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届河南省部分学校高三一模联考生物试题

    2025届河南省部分学校高三一模联考生物试题第1页
    2025届河南省部分学校高三一模联考生物试题第2页
    2025届河南省部分学校高三一模联考生物试题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河南省部分学校高三一模联考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河南省部分学校高三一模联考生物试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河南红薯粉条是一种传统食品,是以红薯(甘薯)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红薯粉条的制作工艺包括选材、粉碎、过滤、淀粉糊化、粉条成型和烘干等步骤,传统手工制作的红薯粉条色泽透亮、光滑、有淡淡的红薯香味,干品易折断、耐保存,泡发后柔韧爽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粉碎前的红薯细胞中含量最丰富的化合物是淀粉,淀粉的组成元素是C、H、O
    B.淀粉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大分子物质,其与脂肪均是人体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C.若使用斐林试剂鉴定红薯粉条中的淀粉含量,则可以通过观察砖红色沉淀的多少来判断
    D.人体摄入红薯粉条后,其中的淀粉必须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
    2.钠—葡萄糖耦联转运体(SGLT)是人体中负责葡萄糖吸收的重要转运蛋白,能够利用Na+的电化学势能进行葡萄糖的转运,包括SGLT1和SGLT2等。SGLTl主要在小肠表达,SGLT2主要在肾脏近曲小管表达,负责原尿中约90%的葡萄糖重吸收,SGLT转运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SGLT1和SGLT2的根本区别在于编码两者的基因不同
    B.SGLT1和SGLT2不同表达情况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葡萄糖和Na+通过SGLT的方式均是主动运输,所消耗的能量与有氧呼吸有关
    D.开发SGLT2抑制剂来抑制SGLT2的功能可以为缓解高血糖症状提供有效的治疗思路
    3.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供应充分的情况下的一种体育锻炼方式,运动时间比较长,运动强度中等,可以充分燃烧脂肪,该过程中肌细胞的线粒体数量会出现适应性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肌细胞在有氧运动过程中产生的ATP来自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有氧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CO2量可能小于消耗的O2量
    C.有氧运动时肌细胞更充分地氧化分解脂肪,导致线粒体中消耗的葡萄糖会减少
    D.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增加的适应性变化有利于肌细胞更高效地进行有氧呼吸
    4.某兴趣小组调查了某红绿色盲家系并据此绘制的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由于Ⅰ代个体去世,图中Ⅰ1~Ⅰ4的患病情况未知,基因型无法检测。不考虑突变,据图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Ⅰ1和Ⅰ2均含有红绿色盲基因,且Ⅰ2患有红绿色盲
    B.Ⅱ1和Ⅱ4的红绿色盲基因均来自母亲
    C.Ⅱ2不能检测出红绿色盲基因,Ⅱ3能检测出红绿色盲基因
    D.Ⅱ2和Ⅱ3生育的后代中女孩不可能患病,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2
    5.现代香蕉是由野生祖先种通过育种形成的。下图表示野生祖先种和栽培品种的染色体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野生祖先种能产生可育配子,栽培品种难以产生可育配子
    B.栽培品种是由野生祖先种的幼苗经过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
    C.栽培品种和野生祖先种的1个染色体组均含有11条染色体
    D.栽培品种所结的香蕉比野生祖先种的更大,糖类和蛋白质更丰富
    6.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ATCase)是大肠杆菌等多种生物细胞中的一个关键酶,其参与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最终生成的嘧啶核苷酸包括胞嘧啶核苷酸、尿嘧啶核苷酸和胸腺嘧啶核苷酸。CTP(胞苷三磷酸)作为最终产物之一,其含量过多时会抑制ATCase的活性,阻止嘧啶核苷酸的合成,部分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录过程中会消耗胞嘧啶核苷酸、胸腺嘧啶核苷酸等原料
    B.过多的CTP与ATCase结合会导致ATCase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和活化位点的关闭
    C.若抑制ATCase的活性,则会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但不影响DNA的复制
    D.CTP含量过多时会通过正反馈调节抑制ATCase的活性来维持嘧啶核苷酸合成的稳态
    7.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Na+通道能从一种构象迅速转变为另外一种构象,其变化会受到膜电位的影响,从而调控其打开、关闭等,进而控制Na+的流动和神经信号的传递,如图1所示。图2表示某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已知阈电位是指引发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膜电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2中,处于a点之前的静息电位阶段时,图1中的Na+通道处于关闭状态
    B.当刺激强度较低导致未能产生阈电位时,图1中的Na+通道不能开放,Na+不会内流
    C.当神经元轴突外的Na+浓度降低时,图2中的c点的电位值会随之降低
    D.当神经纤维恢复静息电位时,图1中的Na+通道处于关闭且不能开放的状态
