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组合正确的是( )
A.AB.BC.CD.D
2.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B.
C.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B.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C.打磨过的铝片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并发生剧烈燃烧
D.铝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溶液反应
4.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 )
A.分子大小不同B.分子间距离不同C.性质不同D.分子数不同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历史可以表示为:
B.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C.和互为同位素,后者常用于考古学中确定文物的年代
D.在多电子的原子里,能量较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
6.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乙醇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B.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C.含溶质的稀硫酸中,原子数为
D.溶液中,加水稀释至,数为
7.离子中共有个核外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原子的中子数为( )
A.B.
C.D.
8.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括号内为杂质)( )
A.AB.BC.CD.D
9.选用一种试剂,通过一步操作(必要时可以加热)即可鉴别、、、四种溶液,该试剂是( )
A.B.NaOHC.D.HCl
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分液操作时,先取下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然后再慢慢旋开活塞
B.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C.焰色试验时,铂丝需用稀硫酸洗净,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
D.稀释溶液时,用10mL量筒量取8.85mL浓硫酸
12.如图所示,A处通入氯气,当关闭B处的弹簧夹时,C处的红布条无变化;当打开B处的弹簧夹后,C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中盛放的试剂不可能是( )
A.浓硫酸B.饱和食盐水
C.氢氧化钠溶液D.碘化钾溶液
13.下图是氯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a、b、c、d、e均为含氯元素的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一定条件下,a和e可转化为b
C.工业上用b与充分混合后在光照下制盐酸
D.化合物c的化学式为,可作自来水消毒剂
14.已知反应:①,②,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3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都是置换反应
B.反应②中,氧化剂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C.反应③中,参加反应得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D.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15.为探究和对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同学设计了如左图所示的实验。查阅资料得知作分解的催化剂的反应原理如右图所示。关于该反应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左图所示的实验中,产生气泡的速率①>②,则一定说明比对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更好
B.该反应过程中,M是,是
C.在上述反应的两个过程中都作氧化剂
D.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
16.某100mL未知的澄清溶液,只含、、、、离子中的某几种,将溶液分成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①取其中一份溶液加入足量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3.49g;
②向①过滤所得的沉淀中加足量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剩余2.33g,且无气泡产生;
③向另一份溶液中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注:能溶于硝酸。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溶液至少含有4种离子
B.该溶液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
C.该溶液中的浓度为
D.省略实验③不影响上述溶液中离子的检验
二、填空题
17.I.现有下列物质:①硝酸钙固体,②稀硫酸,③氨气,④熔融,⑤蔗糖,⑥铜,⑦溶液,⑧。
(1)其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2)写出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⑧与足量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II.(4)某元素原子K层和M层电子总数等于其L层电子数,该元素名称为___________,它形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
18.不但是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品,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I.实验室里需要氯化钠溶液,但实验室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固体。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
查阅资料得知:碳酸氢铵受热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氨气和水。
(1)操作①在加热时可选择___________(蒸发皿、坩埚、烧杯)盛装混合物。
(2)进行操作②后,检验悬浊液中已沉淀完全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
(3)往滤液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
II.以电解饱和食盐水为基础的工业称为叙碱工业,它是目前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之一、乙同学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
(4)氯气的逸出口是U形管的___________端支管口(填“左”或“右”)。
(5)电解食盐水一段时间后,收集到(假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无变化),此时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___。
(6)实验后U形管中得到的溶液中还混有少量(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欲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固体的一系列操作是___________。
(7)利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可以制取漂白粉,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9.常温为灰黑色固体,溶于冷水,用于制碱金属的碘化物,可用于医药,在有机化学中常用作催化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进行了如下实验:
I.配制溶液
(1)配制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___(填仪器序号),其中除量筒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配制上述溶液时需称取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若实验遇到下列情况,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B.转移溶液至容量瓶过程中,有少量溶液溅出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读数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II.测定含催化剂中铁元素的含量(已知杂质不含铁元素),实验方案如下:
(3)步骤②加入适量氯水后,铁元素转化为,写出步骤③生成红褐色悬浊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实验测得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0.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用下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氯气,并利用其与碱反应制备和。
已知:氯气与碱溶液反应,在低温时和稀碱溶液生成的是、,在高温时和浓碱溶液生成的是、。
(1)图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a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
(2)图中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b中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中溶液浓度,c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后多余的氯气也可以制成氯水使用。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试纸中部,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a.b.c.d.
