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四川省泸县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1含解析

    四川省泸县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1含解析第1页
    四川省泸县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1含解析第2页
    四川省泸县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1含解析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泸县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1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1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部分,非选择题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满分:100考试时间:75分钟
    第1卷选择题(45分)
    一、选择题部分: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下图为黄赤交角示意图,读图并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地球自转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自转的绕转中心为地心B. 自转真正周期为太阳日
    C. 自转角速度都为15°每时D. 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
    2. 关于地球公转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位于公转椭圆轨道的中心B. 公转真正周期为恒星年
    C. 1月初为远日点,公转速度快D. 7月初为近日点,公转速度快
    3. 图中代表黄道平面和黄赤交角的分别是( )
    A①,aB. ②,aC. ①,bD. ②,b
    【答案】1. D2. B3. B
    【解析】
    【1题详解】
    地球自转特征为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排除A;自转的真正周期为恒星日,排除B;除两极点外,自转角速度为15°/h,排除C;由于纬度越高,纬线圈周长越短,所以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D正确。故选D。
    【2题详解】
    地球公转特征,太阳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左焦点上,排除A;公转的真正周期为恒星年,B正确;1月为近日点,地球公转较快,7月为远日点,地球公转较慢,排除CD;故选B。
    【3题详解】
    在图中①为赤道平面,②为黄道平面,a为黄赤交角,b为黄道面与地轴的夹角,所以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自转——方式:绕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恒星日(23时56分4秒);特点:角速度约15°/小时(极点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极点无)。自然现象:昼夜交替,地方时(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转偏向力)。公转——方式:绕日;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特点,角速度平均约1°/天,线速度约30km/秒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自然现象: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更替,五带形成。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丙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壳张裂B. 风力侵蚀C. 冰川侵蚀D. 流水溶蚀
    5. 乙处岩石可能变质成( )
    A. 玄武岩B. 大理岩C. 片麻岩D. 板岩
    6. 图中甲乙及断层的形成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甲→断层→乙B. 乙→甲→断层
    C. 甲→乙→断层D. 乙→断层→甲
    【答案】4. D5. B6. D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可知,丙为石灰岩区域形成的溶洞,为喀斯特地貌,是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故选D。
    【5题详解】
    读图可知,乙处岩石为石灰岩,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A错误;片麻岩是花岗岩变质形成的,C错误;板岩是为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变质形成的,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岩层形成的越晚,其形态保存越完整,读图可知,断层使得乙岩层发生断裂,故乙早于断层,甲为花岗岩,侵入乙岩层与丙岩层,形成晚于乙、丙;而丙覆盖于乙之上,说明晚于乙,故甲乙及断层的形成先后顺序乙→断层→甲,故选D。
    【点睛】判断岩层新老关系的一般方法:沉积岩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①根据岩层层序判断(下层较老,上层较新) ;②根据生物化石判断(不同生物化石形成的年代不同) 。其他岩层新老关系判断:①根据侵入岩侵入的岩层来判断(侵入岩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②根据断层来判断(若断层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则断层的时间晚于其岩层的形成时间) 。
    河流水下泥沙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淹没,继续接受堆积。多个被河流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下图为某河漫滩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河漫滩多分布在( )
    ①河流上游②河流下游③河流凸岸④河流凹岸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
    8. 若图示河床各处岩性相同,则流水侵蚀作用最明显的位置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9. 图示河漫滩逐渐被废弃的原因最可能是河流( )
    A. 溯源侵蚀加剧B. 水流速度减慢C. 搬运作用增强D. 改道逐渐西移
    【答案】7. C8. B9. D
    【解析】
