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量:75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人:李冬娇 审题人:朱拥兵 郭海燕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32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64分)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到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考察,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 )
A. 甲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B. 乙处适合修建大型水坝
C. 丙处易发现地下水资源D. 河流丁处河岸堆积明显
2. 图中( )
A. ①处可能找到化石B. ②处易形成喀斯特地貌
C. ③岩层比②岩层老D. ④处物质来自于地幔
【答案】1. A 2. B
【解析】
【1题详解】
由图中岩层结构可知,甲处同一岩层向下凹陷,中间低两侧高,应为向斜构造,A正确;乙处为断层,地质条件不够稳定,因此不适合建设大型水坝,B错误;丙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背斜并不是储水构造,C错误;结合材料可知,丁处是河流弯曲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丁处为凹岸,侵蚀作用明显,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由图例可知,①为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并不是沉积岩,因此不会找到化石,A错误;②处是石灰岩,石灰岩受到流水溶蚀和淀积之后容易形成喀斯特地貌,B正确;由图中岩层结构可知,③岩层在②岩层的上侧,因此③岩层的年龄较新,C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地幔中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岩浆冷却
凝固形成岩浆岩,而④处为泥岩,属于沉积岩,D错误。故选B。
【点睛】岩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使得岩石圈的物质处于循环转化中。岩浆岩是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冷却凝固形成;沉积岩是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风化、侵蚀作用,逐渐成为砾石、沙子、泥土等碎屑物质。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压实、固结形成;变质岩是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
面朝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下图是“某条河流某直道的剖面图”,两幅图中箭头为该区域不同日期正午太阳来向及遮蔽区(一年最大和最小遮蔽的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
A. 北纬45°附近B. 北纬20°附近C. 南纬45°附近D. 南纬20°附近
4.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为河流右岸B. 河流自东向西流C. 遮蔽区最大时公转速度最快D. 遮蔽区最大在7月
5. 图示遮蔽区的范围最小时,长沙市( )
A. 昼最长,夜最短B. 正午影子一年中最长C. 正值惊蛰节气D. 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答案】3. C 4. B 5. B
【解析】
【3题详解】
箭头为图示区域全年正午太阳来向,阳光从北面照射过来,说明一年中正午太阳始终位于北部天空,因此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图示区域可能位于南纬45°附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结合上题,该地位于南半球,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左岸侵蚀,右岸沉积。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甲为河流左岸,A错误;结合南岸、北岸位置,河流自东向西流,南岸受侵蚀,B正确;遮蔽区面积越大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南纬45°附近年内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是在6月22日前后,遮蔽区面积最大,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C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据图可知,图示遮蔽区的范围最小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即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前后,C错误;此时长沙市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正午影子最长,B正确;冬至日前后,长沙市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昼最短,夜最长,AD错误。故选B。
【点睛】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作用于运动物质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规律是“南左北右,赤道不偏”。
下图为某岛国城市、铁路与河流分布图。该国中北部地区是其重要的甘蔗种植和蔗糖工业基地(8吨甘蔗生产出约1吨糖),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 该国铁路发展较晚,推测该国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状况B. 河流状况C. 耕地资源D. 城市分布
7. 该国甲—乙—丙段铁路以货运为主,运输的货物主要是( )
A. 咖啡B. 蔗糖C. 甘蔗D. 香蕉
8. 该国铁路未沿着海岸地带选线的主要原因是海岸带( )
A. 沼泽湿地广布B. 地质构造复杂C. 耕地面积较广D. 高山、峡谷众多
【答案】6. D 7. B 8. A
【解析】
【6题详解】
该国铁路发展较晚,铁路沿线经过的城市较多,该国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城市分布,便于城市间的经济联系,D对。铁路发展的晚,世界铁路建筑技术水平较高,自然因素不再起决定性作用,地形、河流状况、耕地资源与城市分布相比,均不是主导因素,A、B、C错。故选D。
【7题详解】
结合材料,该地区生产甘蔗和蔗糖,甘蔗是蔗糖的原料,蔗糖厂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据此推测运输的货物主要是蔗糖,而不是甘蔗,B正确C错误;图文材料没有体现该地区生产咖啡喝香蕉,A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根据图例,该国沿海地带湿地分布广,铁路未沿着海岸地带选线的主要原因是海岸带湿地分布广,不利于工程建设,A对,D错。根据经纬度可判断该地是古巴岛,位于板块内部,地质构造稳定,且岛屿较小,岛屿内部和海岸地带地质构造差异不大,B错。岛屿面积小,耕地面积小,C错。故选A。
