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校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12月第三次检测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宜宾市校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12月第三次检测物理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如图所示,小明用卡取出自行车,行驶在上学途中,他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路旁的树木B. 小明骑的自行车
C. 迎面走来的行人D. 从小明身边驶过的汽车
2.“神舟十二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神舟十二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B. “神舟十二号”和“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 “神舟十二号”和“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 “神舟十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3.如图所示甲、乙微型小车的运动记录,两小车均由左向右运动。现利用频闪照相记录两小车的位置,频闪相机每隔0.02s拍一次照,用字母A、B、C、D、E标记小车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做减速运动,乙做匀速运动
B. 从A位置运动至E位置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C. 乙运动至D位置时速度为1m/s
D. 从D位置运动至E位置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4.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图通过观察纸屑是否跳动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B. 乙图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 丙图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 丁图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探究“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5.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试点安装了探鸟雷达,能预防飞鸟对起落的飞机构成威胁。鸟防实验场地如图所示。如果发现小鸟有可能对航班造成威胁,机场立刻开启声波驱鸟设备,利用提前录制好的本地猛禽的叫声驱赶飞鸟。有时为了使驱鸟效果更好,工作人员会调大播放的音量。下列关于声波驱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波驱鸟设备模拟猛禽叫声的音调;改变播放音量是指改变声音的响度
B. 声波驱鸟设备模拟猛禽叫声的音色;改变播放音量是指改变声音的响度
C. 声波驱鸟设备模拟猛禽叫声的音色;改变播放音量是指改变声音的音调
D. 声波驱鸟设备模拟猛禽叫声的频率;改变播放音量是指改变声音的音调
6.2023年央视春晚上演员用洞箫吹奏名曲《百鸟归巢》,演奏者用洞箫以花舌吹法模拟鸟啼声,其模拟的鸟啼声使现场听众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活跃气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B. 用洞箫模拟鸟啼声,主要模拟鸟啼声的音调
C. 现场的听众听到乐曲声是通过笛子传播的
D. 听众在乐曲声中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活跃气氛,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7.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
B. 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C. 在第30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在第10min到第25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
8.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关于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瑞雪兆丰年”,如图甲,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 “云雾山脚,淋湿担脚”,如图乙,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 “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如图丙,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 “棉是秋后草,就怕霜来早”,如图 丁,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9.如图是小菲制霜的两种方法。图甲,她把冰块放在装有适量食盐的易拉罐中;图乙,她将一块干冰放在金属勺子上。过一会就看到易拉罐外壁和勺子表面都出现了白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种方法中,霜的形成都是凝固现象B. 制霜的过程中,冰和干冰都吸收热量
C. 冰中加盐是为了升高冰的熔点D. 勺子下方出现的“白气”是二氧化碳
10.如图所示,物体AB直立于平面镜前,镜子足够大。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如甲图),平面镜后面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如乙图)。木板CD的下端与物体AB的中点等高,则物体在平面镜内( )
A. 甲乙两图中,都不能成AB完整的像
B. 甲图中不能成AB完整的像,乙图中能成AB完整的像
C. 甲乙两图中,都能成AB完整的像
D. 甲图中能成AB完整的像,乙图中不能成AB完整的像
1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璀璨夺目,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如太白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描述李白月下独酌,顾观地上己影,俯看杯中自己。下面四幅图,与李白诗中描述的光学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
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12.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准备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并进行实验,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为了便于找到像的位置,实验时应该选择器材G
B. 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应选BC两支蜡烛
C. 坐在任意位置的同学都可以看到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
D. 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钟的像如图乙所示,这时的时间是10:35
13.如图,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贴有红纸的光屏上,则光屏上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有各种颜色的光B. 只有红光
C. 有红光和白光D. 除红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
14.2022北京冬残奥会会徽名为“天、地、人”,是一个充满动感的人形,暗示着残疾人在运动和生活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会徽图形是由三基色构成的“之”字形,仿佛一个向前跳跃的运动员,体现了运动的概念。三种颜色的三个笔画组合起来成为一个运动的人形,即为“天、地、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下列不是三基色的是( )
A. 黄色
B. 绿色
C. 红色
D. 蓝色
15.公元前2世纪,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万毕术》就有光学、力学、声学、磁学、热学方面的内容,其中记载冰透镜“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其描述的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 冰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C. “举以向日”指的是冰透镜正对太阳光
D. “以艾承其影”中的“影”指冰透镜的焦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分。
16.图1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图2中,秒表的示数为______s;图3中,体温计的读数为______℃。
17.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 侧,折射角的大小是 ,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 .
