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转动粗准焦螺旋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
A. 目镜B. 粗准焦螺旋C. 反光镜D. 物镜
【答案】D
【分析】新课标要求正确使用显微镜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所以有关显微镜使用方面的题都很重要。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熟能生巧,有些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经常操作使用显微镜的话,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了。
【详解】当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不到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时我们要注视物镜防止其压碎玻片标本,而观察寻找物像时,是在镜筒上升的过程中进行的,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⑥液泡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④⑤⑥
【答案】B
【分析】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和细胞核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
【详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和叶绿体等等。因此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 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其中最小的结构层次是( )
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
【答案】A
【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而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所以动物和人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而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因此,最小的结构层次是细胞,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 下列哪种细胞与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 )
A. 洋葱表皮细胞B. 西红柿果肉细胞
C. 黑藻叶片细胞D. 血管内表皮细胞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动物细胞和植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A、B、C都是植物细胞,D是动物细胞。
考点: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
5. 下列属于植物组织的是( )
A. 一个受精卵B. 植物的根
C. 一个西红柿D. 一块洋葱表皮
【答案】D
【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
【详解】A.一个受精卵是一个细胞,A错误。
B.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植物的根属于营养器官,B错误。
C.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一个西红柿属于生殖器官,C错误。
D.洋葱鳞片叶的表皮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叶的表皮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D正确。
故选D。
6. 番茄不仅含有多种维生素,而且有抗癌作用,口感也较好,那么人们所食用的番茄果肉属于( )
A. 保护组织B. 营养组织
C. 输导组织D. 分生组织
【答案】B
【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功能。
【详解】A.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A不符合题意。
B.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番茄不仅含有多种维生素,而且有抗癌作用,口感也较好,人们所食用的番茄果肉属于营养组织,B符合题意。
C.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属于输导组织,C不符合题意。
D.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质浓,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有些俗语能说明一些生命现象。如:“笋有多大,竹有多粗”就说明草本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不会继续加粗,这是因为竹的茎里没有( )
A. 导管B. 筛管C. 形成层D. 髓
【答案】C
【分析】木本植物茎包括树皮、木质部和髓,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组成,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
【详解】木本植物茎包括树皮、木质部和髓,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组成,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如“笋有多大,竹有多粗”即说明竹(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里没有形成层,因此不能逐年加粗。所以答案选择C。
8. 路边的小柳树,被人在树干上拴了一根晾衣服的铁丝,几年后,小柳树死去了,这是因为铁丝( )
A. 切断了向上运输有机物的导管
B. 切断了向下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
C. 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D. 切断了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筛管
【答案】C
【分析】导管位于木质部,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筛管位于韧皮部,功能是把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
【详解】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树皮被剥,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根得不到有机物,得不到营养根会渐渐死亡,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树木死亡,因此,路边的小柳树,被人在树干上拴了一根晾衣服的铁丝,几年后,小柳树死去了,这是因为铁丝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9. 高大乔木的树冠部分主要是由胚的哪个结构发育而来的( )
A. 胚芽B. 胚根C. 胚轴D. 子叶
【答案】A
【分析】种子的发育示意图:
【详解】种子萌发是种子的胚从相对静止状态变为生理活跃状态。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吸水,把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运给胚根、胚轴、胚芽;胚根发育,首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所以,高大乔木的树冠部分是茎和叶,主要是由胚的胚芽发育而来。
故选A。
10.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生物提供了( )
①食物来源 ②空气来源 ③氧气来源 ④能量来源。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答案】D
【分析】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详解】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有三个:①完成物质转变。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同时释放出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呼吸利用。②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③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由这三大意义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的食物、氧气和能量的源泉,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11.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 开展生态旅游B. 发展畜牧业