    8.T细胞依赖性抗体应答是指在T细胞辅助的情况下,B细胞才能被激活和产生抗体。为验证上述观点,实验小组利用无淋巴细胞的模型小鼠、抗原X、同源骨髓细胞、同源胸腺细胞、生理盐水等材料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步骤②和③顺序错误,应该互换
    B.同源骨髓细胞主要提供B细胞,同源胸腺细胞主要提供T细胞
    C.⑤为同源骨髓细胞和同源胸腺细胞
    D.预测甲~丁组产生抗体的情况分别是:无、大量、微量、大量
    9.基因敲除技术通过删除或破坏目标基因,使其失去功能,从而观察基因缺失对生物体的影响。水杨酸(SA)是一种植物激素,可提高植物的抗白粉病能力,E基因、P基因与SA的合成有关。实验人员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处理拟南芥以获得3种突变体,并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其中“+”越多,发病程度越严重。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SA能通过催化相关反应来提高植物的抗白粉病能力
    B.该实验在控制自变量方面采用的是加法原理
    C.E基因、P基因在SA的合成中可能分别起抑制、促进作用
    D.在拟南芥的抗白粉病方面,E、P基因的表达产物相互协同
    10.某科研小组调查了某森林中斑翅山鹑的种群数量情况。先在该森林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进行前后两次的捕捉,统计的捕获结果如表所示。利用该方法对斑翅山鹑进行较长时间的数量统计,获得其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中曲线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据表可估算该区域中斑翅山鹑大约有294只
    B.调查斑翅山鹑的种群密度时,要在斑翅山鹑经常出没的地方捕捉
    C.甲曲线的形成可能是引进了斑翅山鹑的天敌,从而降低了斑翅山鹑的K值
    D.a~b段中,因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再发生变化而使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
    11.星光小藤壶和寒仿藤壶都以浮游生物为食,在选择到适宜生存的环境后会分泌一些黏性物质将自身固定在粗糙岩石上。星光小藤壶生活在浅水区,退潮时经常暴露在空气中,寒仿藤壶生活在深水区岩石上且很少暴露在空气中。在深水区,寒仿藤壶会与星光小藤壶发生种间竞争并取而代之。将寒仿藤壶人为地移开时,星光小藤壶也能够很快的占领深水区域,与此相反的是,寒仿藤壶不在浅水区生长。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星光小藤壶和寒仿藤壶的生态位存在重叠现象
    B.两种藤壶选择不同的区域进行生长提高了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
    C.两种藤壶在深水区和浅水区都存在种间竞争现象
    D.人为移开寒仿藤壶后,星光小藤壶的生态位可能会更宽
    12.假设某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只存在一条食物链。研究人员调查了一段时间内这条食物链上其中4种生物的相关指标,结果如表所示,表中“一”表示该处数据省略。已知一般情况下,捕食压力指数越大,生物被捕食的压力就越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是由表中4种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
    B.表中4种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可能是④→③→①→②
    C.该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是①~④体内的能量
    D.碳在①~④的流动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13.防护林是指为了保护农业、牧业、交通、居民区以及其他重要设施免受风沙、洪水、噪音、污染等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的侵害而种植的林带或林区。农田防护林是一种常见的防护林,种植在农田周围,用于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小气候,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农田防护林中种植的物种应该以本地物种为主,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B.农田防护林的建设有利于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农田防护林的建设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这可以降低生态足迹
    D.农田防护林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结构、功能和收支的平衡
    14.影印接种法是一种用于研究微生物抗药性和筛选突变体的实验技术。为检测某种氨基酸缺陷型菌株,实验人员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基本培养基中缺乏某种氨基酸,而完全培养基中含有该种氨基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印接种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相似,每个菌落都由单个菌体发育而来
    B.过程②培养时丝绒布先转印至完全培养基上再转印到基本培养基上
    C.应从完全培养基上挑选出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用于后续的培养和研究
    D.实验结束后对培养皿进行消毒处理后即可再次使用或者废弃
    15.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FGF20)可作为肿瘤标记物,为制备抗FGF20单克隆抗体以用于癌症早期诊断筛查,科研人员设计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抗原甲为FGF20,一般从正常人体细胞的细胞表面获取
    B.①过程获得的B淋巴细胞均能合成抗FGF20抗体
    C.③过程的选择培养基对于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异种核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D.将抗FGF20单克隆抗体与抗原甲进行杂交,可以用于检测该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
