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寒假提升练-专题03 氧化还原反应(教师版)-2025年高一化学寒假衔接讲练 (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③寒假提升练-专题03 氧化还原反应(教师版)-2025年高一化学寒假衔接讲练 (人教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层 巩固提升练(5大考点)
考点一 多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二 氧化剂和还原剂
考点三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考点四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考点五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第二层 能力提升练
☛第三层 拓展突破练
多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积累与运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与本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化合价的升降
总结:凡是有 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物质发生 氧化反应 , 被氧化 ;元素的原子 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 ,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 被还原 。
1.(24-25高一上·贵州黔东南·期中)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答案】D
【解析】A.大多数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个别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例如H2O2+SO2=H2SO4,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通常没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置换反应中一定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2.(24-25高一上·山西晋城·期中)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1044年北宋编纂的《武经总要》中出现了黑火药的配方,即硫黄、硝酸钾、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爆炸时发生的反应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剂只有硫黄B.C被氧化
C.硫黄发生了氧化反应D.KNO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答案】B
【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还原剂失去电子,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还原剂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氧化剂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据此分析解答。
【解析】A.在该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S单质的中0价变为反应后K2S中的-2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S单质作氧化剂;N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KNO3中的+5价变为反应后N2中的0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KNO3也作氧化剂,可见该反应中氧化剂有S、KNO3两种物质,A错误;
B.在该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C单质的0价变为反应后CO2中的+4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B正确;
C.在该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S单质的中0价变为反应后K2S中的-2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说明硫黄发生了还原反应,C错误;
D.在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KNO3中的+5价变为反应后N2中的0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3.(24-25高一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中)饮用水中的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的浓度,某饮用水研究人员提出,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还原为,其化学方程式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该元素的原子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发生 反应。
(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氧化产物是 (填化学式)。
(3)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 。
(4)用“单线桥法”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 。
【答案】(1)Al 失去 氧化 (2)NaNO3 NaAlO2
(4)
【解析】(1)在该化学反应中,Al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上升到+3价,Al原子失去电子,属于还原剂,在反应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2)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至0价,则该反应中氧化剂是NaNO3,Al在反应过程中被氧化,则氧化产物是NaAlO2;
氧化剂和还原剂
⭐积累与运用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关概念。
比较项目
氧化剂
还原剂
概念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某种(或某些)元素 化合价降低 的反应物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某种(或某些)元素 化合价升高 的反应物
发生的反应
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具有的性质
氧化性
还原性
对应的产物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举例
高锰酸钾、氧气、氯气等
活泼的金属单质、SO2等
元素处于 最高价 时只有 氧化性 ;元素处于 中间价 时,既有 氧化性 也有 还原性 ;元素处于 最低价 时只有 还原性 。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相互关系。
(24-25高一上·北京·期中)下列粒子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A.H+B.Cl-C.NaD.Fe2+
【答案】A
【解析】A.H+核外无电子,只能得电子,因此只有氧化性,A正确;
B.Cl-中Cl为-1价,为Cl的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B错误;
C.Na为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C错误;
D.Fe2+为+2价,属于Fe的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D错误;
故答案选A。
(24-25高一上·北京·期中)依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可以得出H2O2只体现还原性这一结论的是
【答案】B
【解析】A.产生黄色沉淀说明氢硫酸被氧化为硫单质,H2O2体现氧化性,A不符合题意;
B.溶液褪色说明高锰酸钾被还原,过氧化氢中氧化合价只升高,H2O2只体现还原性,B符合题意;
C.溶液变成蓝色,说明碘离子被过氧化氢氧化为碘单质,H2O2体现氧化性,C不符合题意;
D.H2O2溶液中加入Mn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水,过氧化氢中部分氧化合价降低生成水、部分氧化合价升高生成氧气,过氧化氢体现氧化性和还原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4-25高一上·四川成都·期中)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B.C.D.