【点睛】交通线选址的主导因素涉及多个方面,其中社会经济因素通常被视为决定性因素。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对交通线路区位选择的影响已经相对降低,而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城镇规划等社会经济因素则变得越来越重要。
大气边界层位于对流层中下部,是地球表面与大气之间水热、能量交换的重要空间。地面受热之后,通过热量传导、促进对流等形式加厚大气边界层。在河西走廊某气象站的观测表明,该地大气边界层在5月达到最厚;大气边界层增厚导致浮尘容纳的空间增大,沙尘多发,而浮尘的增加又会导致大气边界层厚度减小,从而实现自我调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与6、7月相比,该地5月大气边界层更厚,主要因为( )
A. 太阳高度较小B. 平均气温更低C. 土壤较为干燥D. 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强
10. 浮尘的增多导致大气边界层厚度减小,主要因为( )
A. 太阳辐射削弱B. 地面辐射增强C. 大气辐射增强D. 地表反射减弱
【答案】9. C 10. A
【解析】
【9题详解】
与6~7月相比,该地5月气温回升快,降水少,蒸发旺盛,土壤干燥,地面升温更快,促进大气对流,更易加厚大气边界层,C正确;太阳高度较小,温度低,由材料可知,气温低,对流弱,大气层边界薄,AB错误;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强,地面接受的热量少,地面辐射弱,大气受热少,气温低,会导致大气边界层更薄,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浮尘通过反射、散射、吸收,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抑制地面增温,抑制了大气的对流运动,抑制大气边界层的加厚,使大气边界层厚度减小,A正确;地面辐射增强,气温升高,对流旺盛,大气边界层厚度增厚,B错误;浮尘通过反射、散射、吸收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导致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降低,大气辐射也减弱,C错误;地表反射减弱,地表吸收热量增多,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强,大气的对流强,大气层边界变厚,D错误。故选A。
【点睛】靠近地球表面、受地面摩擦阻力影响的大气层区域。大气流过地面时,地面上各种粗糙表面,如草、沙粒、庄稼、树木、房屋等会使大气流动受阻,这种摩擦阻力由于大气中的湍流而向上传递,并随高
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达到某一高度后便可忽略。此高度称为大气边界层厚度,它随气象条件、地形、地面粗糙度而变化,大致为300~1000米。
2021年12月4日爪哇岛的塞梅鲁火山持续喷发,形成大量的火山喷出物。下图示意2020年东南亚(局部)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爪哇岛多火山的原因是位于( )
A.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B.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生长边界
C. 南极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生长边界D.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生长边界
12. 塞梅鲁火山喷发后,火山喷出物的主要扩散方向是( )
A. 东北B. 西北C. 东南D. 西南
【答案】11. A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爪哇岛位于亚欧板块南缘,与印度洋板块交界,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属于板块消亡边界,因此爪哇岛多火山的原因是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塞梅鲁位于赤道以南,12月4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偏转形成西北风,塞梅鲁火山喷发后,火山喷出物的主要扩散方向是东南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经台湾再到菲律宾转向东南直至新西兰,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
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结合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风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②乙气流成因为动力因素
③丙风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④丁风带导致大陆西岸有上升流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
14. 当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如图所示时,下列地理现象景可能出现的是( )
A. 亚洲高压强盛B. 黄河出现凌汛
C. 江淮地区梅雨D. 从上海出发航行去西亚的海轮顺风顺水
【答案】13. B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甲为东北信风,风向稳定,①错误;乙为赤道气压,受热力因素影响而上升,②错误;丙为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的西南风,③正确;丁为东南信风,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在图示区域为离岸风,表层海水被吹走后,底层海水上泛,形成上升补偿流,④正确。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此时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因陆地升温比海洋快,所以在陆地上形成亚洲低压,A错误。黄河出现凌汛发生在冬季,不符合题意,B错误。北半球夏季,江淮地区进入梅雨季节,C正确,读图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此季节,北印度洋洋流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状运动,从上海出发航行去西亚的海轮逆风逆水。D错误。故选C。
【点睛】全球近地面共有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这些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洞庭湖区水域与陆地交错,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完成下面小题。