C. 增加木材产量D. 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D
【分析】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突出特点:1.荒漠化;2.草原退化;3.生物多样性;4.水土流失。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西部地区是全国的生态保护屏障,西部大开发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两项措施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中的森林和草原,从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 许多城市的绿化都选择法国梧桐作为绿化树种,其原因是( )
A. 生长速度快、根冠大
B. 抗二氧化硫能力强
C. 能分泌抗生素,杀灭细菌
D. 以上各项都正确
【答案】D
【分析】城市绿化可以净化空气、消除噪声、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杀菌等。城区会有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
【详解】根冠又称帽状体,覆盖在根顶端的分生组织的冠状细胞团,对根尖的生长有保护作用,所以在法国梧桐根生长的过程中会促使其生长速度快,树冠繁茂;
法国梧桐对二氧化琉、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可以吸收汽车尾气,净化空气;
法国梧桐能分泌强大的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
由以上分析可知ABC全部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每空0.5分,共18分)
13. 图中,图1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和线粒体结构和生理过程简图
(1)在图1中,[3]代表的结构名称是 _______,它的作用是 _______叶片和 _______营养物质。
(2)在图2中,气体①代表的是 _________,它进出叶片的“通道”是图1中的[ ]_______,该结构在陆生植物叶片的[_____](填数字)中分布较多。
(3)①过程A的表达式是 ___。②过程B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
(4)构成1的细胞与构成5的细胞最大的区别是 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叶脉 ②. 支持 ③. 运输
(2) ①. 二氧化碳 ②. 5气孔 ③. 4
(3) ①.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②.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
(4)构成1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构成5的细胞含叶绿体。
【分析】图中1是上表皮、2是叶肉、3是叶脉、4是下表皮、5是气孔、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A是光合作用、B是呼吸作用。
【详解】(1)观图1可知,3是叶脉,能运输水、有机物,它作用是支持叶片和运输营养物质。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原料是①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②氧气和有机物。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5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植物体蒸腾作用的“门户”。气孔在叶片的4下表皮分布较多。因此,在图2中,气体①代表的是二氧化碳,它进出叶片的“通道”是图1中的5气孔,该结构在陆生植物叶片的4下表皮中分布较多。
(3)过程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光合作用的表达式是: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过程B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是: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
(4)叶的表皮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保卫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1是表皮,气5孔是由保卫细胞构成的,保卫细胞有叶绿体,构成1的细胞与构成5的细胞最大的区别是:构成1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构成5的细胞含叶绿体。
14. 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
(1)要使视野从①变为②,应将装片向 _______方移动。
(2)本实验供选用的物镜有10×和40×两种,要使视野从②变为③,应选用的物镜是__。
(3)要使视野从③变为④,应调节_______螺旋。
(4)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
(5)与动物细胞相比,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和______。
(6)________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有机物中。
(7)切西瓜的时候,常常会有很多的汁液流出,这些汁液是来自细胞结构的_______(填名称)。
(8)给农作物喷洒农药可以杀死害虫,但是不会杀死农作物的细胞,这是因为细胞中的________可以将农药阻挡在细胞外。
【答案】(1)右下 (2)40×
(3)细准焦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5)①. 细胞壁 ②. 液泡
(6)叶绿体 (7)液泡
(8)细胞膜
【分析】(1)在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2)制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化成关键字口诀来记忆:擦、滴、撕、展、盖、染。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绿色部位),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详解】(1)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物像在视野的偏右下方,向右下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左上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
(2)由视野②变为③,物像放大了,所以是换用了高倍物镜,故选用40×物镜。
(3)视野从③变为④,物像更加清晰了,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地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
(4)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缘,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由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透明,没有叶绿体,有细胞壁、液泡。因此,与动物细胞相比,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和液泡。
(6)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是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化器。
(7)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色素、糖分等;切西瓜时,流出的汁液就是来自细胞的液泡。
(8)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所以给农作物喷洒农药可以杀死害虫,但是不会杀死农作物的细胞,这是因为细胞中的细胞膜可以将农药阻挡在细胞外。
15. 我市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时,选取5个干净的锥形瓶,编号为甲、乙、丙、丁、戊,分别放入20粒完整有活力的种子,其中戊瓶中是煮熟后并冷却的种子,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如图,放置一段时间后,你认为:
(1)以上装置中种子能萌发的是 瓶;
(2)要验证适量的水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需选择的装置是 ;
(3)丁瓶种子不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这一条件,戊瓶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 ;
(4)小组中有些同学认为,节约起见,每个瓶中放一粒种子就够了,你同意这一做法吗?
