从村姑到村妇,没有折折转转,像 桃花,一扎根泥土,就是一派终老民间、多子多孙的俗世姿态,不带忧伤,不惧疏离,枯荣自守。
⑤摇花瓣。娘压低一枝枝花朵繁丽、最水灵最浓艳的花枝,轻轻地摇晃。“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片片桃瓣落在白粗布上,落在娘黑溜溜的发间,落在她雪白的小布衫上。恍惚间,少年的我看过去,纷纷扬扬的落红里,娘是最美桃花仙。多年后,娘摇落桃花的情形成了我心中最美的水墨画。
⑥红红的花瓣漂在清清的井水里,像十三四岁花季女孩的一张张脸,豆蔻年华,兀自生动。水是村西 头老井里的水。大哥、二哥从幽深的老井里提出一桶桶冰凉、清澈的水。娘在篱笆院里手搭凉棚,声音细
柔地喊:“大娃二娃,井台生藓了!莫打滑哟!”大哥、二哥挑着青竹扁担,颤呀颤,旧木桶一路溅出的 水,像给黄土地淋了一层含香的细雨,又像洒了薄薄的露水。娘和三姐将淘洗过的花瓣儿细细地铺在青竹 篾的簸箩里,绿簸箩里顿时像盛着几片柔软的红云。晾晒桃花瓣只需极短的时间,娘坐在小木墩上,顺手 拉过三姐给她蓬乱的脑袋上编了两根麻花辫,就立起腰身,洗了手,把几个簸箩里略软了的花瓣收拢到一 只簸箩里。
⑦花影婆娑,一弯白月从篱笆院的东边升起来时,娘开始舂桃花汁了。白月光下,花香如沸。孩子们 围住娘,一圈儿,不疏不密恰恰好。清一色的软红棉布小夹衣,男孩女孩都一样,像掉下的一圈小桃花, 把白布衫的娘围在中间。爹抽着旱烟袋蹲在黑门框前慈爱地笑。小黑犬支棱着耳朵,精神抖擞,一副忠诚 护家的模样。大石臼,小石锤,红红的花汁一勺一勺挖出来,娘陪嫁的泥红小陶罐渐渐满了。六个娃轮番 上阵,持锤轻舂,叽叽喳喳像晚风中的归鸟。笑声像一朵朵花蕾倏然裂开,谁的手掌能拢得住?
⑧春夜寂静。月下桃花,篱笆院,白衣裳的娘,红夹衣的一群娃,一明一暗的旱烟袋。爹的咳嗽声, 娘细细的笑语……像极了唐诗里的画面。
⑨娘蒸桃花饼,选在清晨。灰羽蓝喙的大鸟刚伸头啄破贴了喜上眉梢的新窗纸,娘就起了床。喊了大娃烧灶,二哥、三姐、四哥、五哥都睡眼惺忪地爬起来,像一只只呆头鹅。小六妹早歪着两条细黄的发辫, 依偎在烧土灶的大哥身旁发愣呢。
⑩娘的桃花饼,美极了!她用桃花的汁水当作天然的染色剂,和着姥爷送的极珍贵的细白面和白糖, 把面团变成粉红色,又将它们捏成桃花的样子,上面加入一点黑芝麻,把它们当作桃花当中的花蕊,然后 放到篦子上蒸熟。一块块桃花饼出锅了,五瓣,桃红,香甜。孩子们一哄而上,小脏手里都捧了一朵小桃
饼,烫得吸溜着嘴也舍不得撒手。“都有份,都有份……”娘笑得像一朵桃花,却含了泪。娘和爹没有份, 仅剩的两个送给了东邻的瞎婆婆。
⑪如今的村庄被大牛他们一群昔日的小毛孩打造成了系列甜品基地。年年春日桃花开,他们都要回到 娘的老宅子里,和娘一起做一锅土灶野柴的桃花饼。都是怀旧的人,只不过想从一块块桃花饼里,让心贴 近从前的那些草木时光。
⑫桃花饼,桃花香。春天阳光下的娘,虽然白发苍苍,却依然像古老小村里最美的一朵桃花。
(有删改)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文采用倒叙手法,先写做桃花饼,再逐渐展开对乡村生活的描述,最后回到现实。
本文写了桃花饼,也写了“篱笆院”“青竹扁担”等细节,体现了乡村的独特风情。
本文描述了儿时乡村生活以及与娘制作桃花饼的情景,展现了旧时美好的草木时光。
作者回忆吃桃花饼时娘的笑和泪,既体现了家庭的温馨,也反映了当时物质的匮乏。
“娘最雅的事”是春日做一锅桃花饼。请说一说“雅”体现在哪些方面?
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划波浪线句表达效果。
孩子们一哄而上,小脏手里都捧了一朵小桃饼,烫得吸溜着嘴也舍不得撒手。
本文结尾说“春天阳光下的娘,虽然白发苍苍,却依然像古老小村里最美的一朵桃花”。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理解。
三、第三部分写作(共 50 分)
作文。
请以《这是一节的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附加题。(8 分)
【阅读积累】根据《西游记》的内容,把表格补充完整。
【阅读精思】一个人要取得成功,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请围绕这一话题,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并结 合《西游记》中的情节谈谈你的看法。
①唐僧 ②孙悟空 ③猪八戒 ④沙僧名号
名号由来
石猴
①
②
发现水帘洞,为猴群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被猴 群尊称。
孙悟空
③
④
玉皇大帝让孙悟空管马,给孙悟空的官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第三部分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9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第三部分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