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探究题,识图作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下列元素中,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的是( )
A. 碳B. 氢C. 氧D. 氮
2.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为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而加入的物质是( )
A. 无水乙醇B. 碳酸钙C. 二氧化硅D. 层析液
3.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 )
A. 前期B. 中期C. 后期D. 末期
4.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它的结构和功能正常才能保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B. 细胞膜不是静止不动的,具有流动性
C. 细胞膜外表面有糖类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
D. 细胞膜不能完全阻止有害物质进入细胞
5.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错误的是( )
A. 种子宜在低温、低氧、干燥等条件下储存
B. 水稻生长过程中适时排水,有利于根系的细胞呼吸
C. 包扎伤口时,需要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创可贴”等敷料
D. 乳酸菌发酵时通入氧气,可提高乳酸含量
6.发菜属于蓝细菌,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生物。下列有关发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核糖体B. 有细胞壁C. 有细胞核D. 能进行光合作用
7.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下列物质鉴定实验中作用的试剂与现象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脂肪—苏丹III—橘黄色B. 酒精一重铬酸钾—灰绿色
C. 淀粉—碘液—蓝色D. 还原糖—双缩脲试剂—砖红色
8.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种类的描述正确是( )
A. AB. BC. CD. D
9.由于细胞内具有ATP这种能量“货币”,才能及时而持续地满足细胞各项生命活动对能量的需求。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DNA和磷脂的组成元素相同
B. 一个ATP分子中含3个特殊的化学键
C. 代谢旺盛的细胞内储存着大量ATP
D. 细胞内放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
10.许多种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的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B. 有些无机盐是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C. 无机盐可以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D. 无机盐是细胞中能源物质之一
11.如图是细胞膜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苯界面中①分子头部与水接触B. 物质②可发挥运输作用
C. 由物质②构成基本支架D. 由③可知乙为细胞膜的内侧
12.蛋白质是目前已知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多样的分子。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体的很多结构,如肌肉、头发、羽毛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B. 血红蛋白能够运输氧气,说明蛋白质具有运输的功能
C. 在新冠肺炎自愈者的体内,发现了抗体的存在,说明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
D. 总体来说,蛋白质具有催化、免疫、运输、遗传等功能
1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白细胞、表皮细胞等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B. 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血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 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D. 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起着关键作用
14.某种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B. 过程②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C. 过程①②都会合成大量的ATP
D. 叶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中不会产生[H]
15.某同学取三个生理状态相同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后,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A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B. ①内充满的溶液是外界溶液
C. 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是:C>A>BD. A与B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是A<B
16.如图为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⑤为核膜,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 ②为核孔,是D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
C. ④在细胞周期能周期性消失和重现
D. ③为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17.图甲是叶绿体结构示意图,图乙是绿叶中色素分离的结果(①~④代表叶绿体结构,A~D代表4种色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②上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
B. 分离色素的原理是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C. 若用黄化叶片做提取色素实验,C和D色素带颜色变浅
D. 在②和④中,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18.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就是科学发现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科学发现需要先从实验人手
B. 科学理论的形成需要观察与归纳概括的结合
C. 科学发现离不开众多科学家的参与推动以及技术的支持
D. 科学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19.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细胞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 乙细胞中有8个染色单体
C. 丙细胞所在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D. 甲、乙、丙三个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20.阿米巴痢疾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病因是在人体肠道内寄生的一种变形虫——痢疾内变形虫,通过自身分泌的蛋白分解酶,溶解人的肠壁组织,引发阿米巴痢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减少摄食不洁食物,可以预防阿米巴痢疾
B. 痢疾内变形虫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
