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2025学年山西省部分学校高一上选科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2024~2025学年山西省部分学校高一上选科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4~2025学年山西省部分学校高一上选科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4~2025学年山西省部分学校高一上选科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学年山西省部分学校高一上选科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西省部分学校高一上选科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该垂直分层的主要特点是, 该垂直分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 图示区域引人入胜的景观要素有, 该湖泊所在的圈层主体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道小题3分,共48分)
    2024年5月10日至11日,黑龙江漠河和新疆阿勒泰的居民相继欣赏到极光美景。完成下面小题。
    1. 漠河和阿勒泰的居民能够看到极光美景,说明( )
    A. 太阳黑子数量减少 B. 太阳活动十分强烈
    C. 太阳表层温度上升 D. 太阳大气厚度增加
    2. 漠河和阿勒泰居民看到极光的时段可能在( )
    A. 上午 B. 正午 C. 午后 D. 凌晨
    【答案】1. B 2. D
    【解析】
    【1题详解】
    当发生太阳风和耀斑时,大量的粒子流被地球磁场捕获,与极地大气相互碰撞形成极光现象。若太阳活动强烈,抛出的粒子流量大,极光范围便会扩大到中纬度地区的较高纬度地带。漠河和阿勒泰的居民能够看到极光,说明太阳活动十分强烈,B正确;太阳黑子数量减少说明太阳活动减弱,A错误;太阳表层温度上升、太阳大气厚度增加和太阳活动关系小,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极光是色彩斑斓的光带与光弧,在强阳光下,难以看到,凌晨太阳光照强度弱,最可能看到极光,D正确;上午、正午、午后太阳光照强,看不到,ABC错误。故选D。
    巴西古生物学家于2016年在普鲁登特总统城发现了被命名为Navarnishestiae的鸟类化石(下图)。这只鸟生活在约8000万年前的巴西,那时导致恐龙灭绝的事件尚未发生。研究人员发现,Navarnishestiae的大脑比始祖鸟大,表明它有更高级的认知能力。完成下面小题。
    3. 巴西古生物学家发现Navarnishestiae化石的地层属于( )
    A. 元古宙 B. 古生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
    4. Navarnishestiae生活的年代( )
    A. 蕨类植物生长茂盛 B. 裸子植物迅速发展
    C. 哺乳动物得到进化 D. 无脊椎动物大灭绝
    【答案】3. C 4. B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发现Navarnishestiae生活中在距今8000万年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8000万年前应该属于白垩纪;同时,恐龙灭绝还没有发生,恐龙灭绝发生在白垩纪-古近纪,所以该鸟化石可能形成于白垩纪,而白垩纪属于中生代,故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4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Navarnishestiae生活年代为中生代,中生代为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繁盛时代,故B正确;蕨类植物繁盛在古生代,故A错误;哺乳动物得到进化为新生代,故C错误;无脊椎动物大灭绝发生在奥陶纪末期,奥陶纪属于古生代,故D错误。所以选B。
    地球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可划分为不同的分层。下图示意地球大气层的某一垂直分层。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的大气垂直分层及所在纬度位置分别是( )
    A. 对流层、低纬度地区 B. 对流层、高纬度地区
    C. 平流层、低纬度地区 D. 平流层、中纬度地区
    6. 该垂直分层的主要特点是( )
    A. 对流旺盛,多见云雨 B. 天气晴朗,能见度好
    C. 空气稀薄,电离状态 D. 雾霾密布,污染严重
    7. 该垂直分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 )
    A. 利于航空飞行 B. 可反射无线电波
    C. 开展滑翔赛事 D. 农作物光合作用
    【答案】5. D 6. B 7. A
    【解析】
    【5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高而上升,应为平流层。平流层的起始高度在低纬度地区为17-18km,在高纬度地区为8-9km,在中纬度地区为10-12km,由图可知,该地所在纬度为中纬度地区。选项ABC错误,D正确。故选D。
    【6题详解】
    根据上题结论,该大气层为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高而上升,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水汽和固体杂质少,无云雨现象,大气能见度好,B正确。对流旺盛,多见云雨,有些地方雾和污染严重,是对流层出现的现象。空气稀薄、电离状态是高层大气的特点,ACD错误。故选B。
