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六市大联考化学模拟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六市大联考化学模拟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解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绿色化学实验是指在绿色化学思想指导下,对常规实验进行改革而形成的实验新方法。下列符合绿色化学实验操作的是
A.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后的残余物回收分离
B.将锌和稀硫酸反应后的废液倒入下水道中
C.将跟氧气反应后剩余的硫磺放在空气中燃烧完全
D.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尾气排入空气中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和乙酸都存在碳氧双键
B.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
C.高锰酸钾可以氧化苯和甲烷
D.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也可发生自身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
3.下列有机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CH2=CH2+Br2→CH3﹣CHBr2
B.CH3CH2OHCH2=CH2↑+H2O
C.
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7gNH3中所含电子的数目约为6.02×1023
B.1ml•L-1AlCl3溶液中含有的Cl-数目约为3×6.02×1023
C.标准状况下,22.4LH2O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约为2×6.02×1023
D.1mlFe与氯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2×6.02×1023
5.如图所示,是一种晶体的晶胞,该离子晶体的化学式为
A.ABCB.ABC3C.AB2C3D.AB3C3
6.氨法烟气脱硫可制备硫酸羟胺,同时得到副产品硫酸铵。其过程如下:
“脱硫”过程中控制在5.0~5.5,得到溶液。已知2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脱硫”过程中温度越高,“脱硫”速率越快
B.溶液中:
C.溶液中:
D.“制备”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7.水溶液锌电池(图1)的电极材料是研究热点之一、一种在晶体中嵌入的电极材料充放电过程的原理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为活化过程,其中的价态不变
B.该材料在锌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
C.②代表电池放电过程
D.③中晶体转移的电子数为
8.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X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的单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W
B.X、Y和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反应
C.X和Y对应的氯化物都是离子晶体
D.W的最简单氢化物沸点比Z的高
9.铜阳极泥富含Cu、Ag、Au等多种元素,现从铜阳极泥中回收金并制取胆矾的流程如图甲所示,并将制得的2.50g胆矾晶体加热脱水,其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如图乙所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通过不断升温来提高浸取1的速率
B.浸渣2的主要成分是AgCl
C.向含1ml 的溶液中加入过量Zn粉使其完全还原为Au,需消耗1.5ml Zn
D.由图乙可知1000℃以上时,最终分解产物是CuO
10.2ml A与2ml 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3B(g)2C(g)+zD(g)。若2s后,A的转化率为50%,测得v(D)=0.25ml•L﹣1•s﹣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v(A)=v(C)=0.75 ml•L﹣1•s﹣1
B.z=3
C.B的转化率为25%
D.C的体积分数为28.6%
二、解答题
11.钒铬还原渣是钠化提钒过程的固体废弃物,其主要成分为VO2·xH2O、Cr(OH)3及少量的SiO2。一种初步分离钒铬还原渣中钒铬并获得Na2Cr2O7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酸浸”后VO2·xH2O转化为VO2+;
②Cr(OH)3的Ksp近似为1×10-30;
③有关物质的溶解度(g/100gH2O)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氧化”生成V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若“含Cr3+净化液”中c(Cr3+)=0.1ml/L,则“水解沉钒”调pH的范围是2.5~ 。
(3)“溶液1”中含CrO,加入H2O2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4)“多步操作”包括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步骤。
(5)研究温度对Na2S2O8与H2O2的氧化—水解沉钒率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结果。钒铬还原渣酸浸液初始温度在90℃左右,降低温度能耗增加。由图可知,分别采用H2O2、Na2S2O8进行“氧化”时,应选择的适宜温度是 、 ,与Na2S2O8相比,采用H2O2氧化的主要不足之处有 (写出两点)。
三、填空题
12.莳萝油脑是中药材莳萝子中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温脾肾、开胃、散寒的作用,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部分条件略去):
(1) 化合物A中含氧官能团有 和 (填官能团名称)。
(2) 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 。
(3) 反应①中加入试剂X的分子式为C3H5Cl,X的结构简式为 。
(4) 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
Ⅰ. 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Ⅱ. 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
写出一种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5) 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和ClCH2CH2Cl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CH3CH2BrCH3CH2OHCH3COOCH2CH3
四、解答题
13.当今世界多国相继规划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节点。因此研发二氧化碳利用技术,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成为研究热点。
Ⅰ.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二二氧化碳。已知:
①
②
③
回答下列问题:
(1) 。
(2)在300℃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2ml 和6ml ,发生上述反应。反应达平衡时,的转化率为75%,容器体积减小25%,的物质的量为 ml。CO的物质的量为 ml。反应①的平衡常数 。
(3)一定条件下,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23ml 和0.19ml (假设只发生反应③),相同时间内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a点为图象中最高点,a点的转化率比c点高的原因是 。
