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语文试卷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语文试卷第1页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语文试卷第2页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语文试卷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语文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在脱去逻辑的硬壳之后,需要的是新鲜的语言和它所呈现的极富内涵的心灵。每一首传世的中国古典诗词,都具有这样一个不会被穷竭的灵魂。“境界”就是心灵的状态。后工业时代的中西方普遍患有境界被污染病,或者作者干脆不知境界为何物。有一次,当我翻阅了一本20世纪80年代美国中青年诗集后,合上书,我痛苦地感到这厚厚的一本选集里只有很少的几首诗是有意境的,其余的都没有里尔克或华兹华斯所追求的高度。心灵的沙漠化使得很多年轻诗人的诗充满了灼热而干燥的热风,没有意境可言。爱情与欲望联成一体,或是塞满平庸的细节,如同杂货店的货架,诗不再给你飞越,而是沉重、平庸,读完这种诗后我开始怀疑诗存在的必要,因为后工业社会日常的生活早已充满庸俗的刺激和平庸的琐碎。
    也许是身为东方人的关系,我的文化使我理解:诗人的痛苦和欢乐能化成他的诗歌中不可穷尽的艺术的美和力。李白、杜甫从来不会让他们在时代、生活中经历的痛苦成为平庸的琐碎的流水账。然而打开今天的一本美国当代诗选,有不少诗像不经意地输入计算机的记录,没有光彩,没有生命,似乎与时代无关。是不是计算机文化已经使得诗魂如此麻木?我暗暗为我们今天的一些年轻诗人担忧。
    “境界”是沙漠里的绿洲,它出现在沙漠的侵略与压抑中,但代表沙漠灵魂中暗存的力量与追求。如果只在诗中报道沙漠的沙粒如何如何,那真是只见沙子不见绿洲。这样的诗,有的诗人辩解说它更真实,是后现代的真实,但我仍然认为诗的功能不在于统计沙子的数量,而在于点出绿洲的力量。无尽的沙子这一存在是数也数不清的可见者,它正在遮蔽我们渴望看见的绿洲,而诗人的职责正是穿过可见的痛苦的存在,触探到那被隐蔽的无形的不可见的力量。追求表面的真实与准确的诗人,在看到“枯藤”时只追问这是哪一个钟点的枯藤,这是什么时间的“昏鸦”,在追求琐碎、平庸之物的“精确”描写时,却看不见那存在于这些平常之物后面的不平常,得到了琐碎与平庸,却失去了潜在的生命的、艺术的魅力。诗能不能揭示这种暗含于可见物之后的潜在力量,是一个价值标准,至少是我在判断一首好诗时的标准之一。诗的境界代表诗人超常的悟性,穿透了可见、可数的事物的表面存在,悟到那潜在的生命的力量,和自然的深邃不可测与人的相对渺小。
    在现代西方世界,物质财富的力量占据了舞台中心,中国也许会滚向那个中心,被吸向那个物质崇拜的圣坛,我却更感到诗歌的悟性的深意能让我穿透黄金的耀眼的光亮,看见那被遮蔽了的潜在的生命与艺术的意义。审美总是哲学的折射,人的价值观起着很大的作用。我欣赏“二战”刚刚结束后美国的诗,因为那时的诗人是在痛苦中追寻崇高,而今天的美国年轻诗人的作品,就我所接触到的,似乎更陶醉于可见的富足的存在与物质的创造,更屈服于物质的刺激与科技的力量,他们的心灵在紧张的物质追求中,已经没有多少空间去考虑精神的需要。当然也还有一些诗人在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将思维引向无边的宇宙,走出了紧张平庸而丰富的第一世界——日常生活。也许正是这人与自然的矛盾所造成的危机能解救富足的第一世界的诗,使它能走出丰富的物质的封闭圈。
    极端崇拜物质与极端推崇寡欲同样造成对人的损伤,然而历史常常摇摆于二者之间,进入丰富的感性世界而不迷失于其中,穿透丰富的感性世界表层而寻找隐于其下的精神潜文本,这是诗和哲学的探险。将所有的笔墨永无满足地沉湎于感性外表的描述,或与之相反,对感性世界麻木和畏惧,空谈精神的崇高,同样都是自我欺骗,是诗和哲学的悲剧。
    (摘编自郑敏《探索当代诗风——我心目中的好诗》)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能够流传后世的中国古典诗词,都具有不被穷竭的灵魂,它们无疑是有“境界”的,从中可以看出极富内涵的心灵。
    B. “在看到‘枯藤’时只追问这是哪一个钟点的枯藤”,这样的鉴赏不可能触探到诗中被隐蔽的无形的不可见的力量。
    C. 无论是西方世界还是中国,陷入物质崇拜都可能影响诗人的价值观,从而使其作品遮蔽了潜在的生命与艺术的意义。
    D. 作者反对完全“沉湎于感性外表的描述”,同时也反对“对感性世界麻木和畏惧”,认为后者对诗歌造成的危害更大。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从作者翻阅的80年代的那本美国中青年诗集来看,美国当代诗人对里尔克和华兹华斯的诗歌已经不再推崇。
    B.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在诗中升华了痛苦,不是记生活的流水账,而是隐含了家国情怀。