    【7题详解】
    反射无线电波是高层大气的功能,B错误;开展滑翔赛事和农作物光合作用发生在对流层近地而,选项CD错误;该层为平流层,因大气平稳,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非常利于航空飞行,选项A正确。故选A。
    湖光山色往往构成美丽的风景,给人以美的感受。图为某地湖泊及湖岸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图示区域引人入胜的景观要素有( )
    ①水圈——碧波荡漾的湖泊②岩石圈——湖岸的岩石与远方的山峦
    ③生物圈——骆驼在湖边觅食④大气圈——晴朗无云的天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9. 该湖泊所在的圈层主体是( )
    A. 大气水 B. 生物水 C. 陆地水 D. 海洋水
    【答案】8.A 9. D
    【解析】
    【8题详解】
    湖泊景观来自水圈,①正确;湖岸的岩石与远方的山峦来自岩石圈,②正确;骆驼一般分布在干旱的沙漠地区,这里不是沙地区,③错误;图示景观天空中有白云出现,不是晴朗无云,④错误。选项BCD错误,A正确。故选A。
    【9题详解】
    图中湖泊所在的圈层为水圈,水圈的主体是海洋水,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复杂的地形能够形成局域环流,带来一定降水。下图为我国北方东部沿海某山地降水量日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山顶降水量日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谷风的日变化 B. 山风的日变化 C. 空气湿度 D. 大气温度
    11. 在局域环流影响下,山谷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
    A. 冬季多、夏季少、春秋过渡 B. 春秋多、冬夏少
    C. 冬季少、夏季多、春秋过渡 D. 春秋少、冬夏多
    【答案】10. A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该地白天盛行谷风,谷风携带水汽随山坡爬升,遇冷凝结,形成地形雨,山顶降水多;夜晚,谷风减弱甚至消失,山顶降水明显减少,该山顶降水最日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谷风的日变化。选项BCD错误,A正确。故选A。
    【11题详解】
    冬季,山谷气温较高,谷风势力较弱,夜晚山风顺山坡而下,集聚于谷底,形成下冷上暖的逆温结构,不利于气流对流上升,山谷降水较少,夏季,白天谷风携带大量水汽向山顶爬升,遇冷凝结,成云致雨,带来较多降水;春秋季节处于气温变化期,山坡和山谷间温差相对较小,处于过渡时期。选项ABD错误,C正确。故选C。
    冬给措纳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2232.2km2,湖面海拔4090m,入湖河流3~4条,歇马昂里河下游分布大片湿地。这里年降水量约300mm,年蒸发量高达1000mm,但湖泊水位常年保持稳定。下图为冬给措纳湖水系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冬给措纳湖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3. 与歇马昂里河下游湿地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水循环环节有( )
    ①大气降水②水汽输送③下渗④地表径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保持冬给措纳湖水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
    A. 降水量 B. 蒸发量 C. 径流量 D. 下渗量
    【答案】12. B 13. D 14. C
    【解析】
    【12题详解】
    由材料“冬给措纳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而积232.2km2,湖面海拔4090m”可知,湖泊周围多高山雪峰,夏季有一定降水,加上冰雪融水多,河流、湖泊水位上涨,季节性冻土融化,下渗增加,水循环极为活跃。选项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3题详解】
    冬给措纳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大气降水不是其主要补给水源,水汽输送不是主要水循环环节,①②错误。歇马昂里河下游大片湿地形成的原因一是歇马昂里河下游流速缓慢,排水不畅;二是有大面积深厚的永久冻土层,阻挡河流下渗,形成大面积地,③④正确。D正确。故选D。
    【14题详解】
    由材料“入湖河流3~4条,这里年降水约300mm,年蒸发量高达1000mm”可知,冬给措纳湖流域的年降水最远低于蒸发量,能够稳定该湖泊水位的主要因素是河流水的常年补给,即径流。选项ABD错误,C正确。故选C。
    流水、海浪、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下图中甲、乙是两种不同的地貌类型。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中甲、乙地貌分别为( )
    A. 风积地貌、流水地貌 B. 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
    C. 冰蚀地貌、海积地貌 D. 风蚀地貌、海蚀地貌
    16. 塑造甲、乙地貌的主要因素是( )
    A. 甲——风力 B. 乙——冰川 C. 甲——海浪 D. 乙——洋流
    【答案】15. D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图中甲是风蚀柱,属于风蚀地貌,并不属于风积地貌;乙是海蚀柱,属于海蚀地貌。根据选项,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题详解】