    【7题详解】
    河漫滩由水下泥沙堆积体发育形成,河流上游水流速度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堆积作用较弱,难以发育河漫滩;河流下游水流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容易形成河漫滩;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凸岸容易形成河漫滩。故②③正确①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若图中河床各处岩性相同,根据河床形态,河道中水深的一侧,水流速度快,侵蚀能力强,河道中水浅的一侧水流速度慢,侵蚀作用弱,以堆积作用为主,由图可知,乙处水最深,水流侵蚀作用最明显的位置是乙,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河流东岸发育河漫滩,说明西岸为侵蚀岸、东岸为堆积岸;河道逐渐向西移动,可能导致东岸河漫滩被废弃。故河漫滩逐渐被废弃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河流改道逐渐西移,D正确,溯源侵蚀主要分布在河流上游,故A错误;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堆积严重,河漫滩面积会增加,B错误,搬运作用增强,下游泥沙堆积,河漫滩面积会增加,C错误。故选D。
    【点睛】河漫滩平原是由河流侧向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即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在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堆积。
    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与图示天气系统正确对应的我国天气现象是( )
    A. b—伏旱;d—春雨B. a—沙尘暴;c—梅雨
    C. c—寒潮;d—台风D. a—北方夏季的暴雨;b—秋高气爽
    11. 若b天气系统自东向西移过某地,则该地( )
    A. 先吹东北风后吹西南风B. 先吹西南风后吹东北风
    C. 先吹东南风后吹西北风D. 先吹东北风后吹东南风
    12. 下列关于天气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
    A. a锋后多降水B. b控制多降水C. c锋后多降水D. d控制多下沉气流
    【答案】10. C11. A12. C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a为暖锋,b为南半球的反气旋,c为冷锋,d为北半球的气旋。与其对应正确的我国天气现象,南半球的反气旋不会影响我国,排除AD;梅雨是准静止锋影响形成的,排除 B;寒潮是快行冷锋形成,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C正确。故选C。
    【1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南半球反气旋中心西侧吹东北风,东侧吹西南风,若b天气系统自东向西经过某地,则该地先吹东北风后吹西南风,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2题详解】
    根据第一题可知,a为暖锋,降水多降在锋前,排除A;b为反气旋,反气旋控制下多晴朗干燥天气,降水较少,排除B;c为冷锋,降水多降在锋后,C正确;d为气旋,多上升气流,排除D。故选C。
    【点睛】冷锋过境时容易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所以气温湿度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更常见;冷锋因移动速度快,强度大,历时短。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完成下列小题。
    13. 图中甲洋流( )
    A. 位于副极地环流圈B.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 受极地东风影响大D. 在性质上属于寒流
    14. 关于图中洋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B. ②处分布着峡湾地貌
    C. 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D. ④处有世界著名渔场
    15. 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寒流降温增湿,暖流增温降湿
    B.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温度水平差异大,引起空气强烈上升,产生暴雨现象
    C. 北太平洋渔场和秘鲁渔场均处于寒暖流交汇处
    D. 洋流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也可使污染范围扩大。
    【答案】13. D14. C15. D
    【解析】
    【13题详解】
    图中甲洋流是西风漂流,位于南半球,南半球中高纬度没有副极地环流圈,A错误。西风漂流环绕南极流动,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B错误。西风漂流是在南半球西风带影响下形成的,和极地东风关系不大,C错误。西风漂流纬度较高,靠近南极大陆,水温较低,是寒流,D正确。故选D。
    【14题详解】
    据图可知,①处洋流向北流,应该是寒流,对沿岸起到降温减湿作用,A错误。②处峡湾地貌是冰川侵蚀形成的,和洋流关系不大,B错误。③处位于西风带,有西风漂流流经,西风风力大,导致西风漂流流速快,洋流遇陆地阻挡,浪高,因此行船时流急浪高,C正确。④处受极地东风影响,不是离岸风,也不是寒暖流交汇,因此没有世界著名渔场,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寒流对沿岸的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故A项错误;寒暖流交汇处,上空的空气也会发生交汇,形成弱的锋面,由于暖气流密度相对小,于是便会被抬升,形成锋面云系以及锋面雾,故B项错误;秘鲁渔场处于上升补偿流处,故C项错误;洋流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也可使污染范围扩大,故D项正确。故选D。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一、对气候的影响:洋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暖流起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起降温减湿的作用。二、对海洋生物和渔场的影响:①寒暖流交汇: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②上升流:秘鲁渔场。三、对海洋航行的影响①利:顺流速度快,节约燃料;②弊:逆流速度慢。四、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①利:加快净化速度;②弊:扩大污染范围。
    第2卷选择题(55分)