15. 洞庭湖区的植被分布,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地方性分异规律B. 垂直分异规律
C.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D. 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16. 影响洞庭湖区植被差异主要因素有( )
①热量 ②土壤 ③地形 ④水分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15. A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洞庭湖区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是洞庭湖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属于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规律,A正确;垂直分异发生在山地,纬度地带性以热量为基础,干湿度分异以水分为基础,均与题意不符,BC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从陆地到水底,地形从出露地表到隐于水下,水分从少到多,这是导致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③④正确;热量和土壤条件没有明显的差异,①②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地方性分异规律是较小尺度的分异规律。它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地面组成物质的等差异的影响下发生的分异现象。
干线是指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通常,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干线发展过程中易诱发强烈的天气现象,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下图为我国河套及周边地区某时刻干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此时刻干线东西侧的气团性质差异主要表现为( )
A. 东侧暖湿,西侧冷干B. 东侧暖湿,西侧暖于
C. 东侧暖干,西侧冷湿D. 东侧暖干,西侧暖湿
18. 下列关于图示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干线形成后,其东侧气团被迫拍升
②干线形成后,其西侧气团被迫拍升
③干线形成后,雨区可能位于其东侧
④干线形成后,雨区可能位于其西侧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19. 根据干线移动方向,推测P点即将发生的最明显的天气变化是( )
A. 大雨转晴B. 湿度降低C. 风力剧增D. 温度升高
【答案】17. B 18. C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干线是指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由图可见,干线两侧温度相近,均在20°C以上,因此干线两侧均为暖气团,AC错误;由材料可知,露点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由图可见,干线西侧露点数值小,空气中水汽含量少,为干气团。东侧露点数值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多,为湿气团,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东侧为暖湿气团,西侧为暖干气团,B正确,D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根据前一题判断可知,图示干线东侧为暖湿气团,密度较小,干线形成后,密度较大的西侧暖干气团主动向东侧暖湿气团移动,密度较小的东侧暖湿气团会被迫抬升,①正确,②错误;干线形成后,密度较小的
东侧暖湿气团会被迫抬升至西侧暖干气团之上,然后凝结成云致雨,则雨区可能位于干线西侧,③错误,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
图中P点目前处于单一暖湿气团控制,属于晴朗天气,干线即将移来,天气应会变化,因此无天气转晴这一说法,A错误;读图可知,干线两侧风力无明显差异,风力都较小,风力变大可能性小,C错误;干线两侧空气温度相差不大,干线过境不会引起气温出现较大变化,D错误;读干线符号可知,干线向东移动,根据上题可知,东侧为暖湿气团,西侧为暖干气团,随着锋线的移动,P将由暖干气团控制,湿度降低,B正确。故选B。
【点睛】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较而言的,所以不能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一定高。锋面处冷暖气团交汇,暖气团上升而容易产生降水,但不一定所有的锋面处都产生降水。
小柴旦湖地处柴达木盆地的中北部地区,位于祁连山南麓的山前冲积扇边缘。该湖含盐量高,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湖泊。与1990年相比,目前该湖的面积已显著扩大。下图示意1990年和2022年小柴旦湖的湖岸线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20. 对小柴旦湖水源补给贡献最小的是( )
A. 冰川融水B. 地下水
C. 大气降水D. 河流水
21. 目前小柴旦湖盐度最低的水域位于湖区的( )
A. 西北部B. 东南部
C. 西南部D. 东北部
22. 有专家建议修建小柴旦湖沿湖观光公路,推测未来受湖水变化影响最小的路段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答案】20. C 21. A 22. D
【解析】
【20题详解】
由材料和图信息可知,该湖位于祁连山南麓的山前冲积扇边缘,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较多,图示有河流注入,说明河流补给量大,而该湖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降水较少,大气降水补给量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1题详解】
由图可知,湖泊的西北有河流注入,河水对湖水的盐度有稀释作用,使盐度降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2题详解】
由1990年与2022年湖泊的范围对比可知,湖泊扩展的方向主要向西北方向,而东南侧变化小,故受湖泊扩展影响最小的是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小柴旦湖位于中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小柴旦镇,是一座海拔约3000米的高山湖泊。 湖面面积约为30平方公里,最深处达到了40米。湖水皇蓝绿色,清澈透明,是典型的高山冰川湖泊。湖周 围山峰环绕,景色壮美,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湖区属于青藏高原典型的寒温带半干旱气候,气候寒冷干 燥,7-8月是旅游的最佳时节。