C. 痢疾内变形虫最终“吃掉”肠壁组织细胞,与溶酶体作用有关
D. 痢疾内变形虫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分泌蛋白分解酶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21.如图1为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利用载体蛋白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______(填数字)。①②两种运输方式合称为 ______。
(2)可能代表甘油转运方式的是图 ______(填数字);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图 ______(填数字)。
(3)坐标图2中的四种离子,以③方式实现图示细胞内外浓度差的是 ______。
(4)从功能上来说,细胞膜是一层 ______膜。
22.请根据所学内容,解读下列与酶有关的图示、曲线,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和图2分别表示了酶具有 ______、______的特性。
(2)图3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当pH从5上升到7时,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 ______;从图示曲线我们还可以得出随温度的改变,酶的最适pH ______(填“会”、“不会”)改变。
(3)图4中酶处于最适环境,A点后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因素主要是 ______。
(4)从图5可以得岀的结论是:在底物足量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 ______呈 ______(正/负)相关。
四、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2分。
23.如图为光合作用基本过程示意图,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的物质是 ______ 。图中C表示的物质是 ______ ,其作用是 ______ 。
(2)图中物质B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 ______ ,在物质B形成过程中,能量由 ______ 转化为 ______ 。
(3)图中①、②两个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______ ,过程②称作 ______ 。
(4)原料、能量的供应都可能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夏季晴朗的中午时段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主要原因是中午温度很高,导致 ______ , ______ 不能进入叶片组织,致使光合作用 ______ 过程受到影响。
24.如图为动物、高等植物细胞二合一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 ______ 。
(2)图示动植物细胞在细胞结构上的差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______ (填名称)、叶绿体,其中 ______ (填名称)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其化学组成主要是 ______ 。动物细胞有中心体,与细胞的 ______ 有关。
(3)如果图B所示为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应该没有[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 ______ 。图中为细胞提供能量的“动力工厂”为[ ______ ] ______ 。
(4)“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是 ______ ] ______ 。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常用 ______ 试剂检测,此试剂与斐林试剂有什么不同,请任意写出三点: ______ 。
25.如图甲表示细胞周期中染色体(质)出现的螺旋化和解螺旋的周期性变化;图乙是某生物体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细胞图像;图丙为细胞周期中细胞内核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丁为某生物细胞周期各时期图像(未排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这是因为细胞体积越大, ______ 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2)图丁中结构1的名称是 ______ 。请用图丁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______ 。
(3)图甲中d到e的过程发生在图丙的 ______ 段;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目之比为 ______ 。
(4)图乙与图丁所示的细胞的分裂有一定区别,表现在有丝分裂的 ______ 期。
(5)完成一次分裂后,细胞的发育方向主要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继续完成如上图所示的分裂过程以增加其数量,另一种是经过 ______ 形成某种特定组织。
答案和解析
1.A
【解析】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B
【解析】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研磨绿叶前加入无水醇的作用是溶解色素,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保护叶绿体色素,加入二氧化硅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层析液的作用是分离色素,B正确。
故选:B。
3.C
【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后期。
故选:C。
4.A
【解析】A、细胞膜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脂质,A错误;
B、细胞膜不是静止不动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
C、有些糖类可以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C正确;
D、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是相对的,不能完全阻止有害物质进入细胞,D正确。
故选:A。
5.D
【解析】A、种子宜在低温、低氧、干燥等条件下储存,可以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A正确;
B、水稻生长过程中适时排水可以抑制根系无氧呼吸,有利于增强根系细胞的有氧呼吸,B正确;
C、包扎伤口时,需要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创可贴”,避免厌氧菌的增殖,C正确;
D、乳酸菌是厌氧菌,利用乳酸菌发酵生产乳酸时,不能通入空气,D错误。
故选:D。
6.C
【解析】ABC、发菜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AB正确,C错误;
D、发菜中虽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D正确。
故选:C。
7.D
【解析】A、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A正确;
B、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变为灰绿色,B正确;
C、淀粉遇碘液变蓝色,C正确;
D、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在水浴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双缩脲试剂可用于鉴定蛋白质,D错误。
故选:D。
8.D
【解析】AD、肌细胞和大肠杆菌中均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二者均含有A、G、、C、T、U共5种碱基,核苷酸共8种(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其中A、G、C各对应两种,T、U各对应一种,A错误,D正确;
B、HIV是RNA病毒,其含有碱基为A、G、C、U共4种,对应4种核糖核苷酸,B错误;
C、乙肝病毒为DNA病毒,其含有碱基为A、G、C、T共4种,对应4种脱氧核苷酸,C错误。