②平衡时测得生成甲醇0.03ml,保持温度不变再通入0.1ml和0.1ml水蒸气,此时v(正) v(逆)(填“>”,“<”,“=”)。
(4)Ⅱ.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物质中能作为捕碳剂的是 。
A. B.CaO C. D.
已知:的,的、。工业生产尾气中的捕获技术之一是氨水溶液吸收技术,工艺流程是将烟气冷却至20℃后用氨水吸收过量的。所得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烟气需冷却至20℃左右的可能原因是 。
14.某中学有甲、乙两个探究型学习小组,他们用镁条与足量稀硫酸的反应测定通常状况下(约,)气体摩尔体积。
Ⅰ.甲组同学拟选用如图实验装置完成实验:
(1)该组同学必须选用的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 。
(2)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其活塞,一会儿后稀硫酸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如何改进装置①,从而使得硫酸顺利滴下? 。
Ⅱ.乙组同学仔细分析甲组同学的实验装置后,认为该装置存在明显错误。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3)实验步骤:
① (填写实验操作);
②将镁条用砂纸擦去表面氧化层后、称量其质量为mg;
③加入药品、连接好装置,并将B、C两管的液面调至相平;
④倾斜A管,使反应物接触,开始反应;
……
完成实验后,得到数据如表:温度:,压强:。
(4)两次实验平均值: L(保留1位小数)。
(5)该实验温度下,氢气体积的理论值为。实验相对误差= %(保留2位有效数字)。
(6)造成上述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a.实验中硫酸不足
b.A管中仍有H2未进入B管
c.未等气体冷却至室温即进行读数
d.读数时C管中液面高于B管中液面
温度/℃
20
40
60
80
100
Na2Cr2O7
183.6
215.1
269.2
376.4
415.0
Na2SO4
19.5
48.8
45.3
43.7
42.5
实验次数
镁带质量(g)
硫酸体积(mL)
体积(mL)
计算体积(L)
1
0.1205
10
119
2
0.1155
10
113
《福建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六市大联考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1.A
【详解】A.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后的残余物回收分离,防止了残余物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绿色化学实验操作,A正确;
B.将锌和稀硫酸反应后的废液倒入下水道中,会腐蚀下水道,污染水资源,不符合绿色化学实验操作,B错误;
C.将跟氧气反应后剩余的硫磺放在空气中燃烧完全,产生的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化学实验操作,C错误;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化学实验操作,D错误;
答案选A。
2.B
【详解】A.乙醇结构简式为CH3CH2OH,乙酸结构简式为CH3COOH,乙醇中不存在碳氧双键,乙酸中含有羧基,存在碳氧双键,故A错误;
B.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均能与氯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故B正确;
C.苯、甲烷均不与高锰酸钾反应,故C错误;
D.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而不是聚氯乙烯,故D错误;
答案选B。
3.B
【详解】A.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rCH2CH2Br,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BrCH2CH2Br,故A错误;
B.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故B正确;
C.苯和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HBr,化学方程式为,故C错误;
D.油脂在碱性环境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化学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B。
4.A
【详解】A.1.7gNH3中所含电子数约为:=6.02×1023,故A正确;
B.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溶液中Cl-数目,故B错误;
C.标况下,水为非气态,无法用22.4L/ml计算物质的量,故C错误;
D.铁与氯气反应生成的是氯化铁,所以1mlFe失去电子的数目为3×6.02×1023,故D错误;
