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以下物理量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人教版物理新教材的长约为26dm
B. 普通中学生1000m体测时的速度约为20m/s
C. 电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60℃
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g
2.下列对诗句或谚语分析正确的是( )
A. “谁家玉笛暗飞声”,人们听到的笛声是由空气传入人耳的
B. “白露种高山,寒露种河边”,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
C.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能分辨“鸟语”和“泉声”是因为响度不同
D. “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凝华吸热
3.如图所示,2024年10月30日搭载着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船入轨后与空间站组合体实现交会对接成功,3名航天员将于2025年4月乘返回舱返回东风着陆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载人飞船各舱段的结构材料具备的特点之一是密度较大
B. 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最外层的防热材料在高温下发生熔化、汽化向外放热
C. 对接成功后,以空间站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静止的
D. 航天员从地球送入太空后质量变小
4.厨房不仅是加工食材,制作家庭美食的场所,也是日常生活中充满物态变化的“实验室”。关于厨房中的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烧水煮面,当锅底开始产生少量气泡时水就沸腾了
B. 煮饺子时,锅周围出现大量“白气”,这是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C. 新鲜的豆腐放入冰箱内制成冻豆腐,这主要是凝华现象
D. 和好的面团在醒发时要盖上保鲜膜,是为了防止面团水分蒸发变干
5.如图甲为我国建造的亚洲第一座全天持续发电的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这座发电站利用高科技手段,让定日镜追逐太阳,将能量会聚到高塔,从而实现发电。其原理如图乙所示。下列光现象中与定日镜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日晷晷针的影子
B. 树荫下的光斑是圆形的
C. 浑河岸边建筑物在水中的倒影
D. 铅笔看起来“弯折”了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街角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B. 验钞机利用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
C. 电冰箱利用制冷剂的升华吸热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
D. 沈阳的冬天,利用在路面上撒盐升高了冰的熔点除去路面上的冰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7.以下关于声的实验图片,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乒乓球被弹起的越高,说明音叉振动的幅度越大
B. 图乙,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时“水花四溅”,说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C. 图丙,不断从真空罩中抽出空气,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大,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 图丁,扬声器对准蜡烛播放音乐,蜡烛发生颤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8.一款名为HverCamera的无人相机可以悬浮在空中进行自拍,如图所示为相机正悬浮在空中拍摄视频,底部还有一个声呐感应器发出超声波,可以防止飞行器在拍摄中发生碰撞,更加稳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镜头部分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 人通过镜头成倒立缩小实像
C. 当自拍神器远离自己时,所成的像的大小将变小
D. 声呐感应器发出的是小于20Hz的声波
9.如图所示,这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
B.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C. 同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D. 体积相同时,甲物质的质量与乙物质质量的之比为1:4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
10.在学校附近有禁止鸣笛标志,目的是为了在______处减弱噪声;学校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立即返回教室,这是利用声音传递______。
11.如图甲所示,小聪自制了一个“滴水计时器”。把滴水计时器固定在玩具车上,让玩具车在水平木板上做直线运动,水滴在木板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图可判断玩具车做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他测得各段的距离如下表,玩具车在A、D间的用时为3s,则玩具车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12.如图所示,有一束光从某种介质斜射入另外一种介质中时,在界面上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其中______是入射光线,折射角是______°。
13.如图用纸锅烧水的实验中,水烧干之前纸锅没被火烧着,这主要是因为水沸腾时______(选填“吸”或“放”)热,温度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使纸锅的温度不能达到纸的燃点。
14.周末,小聪去辽宁省博物馆参观,他发现在一个较为精巧的文物前放置了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该透镜对太阳光有______作用;通过该透镜他看到了文物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15.小明想测量一下家里自己榨的芝麻香油的密度,小明找到质量为0.46kg的芝麻香油,测出它的体积为0.5×10−3m3,则该芝麻香油的密度是______kg/m3;当芝麻香油用掉一半时,它的密度是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6.已知一束光与镜面成30°射向一块平面镜,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的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17.如图所示,S′是光源S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a和b是从光源S射向凸透镜的两条光线,请画出这两条光线的折射光线。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18.小聪用图甲装置探究了海波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前应在试管内装入适量颗粒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海波和蜡。在组装实验器材时,需要按照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