故选:D。
9.A
【解析】A、ATP、DNA和磷脂的组成元素都为C、H、O、N、P,A正确;
B、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代表特殊化学键,因此一个ATP分子中含2个特殊的化学键,B错误;
C、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但是细胞对于ATP的需要量很大。ATP与ADP在细胞内不停地转化,保证了细胞对于ATP的大量需求,C错误;
D、细胞内放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反应相联系,细胞内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D错误。
故选:A。
10.D
【解析】A、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A正确;
B、有些无机盐是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例如Mg2+参与叶绿素的合成,B正确;
C、某些无机盐可以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例如血浆中的HCO3-,C正确;
D、无机盐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因此不是能源物质,D错误。
故选:D。
11.C
【解析】A、①是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因此在水—苯界面中①分子头部与水接触,A正确;
B、②是蛋白质,若是转运蛋白,则可发挥运输作用,B正确;
C、由物质①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C错误;
D、③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因此乙为细胞膜的内侧,D正确。
故选:C。
12.D
【解析】A、构成细胞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生物体的很多结构,如肌肉、头发、羽毛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A正确;
B、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B正确;
C、在新冠肺炎自愈者的体内,发现了抗体的存在,抗体的成分是蛋白质,说明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C正确;
D、总体来说,蛋白质具有催化、免疫、运输、信息传递等功能,遗传物质是核酸,蛋白质不具有遗传功能,D错误。
故选:D。
13.B
【解析】A、白细胞、表皮细胞等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A正确;
B、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血细胞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必须产生完整生物体或分化为其他各种细胞才能体现全能性,B错误;
C、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体积减小,含水量减小,C正确;
D、细胞凋亡是细胞正常的生命现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起着关键作用,有利于维持机体的稳态,D正确。
故选:B。
14.B
【解析】A、过程①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A错误;
B、过程②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B正确;
C、过程①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合成少量ATP,过程②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合成大量ATP,C错误;
D、叶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中第一阶段会产生[H],D错误。
故选:B。
15.D
【解析】A、图中A细胞的角隅处发生了分离,推测其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初期,A正确;
B、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因此①处为外界蔗糖溶液,B正确;
C、A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小,其外界溶液浓度应略大于细胞液浓度,B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外界溶液浓度应等于或小于细胞液浓度,C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大,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完全分离,其外界溶液浓度明显大于细胞液浓度,由于初始三个细胞生理状态正常且相同,即细胞液浓度相同,根据失水量的多少可知实验后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渗透压)依次是C>A>B,C正确;
D、A、B是生理状态相同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其初始细胞液浓度相同,A所处的外界溶液使其质壁分离,说明A所处的外界溶液高于细胞液的初始浓度,B所处的外界溶液并没有导致其质壁分离,说明B所处的外界溶液低于或等于细胞液的初始浓度,因此A与B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是A>B,D错误。
故选:D。
16.B
【解析】A、⑤是核膜,能够将细胞核内的物质与细胞质分开,A正确;
B、核膜上有核孔,便于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但核孔具有选择性,如DNA不能通过核孔,B错误;
C、④是核仁在细胞周期能周期性消失和重现,C正确;
D、细胞内贮存、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分子,在细胞核中DNA和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D正确。
故选:B。
17.B
【解析】A、②类囊体薄膜上与光反应有关的光合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故叶片呈绿色,A正确;
B、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因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故分离色素用的是层析液,B错误;
C、黄化叶片含有的叶绿素少,所以用黄化叶片做提取色素实验,C(叶绿素a)和D(叶绿素b)色素带颜色变浅,C正确;
D、②类囊体薄膜为光反应的场所,④叶绿体基质为暗反应的场所,在②和④中,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D正确。故选:B。
18.BCD
【解析】A、科学发现需要先从观察人手,A错误;
B、科学发现需要观察与归纳概括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B正确;
C、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离不开众多科学家的参与、推动,也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和支持,C正确;
D、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D正确。
故选:BCD。
19.ACD
【解析】A、甲图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两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A正确;
B、乙细胞着丝粒分裂,没有染色单体,B错误;
C、丙中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C正确;
D、甲中染色体散乱分布,属于有丝分裂前期,乙中着丝粒分裂,属于有丝分裂后期,丙中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正确。
故选:ACD。
20.ABC
【解析】A、根据题干信息,“阿米巴痢疾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病因是感染人体肠道内寄生的一种变形虫-痢疾内变形虫”,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减少摄食不洁食物,可以预防阿米巴痢疾,A正确;
B、痢疾内变形虫“吃掉”肠壁组织细胞的过程属于胞吞,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B正确;
