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州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 物理试卷 (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延边州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 物理试卷 (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二十四节气,于2016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四个节气对应的物态变化,与雪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惊蛰——冰化水B. 清明——雨纷飞C. 立秋——露珠凝D. 立冬——霜来降
【答案】D
【解析】解: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A、冰化水属于熔化,故A错误;
BC、雨和露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C错误;
D、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本题考查凝华现象的辨析,准确判断物态变化前后物质的状态是判断六种物态变化的关键。
2.走进物理世界,我们认识了长度、时间、温度、质量等物理量。下列相关物理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一只普通2B铅笔的长度约为35cmB. 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大约8s
C. 人感觉最舒适的气温约23℃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答案】C
【解析】解:A.一只普通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大约15s,故B不符合实际;
C.人感觉最舒适的气温约23℃,故C符合实际;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首先要对相关物理量有个初步的认识,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经过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换算,最后判断符合要求的是哪一个。
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数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3.语音识别机器人通过声音验证用户身份,这是根据声音的( )
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频率
【答案】C
【解析】解:语音识别机器人通过声音验证用户身份,这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每个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
(2)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会分辨音调、响度和音色。
4.从岸上看,会觉得水池的深度比它的实际深度浅,主要是由于( )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折射C. 光的反射D. 光的色散
【答案】B
【解析】解:水池底部反射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实际水池底部的虚像,会觉得池底变浅了。
故选:B。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偏折。
本题考查光现象,属于基础题。
5.保护视力,科学用眼已成为社会共识。图中能模拟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的图是( )
A. 甲和丙B. 甲和丁C. 乙和丙D. 乙和丁
【答案】A
【解析】解: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图甲是近视眼的成因图;
要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图丙是矫正近视眼的。
故选:A。
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
6.消防演练时,同学们应采取弯腰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是因为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
A. 温度低、密度大,集聚在下方B. 温度低、密度小,集聚在下方
C. 温度高、密度大,集聚在上方D. 温度高、密度小,集聚在上方
【答案】D
【解析】解:火场内,温度较高,室内空气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故ABC不正确,D正确。
故选:D。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化,体积会变化,它的密度随温度变化。
一般来说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但是水的温度上升到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而后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水随着温度的降低变成固态冰时密度反而会减小。所以水是个特殊的例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分。
7.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齐唱《国歌》,歌声是由人声带的______产生的,歌声通过______传入人耳中。
【答案】振动 空气
【解析】解:歌声是由人声带的振动产生的;歌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中。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固体和液体都可以传声。
本题考查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属于基础题。
8.如图所示是杭州亚运会期间使用的迎宾机器人。机器人能接收人体发出的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从而监测人体温度,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见机器人,说明它的表面发生了______(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答案】红外线 漫反射
【解析】解:(1)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机器人能接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从而监测人体温度;
(2)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见机器人,说明它的表面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
故答案为:红外线;漫反射。
(1)红外线具有热效应,任何物体都可以向外辐射红外线;
(2)平行光射向平而光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本题通过一款机器人,考查了多个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难度不大。
9.冬天,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可以驱散寒冷,火锅上的“白气”是水蒸气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而产生的;这一过程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液化 放热
【解析】解:冬天,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可以驱散寒冷,火锅上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现象而产生的小水珠;这一过程需要放热。
故答案为:液化;放热。
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
本题考查液化放热,属于基础题。
10.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两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______(选填“a”或“b”),原因是这类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答案】a 会聚
【解析】解:如图所示,a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b中间薄、边缘厚,属于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故答案为:a;会聚。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本题主要考查凸透镜的特点,属于基础题。