【答案】A
【解析】A.,锰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需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故选A;B.,铁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需加入氧化剂才能进行,故不选B;C.,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不加还原剂就能进行,故不选C;D.,元素化合价不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D;选A。
(24-25高一上·陕西延安·阶段练习)在下列反应中,H2O的作用与反应NaH + H2O=NaOH + H2↑中H2O的作用完全相同的是
A.2H2O 2H2↑ + O2↑B.Br2+SO2 +2H2O = H2SO4 +2HBr
C.3Fe+4H2O(g)Fe3O4+4H2D.2F2 + 2H2O =4HF + O2
【答案】C
【分析】反应物NaH中的氢元素为-1价,反应NaH + H2O=NaOH + H2↑中NaH中的氢元素由-1价变为0价、H2O中的H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则H2O在反应中得电子作氧化剂。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积累与运用
双线桥
基本步骤: 标价态 连双线 注得失
注意事项:
①箭头首尾的元素为化合价变化前后的同种元素。
②“桥”上必须注明“得到”或“失去”字样。
③失去电子总数与得到电子总数相等。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电子转移数用“”形式表示,a表示发生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的原子个数,b表示每个原子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当a或b等于1时,要省略。
= 5 \* GB3 \* MERGEFORMAT ⑤转移电子总数是得到电子数或失去电子数,而不是二者的和。
单线桥法
基本步骤: 标价态 连单线 注数目
注意事项:
①单线桥必须画在反应物中。
②箭头指向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元素,箭尾连接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元素。
③标明电子转移的总数,不标“得”或“失”。
(24-25高一上·安徽宿州·阶段练习)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表示正确的是
A.B.
C.D.
【答案】C
【解析】A.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O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0价,Cl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1价,KClO3的化学计量数为2,因此转移12个电子,则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双线桥为:,故A错误;
B.氧气中氧化合价由0变为-2,得到4个电子;HgS中Hg化合价由+2变为0,得到2个电子;HgS中S化合价由-2变为+4,失去6个电子;双线桥表示为,故B错误;
C.NH3中N元素为-3价,生成物N2中N元素为0价,故NH3失电子,2NH3~2×3e-,Cl2中Cl元素为0价,生成物NH4Cl中Cl元素为-1价,故Cl2得电子,3Cl2~6×e-,故C正确;
D.氯酸钾中氯化合价由+5变为0,得到5个电子,生成氯气,6个HCl中5分子HCl中氯化合价由-1变为0,失去5个电子,生成氯气,双线桥表示为,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24-25高一上·辽宁·期中)下列用双线桥或单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的是
A. B.
C.D.
【答案】C
【解析】
A.2HCl+NaClO=NaCl+Cl2+H2O反应过程中,HCl的Cl元素由-1价上升到0价,NaClO中Cl元素由+1价下降到0价,用双线桥表示为:,A错误;
B.2Al+6HCl=2AlCl3+3H2反应过程中,Al元素由0价上升到+3价,H元素由+1价下降到0价,用双线桥表示为: ,B错误;
C.2Cu+O2+H2O+CO2=Cu2(OH)2CO3反应过程中,Cu元素由0价上升到+2价,O元素由0价下降到-2价,用单线桥表示为:,C正确;
D.Na2O2+SO2=Na2SO4反应过程中,Na2O2得O元素由-1价下降到-2价,S元素由+4价上升到+6价,用单线桥表示为:,D错误;
故选C。
(24-25高一上·福建泉州·阶段练习)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稀硝酸溶解,该反应常被用于实验室中制取少量的NO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请用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为 。
(2)在反应中既表现性 ,又表现性 。
(3)当生成n个分子时,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
【答案】(1) 2∶3
(2)氧化性 酸性
(3)1.5n
【解析】(1)
铜元素化合价升高2价,氮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2价,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转移6个电子,所以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该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铜为还原剂,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硝酸为氧化剂,但是硝酸中只有2个氮的化合价降低,故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为2∶3;
(2)反应中,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表现出了氧化性,反应中有盐和水生成,故还表现除了酸性;
(3)由知,每生成4个,转移的电子数为6个,故当生成n个分子时,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5n。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积累与运用
守恒规律
原子守恒 :反应前后个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电子守恒 :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
电荷守恒 :对于离子反应,反应前后电荷总数相等。
强弱规律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判断。
氧化性: 氧化剂 > 氧化产物
还原性: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根据元素的活动性顺序比较
⭐积累与运用
根据元素的活动性顺序比较
根据反应的条件及剧烈程度比较
反应条件要求越低,反应越剧烈,对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
根据氧化产物的化合价高低比较
不同氧化剂与相同还原剂作用,还原剂化合价升得越高,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3.先后规律
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将按照 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
含有几种氧化剂时将按照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
(24-25高一上·山东济宁·期中)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
B.浓
C.