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生态弱区,地下水是限制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和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地下水—植物—土壤三者间的互馈作用会影响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土壤特性(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下列关于图中序号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A. ①多戈壁、沙漠,使地表径流减少,增加了地下水
B. ②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不利于植物生长
C. ③植被覆盖度高,为土壤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
D. ④地形种类多,利于多种植物生长,生物多样性丰富
24. 根据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推测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土壤含水量下降 ②沙土的比重上升 ③土壤肥力上升 ④植物群落变稀疏 ⑤浅根草类的比重上升 ⑥耐旱深根系灌木的比重上升
A. ①②④⑤B. ①②④⑥C. ②③④⑤D. ②③④⑥
【答案】23. B 24. B
【解析】
【23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多戈壁、沙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地表水和地下水数量减少,地下水深度增加,A错误;当地气候干旱,土壤发育差,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以沙质沉积物为主,不利于植物生长,B正确;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率较低,因此其为土壤提供的有机质并不丰富,C错误;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并不丰富,D错误。故选B。
【24题详解】
从整体性角度看,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土壤含水量下降,①正确;岩石物理风化严重,沙土比重上升,②正确;水源不足,导致植物群落变得稀疏,④正确;气候干旱化加强,耐旱灌木比重上升,⑥正确;土壤沙化严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③错误;土壤含水量下降,因此根系较浅的草类比重下降,⑤错误。故选B。
【点睛】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形成原因包括:(1)自然原因:降水具有临界性、变率大;多大风;植被覆盖率低;河流发育较差;土壤以沙质沉积物为主。(2)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
哀牢山呈西北—东南走向,长近千公里,是两大地貌区(西侧为横断山脉,东侧为云贵高原)的分界线。下图为哀牢山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哀牢山的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 )
A. 随海拔的升高,东坡和西坡差异越大
B. 随海拔的升高,东坡和西坡差异越小
C. 东坡和西坡垂直分布变化趋势相似
D. 东坡和西坡垂直分布变化趋势不同
26. 哀牢山对气候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
①冬季阻挡冷空气南下,使云贵高原免受寒潮影响
②夏季阻挡西南暖湿气流,使云贵高原降水相对较少
③山体相对高度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
④夏季阻挡西南季风,降水稀少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25. C 26. B
【解析】
【25题详解】
读图可知,东坡和西坡的物种丰富度指数都是随着海拔上升,先升高后降低,故东坡和西坡垂直分布变化趋势相似,C正确,D错误;随海拔的升高,东坡和西坡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差先变小再变大,最后再变小,AB错误。故选C。
【26题详解】
哀牢山东侧为云贵高原,对阻挡冬季东北冷空气南下的作用不明显,且不能使云贵高原免受寒潮影响,①错误;哀牢山呈西北—东南走向,哀牢山会阻挡夏季西南暖湿气流,使云贵高原降水相对较少,②正确;山体相对高度大,水热组合差异较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③正确;夏季阻挡西南季风,在迎风坡形成降水,降水较多,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哀牢山随着海拔的升高,东西坡降水差异减小,环境特征趋同,环境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随着海拔升高,东西坡面积减小,东西坡空间距离接近,水分和热量条件趋同,植被趋同,差异缩小。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过程中所需要的水资源量。伴随着商品和服务过程的水资源跨区域转移称为虚拟水贸易。京津冀地区是中国水资源匮乏最严重的地区。图1为京津冀地区内部虚拟水贸易量图,图2为京津冀地区内部虚拟水贸易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关于京津冀地区虚拟水贸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津的虚拟水主要输往河北B. 服务业虚拟水中北京输出最多
C. 农业虚拟水河北呈现净输出D. 三地均是工业虚拟水占比最大
28. 据河北水资源状况,河北省最合理的发展方向是( )
A.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B. 加大地下水开采量
C. 大量减少耕地面积D. 发展水密集型工业
【答案】27. C 28. A
【解析】
【27题详解】
据图1可知,河北的虚拟水主要输往天津,A错误;据材料可知,河北虚拟水贸易为净输出地,输出到北京和天津,且输出量最大,故服务业虚拟水中河北的输出最多,B错误;根据河北省虚拟水的输出量和京津冀地区内部虚拟水贸易结构可知,农业虚拟水河北呈现净输出,C正确;三地均是服务业虚拟水占比最大,D错误。故选C。
【28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河北农业用水量较多,从节流角度分析,应该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节约农业用水,A正确;加大地下水开采量会导致地面塌陷等生态环境问题,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B错误;大量减少耕地面积,会造成粮食产量下降,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C错误;发展水密集型工业,会大量消耗水资源,加剧当地水资源紧张,不利于区域发展,D错误。故选A。
【点睛】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1993年由英国学者约翰·安东尼·艾伦提出,用于计算食品和消费品在生产及销售过程中的用水量。通过增加虚拟水,可以平衡区域水资源,缓解缺水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短缺,保障当地水资源安全。