18.在森林中随意丢弃垃圾是不文明行为,尤其是随意丢弃尚未喝尽的矿泉水瓶可能酿成森林火灾。矿泉水瓶里剩下了一些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_______镜的效果,当阳光被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在杂草上,达到杂草燃烧温度,杂草燃烧可能引发森林火灾。
19.如图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请写出你的推断:_____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______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中点和底端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实验时,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______(填“增大”“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通过实验可以知道,下半段的平均速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整段的平均速度。
21.“手碟是一种打击乐器,由瑞士人菲力⋅霍那和萨宾娜⋅谢雷于2000年所创,可以说是现如今最年轻的乐器,因其独特、纯净空灵的声音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演奏时用手击打不同部位,可以改变声音的 ,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同一部位,可以改变声音的 (前两空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手碟的声音很空灵,它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是乐音。
22.小萱看到妈妈把碗放在锅内的水中加热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水是否能够沸腾:______;请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
23.如图是市面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炒酸奶”。将−196℃的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液态氮迅速汽化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使酸奶瞬间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块。
24.水沸腾后可以产生大量气泡,其情形是图中的______(选填“甲”或“乙”)烧杯;小琪同学把温度计放入另一个正在加热的烧杯中时,会发现水温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下降”)。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25.小萍和小叶一起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中,她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小萍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如图甲所示,小叶拿另一支外形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但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为了让左侧的小叶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A的像,小叶只将玻璃板向左平移,则蜡烛A的像的位置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5)实验时,小叶同学不小心移动了玻璃板,结果小萍不管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让蜡烛B和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
(6)探究“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后,紧接着小萍继续探究距离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是小萍记录的一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小萍得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的结论,你认为这样得出的结论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______。
(7)得出全部实验结论后,小萍思考了一个问题,如果家里的宠物狗狗正前方竖立着一面镜子,假设狗狗不动,把平面镜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上和向下平移一段距离(两块镜面仍然与原镜面在同一平面内),则狗狗通过上、下两面镜子______(选填“各成半个像”或“都能成完整的像”),所成像在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位置。
26.某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若实验的过程中蜡烛点燃的时间太长,导致光屏上烛焰的像位于光屏上方边缘,则应将蜡烛向______
(选填“上”或“下”)调节,最终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当选用焦距为10cm的甲透镜进行实验,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实像,根据此时的成像特点,我们可制成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______cm刻度线处,则可以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最后,小明将器材还原为如图所示的元件位置处,将甲透镜更换成焦距为20cm的乙透镜,小明发现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动,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在光屏上都不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①光具座长度太短
②光屏距离透镜太近,无论怎么移动蜡烛,光屏都无法成清晰的像
③蜡烛无法移动到距离凸透镜足够远的位置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27.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驶向正前方的山崖,鸣笛3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请问:
(1)鸣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汽车听到回声时到山崖的距离是多少?
28.小安在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后,想测一测烛焰和像在光具座上移动时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他将f=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长度为1m的光具座的中点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起始位置放在9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63cm刻度线处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在7s内将蜡烛由图中位置移动到30cm刻度线处。
(1)7s内蜡烛移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若同时移动光屏且保证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则光屏移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9.根据视力检测标准,受测人需要与视力检测表相隔一定的距离,因受场地限制,为节约空间,医生用如图所示的方法为小红检测视力。视力表与平面镜相距2.5m。则:
(1)小红距离视力表的像的距离是多少?
(2)如果小红站起来朝平面镜的方向走了一段距离,她现在与视力表的像的距离是3m,则小红走了多少m?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A
15.【答案】A
16.【答案】1.40 185.4 38.5
17.【答案】左
35°
60°
18.【答案】凸透 会聚
19.【答案】红;红光偏折能力弱。
20.【答案】静止; 减小;大于。
21.【答案】音调 响度 不一定
22.【答案】不能沸腾;碗中的水通过热传递,其温度能与锅中的水温相同(即可以达到沸点)之后,碗中的水不能再继续吸热,所以就不会沸腾
23.【答案】吸收;凝固
24.【答案】甲 升高
25.【答案】(1)观察像并确定像的位置 (2)相同 不点燃 (3)不变 (4)不变 (5)玻璃板没有垂直于水平桌面 (6)不可靠 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7)都能成完整的像 相同
26.【答案】(1)上;(2)照相机;35;(3)②。
27.【答案】解:(1)由v=st可得,鸣笛声从发出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s2=v2t2=340m/s×3s=1020m;
(2)已知汽车速度v1=72km/h=20m/s,由v=st可得,3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s1=v1t1=20m/s×3s=60m;
(3)听到回声时车离山崖距离为:
s=s2−s12=1020m−60m2=480m。
答:(1)鸣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为1020m;
(2)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60m;
(3)汽车听到回声时到山崖的距离为480m。
28.【答案】解:(1)蜡烛起始位置放在9cm刻度线处,7s内将蜡烛由图中位置移动到30cm刻度线处,移动路程s=30cm−9cm=21cm=0.21m,
则蜡烛移动的平均速度为:v=st=0.21m7s=0.03m/s;
(2)由题意可知,在7s内以不变的速度将蜡烛移动到3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u=2f,像距v=2f,则光屏由63cm移动到70cm,光屏移动的路程s′=70cm−63cm=7cm=0.07m,光屏移动的平均速度v像=s′t=0.07m7s=0.01m/s。
答:(1)7s内蜡烛移动的平均速度是0.03m/s;(2)光屏移动的平均速度是0.01m/s。
29.【答案】解:(1)如图所示,大括号所指示部分为所求距离:
视力表与镜距离为2.5m,视力表的像离镜距离也为2.5m,即视力表与它的像的距离为2.5m+2.5m=5m,
又由于小红在视力表前0.4m,所以小红离视力表的像的距离为5m−0.4m=4.6m,即小红离视力表的像距离为4.6m;
(2)由图可知,视力表距离平面镜2.5m,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同可知,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2.5m;她现在与视力表的像的距离是3m,则小红距离平面镜为3m−2.5m=0.5m;
小红移动的距离为:s=2.5−0.4m−0.5m=1.6m。
答:(1)小红距离视力表的像有4.6米。
(2)小红走了1.6m。 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5
1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四川省宜宾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