D.
【答案】D
【解析】A.反应中三价铁离子为氧化剂,铜离子为氧化产物,氧化性:FeCl3>CuCl2,该反应能发生,故A不符合题意;
B.浓反应中锰元素化合价降低,氯元素化合价升高,KMnO4为氧化剂,氯气为氧化产物,KMnO4的氧化性大于氯气的氧化性,该反应能发生,故B不符合题意;
C.反应中氯气为氧化剂,三价铁离子为氧化产物,氯气的氧化性大于三价铁离子的氧化性,该反应能发生,故C不符合题意;
D.反应中锰元素化合价降低,铅元素化合价升高,KMnO4为氧化剂,二氧化铅为氧化产物,KMnO4的氧化性大于二氧化铅的氧化性,与信息不一致,该反应不能发生,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4-25高一上·湖北·期中)几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依次发生反应1、2、3)
已知:微溶于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1的离子方程式为:
B.反应2说明氧化性:
C.反应3中,生成时消耗
D.上述反应说明还原性:
【答案】A
【解析】A.反应1中铋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变成+3价,锰的化合价由+7价变成+价,由于微溶于水,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方程式为:,A错误;
B.反应2中锰元素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铬元素化合价升高,为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氧化性:,B正确;
C.1ml被还原成,共转移6ml电子;6mlFe2+完全被氧化成Fe3+,共转移6ml电子,所以1ml能氧化6mlFe2+,的物质的量为0.3ml,则生成时消耗,C正确;
D.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结合方程式1、2、3可知,还原性:,D正确;
故选A。
(24-25高一上·江苏·期中)有下列三个在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①
②
③
请根据上述反应分析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的还原性由强到弱依次是
B.③反应中HCl的作用有还原性和酸性,氧化剂和起还原剂作用的HCl的数目之比1:6
C.向溶液中通入少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为
D.常用将酸性废液中的还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CD
【分析】依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产物可知,①中还原性:,②中还原性:,③中还原性:,故还原性:,则氧化性:K2Cr2O7>Cl2>FeCl3>I2;
【解析】A.由上述分析可知,还原性:,故A正确;
B.③反应中HCl的作用有还原性和酸性,14个HCl中有6个表现还原性,8个表现酸性,氧化剂是K2Cr2O7,故氧化剂和起还原剂作用的HCl的数目之比1:6,故B正确;
C.由于,向溶液中通入少量,I-先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
D.NaHSO3被氧化后变成Na2SO4,还原成,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答案选CD。
(24-25高一上·四川·期中)二氧化铈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化合物。提纯二氧化铈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可溶于水,为难溶物。
试回答以下问题:
(1)中Ce的化合价为 ,反应③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填“是”或“否”)。
(2)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消耗1个转移的电子数为 。
(3)在反应①中体现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
(4)结合题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5)是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最重要的助剂,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写出过程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
【答案】(1)+4 否
(2)1:2 4
(3)还原性
(4)
(5)
【分析】粗在稀硫酸条件下与双氧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和氧气,在氢氧化钠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受热分解生成;
【解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算出稀土化合物中Ce的化合价为+4价;反应③是受热分解生成和水,各元素化合价不发生改变,为氧化还原反应,答案为否;
(2)反应②中的氧化剂为O2,1mlO2发生反应转移4ml电子;还原剂为,1ml发生反应转移2m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消耗1个转移的电子数为4;
(3)反应①中Ce元素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3价,CeO2作氧化剂体现氧化性,则H2O2体现还原性;反应①中稀硫酸、H2O2与Ce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结合题中信息,CeO2在酸性条件下将H2O2氧化生成同时生成氧气,判在碱性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生成,故判断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5)根据图示可知反应①为CO和CeO2反应生成Ce2O3和CO2,化学方程式为:CO+2CeO2=Ce2O3+CO2,反应中C元素由+2价升高为+4价,Ce元素由+4价降为+3价,转移电子数最小公倍数为2。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积累与运用
常用方法(化合价升降法)
标 :标明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
等 :通过求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定 :确定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
平 :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查 :检查质量、电荷、得失电子是否守恒
其他配平方法
逆向配平法 :若反应为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先确定生成物的系数,再确定反应物的系数。