2023年4月,“海南自贸区将在2025年底前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的语题上了热搜。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全岛封关(即海南全岛成为一个“境内关外”区域,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货物进出口管理制度)后,海南为将逐渐发展成国际性的自由贸易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作为一个经济区,海南自贸区封关后( )
A. 范围大大扩大B. 边界过渡性更加明显C. 自然要素均一D. 对外经济联系更便捷
30. 下列关于海南自贸区建设的区位优势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济发达,工业化水平高B. 高等院校众多,科研力量雄厚
C. 环南海的经济区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D. 劳动力质优价廉
【答案】29. D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海南自贸区封关是全岛封关,封关后其范围不会扩大,A错;海南全岛成为一个“境内关外”区域,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货物进出口管理制度,促进其发展成国际性的自由贸易区,对外经济联系更便捷,而作为一个人为划定的经济性区域,其边界明确,并不具备过渡性,B错,D对;区域自然要素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自然要素变化不大,不会因为“封关”而变得均一,C错。故选D。
【30题详解】
海南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C对;海南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工业化水平不高,A错;海南农业、旅游业所占比例高,科研力量不雄厚,B错;劳动力质优价廉不是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区位优势,D错。故选C。
【点睛】区域的特征:①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②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③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区域与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④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每一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读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31. 在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早期发展阶段,制约该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 河网密布B. 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C. 土质黏重D. 红壤广布
32. 该地区密集的河网对区域工业化阶段所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是提供( )
A. 工业原料和动力B. 生活水源C. 生产水源和便利的水运条件D. 丰富的水产品
【答案】31. B 32. C
【解析】
【3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对农作物生长有利,因此在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制约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雨热同期,B正确;该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系,受湿热的气候影响,其降水丰富,在开发早期,河网稠密、红壤广布、土质黏重是制约其发展的条件,排除ACD。故选B。
【32题详解】
工业化阶段,长江中下游地区密集河网为生产提供了生产水源和便利的水运条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C正确;密集的河网不能提供工业原料,河网的水产不如湖泊及附近海洋,A错误;提供生活水源和提供丰富的水产品不是对工业化阶段所产生主要影响,BD错误。故选C。
【点睛】传统农业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传统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农产品有限,家庭成员参加生产劳动并进行家庭内部分工,农业生产多靠经验积累,生产方式较为稳定。传统农业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产量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大。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
3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危地马拉位于中美洲西北部,首都危地马拉城坐落在南部高原。右图为危地马拉位置图。
材料二:危地马拉加勒比海沿岸(左图)和太平洋沿岸(右图)气候资料图。
(1)说出危地马拉太平洋沿岸相较于加勒比海沿岸降水特点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危地马拉城分布在南部高原上的原因。
【答案】(1) 加勒比海沿岸年降水量大于太平洋沿岸;加勒比海沿岸全年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太平洋沿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降水季节变化大。形成原因:东北信风经过加勒比海补充了水汽,登陆后受地形抬升作用,降水增多;沿岸(墨西哥湾)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两种因素叠加,使加勒比海沿岸形成全年多雨的气候特征;太平洋沿岸夏季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后地转偏向力改变,形成西南风,从太平洋上带来暖湿气流,登陆后受地形抬升作用,降水较多;冬季在东北信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因此形成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的降水特点。