C、痢疾内变形虫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该过程与溶酶体作用有关,原因是溶酶体内含有水解酶,C正确;
D、蛋白分解酶属于大分子物质,痢疾内变形虫通过胞吐方式分泌蛋白分解酶,D错误。
故选:ABC。
21.(1)①③;被动运输
(2)②;①
(3)K+、Mg2+
(4)选择透过性
【解析】(1)利用载体蛋白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①协助扩散、③主动运输。①协助扩散和②自由扩散两种运输方式的动力都是浓度差,合称为被动运输。
(2)可能代表甘油转运方式的是图②自由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图①协助扩散。
(3)主动运输是指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离子以③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说明细胞外离子的浓度低于细胞内离子的浓度,结合柱形图可知,K+和Mg2+的浓度是细胞外低于细胞内。
(4)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从功能上来说,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22. (1)高效性 专一性
(2)先上升后下降 不会
(3)酶的浓度(数量)
(4)酶浓度 正相关
【解析】(1)由图可知:图1表示了酶具有高效性、图2表示了酶具专一性的特性。
(2)图3中底物剩余量越多表示酶活性越低,在一定范围内,pH=7时酶的活性比pH=6时低比pH=5时高,所以当pH从5上升到7时,酶活性的变化是先上升后下降。从图示曲线我们还可以得出随温度的改变,酶的最适pH不会改变,反之,随pH的改变,酶的最适温度不会改变。
(3)图4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酶的浓度(数量)是有限的。
(4)从图5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底物足量条件下,随酶浓度的增加,酶促反应的速率也增加,即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呈正相关。由图可知:图1表示了酶具有高效性、图2表示了酶具专一性的特性。从图示曲线3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酶的活性与PH有关。
本题结合图示,考查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3.(1)氧气(O2) NADPH 为三碳化合物(或C3)提供能量和还原三碳化合物(或C3)(或作为还原剂和提供能量)
(2)直接能源物质 光能 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或化学能)
(3)叶绿体的基质 CO2的固定(或二氧化碳的固定)
(4)气孔大量关闭 二氧化碳(或CO2) 暗反应
【解析】(1)图中A是水在光下分解并释放到外界的物质,表示氧气;图中的B是ATP,则C是光反应过程产生,与ATP共同参与暗反应的NADPH,其作用是为三碳化合物(或C3)提供能量和还原三碳化合物(或C3)(或作为还原剂和提供能量)。
(2)B是ATP,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物质B(ATP)形成过程中,能量由光能转变为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或化学能)。
(3)图中①表示C3的还原,②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都属于暗反应过程,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4)夏季晴朗的中午时段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主要原因是中午温度很高,导致气孔大量关闭,二氧化碳不能进入组织细胞,导致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二氧化碳固定)过程受到影响。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
24.(1)差速离心法
(2)大液泡 细胞壁 纤维素和果胶 有丝分裂
(3)2液泡 4叶绿体 9线粒体
(4)11核糖体 双缩脲 CuSO4的质量浓度不同,斐林试剂中为0.05g/mL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中为0.01g/mLCuSO4溶液;添加顺序不同,斐林试剂使用时,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反应条件不同,斐林试剂需要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不需要加热
【解析】(1)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2)图示动植物细胞在细胞结构上的差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其化学组成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3)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2大液泡、4叶绿体。9线粒体是为细胞提供能量的“动力工厂”。
(4)“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是11核糖体。鉴定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用于检测还原糖,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不同点有:CuSO4的质量浓度不同,斐林试剂中为0.05g/mL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中为0.01g/mLCuSO4溶液;添加顺序不同,斐林试剂使用时,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反应条件不同,斐林试剂需要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不需要加热。
25.(1)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2)细胞板;C→E→D→A→B→F
(3)bc和hi;1:2:2
(4)前期和末(期)
(5)细胞分化
【解析】(1)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值越小,细晌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2)图丁中结构1的名称是细胞板;分析图丁可知,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B、F表示有丝分裂末期,C表示有丝分裂间期,D表示有丝分裂中期,E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因此 C→E→D→A→B→F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3)图甲中d到e的过程发生在分裂前期,所以发生在图丙的bc段或hi段;此时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所以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比为1:2:2。
(4)图乙与图丁所示的细胞的分裂有一定区别,表现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和末期,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过程不同,末期细胞一分为二方式不同。
(5)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或组织。
A.肌细胞
B.HIV
C.乙肝病毒
D.大肠杆菌
碱基
5种
5种
4种
5种
核苷酸
5种
8种
8种
8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考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识图作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友好学校第78届期末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友好学校第七十八届期末联考高一生物试题及答案高一生物试题pdf、友好学校第七十八届期末联考高一生物试题及答案高一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友好学校第78届期中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