方程式的缺项配平 :先配平含反应前后化合价变化元素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再通过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观察增、减的原子或离子数,从而确定未知物并配平。
(24-25高一上·广东茂名·期中)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常用工业盐。
(1)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
(2)误食NaNO2能致人中毒,其中毒机制是将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功能,这说明NaNO2具有 性(填“氧化”或“还原”,下同)。服用维生素C可以缓解NaNO2中毒状况,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性。下列物质中不能实现Fe2+转化为Fe3+的是 (填字母)。
A.O2 B.Fe C.Cl2 D.KI
(3)将NO2和NO按化学计量数1∶1的比例通入NaOH溶液中,可制得NaNO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可用酸性KMnO4溶液测定NaNO2产品的纯度,反应原理如下:,请配平该离子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表示其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答案】(1)+3
(2)氧化 还原 BD
(3)NO+NO2+2NaOH=2NaNO2+H2O
(4)
【解析】(1)根据NaNO2中Na的化合价为+1价,O为-2价,结合化学式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答案为:+3;
(2)误食NaNO2能致人中毒,其中毒机制是将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功能,这说明NaNO2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服用维生素C可以缓解NaNO2中毒状况,这说明维生素C可以将Fe3+还原为Fe2+,故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Fe2+转化为Fe3+需加入氧化剂,Fe处于最低化合价只能做还原剂,KI中I处于最低价只能做还原剂,K+的氧化性比Fe3+弱,故下列物质中不能实现Fe2+转化为Fe3+的是BD,故答案为:氧化;还原;BD;
(3)将NO2和NO按化学计量数1∶1的比例通入NaOH溶液中,可制得NaNO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故答案为:NO+NO2+2NaOH=2NaNO2+H2O;
(4)
反应中转化为,N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5价,升高2个单位,而转化为Mn2+,Mn的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降低5单位,根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可得:该离子方程式为:5+2+6H+=5+2Mn2++3H2O,故用双线桥表示其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表示为:,故答案为:。
(24-25高一上·四川成都·期中)等都是重要的氧化剂,其中还是常见的水处理剂,这些物质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资料:可溶于水,微溶于溶液,难溶于乙醇。易溶于乙醇。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已知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通电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阳极发生失电子反应,阴极发生得电子反应,则反应②中单质在 (填“阴”或“阳”)极产生。
(2)反应⑤中中的化合价是 价,补齐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用双线桥法标明上述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3)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还原剂为 (填化学式),氧化产物为 。(填化学式)
(4)反应⑦是在饱和溶液中加入,可得沉淀,该反应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粗转化为纯的操作包含洗涤,去除固体表面的,可以用 洗涤。
(5)高铁酸钾()溶解于水,立即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放出氧气,正是这些在水中新产生出的氧原子发挥其极强的氧化能力给水杀菌消毒的。是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原因铁元素转化为胶体,使水中悬浮物沉聚,胶体微粒直径的范围是 ,的电离方程式是 。
【答案】(1) 阴
(2)+6
(3)FeSO4和Na2O2 Na2FeO4和O2
(4)K2FeO4为沉淀,反应后使溶液中离子减少 乙醇
(5)1-100nm之间
【分析】反应①为电解氯化钠溶液,反应②为电解熔融态氯化钠,反应③为氯气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反应④为氧气和金属钠加热的反应,反应⑤、⑥为制取Na2FeO4的反应,反应⑦为制取的反应。
【解析】(1)反应①即氯化钠溶液电解,离子方程式为,阴极发生得电子反应,则反应②中单质Na在阴极产生;
(2)
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ClO-10OH-2FeO3Cl-5H2O,FeO中O为-2价,所以Fe的化合价是+6价,用双线桥法标明该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所以该反应的还原剂为FeSO4和Na2O2,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为Na2FeO4和O2;
(4)反应⑦是在饱和Na2FeO4溶液中加入KOH,由于溶解度小,所以析出K2FeO4,可得K2FeO4沉淀,该反应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K2FeO4为沉淀,反应后使溶液中离子减少;粗转化为纯的操作包含洗涤,去除固体表面的,题中信息显示,KOH易溶于乙醇,则可以用乙醇洗涤;
(5)胶体微粒直径的范围是1-100nm之间,是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是;
(24-25高一上·四川宜宾·期中)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与科学实验中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I.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有杀菌消毒作用来清洗伤口。根据下列反应回答问题:
A.