    二、非选择题部分:四个大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质剖面与地貌。该区域某条河流于出山口的丙地流出,并在丁地注入海洋。
    (1)推测河流丙、丁两地沉积物粒径大小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写出乙处、戊处地质构造的名称。
    (3)指出甲处的构造地貌名称,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答案】(1)丙处粒径大于丁处。丙处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携带的较大粒径的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较小粒径的物质随河流继续向下游搬运,在河流入海口处,因地形变缓,流速降低而大量沉积。
    (2)断层;向斜(3)背斜谷;岩层受水平挤压力向上拱起,形成背斜;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解析】
    【分析】本题以某地区的地质剖面与地貌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到沉积作用、地质构造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丙处粒径大于丁处。由图可知,丙处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但流速相比丁处流速还比较快,搬运能力较丁处强,所携带的较大粒径的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较小粒径的物质随河流继续向下游搬运,在河流入海口处,因地形变的更缓,流速降低的更慢,搬运能力更弱,将小颗粒的沉积下来。
    【小问2详解】
    乙处同一岩层在垂直方向上发生了位移,为断层;戊处同一岩层向下凹陷,为向斜。
    【小问3详解】
    甲处同一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从地貌上看甲处为谷底,所以甲处为背斜谷;岩层在水平方向上受挤压向上拱起,形成背斜;背斜顶部因受外张力影响,岩石破碎,易被外力风化、侵蚀搬运而形成谷地。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位于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其强度和位置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我国降水带的南北移动同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活动相一致,通常降雨带位于副高脊线以北约5-8个纬度。
    材料二:下图为一般年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高压脊活动示意图:
    (1)简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机制。
    (2)分析我国降水带的南北移动同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活动相一致的原因。
    (3)根据材料,说明一般年份副热带高压脊的活动规律及对我国的影响。
    【答案】(1)赤道附近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温度高,空气受热上升,高空中气压升高;在高空气流由赤道向两极方向运动,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逐渐偏转,到纬度30°上空偏转成为西风:空气在纬度30°上空堆积,下沉,在地面附近形成高压,成为副热带高压带。
    (2)5-8月,副热带高压带北移,从副高流出的向北的气流,与高纬度冷气团相遇,暖气团抬升,在副高北侧形成锋面,且向北移动。8-10月,副高南撤,北方冷气团南下,与副高北侧暖气团相遇,暖气团被迫抬升,在副高北侧形成锋面,且向南移动。因此,雨带移动规律与副高高压脊移动规律一致。
    (3)5-8月向北移动,8-10月向南移动;5月份副高高压脊在我国南方沿海登陆,7、8月份到达长江流域,9月份南撤,10月分退出我国大陆;在其影响下,锋面雨带自南向北推进,我国自南向北依次进入雨季,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西太平洋副高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季风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赤道附近距离太阳直射点近,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高空中大量空气堆积使得气压升高;由于高空气压升高,使得高空气流由赤道向两极方向运动,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气流运动方向逐渐偏转,到纬度30°附近地区上空偏转成为西风;而西风无法再继续偏转,使空气在纬度30°附近地区上空堆积,由于堆积了大量空气,受重力影响下沉,下沉气流在地面附近形成高压,成为副热带高压带。
    【小问2详解】
    5-8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从副高流出的向北的气流,携带了海洋上大量水汽,与高纬度冷气团相遇,密度较小的暖气团北密度较大的冷气团抬升,在副高北侧形成锋面,锋面形成降水天气,且向北移;8-10月,由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副高南撤,此时北方陆地逐渐形成冷高压,推动冷气团南下,与副高北侧暖气团相遇,冷暖气团相遇,暖气团被迫抬升,在副高北侧形成锋面,锋面会带来降水天气,且向南移动。因此,雨带移动规律与副高高压脊移动规律一致。
    小问3详解】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5-8月向北移动,8-10月向南移动。受到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影响,5月份,我国纬度较低的南方地区首先受到副高高压脊的影响,高压脊在我国南方沿海登陆;随着副热带高压脊的不断增强,其7、8月份到达长江流域;由于9月份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远离北半球,副热带高压脊南撤,10月退出我国大陆;在其影响下,锋面雨带自南向北推进,我国自南向北依次进入雨季,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18. 材料一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纬度约18°~28°,是世界最干燥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世界的“干极”。而今,这里鲜花遍野,智利的植物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作“沙漠的花田”,当沙漠中迎来超乎以往的大雨,沙漠土地里休眠的各种花朵种子瞬间发芽、生长、开花,在这以往死寂的沙漠绽放。据说其发生频率为第5至7年一次。
    材料二 阿塔卡马沙漠沿海正常年份与厄尔尼诺现象示意图。
    (1)(区域认知)正常年份流经当地沿岸的洋流是哪个?其对沿岸气候和渔业资源有何影响?