(5)将新制氯水加入三颈烧瓶内,将传感器、氯离子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分别插入三颈烧瓶中(如图),用强光照射氯水,进行实验并采集数据,获得相关变化曲线。下列纵坐标代表的物理量与图像不相符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注:溶液中越大,越小,溶液酸性越强。
a.氯水的b.氧气的体积分数c.氯离子的浓度
四、计算题
21.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
(2)水与___________(标准状况)氧气所含的质子数相等。
(3)由、两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为,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4)工业上冶炼金属钛首先以钛矿石(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原料,在高温条件下制取,化学方程式为,每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类,不属于碱,故A错误;
B.各物质归类正确,故B正确;
C.是两性氧化物,碱石灰是混合物,不是碱,故C错误;
D.是不成盐氧化物,盐酸和食盐都是混合物,不属于酸、盐,故D错误;
答案选B。
2.答案:C
解析:A.Fe与HCl反应产生,不能反应产生,A不符合题意;
B.与HCl不能发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与反应产生和水;由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与醋酸反应产生醋酸钙、水、,可以实现物质之间转化关系,C符合题意;
D.CuO不能溶于水,因此不能与水反应产生,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3.答案:B
解析:A.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故A错误;
B.明矾溶于水,电离产生的铝离子水解生成具有强的吸附性的氢氧化铝胶体,可以用作净水剂,故B正确;
C.用砂纸打磨的铝箔在空气中受热时,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铝可以熔化但难以发生剧烈燃烧,铝粉在纯氧中可以剧烈燃烧,故C错误;
D.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铝盐和氢气,铝和氢氧化钠、水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和氢气,故D错误;
答案选B。
4.答案:D
解析:对于气体来说,粒子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粒子的直径,同温同压下气体粒子间的距离相等,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由知,气体的体积取决于粒子数目的不同,故答案为D。
5.答案:C
解析:A.人类对元素原子结构的认识,经过的漫长的历史时期,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历史可概括为:道尔顿实心球模型后来到汤姆生“葡萄干面包”模型,再后来发展到卢瑟福的核式模型,再发展到玻尔轨道模型,故A错误;
B.和属于结构和组成相同的单质,不属于不同的单质,故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考古学中测定生物死亡年代,即放射性测年法,二是以标记化合物为示踪剂,和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
D.在多电子的原子里,能量较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故D错误;
答案选C。
6.答案:D
解析:A.标准状况下,乙醇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A错误;
B.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2个电子,金属镁为0.1ml,变成镁离子时失去个电子,故B错误;
C.稀硫酸含有,中也有O原子,故含溶质的稀硫酸中,原子数大于,故C错误;
D.溶液中数目为,稀释过程中数目不变,故稀释后数也为,故D正确;
答案选D。
7.答案:C
解析:设R原子的质子数为a,则该阴离子核外电子数x=a+4×8+n,则R原子的质子数a=x-32-n,又因为R原子质量数为A,故其中子数为A-a=A-x+32+n,正确选项为C。
8.答案:C
解析:A.酒精与互溶,不能萃取水中碘单质,故A错误;
B.能与反应,不能用于除掉中HCl,故B错误;
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再蒸馏,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C正确;
D.CaO与水能反应,不能用于除掉CaO中,故D错误;
答案选C。
9.答案:C
解析:A.溶液和、、溶液混合时,都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用硝酸银溶液不能鉴别,故A错误;
B.NaOH溶液和、溶液分别混合时,都没有明显现象,现象相同无法鉴别;和溶液分别混合时,都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B错误;
C.和溶液分别混合时,现象分别为:无明显现象、生成白色沉淀和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生成白色沉淀、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
D.HCl分别和溶液混合时,都没有明显现象,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D错误;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A.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制备胶体,氯化铁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A错误;
B.关闭止水夹,从长颈漏斗注入水,若液面高度不下降,则装置不漏气,故B正确;
C.实验室用蒸馏装置制取蒸馏水,温度计应放在支管口测定馏分温度,冷凝管中水流方向应下进上出,故C错误;
D.稀释浓硫酸应该遵循酸入水的原则,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错误;
故选B。
11.答案:A
解析:A.进行分液操作时,先平衡气压,则先取下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然后再慢慢旋开活塞,故A正确;
B.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B错误;
C.硫酸是高沸点酸,焰色反应时,铂丝需用稀盐酸洗净,故C错误;
D.量筒只能精确到0.1mL,故不能量取浓硫酸,故D错误;
答案选A。
12.答案:B