B.
C.
D.
(1)上述反应中,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 (填字母,下同),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 。
(2)用双线桥标出D反应的电子转移: 。
(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溶液(用酸化)和溶液混合能否反应? (填“能”或者“否”)。
II.工业上常用绿矾()处理酸性废水中含有的重铬酸根离子。
(4)补充并配平离子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 (填离子符号),每处理个,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
【答案】(1)D C
(2)
(3)>> 能
(4)6+14H+=62Cr3++7H2O Cr3+
【解析】(1)A.反应中无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中,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只表现还原性;
C.,双氧水中氧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
D.,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只表现氧化性;
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D,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C。
(2)
,硫酸亚铁中铁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为+3、双氧水中氧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为-2,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为;
(3)根据,可知氧化性>;根据,可知氧化性>,所以、、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氧化性强弱顺序>,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强制弱”规律,溶液(用酸化)和溶液混合能反应。
(4)重铬酸根离子中铬元素化合价由+6降低为+3,Fe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为+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14H+=62Cr3++7H2O;铬元素化合价由+6降低为+3,发生还原反应,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Cr3+,每处理个,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23-24高一上·重庆永川·期中)回答下列问题:
(1)①H2+CuOCu+H2O②CaCO3+2HCl=CaCl2+CO2↑+H2O③3S+6NaOH2Na2S+Na2SO3+3H2O④Cu2O+4HCl=2HCuCl2+H2O,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填序号)。
(2)用双线桥法表示下述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3)在反应KClO3+6HCl=3Cl2+KCl+3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系数之比为 。
(4)配平下面两个反应:
____H2O+____Cl2+____SO2=____H2SO4+____HCl,(系数是1的也请填上) 。
____KMnO4+____HCl=____KCl+____MnCl2+____Cl2↑+____H2O(系数是1的也请填上) 。
根据以上两个反应反应,写出由KMnO4、K2SO4、MnSO4、SO2、H2O、H2SO4这六种物质组成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并配平。 。
【答案】(1)①③
(2)
(3)1:5
(4)2H2O+Cl2+SO2=H2SO4+2HCl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
【解析】(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在上述反应中,反应①③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这几个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序号是①③。
(2)在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中,MnO2→MnCl2,Mn元素化合价降低2价,得到电子2e-;HCl→Cl2,Cl元素化合价升高1×2=2价,失去电子2×e-。由于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是2等于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总数,所以用双线桥法表示下述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3)KClO3中Cl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价,HCl中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则氧化剂是KClO3,还原剂是HCl,但是6个HCl中有1个Cl元素化合价没变,进入KCl中,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1∶5。
(4)①氯气化合价降低2,二氧化硫化合价升高2,因此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得到:2H2O +1Cl2 +1SO2 ==1H2SO4 +2HCl。
②高锰酸钾降低5,生成氯气升高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得到:
2KMnO4 + 16HCl=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根据以上两个反应反应,高锰酸钾表现强的氧化性,二氧化硫表现强的还原性,因此高锰酸钾和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KMnO4 +5SO2 + 2H2O = K2SO4 + 2MnSO4+2H2SO4,故答案为:2KMnO4 +5SO2 + 2H2O = K2SO4 + 2MnSO4 +2 H2SO4。
1.(24-25高一上·江苏·期中)用化学用语表示中的相关微粒,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
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的电离方程式:
D.双线桥可表示
【答案】D
【解析】A.根据化合价规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A正确;
B.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达到8个电子稳定结构,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正确;
C.氯酸钾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生成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C正确;
D.在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KClO3中的+5价变为反应后Cl2中的0价,化合价降低5价,Cl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HCl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Cl2中的0价,化合价升高1价, 反应为氯元素的归中反应,用双线桥法表示为:,D错误;
答案选D。
2.(24-25高三上·湖南·阶段练习)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跟可以发生反应生成和。现有和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中,经还原得到的比经氧化得到的多。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B.氧化性:
C.若以上反应进行完全,原混合物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D.若混合物中有,则参与反应的为
【答案】A
【分析】被还原得到,被氧化得到,二者相差,现相差,相当于和反应,和的混合物共,证明其中有一种过量,所以有两种情况:和或者和,据此分析选择。
【解析】A.根据分析过程可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故A错误;
B.根据分析过程可知是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故B正确
C.根据分析过程可知,原混合物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可能为或者,C正确;
D.分析反应方程式可知,有参加反应,需要,故D正确;
答案选A。
3.(24-25高一上·四川南充·期中)某温度下,将通入溶液中,反应后得到、、的混合溶液,经测定与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则与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B.C.D.