    (2)(综合思维)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阿塔卡马沙漠将出现花田的奇观。据图简要分析其成因。
    【答案】(1) 秘鲁寒流。对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沿岸气候干旱少雨;上升流把海底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浮游生物丰富,为鱼类提供饵料,渔业资源丰富。
    (2)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海岸(阿塔卡马沙漠附近)的海水温度升高,赤道附近的偏东信风减弱,同时秘鲁寒流(上升补偿流)势力减弱,通常在信风作用下流向太平洋西部的温暖海水滞留在东部,阿塔卡马沙漠降水量增加。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厄尔尼诺现象等相关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的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纬度约18°S~28°S,据此推断流经当地沿岸的洋流为秘鲁寒流。根据所学知识,秘鲁寒流对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使得沿岸气候干旱少雨;秘鲁寒流作为上升流把海底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浮游生物丰富,为鱼类提供饵料,渔业资源丰富。
    【小问2详解】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阿塔卡马沙漠附近的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同时由于赤道附近的偏东信风减弱,秘鲁寒流势力减弱,导致在信风作用下流向太平洋西部的温暖海水滞留在东部,阿塔卡马沙漠降水量增加。
    【点睛】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厄尔尼诺现象。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0月澳大利亚爆发了大规模的森林火灾,这场大火持续了4个多月。在大火发生区常见火焰龙卷风,气流夹卷着火焰,像火龙一样旋转前进。下图示意2020年1月某日澳大利亚火灾严重区(多油脂类树种)分布。
    (1)简述澳大利亚大规模森林火灾发生期间广州市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
    (2)分析图示澳大利亚火灾严重区此次火灾严重的原因。
    (3)从热力环流角度,说明当地火灾发生时火焰龙卷风的形成过程。
    【答案】(1)12月22日之前昼短夜长,昼逐渐变短;12月22日昼最短,夜最长;12月22日之后昼短夜长,昼逐渐变长。
    (2)夏季气温高,火灾蔓延快;当地多富含油脂树种,燃烧速度快;火灾面积大,燃点多,救援难度大。
    (3)大火造成局部高温,使大气迅速上升,近地面形成强低压中心;水平气流从四周向低压中心快速辐合;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产生(顺时针)旋转,气流运动过程中夹卷着火焰。
    【解析】
    【分析】本题以澳大利亚森林大火为材料,涉及昼夜长短变化、火灾严重的原因以及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此次大火持续时间为4个多月,则时间应为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左右,10月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广州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12月22日前后达到昼长最小值,夜长最长值;12月22日前后至次年2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广州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小问2详解】
    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当地为夏季,气温较高,利于火势的蔓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东南部植被覆盖率较高,且当地森林以富含油脂的桉树为主,燃烧速度较快;大规模的森林火灾,火灾的面积较大,且燃点较多,救援的难度较大。
    小问3详解】

    相关试卷

    四川省泸县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部分,非选择题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泸县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1含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1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部分,非选择题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