(2)海波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_℃,在测量温度的同时还应观察海波的______从而确定海波是否熔化。
(3)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4min−8min是海波的熔化过程,分析图像可知:海波熔化时温度特点是______,第6min海波处于______状态。
19.某小组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镀膜玻璃板、支架、刻度尺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如图甲所示,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纸上竖立一块镀膜玻璃板,沿着玻璃板镀膜一侧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3)将点燃的蜡烛A分别放在A1、A2、A3三个位置,在玻璃板后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直到看上去B的位置与像的位置重合,在B的位置分别做标记B1、B2、B3,此时蜡烛B代替的是______(选填“蜡烛A”或“蜡烛A的像”)。用光屏承接玻璃板后的像,直接观察光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点燃蜡烛的像。
(4)白纸上记录的蜡烛A与像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直线将物和像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物连线与平面镜______,为了得到像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5)小明根据蜡烛B总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就得出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这一结论,同组的小丽认为这样得出结论的做法不合理,请你说出其不合理之处是______。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镜、光屏、高度为6.3cm的“F”形发光体和刻度尺。
(1)小明把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还需要调整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2)调整好后,固定透镜位置,使发光体从距离凸透镜30cm处开始由远及近地逐次靠近透镜,每次测量都需要调节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为了判断光屏上的像是否最清晰,还需要______移动光屏,观察像是否变模糊。
(3)根据表中实验测得的数据,可通过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大小判断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由表中数据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4)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当发光体位于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应适当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5)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将自己戴的眼镜放在光源和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发现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当他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像重新变清晰,则他戴的眼镜是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21.在学习“测量液体和固体密度”的实验课上,某小组同学要测量盐水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尺处,横梁静止时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测量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6g;
②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当在右盘中添加质量最小的5g砝码后,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则应该______至天平水平平衡;天平平衡后盘中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g;
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盐水在量筒中如图丙所示,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32.4g。
以上实验步骤中多余的步骤是______(填序号),则所测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
(3)小明放学回家后又想测量某盒装牛奶的密度,但是家里既没有量筒,也没有天平,只有厨房用的电子秤。为了测量牛奶的密度,小明拿来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用电子秤测出了牛奶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玻璃杯A和B的相同位置做好标记;
②用电子秤测出一个空玻璃杯的质量为m0;
③向A、B两个玻璃杯内分别倒入水和牛奶至标记处,用电子秤分别测出水和杯的总质量为m1,牛奶和杯子的总质量为m2;
请根据所测物理量写出牛奶的密度的表达式:ρ牛奶= ______(用m0、m1、m2、ρ水表示)。
22.某小组在跨学科实践课上自制一只望远镜,用它观察校园内远处的物体。
(1)为了选出焦距合适的凸透镜做物镜和目镜,同学们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方式测出了这些凸透镜的焦距。其中测量中,操作最合理的是______。
(2)自制的望远镜可以采用单片的凸透镜作为目镜和物镜,为了让成像质量好一些,其放大倍率应为______(选填“2~3”或“20~30”)倍。
(3)根据放大倍率的要求,若制作望远镜时,选择焦距为20cm,直径为5cm的凸透镜作为物镜,则下列四个凸透镜中,最合适作为目镜的是______。
A.焦距为10cm,直径为5cm
B.焦距为20cm,直径为4cm
C.焦距为10cm,直径为4cm
D.焦距为20cm,直径为5cm
(4)小组同学利用选好的凸透镜和长方形纸板分工合作完成了望远镜的制作。在使用这个望远镜观察较远处物体后,如果要观察较近处物体,两块凸透镜间的距离要稍______一些,此时物镜所成的像到目镜的距离应______目镜的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用该望远镜看远处物体时,像是倒立的,为了能看到正立的像,小组同学又对制作的望远镜进行了改进,改进方案的光路图如图乙所示,根据光路图请判断改进后的望远镜的目镜为______镜。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3.今年8月28日,沈阳本溪城际客运专线开通,进一步缩短了沈阳城市圈内城市间的运行时间。若某班次客车在沈阳至本溪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求:
(1)客车在该路段以90km/h平均速度行驶了12min,求客车这12min行驶的路程。
(2)若一段时间后,前方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标志牌,该客车在此区间测速的路段用时24min,请计算判断客车是否超速。
24.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明对测量物体的密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测量家里的一个空心铜摆件的外形体积为50cm3,已知ρ铜=8.9×103kg/m3。求:
(1)若铜摆件为实心的,则摆件的质量为多少?
