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海市四中高一上1月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628288/0-173681705005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四中高一上1月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628288/0-1736817050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四中高一上1月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628288/0-1736817050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四中高一上1月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上海市四中高一上1月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支原体肺炎,北京鸭与玉米,细胞自噬,肉毒梭菌,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肺炎可由肺炎链球菌、新冠病毒和其他病原体感染所引起。支原体是引起肺炎的常见病原体,是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如图一)。今年冬天,上海四中有部分师生感染支原体。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支原体是一种________
A. 细菌B. 病毒
C. 真核细胞D. 原核细胞
(2)支原体与人体肺泡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二者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
(3)图三是图二虚线部分更换物镜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肺炎链球菌时的视野,要从图二的视野变换到图三的视野,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转动转换器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移动装片D.调节粗准焦螺旋E.升高镜筒
(4)一个学生按正确的操作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观察到肺炎链球菌,他非常激动地把显微镜推到同桌面前给同桌看,结果视野太暗。要想让同桌看清物像,最应进行的操作步骤是_____。
(5)支原体、肺炎链球菌、蓝细菌三者都不具有的结构包括_________。
A. 细胞膜B. 核膜C. 叶绿体D. 线粒体
(6)对于不同的生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肺炎链球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都是4 种
B.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都具有细胞骨架
C. 肺炎链球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蛋白质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D. 蓝细菌与水绵能光合作用的原因是蓝细菌含有藻蓝素与叶绿素,而水绵细胞含叶绿体
(7)肺炎治疗常用以下两种抗生素,抗菌机制如下表所示,
表中药物_____对支原体引发的肺炎治疗效果更理想。
A ① B.② C.①② D.以上都不对
理由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D (2)①. 支原体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②. 核糖体
(3)A→B (4)调大光圈(重新对光)(5)BCD (6)AD
(7)①. A ②. 支原体没有细胞壁,但是有核糖体,①类药物作用于核糖体
【分析】图一是支原体的细胞结构模式图,不含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小问1详解】
支原体的细胞结构含有细胞膜、细胞质、DNA和RNA、核糖体,不含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是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小问2详解】
支原体是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人体肺泡细胞是真核细胞,它们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支原体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二者都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小问3详解】
图二看到的细胞数多,图三只能看到一行2个细胞,说明图三是将图二虚线部分放大后的结果。要从图二的视野变换到图三的视野,即将低倍镜换为高倍镜,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先转动转换器,再调节细准焦螺旋,即A→B。
【小问4详解】
结合题干“结果视野太暗”可知,要想让同桌看清物像,最应进行的操作步骤是调节反光镜或换用大光圈。
【小问5详解】
支原体、肺炎链球菌、蓝细菌三者都是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原核细胞含有细胞膜、细胞质、DNA和RNA、核糖体,不含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不含线粒体、叶绿体等复杂的细胞器,故BCD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小问6详解】
A、肺炎链球菌、支原体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NA(含A、T、G、C四种碱基)和RNA(含A、U、G、C四种碱基)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种类相同,都是四种,A正确;
B、原核生物不含细胞骨架,B错误;