(2)危地马拉位于热带地区,低地比较闷热,不适合居住和城市发展;高原上比较凉爽,地形较为平坦,适合人类居住和城市发展。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危地马拉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降水的影响因素及城市分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降水的特点要从年降水量的多少与季节分配的角度来答题,从图中气候资料图可知:危地马拉加勒比海沿岸,各个月降水较均匀,全年降水多。危地马拉太平洋沿岸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原因要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来分析。东北信风从大西洋带来湿润气流,遇到山地的抬升作用,多地形雨,而沿岸有墨西哥湾暖流流经,暖流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使危地马拉加勒比海沿岸形成全年多雨的气候特征;夏季太平洋沿岸为南半球的东南风越过赤道偏转形成的西南风,西南风从太平洋上带来暖湿气流,登陆后受地形抬升作用,地处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而冬季该地受东北信风影响,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因此形成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的降水特征。
【小问2详解】
城市形成的原因要从地形、气候、水、自然资源来分析。从当地纬度位置来分析,危地马拉位于10°-20°N,位于热带地区,地势低的地区较闷热,不适合人类居住和城市发展;城市会分布在地势较高的高原地区,因为高原地区地势高,气候较凉爽,地形比较平坦。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岭为古老的褶皱断层山地。是我国南北自然地理要更然分界线。秦岭东西长约16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生物资源丰富,有“世界生物基因库”之称。图左为陕西省略图。
材料二:2017年12月,西成高铁全线开通运营,使西三角经济图(包括重庆经济图、成都经济图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从概念走入现实,成为第四大经济增长极,图右为我国部分区域略图。
(1)从气候和地形等角度分析秦岭被称为“世界生物基因库”的原因。
(2)与长三角经济圈相比,简述西三角经济圈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答案】(1)纬度较低,水热条件较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湿润和半湿润过渡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分异明显;山地地形较为封闭,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2)矿产资源丰富;能源资源优势明显;劳动力成本低;土地租金低;享有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秦岭和西成高铁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工业区位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秦岭地处33°N附近地区,其纬度较低,且为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该地区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湿润和半湿润气候的过渡地带,因此其气候条件能够满足亚热带和暖温带多种生物生长;秦岭海拔较高,山地地形较为复杂,水热组合种类较多,气候的垂直分异明显,有利于不同种类的生物生长;地处山区较为封闭,与外界联系较少,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西三角经济圈内有多个铁矿,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同时石油、天然气和水电资源也较为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能源和原料,其能源和矿产条件相对于长三角地区优势较为明显;该地
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长三角地区,其劳动力和土地成本都相对较低;西三角经济圈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能够享受到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政策支持力度大。
3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师生赴新疆部分地区开展研学活动。伊犁河谷位于北天山与南天山之间,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黄土分布区之一,考察组观察到伊犁河谷黄土里带状分布于河流阶地、低山丘陵区,且自西向东黄土颗粒逐渐变细。托木尔峰位于我国新疆天山山脉的西端,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较为完整,考察组观察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差异明显。下面左图为新疆部分示意图,右图为天山托木尔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分布。
(1)根据材料说明伊犁河谷黄土层形成过程。
(2)比较托木尔峰海拔2000米左右南北坡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盛行西风携带来自中亚沙漠的沙尘(伊犁河中下游的沙尘),遇山地阻挡,在爬坡上升过程中动力减弱,搬运能力下降而沉积。
(2)土壤有机质含量北坡高于南坡。原因:北坡为阴坡,光照及热量条件较南坡差,有机质分解慢;北坡为西风迎风坡,降水较多,水分条件较好,植被茂密,有机质来源充足。
【解析】
【分析】本题以伊犁河谷、天山为背景,涉及黄土层形成、土壤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基础知识运用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从风向来看,该地大致位于42°N至44°N附近,地处西风带,盛行偏西风,沙尘主要产生于该地上风地带的中亚沙漠的东部;从黄土颗粒大小来看,黄土颗粒自西向东逐渐变细,以上各种情况说明该地的黄土层不是流水沉积而成的,而是盛行西风携带来自中亚沙漠的沙尘、伊犁河中下游的沙尘,自西向东搬运,遇到山地阻挡(读图可知,伊犁河谷为向西开口的喇叭状地形),在爬坡上升过程中动力减弱,搬运能力下降,在河流阶地、低山丘陵区沉积形成的。
【小问2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托木尔峰海拔2000米左右北坡为阴坡,光照及热量条件较南坡差,有机质分解慢,
加上北坡为西风迎风坡,降水较多,水分条件较好,植被茂密,有机质来源充足,因此北坡形成黑钙土,南坡形成棕钙土,北坡土壤有机质高于南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综合自主测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考生务将自己的姓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综合自主测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综合自主测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综合自主测试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