,理由是 。
【答案】(1)乙
(2)甲、乙
(3)充足的空气(氧气) 种子煮熟了,没有生命力,胚的结构破坏了
(4)不同意 数量太少影响实验结论的可靠性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2)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该小组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甲与乙以水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乙与丙以温度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乙与丁以空气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详解】(1)以上装置中能发萌发的是能萌发的只有乙装置的种子,因为只有它满足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而甲缺少水分、丙温度不适宜、丁缺少空气都不能萌发。(2)本实验中,装置乙可以正常萌发,起到对照作用,其余组为实验组。因为只有装置乙 分别与其他几个装置的变量是惟一的,也就是说装置乙分别与装置甲、丙、丁为对照组。要验证适量的水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需选择装置甲和乙装置组合有唯一变量--水分,所以看出水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3)丁加满水,置于25℃的条件下。因此种子与空气不接触,缺少空气(氧气)种子无法呼吸,故丁装置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缺少空气(氧气)。种子萌发除了满足一定的外界条件外,种子自身还必须满足:种子是活的,胚是完整的,而且还度过了休眠期的,戊瓶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种子自身原因,即种子已死亡(或种子结构损坏或种子结构不完整)。(4)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数量太少影响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
16. 如图为桃花的结构示意图,请观察和辨析图中各数字符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并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④⑦合称 _____ ;②③合称 _____ ,它们是花的主要部分。
(2)绿色开花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⑥ _____将发育成种子,⑦ _____将发育成果实。
(3)桃可食用部分是由⑤ _____发育成的果皮。
【答案】 (1) ①. 雌蕊 ②. 雄蕊 (2) ③. 胚珠 ④. 子房 (3) ⑤. 子房壁
【分析】图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壁,⑥胚珠,⑦子房。
【16题详解】
①柱头、④花柱、⑦子房合称雌蕊;②花药、③花丝合称雄蕊,它们是花的主要部分。
【17题详解】
绿色开花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⑥胚珠将发育成种子,⑦子房将发育成果实,如图:
【18题详解】
桃可食用的部分属于果皮,是由⑤子房壁发育成的。
17. 如图为蚕豆不同结构层次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种子在萌发时①胚根率先突破种皮,______(填写图中的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为胚发育供应营养。
(2)图乙蚕豆种子在萌发时,发育成茎和叶的是图甲中的______(填写图中的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
(3)图丙中的______(填写图中的数字序号)两个结构是蚕豆花的主要部分,⑧子房将发育成图丁中的______(填写图中的数字序号)果实。
(4)种植蚕豆时疏松土壤,可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______。
【答案】(1)④子叶 (2)③胚芽
(3)①. ⑤⑥##⑥⑤ ②. ⑩
(4)空气##氧气
【分析】题图甲中,①胚根,②胚轴,③胚芽,④子叶。
题图丙中,⑤雌蕊,⑥雄蕊,⑦胚珠,⑧子房。
题图丁中,⑨种子,⑩果实。
【详解】(1)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涨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④子叶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首先①胚根伸长突出种皮,发育成根,不久,从这条根的周围又生出一些细根;此后③胚芽发育成茎和叶、②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
(2)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涨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④子叶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首先①胚根伸长突出种皮,发育成根,不久,从这条根的周围又生出一些细根;此后③胚芽发育成茎和叶、②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
(3)完成传粉和受精后花的花冠、花萼、雄蕊、雌蕊的柱头都凋落,只有⑧子房膨大发育成图丁中⑩果实,果实里面有⑨种子(由⑦胚珠发育而成),可见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是雄蕊和雌蕊,所以花的最重要的结构是⑥雄蕊和⑤雌蕊。
(4)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土壤疏松使土壤缝隙中的氧气增多,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氧气,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15页。
这是一份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试题(图片版,含答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