    图中甲是风蚀柱,属于风蚀地貌,塑造甲地貌的主要因素是风力,A正确,C错误;乙是海蚀柱,属于海蚀地貌,塑造乙地貌的主要因素是海浪,BD错误。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3道大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的重要成员。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
    (1)指出太阳系包含几级天体系统,并举例说明。
    (2)分析太阳系为地球存在生命物质提供的有利条件。
    (3)根据图像信息,比较金星与木星之间存在的差异。
    【答案】(1)二级。第一级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太阳系;次一级为各行星与其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如地月系。
    (2)太阳系的各大行星,包括小行星等主要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在各自轨道上围绕太阳运动,给地球提供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通过源源不断的辐射,传递给地球热量,使地球温度适宜。
    (3)
    金星体积小,木星体积大;金星距离太阳近,温度高;木距离太阳远,温度低。
    【解析】本题以图文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小题,涉及天体系统、生命存在条件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图中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太阳,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太阳系;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形成各行星与其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如地月系。
    【小问2详解】
    太阳系是地球存在的天体系统,为地球生命存在提供外部条件,如太阳光照稳定,太阳通过源源不断的辐射,传递给地球热量,使地球温度适宜;图中体现的八大行星及其他天体,其中的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在各自轨道上围绕太阳运动,天体之间不易发生碰撞,给地球提供安全的宇宙环境。
    【小问3详解】
    根据图像信息,图中从质量体积方面来看,金星是类地行星,体积小,木星是巨行星,体积大;在和太阳距离方面,金星距离太阳近,温度高;木星距离太阳远,温度低。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中心城区气温明显高于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差值越大热岛强度越大,反之越小。热岛效应给城市环境和城市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图为2009—2018年我国某城市1月、7月热岛强度日变化图。
    (1)比较图示城市1月和7月的热岛强度差异及其日变化特点。
    (2)指出11~13时该城市热岛效应发生的变化,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3)为降低该城市的热岛强度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热岛强度7月大于1月;热岛强度夜晚强于白昼。
    (2)11~13时该城市热岛效应消失。11~13时是城市中心区气温最高的时段,因气温高,对流运动旺盛,热量通过城市风散失到周围郊区,城市气温降低,热岛效应消失。
    (3)
    合理规划绿化用地,扩大绿地面积,建设规模不等的街心花园,绿色长廊,增加蒸腾,降低热岛强度;以河流、主干道、绿化带为城市绿色通风廊道,引入清洁、凉爽的气流,降低热岛强度;扩大水域面积,加强水陆水热交换,降低热岛强度。
    【解析】本题以热岛强度为背景,设置3道小题,涉及热岛强度、热力环流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据图分析,热岛强度总体是说7月大于1月;日变化方面,热岛强度夜晚强于白昼。
    【小问2详解】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差值越大热岛强度越大,反之越小。11~13时热岛强度在0℃水平线以下,该城市热岛效应消失。11~13时一般是是城市中心区气温最高的时段,因城市气温高,气流上升,对流运动旺盛,热量通过城市风散失到周围郊区,加速热量交换,城市气温降低,热岛效应消失。
    【小问3详解】
    为降低该城市的热岛强度可以合理规划绿化用地,适度扩大绿地面积,建设规模不等的街心花园,绿色长廊,进而增加蒸腾,降低热岛强度;以河流、主干道、绿化带作为城市绿色通风廊道,通过空气流动,引入清洁、凉爽的气流,降低热岛强度;可以扩大水域面积,加强水陆水热交换,降低热岛强度。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潮汐树”是发育在潮滩上的一道道潮沟,是典型的侵蚀-沉积地貌,由潮汐作用往复冲刷而形成。图为某海域浅滩上的“潮汐树”地貌。
    (1)描述“潮汐树”地貌的主要形态特点。
    (2)分析潮滩地带“潮汐树”地貌的发育条件。
    (3)研究发现:“潮汐树”地貌形成的时段是落潮而非涨潮时段。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1)位于沙泥质滩涂/潮间带;由宽窄、深浅不同的潮沟组成;主沟像树干伸入海洋,支沟、细沟像树枝向陆地伸展,形态如同大树。