解析:A处通入,关闭B阀时,经过D溶液后,C处干燥的红布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不经过D溶液,C处干燥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中装的物质具有吸水性或能与氯气发生化学反应,以此解答。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将氯气干燥,符合实验现象,故A不选;
B.饱和NaCl溶液不与氯气反应,也不能将氯气干燥,不符合实验现象,故B选;
C.NaOH溶液与氯气反应,符合实验现象,故C不选;
D.碘化钾溶液与氯气反应,符合实验现象,故D不选;
答案选B。
13.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a为氯化氢,b为氯气,c为二氧化氯,d为次氯酸,e为次氯酸盐;
A.d为次氯酸,Cl元素为+1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故A正确;
B.a为氯化氢,e为次氯酸盐,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故B正确;
C.和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爆炸反应,不适用于制盐酸,故C错误;
D.c为,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消毒剂,可作自来水消毒剂,故D正确;
答案选C。
14.答案:D
解析:A.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①③是置换反应,②不是置换反应,故A错误;
B.反应②中氯酸钾是氧化剂,生成的还原产物是,1ml氯酸钾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ml,故B错误;
C.未说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故无法计算的物质的量,也就无法计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
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①中氯气是氧化剂,溴是氧化产物,反应②中氯酸钾是氧化剂,氯气氧化产物,反应③中溴酸钾是氧化剂,氯酸钾是氧化产物,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可知,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故D正确;
答案选D。
15.答案:D
解析:A.和的阴离子也不相同,产生气泡的速率①>②,不能说明比对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更好,故A错误;
B.由右图可知,M与在作用下生成,其中氧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2价,是氧化剂,M是还原剂,则M是,是,故B错误;
C.M是,是,由右图可知,与生成和,转化为,其中氧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作还原剂,故C错误;
D.M是,是,由右图可知,能将氧化,自身被还原为,故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故D正确;
答案选D。
16.答案:A
解析:①取其中一份溶液加入足量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3.49g,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或或或它们的两种或三种混合物;
②向①过滤所得的沉淀中加足量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剩余2.33g,且无气泡产生,则无沉淀,的质量为2.33g,的质量为3.49g-2.33g=1.16g,,,则原溶液中含有,无;
③取另一份溶液中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该沉淀为AgCl,则原溶液中含有;
综上,原一份溶液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据此分析解答。
A.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即该溶液至少含有3种离子,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该溶液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故B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原一份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浓度为,故C正确;
D.由实验①②可知,原一份溶液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根据溶液不显电性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所以省略实验③对上述溶液中离子的检验无影响,故D正确;
答案选A。
17.答案:(1)②④⑥⑦;①④
(2)
(3)
(4)硫;
解析:(1)①硝酸钙固体不能导电,溶于水能完全电离,是电解质;
②稀硫酸能导电,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氨气为化合物,熔融时不能导电,溶于水时和水生成的一水合氨电离使溶液导电,不是氨气本身电离的离子使溶液导电,所以氨气为非电解质、不导电;
④熔融能导电,是化合物,是电解质;
⑤蔗糖不能导电,是有机物,属于非电解质;
⑥铜能导电,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⑦溶液能导电,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⑧为化合物,熔融时不能导电,溶于水时和水生成的亚硫酸电离使溶液导电,不是本身电离的离子使溶液导电,所以为非电解质、不导电;
故能导电的是②④⑥⑦;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④;
(2)硝酸钙固体在水溶液中电离出和,其电离方程式为;
(3)与足量溶液反应生成和,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某元素原子K层和M层电子总数等于其L层电子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8+6=16,为硫元素;的结构示意图为。
18.答案:(1)坩埚
(2)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继续加入溶液,没有沉淀生成证明已沉淀完全
(3)把多余的碳酸钠转化为氯化钠
(4)右
(5)0.08ml/L
(6)蒸发浓缩至有晶膜出现,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7)
解析:固体先在坩埚中加热,使分解成和除去,残留物溶解,加入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再加入溶液,除去多余的,过滤后加入盐酸,除去多余的碳酸钠,最后加热煮沸除去溶解的,得到纯净的NaCl溶液;
(1)固体加热用坩埚加热;
(2)检验离子已经沉淀完全的方法是: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继续加入溶液,没有沉淀生成证明已沉淀完全;