【答案】A
【解析】将Br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后得到NaBr 、 NaBrO、 NaBr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 NaBr与NaBr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6:1,设n(NaBr)=6ml,n(NaBrO)=1ml, 当Br由0价变为-1价时,得到6ml电子,则有6ml Br被还原,当Br由0价变为+1价时,失去1ml电子,则有1ml Br被氧化;Br由0价变为+5价时,失去5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反应生成n(NaBrO3)=1ml;故该反应中氧化剂为6ml,还原剂为2ml,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2=3:1,A符合题意;
故选A。
4.(24-25高一上·贵州·期中)一定温度下,将通入适量溶液中,产物中可能有、、,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则反应后溶液中可能为
A.B.C.D.
【答案】B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要满足得失电子守恒,每生成1ml氯离子得1ml电子,每生成1ml失去1ml电子,每生成1ml 失去5ml电子,据此分析解答;
【解析】A.若=,则生成得电子数与失电子数之比为:,得失电子不守恒,故A错误;
B.若=,则生成得电子数与失电子数之比为:,得失电子守恒,故B正确;
C.若=,则生成得电子数与失电子数之比为:,得失电子不守恒,故C错误;
D.若=,则生成得电子数与失电子数之比为: ,得失电子不守恒,故D错误;
故选:B。
5.(24-25高一上·安徽六安·期中)常温下,在水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 ;②;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2在反应①中是氧化产物
B.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C.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D.反应可以进行
【答案】C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中氧化性为XO>C2,还原性;2A2++B2=2A3++2B-中氧化性为B2>A3+,还原性;2B-+C2=B2+2C-中氧化性为C2>B2,还原性,氧化性为,还原性A2+>B->C->X2+。
【解析】A.中C-被氧化为C2,C2在反应①中是氧化产物,A正确;
B.根据分析,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正确;
C.由上述分析,还原性A2+>B->C->X2+,C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氧化性C2>A3+,则反应C2+2A2+=2A3++2C-能发生,D正确;
故选C。
6.(24-25高一上·广东广州·期中)Ⅰ.现有以下物质:①Ca(HCO3)2溶液;②葡萄糖C6H12O6;③熔融Na2CO3;④NaOH溶液;⑤SO2;⑥Fe(OH)3胶体;⑦氨水;⑧Na2O2固体;⑨FeCl3溶液。
(1)其中在该状态下能导电且该物质为电解质的是 (填编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2)请写出⑦和⑨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3)写出足量④与少量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Ⅱ.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相关计算,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4)质量相同的H2、NH3、SO2、O3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 ,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 。
(5)23.75g某+2价金属的氯化物(MCl2)中含有3.01×1023个Cl-,则M的摩尔质量为 g/ml。
(6)6.02×1023个NH3分子中共含有 个质子。
Ⅲ.氧化亚铜(Cu2O)是一种鲜红色粉末状固体,几乎不溶于水,可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与硫酸、硝酸的反应如下:
i.Cu2O+H2SO4=CuSO4+Cu+H2O;
ii.3Cu2O+14HNO3(稀)=6Cu(NO3)2+2NO↑+7H2O
(7)反应ⅰ中还原产物为 (填化学式)。
(8)用单线桥标出反应ⅱ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9)在参加反应ⅱ的HNO3中,起氧化性作用的HNO3与起酸性作用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标况下生成2.24LNO分子,转移的电子数为 。
【答案】(1)② ⑤
(2)Fe3++3NH3·H2O=Fe(OH)3↓+3
(3)2OH-+SO2=+H2O
(4)SO2 H2
(5)24
(6)10NA
(7)Cu
(8)
(9)1:6 0.3NA
【解析】(1)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①Ca(HCO3)2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葡萄糖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故属于非电解质,③熔融Na2CO3能够导电,水溶液也能导电 属于电解质,④NaOH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⑤SO2属于非电解质,⑥Fe(OH)3胶体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⑦氨水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⑧Na2O2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⑨FeCl3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其中能导电的电解质是③熔融Na2CO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②葡萄糖C6H12O6⑤SO2。
