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纸的发明一等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纸的发明一等奖教学设计,共9页。
任务二:假如国宝会说话之“纸的前世今生”——《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创、存”等13个生字,读准“累、切”等4个多音字,会写“伟、录”等11个字,积累“造纸术、伟大”等15个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创造、贡献”。
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能仿照例子,按活动的步骤,介绍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
教学重点:
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
情境任务:
中华文化灿烂辉煌,每一个国宝身上都有一段传奇的历史,让我们一起学习他们的故事,听他们讲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扬文化。今天我们先走进灿烂的纸文化,了解“纸”的前世今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寻找我们教室里的“纸”。看,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到处都运用到了“纸”,可你们知道纸是怎么来的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纸的发明》。
活动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自由朗读课文。
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检查反馈。
出示词语
保存 普及 制作 蔡伦 积累
切断 便宜 朝鲜 欧洲 社会
提醒“存、糙”等读音,读好平翘舌音和边鼻音。
学习多音字“累”,在本课读“lěi”,“日积月累、常年累月”都是“积累”的意思;读“léi”时表示接连成串的意思,如“果实累累”;读“lèi”时,代表疲劳、操劳,可组词:劳累。
学习多音字“切”,在本课读“qiē”,表示用刀把物品分为若干份,学生交流另外一个读音。读句子,辨析句子中多音字的读音
学习多音字“便”,辨析“便宜”和“轻便”中“便”的读音。
学习多音字“鲜”,了解“朝鲜半岛”是一个地域的名称,读“xiǎn”时还可以表示“少有、少见”的意思,如“鲜为人知”,学生自主交流另一个读音,并组词。
理解“创造”
出示句子: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
联系上下文,理解“创造”是指想出或做出前所未有的事物。
理解“贡献”
出示句子: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贡献”是什么意思?对国家和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
过渡:造纸术为世界文明做出了什么贡献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来梳理纸的发明过程。
活动二:梳理纸的发明过程
圈画时间,厘清脉络。
纸的发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出示教材上的时间轴,引导:你能从文中找出这些时间所对应的自然段吗?
默读全文,提示学生先在文中圈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学生交流。发现: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2-5自然段,每个段落对应了一个时间。
提取信息,概括内容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介绍了“纸”的什么事情?抓住关键语句,填写图表。
学生自主学习,尝试完成。
学生交流,完成图表
借助图表,梳理过程。
借助图表内容,用“时间+事件”的句式,完整地说说“纸”的发明过程。
小结:文章以时间为轴,每个自然段写了纸的一个发展阶段,把纸的发明过程写清楚了。
活动三:规范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书写“录、存”
要点:“录”是上下结构,上短下长,下半部分不是“水”。“存”是半包围结构,首横不宜长,撇画要舒展。
提示“欧、洲”二字的书写顺序。
作业布置:抄写本课生字
板书设计:
10.纸的发明
时间顺序
后来
造纸术发明以前
西汉时代
东汉时代
第二课时
活动一:复习字词,导入学习
1.复习词语:
造纸术 世界 伟大 记录 保存 大约 吸收
经验 原料 满足 朝鲜 半岛 日本 阿拉伯 欧洲
社会
2.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造纸术的发展历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纸的发明》。
活动二:学习蔡伦造纸过程
1.默读2-3自然段,找一找,人们先后用了哪些材质来记录文字?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麻。
2.东汉时代,人们记录文字的方式发生了什么改变?
出示句子: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改进”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把“改进”改为“创造”?
预设:不能改。“改进”指在原来的基础上取得了进步,而创造是做出以前从来没有的东西。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蔡伦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明的造纸术。
小结:由此可见,造纸术的发明不只是靠蔡伦一个人的功劳,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不断累积的结果。
3.蔡伦是如何造纸的?
(1)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
①画出蔡伦造纸过程中的动作。
②看图示,说说蔡伦造纸分为哪几道工序?
图示: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
③学生用这几个动词介绍蔡伦造纸步骤。
(2)文章抓住这些动词,把蔡伦造纸的过程写得很清楚。我们也照样子,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吧。
①出示包粽子视频。
②学生把观看到的手工过程用图示呈现出来。
③抓住包粽子的每一步动作,练习介绍活动过程。
④小结: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向别人介绍自己平时喜欢的手工活动。
活动三:对比阅读,体会传承
1.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了下来?之前的文字记录方式与蔡伦的造纸术各有哪些优缺点呢?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完成图表。
2.小组交流,完善表格。
相机板书:贵重、不方便 轻便、贵
粗糙 轻便、好用、便宜
3.借助图表,对比蔡伦造纸术与其他书写材质的特点,说说蔡伦造纸术得以传承的原因。
交流提示:
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___________,但是__________;人们
___________,但是__________;西汉时代,人们__________,但是_________;而蔡伦造的纸__________,所以,蔡伦的造纸术得以传承下来。
4.造纸术的广泛传播。
(1)齐读第5自然段,想象:如果蔡伦没有造出这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我们的社会将是什么样子?
(2)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不仅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更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进步。这就是造纸术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伟大贡献。板书:伟大贡献
(3)带着自豪之情朗读第5自然段。
活动四:拓展延伸,感受伟大
1.交流: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社会有了各种各样不同用途的纸,你知道哪些纸?
2.了解其他发明
(1)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理解“之一”。
(2)我国古代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文明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出示“地动仪” “活字印刷术”等相关图片资料。
(2)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查找相关资料,课下与同学们交流。
板书设计:
10.纸的发明
伟大贡献
(轻便、好用、便宜)
(粗糙)
(轻便,贵)
(笨重,不方便)
蔡伦纸
麻
帛
龟甲 兽壳 青铜器
竹片 木片
时间
“纸”的演变
优缺点
造纸术发明以前
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
帛
西汉时代
麻
东汉时代
蔡伦纸
时间
“纸”的演变
优缺点
造纸术发明以前
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
缺点:笨重、不方便
帛
优点:比竹片、木片轻便
缺点:价钱太贵,不能普及。
西汉时代
麻
缺点:粗糙,不便书写。
东汉时代
蔡伦纸
优点:轻便又好用,原料易得,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赵州桥精品教学设计,共9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深入研读,理解内容,拓展延伸,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