C、肺炎链球菌、支原体均为细胞生物,其蛋白质都是在自身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C错误;
D、蓝细菌为原核生物,不含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与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水绵是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
故选AD。
【小问7详解】
支原体不含细胞壁,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能对支原体起作用,而支原体有核糖体,大环内酯类药物可以作用于核糖体,阻碍蛋白质合成,抑制支原体效果更好,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二、北京鸭与玉米(20分)
2. 北京烤鸭是中国传统美食。北京鸭主要以玉米、谷类为饲料,鸭肉富含脂肪与蛋白质。
(1)玉米中的储能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进入北京鸭的消化道后,要被水解为_________才能被吸收,若进入北京鸭的血液后富余较多,可以转化为_________和脂肪。
(2)下列各项是有关鸭肉中的脂肪生理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
A. 脂肪可以缓冲外界作用力
B. 脂肪是热的不良导体,有利于保持体温
C. 脂肪是最好的储存能量的物质
D. 脂肪通常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
(3)玉米种子有的圆润饱满,有的干瘪皱缩。饱满种子淀粉含量较高,故能有效地保留水分;而干瘪种子中淀粉含量相对较低,因失水较多而皱缩。饱满种子中因淀粉而保留的水分和干瘪种子中失去的水分分别是____。
A. 自由水、结合水B. 自由水、自由水
C. 结合水、结合水D. 结合水、自由水
(4)北京烤鸭的食用方法是用薄饼卷起烤鸭片、葱条、黄瓜条或萝卜条,配特制酱料食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在烤熟鸭子的加工过程中,发生蛋白质的变性,影响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B. 与烤鸭片相比,葱条、黄瓜条和萝卜条特有的多糖仅有淀粉
C. 北京鸭食用的玉米和谷类,其主要成分的基本单位相同
D. 一张鸭肉卷饼中所含的各种有机物,其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O、N
(5)下列关于北京鸭和玉米体内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A. 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B. 缺少微量元素铁会影响玉米光合作用的进行
C. 两种生物正常生活时,体内含量最高的元素都是氧
D. Ca2+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探究北京鸭的食物之一——玉米,在籽粒发芽过程中的物质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供选实验室现有的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
(6)取不同阶段的玉米提取液,加2mL_______________摇匀,加热至沸腾,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检测还原性糖类。
A 班氏试剂B. 双缩脲试剂
C. 碘液D. 苏丹IV染色
(7)若发芽过程中玉米籽粒中储能物质含量减少,还原糖含量有所提高, 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在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有机物变化为_______________。水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淀粉 ②. 葡萄糖 ③. 糖原
(2)ABC (3)D (4)C (5)C (6)A
(7)①. 淀粉逐渐水解为葡萄糖,为籽粒生长提供能量 ②. 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升高(自由水增多)
【小问1详解】
淀粉是玉米中主要的储能物质。人体细胞能直接利用单糖,淀粉进入消化道后,要被水解为葡萄糖才能被吸收。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若进入北京鸭的血液中的葡萄糖富余较多,可以转化为糖原和脂肪。
【小问2详解】
A、脂肪具有保温、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缓冲外界作用力,A正确;
B、脂肪是热的不良导体,有利于保持体温,B正确;
C、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与糖类相比,脂肪含有较多的H,因此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多,C正确;
D、ATP通常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D错误。
故选ABC。
【小问3详解】
因为结合水是水在生物体和细胞内的存在状态之一,是吸附和结合在有机固体物质上的水。也就是说结合水主要是和种子中的淀粉结合在一起,因此圆粒中的水是结合水。
自由水不被植物细胞内胶体颗粒或大分子所吸附,能自由移动,并起溶剂作用。皱粒种子中淀粉含量少,蔗糖含量高,也就是说自由水不能与淀粉(蛋白质)结合,它主要与蔗糖溶解在一起,因此皱粒种子失去的水分为自由水,D正确。
故选D。
【小问4详解】
A、蛋白质变性影响其空间结构,使肽链松散,更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A错误;
B、与动物相比,植物特有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素,B错误;
C、北京鸭食用的玉米和谷类,其主要成分的基本单位相同,都是葡萄糖,C正确;
D、卷饼中含有脂肪、糖类、蛋白质等有机物,它们共有的元素是C、H、O,D错误。
故选C。
【小问5详解】
A、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A错误;
B、镁离子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镁会造成叶绿素合成不足,叶片发黄,影响植物光合作用,B错误;