(3)滤液中加入盐酸,为了把多余的碳酸钠转化为氯化钠;
(4)电解食盐水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氯离子失去电子生成氯气,阳极上得到氯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得到氢气和NaOH,氯气从U型管右端支管逸出;
(5)根据,生成有2mlNaOH,标况下224m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择有0.02mlNaOH生成,;
(6)根据NaOH和NaCl两者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可知,NaOH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NaCl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得到NaOH固体需要经过将溶液蒸发浓缩至有晶膜出现,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7)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答案:(1)a和b;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31.0g
(2)BD
(3)
(4)
解析:I.配制480mL溶液需要500mL容量瓶,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需要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等;
II.测定含催化剂中铁元素的含量,利用元素守恒,将催化剂中的铁元素先溶解在硫酸溶液中,过滤后再用氯水将氧化为,加氨水生成沉淀,通过过滤、洗涤、灼烧得到,通过的质量计算Fe元素的质量,进而计算得到Fe元素的质量分数。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配制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下列仪器中的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即a和b;其中除量筒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需要称取固体的质量0.5L×0.2ml/L×310g/ml=31.0g;
(2)A.容量瓶洗净后还有少量的蒸馏水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A不选;
B.转移溶液至容量瓶过程中,有少量溶液溅出导致溶质损失,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故B选;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读数导致溶液体积偏小,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故C不选;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体积偏大,则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D选;
答案为BD;
(3)步骤③氨水与反应生成红褐色悬浊液,化学方程式为;
(4)最终得到固体ng,则含有的Fe元素的质量为,根据铁元素守恒,则原样品中含有的铁元素也为,则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0.答案:(1)分液漏斗;饱和食盐水
(2)
(3)大于;冷却降温,防止体系温度升高生成;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4)b
(5)a
解析: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在a装置内,饱和食盐水吸收中混有的HCl,b装置用于制取,c装置用于制取NaClO,d装置用于吸收尾气;
(1)由仪器构造可知,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a中的试剂用于吸收中混有的HCl,为饱和食盐水;
(2)浓盐酸和共热制取,化学方程式为;
(3)b装置用于制取,c装置用于制取NaClO,由题给的信息:在低温时和稀碱溶液生成的是、,在高温时和浓碱溶液生成的是、,b中要生成的是,而c中要生成的是NaClO,则b中溶液的浓度大于c中溶液浓度;c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冷却降温,防止体系温度升高生成,d中的NaOH溶液用于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4)pH试纸本身为黄色,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酸能使pH试纸变红色,次氯酸有漂白性,所以中间会变为白色,所以看到的现象是b;
(5)用强光照射氯水时,发生反应:,生成的HCl完全电离为氢离子和氯离子,所以氯离子浓度增加,氢离子浓度增加,溶液的pH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增加,所以图像不能表示的是溶液的pH,故答案为:a。
21.答案:(1)
(2)2.8
(3)1:2
(4)
解析:(1)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四个氧原子,所以含有b个氧原子的硫酸的分子数是,;
(2)3.6g水分子物质的量为:,1和含10个质子,故含有质子为2ml,1个含有16个质子,含有2ml质子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是,标况下的体积是:0.125ml×22.4L/ml=2.8L;
(3)设CO和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l、yml,则列方程组28x+44y=11.6,,解得x=0.1,y=0.2,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4)反应中,Fe元素从+2价升高为+3价,C元素从0价升高为+2价,Cl元素从0价降低为-1价,转移电子数为14,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3ml,故转移电子数为。
选项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酸
碱
盐
A
干冰
硫酸
纯碱
B
熟石灰
小苏打
C
碱石灰
胆矾
D
盐酸
烧碱
食盐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选用的试剂
操作方法
A
酒精
萃取
B
洗气
C
乙醇()
生石灰
蒸馏
D
水
过滤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制备胶体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C实验室制蒸馏水
D稀释浓硫酸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共6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化学试卷,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