    C. 作者认为不少美国当代诗人的诗作缺少诗魂,失去了光彩和生命,这引起了作者对当下诗歌创作现状的担忧。
    D. “横看成岭侧成峰……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这首诗可以说是“诗和哲学的探险”,符合文本中好诗的标准。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 诗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真的成了阳春白雪,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沦落到曲高和寡的地步。(葛兆光)
    B. 诗人要活在时代里面,要能够把时代的痛苦、欢乐、希望、动荡……最深最广地体现于一身。(郭沫若)
    C. 一首诗的优劣不在于它取材的大小、篇幅的长短,关键在于怎样写,从怎样
    的角度看到世界。(艾青)
    D. 诗人昌耀善于将古汉语熔铸进自己的诗歌当中,因而读他的诗歌,会获得一种新鲜的古老感。(张伟)
    4. 论述文要求论证严密,本文是如何体现论证的严密性的?请简要分析。(6分)
    5. 2024年6月6日,《星星》诗刊杂志计划发起新一届诗歌大赛。假如你是评委,请根据本文,为组委会拟定入选好诗的三条简要标准。(3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表白
    朱红娜
    被漂亮的静静看上,着实让我激动了一阵子,在她填写资料的时候,我看到,她是一个90 后,未婚。
    这么年轻充满文艺气质的美女,一定是坐在高档的写字楼里,最好是上海的黄浦江边,或者广州的珠江边,又或者深圳的前海,总之是让人梦寐以求的时尚大都市。我跟着她,奔跑在路面宽敞的柏油路上,两边高楼林立,夜晚霓虹闪烁,是多么美妙的享受。
    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静静没带我去大都市,而是回到了落后的乡镇。更可气的是,我一个大城市来的帅气小哥哥,第一次就被她往山里
    拉。那个山路哦,何止九十九道弯,路面狭窄,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溪涧,稍不留意,就会坠入溪涧,碰得头破血流,运气不好就要命丧黄泉。我从未到过这样的山道,可她胆子大,肆意妄为,全然不顾我的感受,我只能打起十二分精神,陪她疯跑。好在我们要去的筀竹村并不遥远,山路只有十公里,半个小时就到了。
    静静把我带到一个废弃的破房子前,房子还是泥土墙,摇摇欲坠,散发出一种古董的味道。房子正在修建,听说这里要做一个书屋。妈呀,一个乡村建书屋干嘛?房子的主人是个大胡子,六十岁的样子,有种仙风道骨的味道,静静叫他本哥。他退休前在深圳工作,退休后云游四方,还在云南开设了一家民宿,后来喜欢上了这里,静静就力邀他在村子修建本真书屋。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简直是异想天开,有人来看书才怪。
    静静不顾我的厌烦,隔三岔五就往村里跑,可害苦了我。因为这些山路,我受了好几次伤,不是脸被刮花了,就是手脚碰破皮了。
    这段时间镇里接了好几单项目,静静每天忙得脚跟打背囊,好长一段时间没往村里跑了。这天中午,静静忙完工作对我说,最近太累了,我们去筀竹村放松一下绷紧的颈椎腰椎吧。我拉长了脸,怀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心情,非常不情愿地跟着她走。到了山路,一条彩道铺在面前,原来狭窄的山道拓宽了,坑坑洼洼的路面全部铺上了柏油,中间由红黄蓝三条线组成的双向行驶分隔线,仿佛一条彩练,飘向山中。静静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我的心情也好了起来,脚下是光滑的路面,两边是葱葱的树林,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村里。
    更让我意外的是,村里建了停车场,停了不少豪车,有些是广州车牌,有些是深圳车牌。本真书屋已建好,依然是黃泥墙,一大面墙的书橱,摆满了整齐的书籍,让我很震撼。今天适逢周末,虽是中午,书屋还是聚了很多人,小孩子特别多,静静在里面喝了一杯茶,吃了一点点心,很满足的样子。这些画面静静都发到了朋友圈,引来无数的点赞。好吧,我错了,我目光短浅。
    走,我让你见识见识筀竹的美。下午,静静带着我,徜徉在筀竹村。筀竹的山是自然的,筀竹的河水是清澈泛绿的,围绕村子一圈,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缠绕在村庄的腰上,筀竹的竹子浓密,微风一吹,轻轻摇曳。现在是夏天,筀竹村感觉像一个天然的大空调,清爽舒适。这个是从江西来这里定居的老板,一家五口;这个叫李斯,从美国随夫人来的,一家四口;这是龙哥开的乡村小酒吧……一路上,静静不断跟我介绍筀竹吸引来的外地人。
    途中,我们邂逅一位老农,他牵着一头牛。静静问他,大爷,您老还耕田啊?大爷微笑着点点头说,是啊,身子骨还行,出来活动活动。他牵着牛往路边靠,让我们过去。我突然发现,筀竹就像一个未经俗世的村姑,淳朴素雅,怪不得静静这么喜欢筀竹,被筀竹山水浸染的静静,自然便有了一股超凡脱俗的魅力。看来是到了该我表白的时候了,我大声说,静静,我喜欢你!声音在筀竹山间回响。