C、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故两种生物正常生活时,体内含量最高的元素都是氧,C正确;
D、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生物体内的某些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如:碳酸和碳酸氢根离子,D错误。
故选C。
【小问6详解】
班氏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红黄色沉淀。故取不同阶段的玉米提取液,加2mL班氏试剂摇匀,加热至沸腾,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检测还原性糖类,A正确。
故选A。
【小问7详解】
在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玉米籽粒中储能物质含量减少,还原糖含量有所提高,故有机物变化为淀粉逐渐水解为葡萄糖,为籽粒生长提供能量,水的变化为自由水增多,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升高。
三、细胞自噬(21分)
3.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获得201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奖励他在阐明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和生理功能上的开拓性研究。自噬是一种真核细胞降解受损细胞器、错误折叠蛋白质和病原体的正常代谢机制,自噬的简要过程如图所示。
(1)细胞识别病原体依赖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____,该结构可以识别外界信息。
(2)关于溶酶体的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
A. 溶酶体是由单层生物膜包被的小泡
B. 溶酶体具有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的作用
C. 没有溶酶体的细胞不发生吞噬衰老损伤细胞器的代谢活动
D. 残余体中的物质被释放至细胞外后,短时间内细胞质膜面积增大
(3)如图所示,自噬过程中,线粒体等细胞器被一种双层膜的结构包裹,然后形成自噬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 自噬体膜含有2层磷脂分子
B. 自噬体膜与溶酶体膜融合的过程可能受到温度影响
C. 溶酶体中合成的水解酶活性与其所处环境有关
D. 细胞通过调控自噬过程,以确保自身生命活动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进行
(4)由图可知,溶酶体直接来源于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小分子营养物质可通过溶酶体膜运输到细胞质基质,溶酶体内部的水解酶及残渣则不能通过其膜结构,这说明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_。
(5)图中被消化的细胞器为线粒体,部分线粒体蛋白由其自身合成,推测原因在于线粒体内部含有少量的________和________。
(6)已知低糖培养可使细胞的自噬水平升高,有机化合物氯喹可抑制自噬体和溶酶体的融合,但对自噬体的产生无明显影响。
科研团队对三组细胞(A组、B组、C组)进行了如表中的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细胞内自噬体含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最多的是__________;通过细胞自噬回收物质和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
【答案】(1)糖蛋白 (2)C (3)BD
(4)①. 高尔基体 ②. 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选择透过性
(5)①. DNA ②. 核糖体
(6)①. A ②. C ③. B
【分析】细胞自噬是细胞在溶酶体的参与下降解细胞自身物质的过程。题图可知细胞中由内质网等结构形成双层膜的膜泡,并逐渐扩展,包裹待降解的细胞器或其他内含物,然后闭合形成自噬体,进而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内含物被溶酶体内多种水解酶消化分解,溶酶体消化后的物质有些被排出体外,有些被重新利用。
【小问1详解】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因此细胞识别病原体依赖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
【小问2详解】
A、溶酶体是单层膜构成的细胞器,A正确;
B、溶酶体含多种水解酶,具有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的作用,B正确;
C、植物细胞中一般没有溶酶体,但细胞中衰老的细胞器可被液泡中的酶分解,C错误;
D、残余体中的物质通过囊泡形式被释放至细胞外后,由于膜的融合,故短时间内细胞质膜面积增大,D正确。
故选C。
【小问3详解】
A、据图可知:自噬体具有2层膜,所以由4层磷脂分子构成,A错误;
B、自噬体膜与溶酶体膜融合的过程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膜的流动性受温度影响,B正确;
C、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C错误;
D、细胞通过调控自噬过程降解受损细胞器、错误折叠蛋白质和病原体,以确保自身生命活动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进行,D正确。
故选BD。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溶酶体直接来源高尔基体,由高尔基体脱落形成的小泡构成,小分子营养物质可通过溶酶体膜运输到细胞质基质,溶酶体内部的水解酶及残渣则不能通过其膜结构,这说明生物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功能,具有选择透过性特点。
【小问5详解】
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其含有少量DNA和核糖体,可以自主合成少量蛋白质。