(2)小明又测量了该空心铜摆件的质量为356g,请计算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
(3)若经过实际测量该空心铜摆件的空心体积为8cm3,请计算该摆件材料的真实密度为多少?(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2位小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人教版物理新教材的长约为26cm=2.6dm,故A不符合实际;
B.普通中学生1000m体测时的速度约为5m/s,故B不符合实际;
C.电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5℃,故C不符合实际;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g,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首先要对相关物理量有个初步的认识,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经过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换算,最后判断符合要求的是哪一个。
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数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2.【答案】A
【解析】解:A、“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人们听到笛声是笛声通过空气传到人耳,故A正确;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错误;
C、我们能分辨“鸟语”和“泉声”,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
故选:A。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4)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3)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其中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本题借古诗句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特性、物态变化等知识点,属于声学基础题。
3.【答案】C
【解析】解:A、载人飞船质量越小,越容易起飞,而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越小,质量越小,所以载人飞船各舱段的结构材料具备的特点之一是密度较小,故A错误。
B、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最外层的防热材料在高温下熔化、汽化时吸热,宇航员不会受到高温炙烤,从而安全返回,故B错误。
C、对接成功后,以空间站为参照物,载人飞船相对于空间站不再发生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故C正确。
D、航天员从地球送入太空后,位置发生变化,但其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越小,质量越小;
(2)火箭与大气摩擦产生的热量很容易烧毁火箭,所以要利用特殊材料的熔化和汽化来吸收热量,从而保护火箭;
(3)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4)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温度无关。
本题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为载体,考查蕴含的物理知识,重点考查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是一道好题。
4.【答案】D
【解析】解:A.烧水煮面,当锅底开始产生少量气泡时水还没有沸腾,故A错误;B.煮饺子时,锅周围出现大量“白气”,这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C.新鲜的豆腐放入冰箱内制成冻豆腐,这主要是凝固现象,故C错误;D.和好的面团在醒发时要盖上保鲜膜,是为了防止面团水分蒸发变干,故D正确。
故选:D。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变化过程叫作凝固。
减慢液体蒸发快慢的措施有三个:①降低液体的温度;②减小液体的表面积;③减慢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
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
本题考查液化、凝固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属于基础题。
5.【答案】C
【解析】解:定日镜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利用光的反射来工作的。
AB.日晷晷针的影子、树荫下的光斑是圆形的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B不符合题意;
C.建筑物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C符合题意;
D.铅笔看起来“弯折”了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光现象,属于基础题。
6.【答案】B
【解析】解:A.街角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扩大视野,故A错误;
B.验钞机利用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故B正确;
C.电冰箱利用制冷剂的汽化吸热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故C错误;
D.沈阳的冬天,利用在路面上撒盐降低了冰的熔点除去路面上的冰,故D错误;
故选:B。
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作汽化,这一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晶体中掺入其他物质,其熔点和凝固点一般会发生变化。
本题考查了凸面镜对光线的作用,紫外线的用途,汽化现象,以及熔点与凝固点。
7.【答案】ABD
【解析】解:
A、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乒乓球被弹起的越高,说明音叉振动的幅度越大,故A正确。
B、让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花四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不断从真空罩中抽出空气,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
D、扬声器对准蜡烛播放音乐,蜡烛发生颤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
故选:ABD。
(1)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2)用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看到水花四溅,据此可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是利用的转换法;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
(4)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和声与信息等,是声学的基础知识,比较简单。
8.【答案】ABC
【解析】解:ABC、镜头部分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当自拍神器远离自己时,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所成的像的大小将变小,故ABC正确;
D、声呐感应器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故D错误。
故选:ABC。
(1)凸透镜成像时,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分析回答;
(2)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
本题考查光现象和声现象的知识,属于综合题。
9.【答案】AB
【解析】解:AD、由m−V图像可知,体积均为2m3时,甲的质量m甲=4×103kg,乙的质量m乙=1×103kg,
则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m甲:m乙=(4×103kg):(1×103kg)=4:1,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故A正确,D错误;
B、同一物质,物质的密度一定,由m=ρV可知,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B正确;
C、同一物质,物质的密度一定,与质量、体积无关,故C错误。
故选:AB。