    可惜我只是静静的座驾,不能拥她入怀。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中的“我”起初对跟着静静去筀竹村十分抵触,是因为觉得那是落后的乡镇,山路崎岖难行,且不理解在乡村建书屋的做法。
    B.小说内容涉及修道路、建书屋等,契合了乡村振兴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频共振、融合发展的时代主题。
    C. 小说用老农看似不经意的“往路边靠,让我们过去”的细节,巧妙地表达了农人对乡村建设者的感激之情。
    D. 文章结尾处“我”大声表白静静,却又不能拥她入怀,是因为“我”其实是静静乘坐的交通工具,无法真正像人一样与静静亲密接触,带着一丝遗憾的美好。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运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对被带到乡镇、走山路以及乡村建书屋等的
    不满,后通过山村变化、独特美景等展现筀竹村的魅力,突出“我”对静静及筀竹村态度的转变,使情节更有波澜。
    B. 文中通过大量细腻的心理描写,如“怀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心情,非常不情愿地跟着她走”等语句,生动地展现了“我”在不同阶段的心境,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与可读性。
    C. 文章在描写筀竹村的景色时,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筀竹村的景象显得格外生动优美,增添了文章的文采。
    D. 小说短句居多,简洁流畅,节奏感强,行文时多使用口语,亲切灵动,语言整体上呈现出明快活泼的风格。
    8.小说的叙事视角独特巧妙,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6分)
    9.如何理解小说的标题“表白”?(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劝学
    荀子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
    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节选)
    文本二:
    劝学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10. 文本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比数年来A颇发愤B自惩C艾D悔前E所为F而聪明衰耗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B. “省”:意思是“知道”,与《荀子•劝学》中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省”意思不同。
    C. 文本一中的“蟹六跪而二螯”的“而”和文本二中的“而常废于不勤”的“而”用法意思不同。
    D. 文本一中的“非利足也”的“利”和文本二中的“心善其说”的“善”用法
    相同,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2.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荀子的《劝学》善用比喻来阐述道理。像选文中的第一段,便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观点。
    B. 荀子在《劝学》选文中的第二段,运用了比喻、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了学习应该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C. 秦观在《劝学》中讲述了自己幼时读书不勤奋,成人后开始发愤读书,可是聪明却远不如从前。这和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感受相同。
    D. 秦观在《劝学》中说到不勤奋和善忘让他荒怠了学业,但看到孙搴答邢词中的句子,深表赞同,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有文采的句子,编为《精骑集》。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
    14. 秦观《劝学》中读书的故事可否论证荀子《劝学》的中心论点?请作出判断并阐明你的理由。(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齐天乐·泽国楼偶赋
    陈允平①