【小问6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低糖培养可使细胞的自噬水平升高,内含物被溶酶体内多种水解酶消化分解,溶酶体消化后的物质有些被排出体外,有些被重新利用,所以B组回收物质和能量最多;有机化合物氯喹可抑制自噬体和溶酶体的融合使其无法形成自噬溶酶体,但对自噬体的产生无明显影响,所以C组自噬体含量最多,A组自噬体含量最少。
四、肉毒梭菌(22分)
4. 肉毒梭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罐头食品等。它能产生神经麻痹毒素——肉毒毒素。肉毒毒素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由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 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图是肉毒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1)肉毒毒素含有的氮元素可以存在于_________中。
A 肽键B. R基C. 氨基D. 羧基
(2)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___个氨基。
A. 1B. 2C. 3D. 4
(3)1 mg肉毒毒素可毒死 20 亿只小鼠。煮沸 1 min 或 75℃下加热 5~ 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高温可使肉毒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肉毒梭菌遗传物质的局部结构,该遗传物质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_。它的遗传物质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相比,相同之处是__________;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元素组成 ②五碳糖 ③磷酸基团 ④含氮碱基⑤分子结构 ⑥基本组成单位的连接方式
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如图是它的结构简式。
(5)脑啡肽是,由_______种氨基酸经_______________(反应)形成的,脱去了_______个水分子。
(6)脑啡肽和肉毒毒素的基本单位一样,该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但两者功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BC (2)B
(3)高温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
(4)①. 脱氧核糖核酸 ②. ①③⑥ ③. ②④⑤
(5)①. 4 ②. 脱水缩合 ③. 4
(6)①. ②. 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分析】由题意可知,肉毒类毒素由两个亚单位组成,每个亚单位为一条肽链盘曲折叠而成,则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所以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新冠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且新冠病毒是RNA病毒,因此其可由蛋白质、核糖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组成,肉毒梭菌是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两者的相似之处是都含磷酸,都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核苷酸之间通常以磷酸二酯键相连。
【小问1详解】
A、由题意可知,肉毒类毒素由两个亚单位组成,每个亚单位为一条肽链盘曲折叠而成,则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每条肽链又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而氨基酸中的氨基和羧基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故肉毒毒素含有的氮元素可以存在于肽键中,A正确;
B、某些R基中也可能含有氮元素,B正确;
C、氨基的结构式为-NH2,故可存在于氨基中,C正确;
D、羧基的结构式为-COOH,故不可存在于羧基中,D错误;
故选ABC。
【小问2详解】
由题意可知,肉毒类毒素由两个亚单位组成,每个亚单位为一条肽链盘曲折叠而成,每条肽链至少含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所以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故选B。
【小问3详解】
肉毒类毒素是蛋白质,高温条件下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从而变性失活。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肉毒梭菌遗传物质中含有T,故遗传物质是DNA,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两者的相似之处是都含磷酸,都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核苷酸之间通常以磷酸二酯键相连,故相同之处为①③⑥;不同之处是RNA含有核糖和尿嘧啶,DNA含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且RNA通常是单链,DNA通常是双链结构,即②④⑤。
【小问5详解】
由图可知,组成脑啡肽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脑啡肽含有4个肽键、5个R基,是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五肽,在这个过程中脱去了4分子的水。
【小问6详解】
脑啡肽和肉毒毒素的基本单位一样,该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为。但两者功能不同的原因是组成它们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和肽链的的空间结构不同。
五、实验探究(16分)