11.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乙车的速度是______。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
【答案】1m/s 静止
【解析】解:
由s−t图象可得:v甲=s甲t甲=8m2s=4m/s,v乙=s乙t乙=4m4s=1m/s;由v−t图象可得v丙=4m/s;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由于v甲=v丙=4m/s,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即丙车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1m/s;静止。
根据s−t图象,利用公式v=st计算出甲车、乙车的速度,再读出丙车的速度,根据它们的速度大小关系判断出丙车相对于甲车的运动情况。
从图象中计算或读出甲、乙、丙车的速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如图所示,是一台“刷脸取款”的ATM机。客户站在ATM机前,光源自动打开,拍照成功后,按提示操作,即可取钱。摄像头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在拍摄范围内,人脸离镜头越______(选填“近”或“远”),拍出的像越大。
【答案】实 近
【解析】解: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摄人脸时,物距远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拍摄范围内,人脸离镜头越近,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拍出的像越大。
故答案为:实;近。
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出物距的范围,从而得出成像的特点。
13.小明身高1.7m,距离平面镜3m,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是______m。当他向平面镜缓慢走近时,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1.7 不变
【解析】解:像的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是1.7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因像和物的大小总是相等的,人的大小与像的大小一样,所以当他向平面镜缓慢走近时,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1.7;不变。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像的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跟物体距离平面镜的远近没有关系。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14.“玉不琢,不成器。”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在雕刻的过程中,玉石的质量______,密度______。(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减小 不变
【解析】解:在雕刻的过程中,玉石的质量变小,但密度不变。
故答案为:变小;不变。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本题考查了质量与密度,属于基础题。
15.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眼镜店清洗眼镜的设备是利用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使清洗液发生剧烈振动达到去污的效果,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
【答案】超声波 能量
【解析】解:眼镜店清洗眼镜的设备是利用超声波使清洗液发生剧烈振动达到去污的效果,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使得液体振动的。
故答案为:超声波;能量。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也能够传递能量。
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
本题考查超声波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6.根据图中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大致方向)。
【答案】解:过入射点垂直水面画出法线,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画出折射光线,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解析】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画出折射光线。
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17.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答案】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先作出端点A、B的像点,连接两个像点即为物体AB的像。
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若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18.小明用频闪拍摄的方法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在斜面上下滑,他们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拍摄了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请根据照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
(2)小车所放的斜面坡度应保持较______(选填“大”或“小”),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______(选填“长”或“短”)些,便于多次曝光;
(3)小车从A点到C点的路程是40.0cm,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是1s,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 ______m/s。
【答案】v=st 小 长 0.4
【解析】解:(1)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或停表,实验原理为v=st;
(2)斜面坡度很小,小车下滑速度就较小,所用时间较长,这样就比较方便准确的测量时间,可减小误差;
(3)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
vAC=sACtAC=40.0cm1s=40.0cm/s=0.4m/s。
故答案为:(1)v=st;(2)小;长;(3)0.4。
(1)实验的原理为v=st;
(2)实验中容易造成测量误差的是时间,所以应使小车运动的速度减慢;
(3)根据公式v=st 计算平均速度;
(4)小车做加速运动,据此分析。
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主要考查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设计实验比较运动的快慢,难度较大。
19.小明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要保持纸板ENF上的直线ON ______于镜面。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入射角。
(3)把纸板NOF绕ON向前折或向后折,在纸板上都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______内。
【答案】垂直 等于 同一平面
【解析】解:(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法线应与反射面垂直,实验中要保持纸板ENF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把纸板NOF绕ON向前折或向后折,在纸板上都看不到反射光,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故答案为:(1)垂直;(2)等于;(3)同一平面。
(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法线应与反射面垂直;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本题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属于常考题。
20.小明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用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图甲中的温度计在使用过程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读数时方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B”或“C”)。
(2)图乙是该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的水沸腾图象,由此可知:
①水在沸腾时的特点为:持续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温度______;
②分析图象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当地气压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答案】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 B 吸热 不变 99 低于
【解析】解:(1)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装置图中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故B正确;
(2)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9℃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9℃;低于一标准气压下的沸点,故此时气压低于标准气压。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B;(2)①吸热;不变;②99;低于。
(1)使用温度计时,正确的做法如下: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2)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沸点与气压有关。
本题考查了水沸腾的实验,熟练掌握水沸腾的特点和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1)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光屏上成倒立清晰的实像,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的就是这一原理;
(2)将蜡烛向左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投影仪 左 变小
【解析】解:(1)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蜡烛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左移,此时所成像将变小。
故答案为:(1)投影仪;(2)左;变小。
(1)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22.农忙时节,小明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配制盐水,帮妈妈筛选农作物种子,要筛选出品质优良的种子,盐水的密度应该略小于饱满种子的密度。为了知道所配制出的盐水密度是否合适,小明通过如下的实验进行测量。
(1)调节天平平衡: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横梁左高右低,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1;
(3)如图甲所示,把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得盐水体积V;
(4)如图乙所示,把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中,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请把下面记录测量数据的表格填写完整;
(5)按照以上方法,小明测出的盐水密度值可能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盐水密度真实值。
【答案】左 73 1.1 小于
【解析】解:(1)调节天平平衡: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横梁左高右低,说明天平左端质量偏小,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
(4)由图乙可知,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m2=m砝码+m游码=50g+20g+3g=73g;
由表格数据可知,盐水的质量为
m=m2−m1=73g−29g=44g;
盐水的体积为
V=40mL=40cm3;
盐水密度为ρ=m V =44g40cm3=1.1g/cm3;
(5)按照以上方法,先用量筒测量盐水的体积,再把量筒内的盐水倒入烧杯中测量质量,但由于量筒壁会附着有水珠,量筒内的盐水无法完全倒入烧杯中,测出的盐水的质量偏小,根据ρ=mV可知,小明测出的盐水密度值可能小于盐水密度真实值。
故答案为:(1)左;(4)73;1.1;(5)小于。
(1)天平的调节原则:左高左调,右高右调或右偏左调,左偏右调;
(4)由图甲可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由乙图可读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根据表中数据可由ρ=mV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5)实验中先测盐水体积,再倒入烧杯质量,从所测质量来分析,所测密度与真实值有差异。
本题考查天平的调节、密度公式的运用,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密度测量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同时,测量顺序的合理安排,将影响到误差的大小,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23.将湿手伸进冰箱冷冻室取冻肉时会感觉到粘手,这是为什么?
【答案】答:水是液态,冰是固态,当手上的水遇到温度校低的冻肉发生凝固,由液态变成固态,所以感到粘手。
【解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判断,要能够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去判断相关的物态变化,这是热学中的常考题,难度不大。
24.医生用听诊器根据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这其中包含哪些物理道理?
【答案】解:用听诊器根据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说明听诊器能减少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同时也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解析】声可以传递信息;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本题考查的是声可以传递信息;知道减小声音响度的办法。
25.2024年1月9日,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执飞京沪定期航线。C919大飞机部分结构采用了密度更小的国产新型铝锂合金材料,极大限度减轻质量。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减轻质量的原因。
【答案】答:根据ρ=mV可得m=ρV,可知在体积一定时,物质的密度越小,质量越小。C919大飞机部分结构采用了密度更小的国产新型铝锂合金材料,但其体积不变,所以能极大限度减轻质量。
【解析】根据ρ=mV可知,在体积一定时,物质的密度越小,质量越小。
此题考查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属于常考题目,难度不大。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26.公交车在60s内行驶了900m,则公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答案】解:公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v=st=900m60s=15m/s
答:公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15m/s。
【解析】已知公交车行驶的时间和通过的距离,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属于基础题目。
27.气凝胶是一种多孔状、类似海绵结构的硅元素固体,有高效吸音效果,看似脆弱不堪,其实非常坚固。如图所示,一块体积为30cm3的气凝胶,质量仅有90mg。求它的密度。
【答案】解:气凝胶的质量:m=90mg=9×10−2g,气凝胶的体积:V=30cm3,
则气凝胶的密度:ρ=mV=9×10−2g30cm3=3×10−3g/cm3。
答:这种气凝胶的密度是3×10−3g/cm3。
【解析】知道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可求出气凝胶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与公式的应用。次数
∠i
∠r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空烧杯质量m1/g
盐水体积V/mL
烧杯和盐水总质量m2/g
盐水密度ρ/(g/cm3)
29
40
① ______
② 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 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延边州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吉林省延边州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