    湖光只在阑干外,凭虚远迷三楚。旧柳犹青,平芜自碧,几度朝昏烟雨。天涯倦旅。爱小却游鞭,共挥谈麈。顿觉尘清,宦情②高下等风絮。
    芝山苍翠缥缈,黯然仙梦杳,吟思飞去。故国楼台,斜阳巷陌,回首白云何处?无心访古,对双塔栖鸦,半汀归鹭。立尽荷香,月明人笑语。
    [注]①陈允平,宋末元初人。这首词反映的是词人晚年的漂泊流浪生涯。②宦情,宋亡后陈允平曾因图谋恢复旧朝之嫌入狱。后以人才征至北都,托疾辞归,这里的“宦情”疑指此事。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平芜自碧”,言野草繁芜,荒凉一片,不堪寓目;“几度朝昏烟雨”,则借眼前景暗喻政治形势的动荡不安。
    B.“顿觉”两句言己豁然摒弃了世俗杂尘,把宦情等同于眼前随风飘飞的柳絮,以景状情。
    C.结尾两句以乐景写乐情,写词人伫立良久观赏湖中荡舟戏莲的热闹场面,照应了上阕首句的“湖光”。
    D.本词语言含蓄委婉,用词精当,如上阕“只”“犹”“自”“却”等词运用,深化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16.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词人抒发了哪些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朱自清《松堂游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如果换用诗句表达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引用《琵琶行并序》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
    (3)古诗中诗人常常借助“设问”来表达情感,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是如此。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20分)
    词语是造句成文的基础。词语的选择,不仅讲究用“对”,也追求用“好”;既要准确,也要生动。古人早就有“炼字”一说,作诗时需A ,常常是“吟安一个字,燃断数茎须”。现代作家在文学创作时也非常注重遣词造句。从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手稿上,我们便B :文章的第二段共200多字,鲁迅手稿上却有多达19处修改。例如: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原稿:背脊),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原稿:后身)喷出一阵(原稿:一股)烟雾。
    从文章的修改可见先生运笔之细致,遣词之严谨,可以说是用“好”词的典范。要用“好”词,就要仔细辨析词义,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把握其用法。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词义也会不断发生变化,我们如何把握多个词义之间的关联呢?
    我们可借助汉字结构,厘清词义演变的线索,从而把握多个词义之间的关联。以“班”为例,“班”是个多义词,( ① ):一是“为了工作或学习等目的而编成的组织",如"班级”;二是“指一天之内规定的工作或执勤时间”,如“上班”;三是“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是量词,如“最后一班飞机”。
    今天来看,这几个意义之间的关联已不甚清楚,此时借助“班”字的结构,则能够追本溯源,( ② )。“班”是个会意字,两块玉中间一把刀,表示用刀把玉分成两块。“班”的本义就是“分玉”,引申为“分开”之义。在古代,玉还是身份的象征,所以“班”不是简单的分玉,在分玉(给臣下)的同时还暗含着( ③ )。如“班序”就是指“按官爵排列的次序”。而“上班”最初表示“到你应该到的位置上去”,也就是“ C ”。后来,“上班”就发展为“每天按规定时间到工作地点去”之义。“班级”的“班”也是由“排列”之义产生而来的,即把一群人分开,一定的次序排列在一起,就组成了班级。
    18.请在文中横线A 、B 、C 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答:A B C
    19.请结合文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手稿的修改,任选两处简要分析鲁迅在遣词上的准确。(4分)
    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答:①②③
    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到你应该到的位置上去”中的“你”,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周朴园:你是新来的下人?
