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包含的物质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所区别,该词语是( )
A.蜡炬成灰B.花香四溢C.沙里淘金D.冰雪消融
2.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下列所示实验后仪器放置的状态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3.空气中含量较高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水蒸气
4.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不能在空气中燃烧B.硫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氢气燃烧产生白烟
5.下列各组微观粒子中,可以构成原子核的是( )
A.质子和电子B.质子和中子
C.电子和中子D.质子、中子和电子
6.稀土元素是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铈元素(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铈的原子序数是58B.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铈原子的质子数为58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7.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五氧化二磷:B.银元素:AG
C.2个氧原子:D.2个镁离子:
8.我国纪念2024年“世界水日”的活动“中国水周”的主题为“精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
A.洗菜剩水冲洗厕所B.采用节水灌溉方式
C.工业污水排放入海D.定期检测水域水质
9.科学无止境,精神永流传。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家是( )
A.拉瓦锡B.闵恩泽C.张青莲D.徐寿
10.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
A.分子的种类B.分子的质量C.分子的体积D.分子间的间隔
11.地壳中主要元素的含量如图,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B.硅C.铝D.铁
12.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AB.BC.CD.D
13.2024年4月25日,我国科学家发布了重大成果——制备出世界上已知最薄的光学晶体转角菱方氮化硼。下列关于氮化硼(化学式为BN)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两个原子组成
B.属于氧化物
C.氮和硼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已知氮元素为-3价,则硼元素为+3价
14.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中,合理的是( )
A.煤粉比煤块燃烧更旺——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B.煤炉火越扇越旺——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C.燃气灶火焰呈黄色或橙色——燃气充分燃烧
D.吹灭蜡烛——隔绝了氧气
15.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实验对过氧化氢分解进行探究。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比实验甲和乙,探究浓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B.对比实验乙和丁,探究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C.对比实验甲和丙,探究温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D.对比实验甲、丙和丁,探究和温度对分解速率影响的程度
二、科普阅读题
16.家庭燃料——天然气,天然气是最清洁的化石能源,是一种重要的家庭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此外还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等物质。
甲烷()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具有热值高,污染小的优点。天然气在送到最终用户之前还要用硫醇、四氢噻吩等来给天然气添加气味,这些气味剂赋予天然气一种类似腐烂鸡蛋或硫磺的气味,以便人们能够轻易地察觉到泄漏。
天然气广泛用于民用及商业燃气灶具、热水器、采暖及制冷,也用于发电,造纸、冶金、采石、陶瓷、玻璃等行业,还可用于废料焚烧及干燥脱水处理等。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1)天然气属于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甲烷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写一条)。
(3)天然气中添加硫醇、四氢噻吩等物质的目的是_________。
三、计算题
17.火力发电厂为防止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污染环境,使用石灰石进行烟气脱硫,产生的硫酸钙可用于生产建筑材料。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
某火力发电厂每个月燃煤产生1600t二氧化硫,如果通过以上反应进行吸收,至少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四、实验题
18.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进行实验探究,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作出猜想】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
【查阅资料】紫色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溶液变红。
【实验验证】小红、小明、小文三位同学分别做了如图三个实验:
(1)小红想通过证明反应物减少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按如图实验一所示进行实验,打开瓶盖,迅速将烧杯内的水倒入瓶中并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水溶液为无色,软塑料瓶_________。
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小明对小红的实验方案提出了质疑,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
【补充实验Ⅰ】
小明按如图实验二进行实验,水溶液变红。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
(2)小文认为小明的实验方案仍不严谨。理由是该方案中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物质:可能是水,可能是_________,也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
【补充实验Ⅱ】
(3)小文按如图实验三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塑料瓶内变红的是_________。
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
【交流讨论】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最后认为小文的实验方案最完善。
【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
【归纳整理】
(4)对于无明显实验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小文的实验证明化学反应发生的角度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来证明
B.通过检验生成其他物质来证明
【拓展提升】探究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5)用温度传感器分别连接装有二氧化碳和空气的烧瓶,待两个烧瓶中气体温度相同时,打开取暖器模拟太阳光对两个烧瓶加热,测得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
实验表明: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_________(填“越高”或“越低”),吸收热量越多。由此可知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增加对环境的影响,会导致_________。
五、填空题
19.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下面我们从多角度认识“水”。
(1)从微观角度分析,如图可以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如上图所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组成的。
20.“笔、墨、纸、砚”被成为文房四宝,承载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1)在宣纸制作过程中,有一道工序是用竹帘从纸浆中捞纸。该操作与化学实验中的_________(填字母)有相似之处。
a.沉降b.过滤c.吸附d.蒸馏
(2)《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水墨画,此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
(3)竹子不仅可以用于制作毛笔笔杆,还可以被加工成竹炭,用于去除冰箱、衣柜、汽车等内部环境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竹炭的_________性。
21.(二水合氯化钙)可用于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工业上生产的主要流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粉碎机和搅拌器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
22.某实验小组使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通过红热的玻璃导管引燃红磷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锥形瓶内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2)该实验装置中,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
(3)下列图象中,能够体现该实验过程中锥形瓶内物质质量与时间关系的是_________。
A.B.C.D.