5. 上海四中高一某班同学在完成“探究·实验2-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部分的预习后,进入实验室分小组进行了探究实验。准备的材料器具:1%葡萄糖溶液、10 mg/mL牛血清白蛋白标准溶液、鸡蛋清、梨、班氏试剂、双缩脲试剂、蒸馏水、试管、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
(1)第一组同学按照表所示操作探究梨中的营养成分。
检测梨中营养成分实验操作
据表分析,上述操作中存在的失误及可能的纠正操作正确的是_____。
A. 选用双缩脲试剂改为选用班氏试剂
B. 取上清液做鉴定,应改为取残渣进行鉴定
C. 缺少对照组,应增加用葡萄糖液为待测液的对照组
D. 未加热至沸腾
有人认为不同品种的鸡蛋价格越高,鸡蛋清中蛋白质含量越高。第二组同学计划定量测定不同价格的不同品种鸡蛋清中蛋白质含量,请阅读下列实验方案,完成不同品种鸡蛋清中蛋白质含量的探究实验。
①取10 mg/mL牛血清蛋白标准溶液制作标准曲线如图
②选择_______稀释100倍,分别制作成待测样品。
③取各种待测样品各1mL,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试剂4mL;震荡均匀
④测量数据,整理表格如表,分析结果
不同品种鸡蛋中鸡蛋清蛋白浓度测量实验结果
(2)第②步,第③步的空应该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的数据都应该测量3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4)据表格数据,计算品种A鸡蛋清中蛋白浓度__________ mg/mL(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并根据数据结果分析3个品种鸡蛋清蛋白含量高低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三组准备的材料器具:透析袋、淀粉溶液、蒸馏水、碘溶液、烧杯、胶头滴、玻璃棒。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质膜的选择透过性,如图。在透析袋中加入了5%可溶性淀粉溶液,流水冲洗透析袋外表面的淀粉后,放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在水中加入足量的碘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颜色变化是_____。
A. ①处乳白色→蓝黑色 ②处棕黄色→蓝黑色
B. ①处乳白色→棕黄色 ②处棕黄色→蓝黑色
C. ①处乳白色→蓝黑色 ②处棕黄色→棕黄色
D. ①处乳白色→棕黄色 ②处棕黄色→棕黄色
(6)本实验使用的透析袋是常见的由纤维素制成的透析膜,有同学认为,用透析袋来模拟验证质膜的选择透过性不够严谨,质膜的成分比透析袋更复杂,你是否赞同?请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
【答案】(1)ACD (2)①. 不同品种的鸡蛋清 ②. 双缩脲
(3)三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少误差
(4)①. 127.62 ②. C>A>B (5)C
(6)赞同,纤维素制成的透析膜具有全透性,与质膜的差异较大,质膜的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班氏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红黄色沉淀。(2)淀粉的鉴定利用碘液,观察是否产生蓝色。(3)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4)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小问1详解】
A、班氏试剂一般指本尼迪克特试剂,可以用来检测还原糖,双缩脲试剂用来检测蛋白质,A正确;
B、应选用上清液来进行鉴定,B错误;
C、葡萄糖是还原糖,可以用来作为对照组,C正确;
D、还原糖的鉴定需要热水浴加热,D正确。
故选ACD。
【小问2详解】
待测样品为不同品种鸡蛋清,应将其稀释,故选择不同品种的鸡蛋清稀释100倍,分别制作成待测样品;双缩脲试剂可以检测蛋白质,进行颜色鉴定及定量检测。
【小问3详解】
实验中的数据都应该测量3次,三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少误差。
【小问4详解】
④结合图表可知,公式y=0.5633x+0.0131可知,y为吸光度,x为蛋白浓度,当吸光度为0.732时,x=1.2762,又因鸡蛋清稀释了100倍,因此品种A中蛋白质浓度为127.62mg/mL;同理,可以求出品种B中蛋白质浓度为127.09mg/mL,品种C中蛋白质浓度为127.98mg/mL,3个品种鸡蛋清蛋白含量高低排序是C>A>B。
【小问5详解】
由于碘液能通过透析袋,因此①中由乳白色(原淀粉溶液的颜色)变成蓝黑色(淀粉与碘液反应呈蓝黑色),由于淀粉不能通过透析袋,因此②仍为碘液的颜色,即棕黄色,C正确。
故选C。
【小问6详解】
赞同。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纤维素制成的透析膜具有全透性,与质膜的差异较大,质膜的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因此,用纤维素制成的透析膜来模拟验证质膜的选择透过性不够严谨。抗生素药物
杀菌机制
①(大环内酯类)
作用于原核细胞核糖体,阻碍蛋白质合成,起到抑菌作用
②(头孢菌素类)
可以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起到杀菌作用
A组
B组
C组
培养条件
正常糖
低糖
低糖
是否加入氯喹
否
否
是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结果或备注
1
将梨榨汁,过滤
去除残渣,获得上清液
2
取上清液2mL,加入1mL双缩脲试剂
溶液呈淡蓝色
3
震荡摇匀
溶液无颜色变化
结论
梨汁中不含或几乎不含还原性糖
鸡蛋品种
品种A(价格低)
品种B(价格中等)
品种C(价格高)
待测液吸光度
0.732
0.729
0.734
鸡蛋清蛋白浓度(mg/m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一上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牛奶的那些事儿,植物工厂与光合作用,棕色脂肪细胞的细胞呼吸,实验综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69,天津市五十四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