    B.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C.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
    D.小明看到试卷上因粗心而丢的分,不禁埋怨自己:“你呀,真是太马虎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30岁到45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们大多在阅读,而普通舱候机区的人全在玩手机。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及简析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现代文阅读 Ⅰ(18 分)
    1.D,文中并未表明作者认为后者对诗歌造成的危害更大,属于无中生有。
    2.A,文中未提及美国当代诗人对里尔克和华兹华斯诗歌的态度,不能得出不再推崇的结论。
    3.B,第二段观点强调诗人应将时代的痛苦等体现于一身,B 选项郭沫若的话与之相符;A 选项说的是诗人的处境;C 选项强调诗的优劣关键在写法和角度;D 选项说的是诗歌语言特色,均不契合。
    4.①论证结构严谨: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篇指出诗需有境界,接着分别论述后工业时代中西方诗歌境界缺失的现状及原因,最后强调诗应追求潜在精神意义,层次分明,逻辑清晰。②论据充分恰当:以美国中青年诗集、中国古典诗词等为例,还引用具体诗句,如 “枯藤老树昏鸦” 等,使论证更具说服力。③论证方法多样:运用对比论证,如将中国古典诗词与美国当代诗对比;比喻论证,把 “境界” 比作 “沙漠里的绿洲” 等,增强论证效果。
    5.①具有丰富内涵的心灵和不被穷竭的灵魂,能体现诗人的痛苦与欢乐,升华生活经历。②能穿透可见事物表面,揭示潜在生命与艺术力量,有超常悟性。③不沉湎于感性外表描述,也不畏惧感性世界,探寻精神潜文本。
    (二)现代文阅读 Ⅱ(18 分)
    6. C,“表达了农人对乡村建设者的感激之情” 过度解读,该细节主要是体现农人的友善。
    7. A,文章运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不满,后写转变突出筀竹村的魅力。
    8. ①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以 “我”(静静乘坐的交通工具)的视角展开叙述,使故事更具真实感和亲切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②“我” 的情感变化推动情节发展,从开始的抵触到后来的喜欢,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可读性。③通过 “我” 的视角能更好地展现静静对筀竹村的热爱以及筀竹村的变化,突出主题,如 “我” 看到静静为山村建设付出努力以及山村的新貌等。
    9. ①表层含义是 “我”(交通工具)对静静表达喜爱之情,在筀竹村的美好氛围中,“我” 被静静和村庄的魅力所打动,情不自禁表白。②深层含义是象征着人们对乡村振兴事业的热爱与支持,静静努力建设筀竹村,作者借 “我” 的表白表达对像静静这样投身乡村建设者的赞美,也体现乡村建设的成果对人们的吸引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20 分)
    10. 比数年来 A 颇发愤 B 自惩 C 艾 D 悔前 E 所为 F 而聪明衰耗
    11. D,“非利足也” 的 “利” 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心善其说” 的 “善” 是意动用法,用法不同。
    12. D,秦观摘取的是 “经”“传”“子”“史” 中可为文用的句子,不是有文采的句子。
    13. (1)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2)然而我依仗这样的本事就放任自流,喜欢和巧言善辩、喝酒的人交往。
    14. 可以论证。荀子《劝学》中心论点是 “学不可以已”,秦观讲述自己幼时读书不勤奋、成人后因善忘荒怠学业的经历,从反面说明了不学习的后果,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与荀子的观点相契合,能起到补充论证的作用。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15. C,结尾两句是以乐景写哀情,词人内心是漂泊的孤寂和对故国的思念,并非真正的快乐。
    16. ①漂泊羁旅之愁,如 “天涯倦旅”“宦情高下等风絮”,表达了词人长期漂泊的疲倦和对仕途的感慨。②对故国的思念,“故国楼台,斜阳巷陌,回首白云何处”,体现对往昔故国的眷恋。③超脱尘世后的落寞,“顿觉尘清” 后面对眼前景色,仍有孤寂之感,在热闹中蕴含着清冷。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7. (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或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等,只要是设问句即可)
    三、语言文字运用(19 分)
    18.A 字斟句酌 B 可见一斑 C 各司其职
    19.①“脊梁” 比 “背脊” 更准确形象,“脊梁” 突出蜈蚣身体的关键部位,能更好地体现用手指按住此处会喷出烟雾的特点。②“后窍” 比 “后身” 更精准,“后窍” 明确指出烟雾喷出的具体位置,符合实际情况。
    20.①其义项主要有三个 ②理清其意义演变 ③等级之分
    21.C,文中 “到你应该到的位置上去” 中的 “你” 是泛指,A 选项 “你” 指特定的人;B 选项 “你” 指红烛;D 选项 “你” 是小明对自己的称呼;C 选项 “你” 也是泛指,与文中相同。
    22.我们可借助汉字结构,厘清词义演变的线索,进而把握多个词义之间的关联。
    四、写作(60 分)
    略。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