23.以下是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实验。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2)A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用装置B来收集氧气,进气口为_________(填“m”或“n”)。
(4)图C中,将水换成_________,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
2.答案:D
解析:A、取用完试剂后,立刻盖上瓶塞,防止药品与外界空气中成分反应变质等,故操作错误;B、酒精灯用完后,应盖上灯帽,故操作错误;C、胶头滴管用完后、不能平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了胶头滴管,故操作错误;D、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故操作正确。故选D。
3.答案:C
解析:
4.答案:B
解析: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A错误:硫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正确;镁条燃烧生成白色固体,C错误: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错误。
5.答案:B
解析:
6.答案:B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8,故选项说法正确。B、铈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8,原子序数=质子数,即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
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7.答案:A
解析:
8.答案:C
解析:A、洗菜剩水冲洗厕所,一水多用,可以节约用水,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不符合题意;B、采用节水灌溉方式,可以节约用水,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不符合题意;C、工业污水排放入海,会造成水体污染,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符合题意;D、定期检测水域水质,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不符合题意;故选:C。
9.答案:C
解析:A、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了空气的成分,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B、闵恩泽是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故选项错误。C、张青莲测定了铟、铱、销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故选项正确。D、徐寿参与翻译了大量西方科学著作,系统介绍了西方近代化学知识的主要内容,并首创取西文第一音节造新汉字以命名化学元素,他翻译的《化学鉴原》被时人誉为“化学善本”,是近代化学传入中国早期影响最大的一部译书,故选项错误。故选:C。
10.答案:D
解析: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D
解析:A、氮化硼由氮元素和硼元素组成,故A错误;B、硼不带“钅”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B错误;C、氮化硼中氮元素和硼元素的质量比为14:11,故C错误;D、氮化硼化学式为BN,已知氮元素为-3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硼元素为+3价,故D正确。故选:D。
14.答案:A
解析: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1)混合物
(2)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
(3)有利于及时发现天然气泄露,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解析:
17.答案:2500t
解析: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答: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2500t。
18.答案:(1)变瘪
(2)二氧化碳
(3)湿润石蕊纸花
(4)B
(5)越高;温室效应加剧
解析:(1)小红想通过证明反应物减少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按如图实验一所示进行实验,打开瓶盖,迅速将烧杯内的水倒入瓶中并拧紧瓶盖,振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塑料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少,可观察到水溶液为无色,软塑料瓶变瘪;
(2)由于该方案中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物质:可能是水,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所以说水溶液变红,不能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的结论;
(3)根据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所以说实验中观察到塑料瓶内的实验现象是干燥紫花不变红,湿润紫花变红;
(4)对于无明显实验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小文的实验证明是通过检验生成其他物质来证明化学反应发生,故选:B;
(5)根据图示可知,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越高,吸收热量越多,温度越高。
19.答案:(1)B
(2);氢元素和氧元素
解析:
20.答案:(1)b
(2)不活泼
(3)吸附性
解析:
21.答案:(1)
(2)
(3)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解析:
22.答案:(1)化合
(2)密封和缓冲
(3)d
解析:
23.答案:(1)试管
(2)
(3)m
(4)细沙
解析:(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故答案为:试管;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装置B来收集氧气,进气口为m;故答案为:m;
(4)图C中,细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故答案为:火星四射。
A
B
C
D
选项
用途
性质
A
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一氧化碳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B
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
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石墨很软,有滑腻感,且为灰黑色
D
二氧化碳用于生产碳酸饮料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共6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平江县三校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