(2)⑦氨水和⑨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离子方程式为:Fe3++3NH3·H2O=Fe(OH)3↓+3。
(3)④NaOH溶液与少量⑤SO2反应生成Na2SO3和H2O,离子方程式为:2OH-+SO2=+H2O。
(4)根据可知,摩尔质量越大,含有分子数越少,则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摩尔质量最大的SO2;根据可知,气体摩尔质量越小,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越大,则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摩尔质量最小的H2。
(5)23.75g某+2价金属的氯化物(MCl2)中含有3.01×1023个Cl-,则MCl2的物质的量为ml=0.25ml,MCl2的摩尔质量为=95g/ml,则M的摩尔质量为(95-35.5×2)g/ml=24 g/ml。
(6)NH3中含有10个质子,6.02×1023个NH3的物质的量为ml=1ml,含有10NA个质子。
(7)Cu2O+H2SO4=CuSO4+Cu+H2O中Cu元素化合价由+1价下降到0价,又由+1价上升到+2价,还原产物为Cu。
(8)
3Cu2O+14HNO3(稀)=6Cu(NO3)2+2NO↑+7H2O中Cu元素由+1价上升到+2价,N元素由+5价下降到+2价,用单线桥标出反应ⅱ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9)3Cu2O+14HNO3(稀)=6Cu(NO3)2+2NO↑+7H2O中Cu元素由+1价上升到+2价,N元素由+5价下降到+2价,起氧化性作用的HNO3与起酸性作用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标况下生成2.24LNO分子,物质的量为0.1ml,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1.(新考法——根据电极电势分析氧化能力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分析题目 )(24-25高一上·广东广州·期中)化学上常用标准电极电势E(氧化型/还原型)比较物质的氧化能力。E值越高,氧化型物质的氧化能力越强,E值越低,还原型物质的还原能力越强。E值与体系的pH有关。根据表格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可用KBrO3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
B.酸性条件中,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 Fe3+
C.该反应能发生:+3Pb2++3H2O=3PbO2↓+Br-+6H+
D.向硫酸酸化的FeSO4溶液中加入(VO2)2SO4,充分反应后,可观察到溶液变黄
【答案】C
【解析】A.根据题干信息及表格数据可知,氧化性强于Cl2,即实验室可用KBrO3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A正确;
B.根据题干信息,E值越高,氧化型物质的氧化能力越强,氧化性强弱顺序:>Cl2>>Fe3+,B正确;
C.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氧化性:,此反应无法发生,C错误;
D.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可将Fe2+氧化为Fe3+,反应后溶液变黄,D正确;
答案选C。
2.(新考法——多种图形相互结合 )(24-25高一上·湖北·期中)在催化下,的“储存-还原”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还原”过程依次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各气体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的反应中,是还原剂,是氧化剂
B.反应Ⅰ为
C.反应Ⅰ和Ⅱ中消耗的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D.反应Ⅱ中,最终生成的物质的量为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和在表面发生反应生成,、和反应生成,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由价变为价、中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价,所以是还原剂,是氧化剂,故A正确;
B.根据图1知,第一步反应为与作用生成,反应方程式为,故B正确;
C.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第二步反应的关系式为,再结合第一步反应可知,第一步反应的关系式为,则反应Ⅰ和Ⅱ中消耗的的物质的量之比是,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二步反应为还原生成和等,反应方程式为,相应的关系式为,图中最大物质的量为,则最终生成的物质的量为0.2a,故D错误;
故选:D。
3.(新考法—— 零价铁活化过硫酸钠和铁砷共沉淀物,陌生物质性质讨论)(24-25高一上·安徽阜阳·期中)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用CaSO3水悬浮液吸收经О3预处理的烟气时,清液(pH约为8)中将NO2转化为,其离子方程式为 。
(2)我国科学家研究零价铁活化过硫酸钠(Na2S2O8)去除废水中的As(+5),其机制模型如图,已知硫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6价,其中过硫酸钠把零价铁氧化为二价铁的离子方程式是 。