    (2)潮滩地势平缓、宽大,能为潮汐树发育提供空间;潮滩沉积泥沙厚度大,质地松软,利于潮汐冲刷形成潮沟;潮汐大,便于涨潮时泥沙堆积形成潮滩和落潮时冲刷;潮滩缺少植被,利于潮汐冲刷潮滩。
    (3)涨潮时,海水向岸前进的速度慢,海水携带的泥沙逐渐淤积,形成潮滩;落潮时海水离岸方向运动,流速较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潮沟。
    【解析】本题以“潮汐树”地貌为材料,涉及海岸地貌的特点和形成原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潮汐树”是滩涂上一种奇特的地貌景观。一般伴随潮汐作用,在质地松软易被侵蚀的潮滩上“生长”,故其位置应形成于沙泥质滩涂组成的潮间带;“潮汐不断冲刷、侵蚀沙泥质滩涂,形成潮沟,这些潮沟由海向陆分杈增多,被形象地称作‘潮汐树”,故“潮汐树”的组成为大小、长短、宽窄、深浅不同的潮沟组成;由图可知,潮汐主水道形成主沟,像树干伸入海洋,支沟、细沟像树枝向陆地伸展,形态如同大树,潮沟的主干和树枝状分汊逐渐壮大形成“潮汐树”。
    【小问2详解】
    由材料信息“潮汐树”是发育在潮滩上的一道道潮沟,是典型的侵蚀——沉积地貌,由潮汐作用往复冲刷而形成”可知,潮汐树地貌的形成是泥沙沉积的滩涂受潮汐的侵蚀形成;所以发育的首要条件是潮滩的质地和特征,潮滩地势平缓、宽大,沉积泥沙厚度大,面积广,能为潮汐树发育提供空间,潮滩的质地要松软易被侵蚀,一般泥沙含量较高,潮汐容易侵蚀;其次是外力作用,即潮汐作用,潮汐越大,堆积和冲刷作用越明显,涨潮时带来泥沙堆积,形成利于侵蚀的潮滩,落潮时,海水离开海岸,落差大,流速快,利于侵蚀形成潮沟,所以潮汐越大,越利于潮汐树发育;最后是植被,海滩植被多能削弱潮汐对海滩的冲刷,不利于沙滩树的发育,故潮汐树发育的海滩植被稀少或缺失。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涨潮时海潮逆推河水向上爬升,加之滩涂坡度以及植被的影响,海水向岸前进的速度很慢,海水携带的泥沙逐渐淤积,形成潮滩。落潮时海水离岸方向运动,落差增大,流速较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潮沟,加大潮汐树的规模和长度。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表层海水结冰状况受自然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图示意我国渤海某年盛冰期的海冰分布状况。
    (1)简述盛冰期渤海海冰的分布特点。
    (2)盛冰期辽东湾的海冰面积最大,分析其主要原因。
    (3)阐释渤海海冰给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
    【答案】(1)海冰分布不均衡;纬度偏高的海域,封闭的海域和水深较浅的海域有结冰现象或海冰面积大。
    (2)辽东湾所处纬度最高,冬季寒冷漫长,表层海水温度低;海区封闭,海水运动差,与其它海域水体交换差;表层温度和盐度低,结冰期长,海冰面积大。
    (3)
    有利影响:为沿海地区带来丰富的淡水资源。不利影响:捕鱼,养殖难以进行,航运受到影响。
    【解析】本题以渤海海冰为背景,设置3道小题,涉及海冰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图例、读图可知,渤海海域海冰分布不均衡;盛冰期的海冰主要分布在沿海水域,且大面积分布在纬度较高的辽东湾,纬度较低的莱州湾、渤海湾较少。封闭的海域和水深较浅的海域有结冰现象或海冰面积大。
    【小问2详解】
    辽东湾所处纬度最高,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寒冷漫长,西北季风带来持续强冷空气,水温迅速降低从而结冰;辽东湾是一个半封闭的内陆浅海,海区封闭,海水运动差,与黄海的海水交换作用缓慢;陆地有黄河、海河、辽河等多河流注入,表层温度和盐度低,结冰期长,海冰面积大。
    【小问3详解】
    ‌渤海海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影响:作为淡水资源利用的
    可能性‌:海冰融化会产生淡水,可以作为淡水资源加以利用,尤其是在淡水资源匮乏的地区‌。不利影响:对渔业和海水养殖业的影响‌:海冰会阻塞航道,影响渔船出海作业,导致渔业生产受阻。此外,海冰融化时会降低海水盐度,影响海参等海水养殖产品的生长和收获‌。对港口和航运的影响‌:海冰会导致港口码头封冻,影响港口通航,进而影响货物运输和国际贸易‌。

    相关试卷

    2025涟源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选科考试暨12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5涟源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选科考试暨12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考试地理试题docx、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考试地理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5晋城高一上学期12月选科调研考试地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5晋城高一上学期12月选科调研考试地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共8页。

    山西省晋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选科调研考试地理试卷(PDF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选科调研考试地理试卷(PDF版附解析),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