故选:A。
5.B
【详解】该晶胞中A离子位于顶点,个数=8×18=1,B离子位于体心,所以该晶胞中只含一个B离子,C离子位于棱心,个数==3,所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ABC3,故选B。
6.C
【分析】由电离常数可知,亚硫酸氢根离子在溶液中的水解常数Kh==<,则亚硫酸氢铵溶液中亚硫酸氢根离子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同理可知,铵根离子在溶液中的水解常数Kh==<,说明亚硫酸氢根离子在溶液中的电离抑制铵根离子的水解,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由图可知,脱硫过程发生的反应为一水合氨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和可以排放的烟气;制备过程发生的反应为亚硫酸氢铵溶液与亚硝酸铵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羟胺和硫酸。
【详解】A.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则“脱硫”过程中温度越高,二氧化硫的溶解度越小,“脱硫”速率越慢,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亚硫酸氢铵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亚硫酸氢铵溶液中亚硫酸氢根离子浓度大于硫酸根离子浓度,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关系,则溶液中,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制备过程发生的反应为亚硫酸氢铵溶液与亚硝酸铵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羟胺和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C。
7.C
【详解】A.①过程中MnO晶胞中体心的Mn2+失去,产生空位,该过程为MnO活化过程,根据化合物化合价为0可知Mn元素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故A项错误;
B.锌电池中Zn失去电子生成Zn2+,Zn电极为负极材料,故B项错误;
C.②过程中电池的MnO电极上嵌入Zn2+,说明体系中有额外的Zn2+生成,因此表示放电过程,故C项正确;
D.晶胞所含O2-的个数为4,Zn2+个数为,因此O2-与Zn2+个数比为4:1,因此当过程③中1ml转化为1ml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0.5ml,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叙述正确的是C项。
8.C
【分析】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的焰色呈黄色,则X是Na元素;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的单质,Y原子序数大于X,则Y是Al元素;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属于同一主族元素,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则W是O元素、Z是S元素
【详解】A.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原子半径:X>Y>Z>W,故A正确;
B.Na、Al和S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是NaOH、Al(OH)3、H2SO4,其中Al(OH)3具有两性,故B正确;
C.NaCl是离子晶体,AlCl3是分子晶体,故C错误;
D.H2O分子间有氢键,则其沸点比H2S高,故D正确;
答案为C。
9.B
【分析】向铜阳极泥中加入硫酸和过氧化氢,将铜转化为铜离子,浸渣中加入盐酸和过氧化氢,将银转化为氯化银沉淀,将金溶解得到为溶液,向溶液中加入锌粉,将转化为金,分离得到金。
【详解】A.升高温度易分解,不利于浸取速率的提高,A错误;
B.由可知,浸渣2的主要成分是AgCl,B正确;
C.由分析可知,加入锌粉的目的是将HAuCl4转化为金,由题意可知HAuCl4为强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的氢离子也能与锌反应,则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1ml HAuCl4完全反应时,消耗锌的物质的量为1ml×+1ml×=2ml,C错误;
D.样品中,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1000℃时,0.72g固体中Cu元素的质量:,剩下的是氧元素的质量:0.72g-0.64g=0.08g,,最终分解产物为,D错误;
故选B。
10.D
【分析】若2s后,A的转化率为50%,参加反应的A为2ml×50%=1ml,测得v(D)=0.25ml•L﹣1•s﹣1,生成D为0.25ml•L﹣1•s﹣1×2L×2s=1ml,则,解得z=2,列三段式有:
;
【详解】A.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A)=v(C)=v(D)=0.25 ml•L﹣1•s﹣1,故A错误;
B.由上述计算可知,z=2,故B错误;
C.B的转化率为×100%=75%,故C错误;
D.2 s后,n(A)=1 ml,n(B)=0.5 ml,n(C)=n(D)=1 ml,则C的体积分数为×100%=28.6%,故D正确;
故选:D。
11.(1) SiO2或二氧化硅 2VO2++S2O+2H2O=2VO+2SO+4H+
(2)4.3
(3) 3H2O2+2CrO+2OH-=2CrO+4H2O 3∶2
(4)趁热过滤
(5) 60℃ 90℃ 沉钒率低,铬损率高;温度较高时H2O2易分解,需降温导致能耗增加;对储运及投料要求较高
【分析】钒铬还原渣主要成分为VO2·xH2O、Cr(OH)3及少量的SiO2,加硫酸酸浸,VO2·xH2O转化为VO2+,Cr(OH)3转化为Cr2(SO4)3,滤渣为SiO2,加入Na2S2O8将VO2+氧化为VO,2VO2++S2O+2H2O=2VO+2SO+4H+,调pH使VO转化为V2O5·xH2O沉淀,溶液中加过量NaOH后Cr3+转化为CrO,加入H2O2发生反应3H2O2+2CrO+2OH-=2CrO+4H2O,溶液2先调pH,后经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Na2Cr2O7。
【详解】(1)根据分析,“滤渣”的主要成分是SiO2,“氧化”生成V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VO2++S2O+2H2O=2VO+2SO+4H+;
(2)Cr(OH)3的Ksp=c(Cr3+)c3(OH-)=1×10-30,当c(Cr3+)=0.1ml/L时,Cr3+开始沉淀,c(OH-)=≈10-9.7ml/L,c(H+)==10-4.3,pH=-lgc(H+)=4.3,故pH的范围是2.5~4.3。
(3)根据分析,溶液1加入H2O2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H2O2+2CrO+2OH-=2CrO+4H2O;氧化剂为H2O2,还原剂为CrO,物质的量之比为3∶2;
(4)由表格可知,Na2Cr2O7的溶解度较大,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比较明显,而Na2SO4的溶解度比Na2Cr2O7的小得多,在40℃以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因此经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Na2Cr2O7;
(5)选择最优的温度,需考虑沉钒率、铬损率以及能耗,沉钒率越高,铬损率越低,能耗越小的温度越合适,由于钒铬还原渣酸浸液初始温度在90℃左右,降低温度能耗增加,因此为了减少降温的耗能,需选择更接近90℃的温度,由图可知,用H2O2氧化时40℃、50℃、60℃时沉钒率与铬损率的差值较大,因此选择较高的60℃;用Na2S2O8氧化时,70℃与90℃时沉钒率与铬损率的差值较大,因此选择较高的90℃;由图可知,采用H2O2氧化时沉钒率相对较低,铬损率相对较高,且温度较高时H2O2易分解,不利于氧化,而且使用H2O2需要较低的温度,降温导致能耗增加,从储运及投料的角度考虑,H2O2为液体,运输和投料时不如固体方便,这些都是H2O2的不足之处。
12. 羟基 醚键 取代反应 CH2=CHCH2Cl
【详解】根据图A知化合物A中含氧官能团有:羟基 和 醚键。
根据C和D的结构简式,知C中的羟基变成了醚键,所以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3) 根据A和B的结构简式知是卤代烃与苯环的取代反应,反应①中加入试剂X的分子式为C3H5Cl,所以知X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Cl
(4) 根据条件Ⅱ,同分异构体中含有醛基和酚羟基,结合条件Ⅰ和B的分子式可写出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为:
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
Ⅰ. 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Ⅱ. 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
写出一种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5)采用逆推法
点睛:(2) 根据C和D的结构简式可知,反应③是甲基取代酚羟基上的氢原子。(3) 根据A和B的结构简式,结合X的分子式可写出X的结构简式。(4) 根据条件Ⅱ,同分异构体中含有醛基和酚羟基,结合条件Ⅰ和B的分子式可写出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
13.(1)-49kJ·ml-1
(2) 1 0.5 0.6
(3) a点为T2温度下的平衡点,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2转化率降低 <
(4) AB 碱性 降低吸收过程中氨水的挥发,促进氨水对CO2的吸收