在该模型中得到铁砷共沉淀物经灼烧(无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后得到一种磁性化合物,化学式为Fe7As2O14,该物质中二价铁和三价铁的个数比为 。
(3)向100mLNaOH溶液中通入CO2充分反应后,在减压和较低温度下,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白色固体M(不含结晶水)。通入二氧化碳的体积V与M的质量W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推断W=7.16g时M的组成成分 。
②将B点固体全部溶于水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关系如图2所示,求溶质的个数之比 。
(4)工业上,将碳酸钠和硫化钠以物质的量1:2混合配成溶液,再通入SO2可制取Na2S2O3并产生新的气体,则每生成lml新气体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5)某地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成分是三氯乙烯(C2HCl3)(氯元素为-1价),向此污水中加入KMnO4(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为MnO2)溶液可将其中的三氯乙烯除去,氧化产物只有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
(2) 3:4
(3)Na2CO3和NaHCO3 1:3
(4)8ml
(5)
【解析】(1)NO2具有氧化性,离子具有还原性,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NO2被还原为亚硝酸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由图可知,零价铁与过硫酸钠反应,生成Fe2+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7As2O14中 Fe显+2、+3价,As显+5价,O显-2价,可设二价铁的个数为x,则三价铁的个数为(7-x),依据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可建立如下等量关系式:2x+3(7-x)+10=28,x=3,从而得出该物质中二价铁与三价铁的个数比为3:4。
(3)①由图象知,开始时氢氧化钠为4.0 g,物质的量为4.0g÷40g/ml=0.1 ml,随着CO2的通入依次发生反应CO2+2NaOH=Na2CO3+H2O、CO2+Na2CO3+H2O=2NaHCO3;若全部生成碳酸钠,则固体的质量为0.05ml×106g/ml=5.3 g;若全部生成碳酸氢钠,则固体的质量为0.1ml×84g/ml=8.4 g;B点对应的固体M的质量为7.16 g,介于5.3 g和8.4 g之间,故M为Na2CO3、NaHCO3的混合物;
②将B点固体全部溶于水中,逐滴滴加稀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先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Na2CO3+HCl=NaCl+ NaHCO3,继续滴加盐酸,则发生NaHCO3+HCl=NaCl+H2O+CO2↑,设固体M中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反应先后2个阶段消耗盐酸的体积之比为x:(x+y)= 1:(5-1),则溶质的个数之比=x:y= 1:3;
(4)碳酸钠和硫化钠以物质的量1:2混合配成溶液,再通入SO2可制取Na2S2O3并产生新的气体是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Na2S+4SO2=3Na2S2O3+CO2↑,生成1mlC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8ml;
(5)含有三氯乙烯(C2HCl3)的污水中加入KMnO4(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为MnO2)溶液可将其中的三氯乙烯除去,氧化产物只有CO2,生成物有KCl、CO2、MnO2和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序号
操作
现象
A
向H2O2溶液中通入H2S
有黄色沉淀(黄色沉淀为硫单质)
B
向H2O2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溶液褪色
C
向H2O2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
溶液变成蓝色
D
向H2O2溶液中加入MnO2
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氧化型/还原型物质
PbO2/PbSO4
/Mn2+
Fe3+/Fe2+
Cl2/Cl-
/VO2+
/Br-
E(酸性条件中)
1.685V
1.51V
0.77V
1.36V
0.991V
1.423V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③寒假提升练-专题05 氯及其化合物(教师版)-2025年高一化学寒假衔接讲练 (人教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氯气的性质,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漂白粉和漂白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③寒假提升练-专题04 钠及其化合物(教师版)-2025年高一化学寒假衔接讲练 (人教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活泼的金属单质——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侯氏制碱法,焰色试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③寒假提升练-专题07 铁及其化合物-2025年高一化学寒假衔接讲练 (人教版),文件包含③寒假提升练-专题07铁及其化合物教师版-2025年高一化学寒假衔接讲练人教版docx、③寒假提升练-专题07铁及其化合物学生版-2025年高一化学寒假衔接讲练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