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1.4 空间向量的应用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1.4 空间向量的应用教案设计,共7页。
课例编号
2020QJ11SXRA013
学科
数学
年级
高二
学期
一
课题
空间向量的应用(一)
教科书
书名: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年 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于洪伟
北京景山学校
指导教师
雷晓莉
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运用空间向量解决实际问题
2.运用空间向量研究立体几何中的位置关系
3.课后练习
问题1:如图所示为某种礼物降落伞在匀速下落的过程的示意图. 其中有8根绳子和伞面连接,每根绳子的拉力大小相同,每根绳子和水平面的夹角均为60°. 已知礼物的重力为9.8N,求每根绳子拉力的大小.(结果精确到0.01N)
追问1:“降落伞在匀速下落” 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礼物所受绳子的拉力总和与其自身重力平衡.
追问2:“有8根绳子和伞面连接,每根绳子的拉力大小相同,每根绳子和水平面的夹角均为60°”,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问题描述的立体图形结构对称,研究清楚一根绳子的情况就可以了.
追问3:“每根绳子和水平面的夹角均为60°”在空间图形的关系上如何解释?
学生回答:每根绳子所在直线与水平面成角为60°,其拉力与水平面向上的法向量成角为30°.
展示解答:
解:设水平面向上的单位法向量为n,其中第i根绳子拉力为Fi,
则Fi 在n上的投影向量为(Fi⋅n)n .
因为Fi和水平面成角为60°,所以Fi和n的夹角为30°.
所以Fi⋅nn=32Fin.
因为降落伞匀速下落,所以i=18Fi+G=0.
所以i=1832|Fi|n+G=0.
因为每个|Fi|都相等,所以记为F1.
因为G=-|G|n,所以43|F1|n-|G|n=0.
所以43F1=|G|.
代入数值,可得F1≈1.41N.
所以,每根绳子的拉力大小约为1.41N.
追问4: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的?
追问5: 运用空间向量求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例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棱PD⊥底面ABCD,PD=DC,E是PC的中点,作EF⊥PB交PB于点F.
(1)求证:DE⊥EB;
(2)求证:PB⊥平面EFD;
(3)判断:线段PB上是否存在一点Q,满足AQ//DE 请说明理由.
问题2: 如何用空间向量来证明DE⊥EB?
计算向量DE和BE的数量积.
追问1:选择哪组基底向量呢?
DA,DC,DP.
追问2:能用这组基底向量表示DE和BE么?
DE=12DC+12DP,BE=-DA+12DP-DC.
追问3: 如果用坐标法表示DE和BE,该如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呢?
找到两两垂直且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
本质上是找两两相互垂直的一组基底向量.
追问4:需要写出哪些点的坐标?
D0,0,0,E(0,12,12) ,B1,1,0.
就可以得到DE=(0,12,12) ,BE=(-1,-12,12).
(解法一)
(1)证明:
因为PD⊥底面ABCD,
所以PD⊥AD, PD⊥DC.
因为底面ABCD为正方形,所以AD⊥DC.
所以DA∙DP=0, DP∙DC=0,DA∙DC=0.
因为DE=12DC+12DP,BE=-DA+12DP-DC,
所以DE∙BE=12DC+12DP∙-DA+12DP-DC
=-12DC∙DA+14DC∙DP-14DC2
-12DP∙DA-14DC∙DP+14DP2.
=14DP2-14DC2.
因为PD=DC,所以DP2=DC2.
所以DE∙BE=0. 所以 DE⊥BE.所以直线DE⊥EB.
(解法二)
(1)证明:因为PD⊥底面ABCD,所以PD⊥AD, PD⊥DC.
因为底面ABCD为正方形,所以AD⊥DC.
所以以D为原点,以DA为x轴,DC为y轴,DP为z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DA长为1,可得D0,0,0,E(0,12,12) ,B1,1,0.
所以DE=(0,12,12) ,BE=(-1,-12,12).
所以DE∙BE =0×-1+12×(-12) +12×12=0.
所以DE⊥BE. 所以直线DE⊥BE.
问题3: 如何用向量法证明PB⊥平面EFD?
思路一是证明向量PB与平面EFD的法向量平行;
思路二是证明向量PB与平面EFD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垂直.
追问1: 你会倾向于采用哪种思路?
证明向量PB与平面EFD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垂直.
追问2:你会选择证明哪个向量垂直于PB呢?
DE
(解法一)
(2)证明:因为PB=DA+DC-DP,
DE=12DC+12DP,
所以PB∙DE=DA+DC-DP∙ (12DC+12DP)
=12DC∙DA+12DP∙DA+12DC2
+12DC∙DP-12DC∙DP-12DP2.
所以PB∙DE=12DC2-12DP2=0.
所以PB⊥DE. 所以直线PB⊥DE.
因为EF⊥PB, PB⊥DE, EF∩DE=E,
EF⊂平面EFD,DE ⊂平面EFD,
所以PB⊥平面EFD.
(解法二)
采用第(1)问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可得
D0,0,0,E(0,12,12) ,B1,1,0,P0,0,1.
所以 PB=1,1,-1,DE=(0,12,12).
所以PB⋅DE=1×0+1×12+-1×12 =0.
所以PB⊥DE,即PB ⊥ DE.
因为EF⊥PB, PB⊥DE, EF∩DE=E,
EF⊂平面EFD,DE ⊂平面EFD,
所以PB⊥平面EFD.
问题4: 如何用空间向量表示直线AQ//DE?
存在λ,使得AQ=λDE.
追问1:用前面的基底向量来表示会得到怎样的等式呢?
AQ=tDC+1-tDP-DA,t∈0,1
DE=12DC+12DP ,
所以可以得到等式
tDC+1-tDP-DA=λ(12DC+12DP).
追问2: 如果用坐标法,该如何表示点Q的坐标呢?
因为点Q在线段PB上,
所以存在 a∈(0,1),使得 PQ=aPB.
(解法一)
(3)解:若存在点Q在线段PB上,则
AQ=tAB+(1-t)AP,t∈(0,1).
所以AQ=tDC+(1-t)(DP-DA).
因为DE=12DC+12DP,
若有AQ//DE,则存在实数λ使得AQ=λDE.
所以tDC+1-tDP-DA=λ(12DC+12DP).
所以(t-λ2) DC+t-1DA+(1-t-λ2) DP=0.
所以 t-λ2 =0, t-1 =0,1-t-λ2=0.
因为上式无解,所以不存在点Q在线段PB上,满足AQ//DE.
(解法二)
解:采用第(1)问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若存在点Q在线段PB上,
所以存在 a∈(0,1),使得 PQ=aPB.
因为PB=1,1,-1,所以PQ=a,a,-a.
因为P(0,0,1),所以Q(a,a,1-a).
可以得到DE=(0,12,12) ,AQ=a-1,a,1-a.
若有AQ//DE,则存在实数λ使得AQ=λDE.
所以a-1=0, a=12λ, 1-a=12λ.
因为方程组无解,
所以,不存在点Q在线段PB上,使得AQ//DE.
问题5: 运用空间向量判断立体几何位置关系的一般
策略是什么?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AC=2AB,且BC1⊥A1C.
(1)求证:平面ABC1⊥平面A1ACC1;
(2)在棱A1C1取点D,满足A1D=2C1D,判断棱BB1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DE//平面ABC1,若存在,求出BEBB1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3.3 抛物线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3.2 双曲线教案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3.1 椭圆教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