(1)由m−V图像可知,体积均为2m3时,甲、乙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甲、乙的密度之比;
(2)同一物质,物质的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种类、状态有关,而与质量、体积无关。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对密度特性的理解,重点考查学生应用图像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难易程度适中。
10.【答案】声源 信息
【解析】解:学校路段往往都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产生;
学校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立即返回教室,这是在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声源;信息。
(1)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2)声音既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
本题考查了声现象的知识,要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等内容,难度不大。
11.【答案】变速 0.11
【解析】解:由图可知,玩具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在相等时间间隔内,玩具车的路程越来越大,则玩具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由图可知,玩具车从A位置运动到D位置实际通过的路程:s=AB+BC+CD=8.0cm+11.5cm+13.5cm=33cm,
则此过程玩具车的平均速度:
v=st=33cm3s=11.0cm/s=0.11m/s。
故答案为:变速;0.11。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同,则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读出小车在AD间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v=st计算平均速度。
本题考查了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解题关键是知道平均速度等于该段的路程与对应的时间的比值。
12.【答案】CO 60
【解析】解: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观察图中可知∠BON′=∠CON′,可知这两个角有一个是反射角,则NN′就是法线;
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可判断CO是入射光线,OA为折射光线,因此∠AON为折射角,等于60°。
故答案为:CO;60。
(1)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突破口从图中找到相等的两个角,再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判断出入射角和反射角;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根据折射角的概念找出折射角。
(1)解决此类问题,首先根据两角相等确定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从而确定法线;
(2)根据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侧,确定反射光线,其余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3.【答案】吸 不变
【解析】解: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沸腾过程中仍要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并且水的沸点小于纸的燃点,所以纸锅没有燃烧。
故答案为:吸;不变。
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00℃,而纸的燃点大约是183℃,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变化。
此题是对于沸点和燃点的考查,看似神奇的现象,用我们的物理知识来分析,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原理。
14.【答案】会聚 正立
【解析】解:在一个较为精巧的文物前放置了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作为放大镜使用,通过该透镜他看到了文物正立的像。
故答案为:会聚;正立。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本题考查凸透镜的使用,属于基础题。
15.【答案】0.92×103 不变
【解析】解:香油的密度ρ=mV=0.46kg0.5×10−3m3=0.92×103kg/m3;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质量多少、体积大小、位置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故密度不变;
故答案为:0.92×103;不变。
香油的密度等于香油质量除以其体积,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质量多少,体积大小、位置等变化而变化;
本题考查了密度的公式的应用及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质量、体积、位置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16.【答案】解:先过入射点垂直于平面镜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故反射角也为60°,如图所示:
【解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要注意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
17.【答案】解: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过点光源的像S′,a、b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分析题图,焦点没有画出,不能确定a、b是否是凸透镜的特殊光线,根据“点光源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过点光源的像”画出两条折射光线。
本题考查了折射光线的画法,注意:点光源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过点光源的像。
18.【答案】较小 自下而上 42 状态 不变 固液共存
【解析】解:(1)实验过程中宜选用适量的碎海波;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因此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在0℃以上,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43℃;实验中要测量温度和观看状态;
(3)第4min后试管内出现液态海波,此时海波达到熔点,由图象可知,海波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第6min海波处于熔化过程;晶体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故答案为:(1)较小;自下而上;(2)42;状态;(3)不变;固液共存。
(1)实验过程中宜选用适量的碎海波;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调整好铁圈的高度,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其位置;
(2)对温度计进行读数时,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实验中要测量温度和观看状态;
(3)由图象可知,海波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晶体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本题考查海波的熔化过程,属于基本题型。
19.【答案】大小 蜡烛A的像 不能 垂直 用刻度尺测量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没有换长度不同的蜡烛进行多次实验
【解析】解:(1)实验中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在玻璃板后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直到看上去B的位置与像的位置重合,此时蜡烛B与蜡烛A的像大小相等,蜡烛B与蜡烛A又大小相等,故可得出像与物大小相等,故此时蜡烛B代替的是蜡烛A的像;
平面镜成虚像,故用光屏承接玻璃板后的像,直接观察光屏,不能观察到像;
(4)用直线将物和像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物连线与平面镜垂直,说明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用刻度尺测量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可得出像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
