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春夜洛城闻笛一等奖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春夜洛城闻笛一等奖ppt课件,文件包含2《春夜洛城闻笛》pptx、春夜洛城闻笛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化自信: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言运用:流畅而富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背诵。思维能力:了解诗歌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诗歌内容;结合内容调动想象,品味诗歌意境,理解诗人表现的思想感情。审美创造: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大意: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①“暗”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
②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③“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
“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
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1《竹里馆》pptx、课外古诗词诵读PPT配套教案doc、竹里馆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晚春优质课件ppt,文件包含4《晚春》pptx、晚春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逢入京使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3《逢入京使》pptx、逢入京使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