【详解】(1)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可得 =;
(2)反应①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反应②容器体积(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25%,△n=(2ml+6ml)×25%=2ml,反应②消耗n(CO)=1ml,n(H2)=2ml,n()=1ml;①, =1.5ml-1.0ml=0.5ml,=1.5ml,=0.5ml,=4.5ml-2.0ml=2.5ml反应①的平衡常数;
(3)①a点为图象中最高点,a点的转化率比c点高的原因是:a点为T2温度下的平衡点,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2转化率降低;
②,平衡时:=0.2ml/L、=0.1 ml/L、=0.03 ml/L、=0.03 ml/L,K
= ,保持温度不变再通入0.1ml和0.1ml水蒸气,Q=>K,平衡逆向移动,此时v(正)<v(逆);
(4)碳酸钾与二氧化碳、水生成碳酸氢钾,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故选AB;所得溶液为碳酸氢铵溶液,NH+NH3·+H+ Kh=,HCO+H2CO3+OH- Kh(HCO)=,Kh(HCO)>Kh(NH)>Ka2(H2CO3),所以碳酸氢根的水解大于铵根的水解,故呈碱性;烟气需冷却至20℃左右的可能原因是:降低吸收过程中氨水的挥发,促进氨水对CO2的吸收。
14.(1)EDG
(2)需用一根导管连接锥形瓶和分液漏斗的上口玻璃塞处
(3)检查装置气密性
(4)23.59
(5)3.7
(6)ad
【分析】本题是利用金属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H2,反应方程式为:H2SO4+Mg=MgSO4+H2↑,并利用排水法来测量生成H2的体积,从而计算1mlH2在常温常压下的体积,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1)装置的组装顺序: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H2,用排水量气法测定氢气的体积,其中盛水的试剂瓶导管一定要短进长出,利用增大压强原理将水排出,量筒中水的体积就是生成氢气的体积,量筒内导管应伸入量筒底部,故连接顺序为:(A)接(E)(D)接(G);
故答案为:EDG;
(2)镁与稀硫酸反应放热且产生的氢气使锥形瓶内气压增大,锥形瓶内的压强大于大气压,所以稀硫酸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中,需用一根导管连接锥形瓶和分液漏斗的上口玻璃塞处,如图所示:使内外压强始终保持相等,故答案为:需用一根导管连接锥形瓶和分液漏斗的上口玻璃塞处;
(3)装置是利用测定反应生成氢气体积计算气体摩尔体积,开始需要检查装置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
(4)将镁条用砂纸仔细擦去表面氧化层后、称量其质量为mg,Mg的物质的量==ml,镁和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Mg+H2SO4=MgSO4+H2↑,生成气体物质的量ml,反应结束后量气管中气体体积为VmL,1mlH2的体积V===L=L,带入数据得到第一次实验结果为:V1===23.70L,第二次实验结果为:V2===23.48L,二者的数据的平均值为:=23.59 L,故答案为:23.59;
(5)由(4)项计算可知,该实验温度下,氢气体积的理论值为。实验相对误差==3.7%,故答案为:3.7;
(6)a.实验中硫酸不足,测定氢气体积会减小,结果偏低,a符合题意;
b.A管中仍有H2未进入B管,A管中的原来的空气进入了B管中,故测定结果无影响, b不合题意;
c.未等气体冷却至室温即进行读数,读取气体体积增大,测定结果偏高, c不合题意;
d.读数时C管中液面高于B管中液面,由于气体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故读取气体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小,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A
B
C
C
C
B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1月六市大联考化学试卷+答案,文件包含福建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六市大联考化学模拟试卷原卷版pdf、福建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六市大联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六市大联考化学模拟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未知,解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丨天一大联考●齐鲁名校联盟大联考2025届高三12月第三次联考化学试卷及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