(5)要想得出普遍结论,应该换长度不同的蜡烛进行多次实验。
故答案为:(1)大小;(3)蜡烛A的像;不能;(4)垂直;用刻度尺测量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5)没有换长度不同的蜡烛进行多次实验。
(1)实验中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用蜡烛B代替的是蜡烛A的像,可得出像与物大小相等;
平面镜成虚像,据此分析;
(4)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用刻度尺测量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可得出像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
(5)实验时换长度不同的蜡烛进行多次实验,得出普遍结论。
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合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只要熟练掌握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此类题目就很容易。
20.【答案】同一高度 左右 高度 10.0 左 近视
【解析】解:(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还需要调整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为了判断光屏上的像是否最清晰,还需要左右移动光屏,观察像是否变模糊;
(3)比较像与物的高度大小判断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由实验数据得,当成等大的实像,此时物距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即u=2f=20cm,f=10.0cm;
(4)由图可知,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u=18.0cm,v=23.1cm,光屏应适当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5)将自己戴的眼镜放在光源和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发现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当他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像重新变清晰,说明光线比原来发散些,则他戴的眼镜是凹透镜,是近视眼镜。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左右;(3)高度;10.0;(4)左;(5)近视。
(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还需要调整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为了判断光屏上的像是否最清晰,还需要左右移动光屏,观察像是否变模糊;
(3)比较像与物的高度大小判断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若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5)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远视镜就是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镜就是凹透镜。
本题是有关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能够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并能熟练应用。
21.【答案】右 向右调节游码 78.4 ① 1.15×103 m2−m0m1−m0⋅ρ水
【解析】解:(1)图甲中天平指针左偏,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即说明此时右盘所放的砝码的质量较小,故应该向右调节游码,使得天平再次平衡;
据图可知,此时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故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50g+20g+5g+3.4g=78.4g;
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m=m′−m″=78.4g−32.4g=46g,可见步骤①是多余的;
由图丙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40mL=40cm3,
盐水的密度:ρ=mV=46g40cm3=1.15g/cm3=1.15×103kg/m3;
(3)利用等体积法进行试验,用同样的玻璃杯装满水与牛奶,他们的体积都为玻璃杯的容积V,水的密度已知,可以求出牛奶的密度;
玻璃杯中水的质量m水=m1−m0;
玻璃杯中牛奶的体积等于玻璃杯中水的体积即V牛奶=V水=m水ρ水=m1−m0ρ水,
玻璃杯中牛奶质量m牛奶=m2−m0;
所以牛奶的密度:ρ′=m牛奶V牛奶=m2−m0m1−m0ρ水=m2−m0m1−m0⋅ρ水。
故答案为:(1)右;(2)向右调节游码;78.4;①;1.15×103;(3)m2−m0m1−m0⋅ρ水。
(1)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之前要进行调平,平衡螺母相对于指针的调节规律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在测量前的调平用平衡螺母,在测量过程中的调平,应该用游码或砝码,据此题中的条件分析即可判断;
在天平读数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
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量筒中盐水的体积等于液面对应的刻度值;
先求出两次质量差,即为倒出盐水的质量,然后写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3)利用等体积法进行试验,用同样的玻璃杯装满水与牛奶,他们的体积都为玻璃杯的容积V,水的密度已知,可以求出牛奶的密度。
本题看出来天平的调节与读数、量筒的读数、密度公式的运用,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密度测量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22.【答案】C 2~3 C 大 小于 凹透
【解析】解:(1)为了选出焦距合适的凸透镜做物镜和目镜,同学们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方式测出了这些凸透镜的焦距。其中测量中,用凸透镜正对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操作最合理的是C。
(2)自制的望远镜可以采用单片的凸透镜作为目镜和物镜,为了让成像质量好一些,其放大倍率应为2~3倍。
(3)根据放大倍率的要求,若制作望远镜时,选择焦距为20cm,直径为5cm的凸透镜作为物镜,则下列四个凸透镜中,最合适作为目镜的是C。A.焦距为10cm,直径为5cmB.焦距为20cm,直径为4cmC.焦距为10cm,直径为4cmD.焦距为20cm,直径为5cm。
(4)小组同学利用选好的凸透镜和长方形纸板分工合作完成了望远镜的制作。在使用这个望远镜观察较远处物体后,如果要观察较近处物体,两块凸透镜间的距离要稍大一些,此时物镜所成的像到目镜的距离应小于目镜的焦距。
(5)用该望远镜看远处物体时,像是倒立的,为了能看到正立的像,小组同学又对制作的望远镜进行了改进,改进方案的光路图如图乙所示,根据光路图请判断改进后的望远镜的目镜为凹透镜。
故答案为:(1)C;(2)2~3;(3)C;(4)大;小于;(5)凹透。
物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一组透镜,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远处的物体在物镜的二倍焦距之外,经物镜在物镜的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目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作用相当于普通放大镜,通过目镜把缩小的实像放大,得到放大的虚像。
与主光轴平行的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焦点上,焦距是指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本题考查望远镜的物镜与目镜,属于基础题。
23.【答案】解:(1)12min=0.2h,
客车这12min行驶的路程s=vt=90km/h×0.2h=18km。
(2)由图知此区间长度为30km,限速为100km/h,
24min=0.4h,
客车在此区间的速度v′=s′t′=30km0.4h=75km/h,
75km/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沈阳市铁西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