    16.SRY基因是哺乳动物Y染色体上具有决定雄性性别作用的基因片段,常用作对移植前的胚胎进行性别鉴定,其过程如下:先从被测胚胎细胞中提取DNA片段,然后设计特异性引物并用胚胎细胞中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最后用特异性探针(是一段带有检测标记,能与目的基因互补的核苷酸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该鉴定方法被称为SRY-PCR法。下列对该方法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时需要用到SRY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B.扩增SRY基因时,当温度上升到90℃以上时,双链DNA解聚为单链
    C.当温度下降到72℃左右时,两种特异性引物会与互补的DNA链结合
    D.用特异性探针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时,若结果呈阳性,则检测个体为雄性
    二、非选择题
    17.小麦主要用于制作面包等食物,是我国需求量较大的粮食之一。为研究强筋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对不同形态的氮肥的响应,农业研究人员在相同施氮模式下,对三块试验地中的强筋小麦分别施加了硝态氮、铵态氮、酰胺态氮三种形态的氮素肥料,并检测了相关指标(单位略),部分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粗蛋白质含量是优质小麦评价的重要指标。
    (1)三种氮素形态中提高小麦产量效果最好的是 。铵态氮处理下小麦的千粒重最大,但是产量最低,依据是 。
    (2)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可根据研究结果选择不同形态的氮肥。据表分析,若要追求优质强筋小麦,你的建议及依据是 。
    (3)合理施肥有利于延缓叶绿素降解和叶片衰老,从而延长小麦旗叶的光合功能期,提高籽粒产量。农业研究人员对强筋小麦施加了B1(不施氮,对照)、B2(120 kg·hm-2)、B3(240kg·hm-2)和B4(360kg·hm-2)4种含量的尿素(酰胺态氮),并检测了小麦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中结果可以说明不同的尿素使用量均 ,且花后小麦旗叶的SPAD值总体呈现 的趋势。
    ②为延长小麦旗叶的光合功能期,从而提高产量,农业研究人员建议对强筋小麦施加240 kg·hm-2的尿素,其依据是 。
    18.去甲肾上腺素(NE)是神经系统中重要的单胺类神经递质,也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激素,该物质能作用于胸腺,从而调节相关免疫细胞的功能,因而在人体神经一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关调节机制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病原体后,脑中相应区域发生反应,通过传出神经,使肾上腺髓质分泌的NE增多,该种调节方式属于 调节,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肾上腺髓质属于该反射弧中的 。
    (2)NE可以影响胸腺的免疫功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NE可能是通过影响胸腺中 来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研究发现,NE主要通过过程①影响胸腺,过程②的作用很小,其原因可能是 (选填下列选项)。
    a.过程①产生的NE更多
    b.过程①产生的NE作用时间比较长
    c.过程①产生的NE对胸腺的作用更精准
    d.过程①产生的NE运输到胸腺的时间更短
    (3)传出神经与胸腺形成的突触结构如图2所示。研究发现,突触间隙中的NE增多,会导致病原体感染引起细胞因子风暴,使炎症反应加剧。为了验证该结论,实验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生长健康的小鼠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种一定量的病原体X后不做处理,实验组 并注射一定量的 (填“去甲肾上腺素释放抑制剂”或“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抑制剂”)。
    ②观察并比较两组小鼠炎症反应的程度。
    ③若 ,则该结论是正确的。
    19.群落中某一种动物的个体数与该群落中所有动物的个体数的比值可用相对多度表示。一个物种的相对多度越高,表示该物种在群落中的个体数越多。某实验小组在某林区选取不同样方布设红外相机,通过识别有效照片中动物的种类,估算了该林区内赤狐、灰尾兔和森林田鼠在不同季节的相对多度,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保证调查的准确性,在林区选取样方布设红外相机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答出2点)。相对于标记重捕法,该调查方法对野生动物的不良影响要更小,原因是 。
    (2)赤狐会捕食灰尾兔和森林田鼠,在食物链中赤狐最低处于第 营养级。根据表中数据并不能得出5月~9月灰尾兔和森林田鼠所处营养级到赤狐所处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理由是 。
    (3)与5月~9月相比,10月~次年4月赤狐的种群密度大小变化为 (填“增大”“减小”或“不能确定”),原因是 。
    (4)10月~次年4月,灰尾兔和森林田鼠的相对多度都有所下降,但森林田鼠下降幅度更大,调查人员认为这并不能说明该段时间内赤狐对森林田鼠的捕食增加得更多,理由是 。
    20.S蛋白不能表达会导致小鼠出现智力障碍,该蛋白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S编码的,当S基因中插入一段DNA序列时,S基因会突变为s基因,但仍能编码正常的S蛋白。G酶是由常染色体上的G基因编码的一种蛋白质,不含G基因的个体(G-G-)不能合成G酶。在机体中G酶无活性,但会被H试剂激活,从而对s基因中的序列进行剪切,使s基因不能指导S蛋白的合成。选择基因型为SSGG的小鼠甲和基因型为ssG-G-的小鼠乙杂交得到F1,让F1雌、雄小鼠相互交配得F2。已知S基因和G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

    (1)s基因是由S基因突变产生的,这种变异属于基因突变中的 ,G基因和G-基因中属于显性基因的是 。
    (2)对F1中的部分小鼠饲喂一段时间的H试剂后,这些小鼠 (填“会”或“不会”)出现智力障碍,理由是 。
    (3)若对F2中所有小鼠都饲喂一段时间的H试剂,则智力正常小鼠与智力障碍小鼠的比例是 。
    (4)利用S、s、G三种基因的引物,选择F2中部分小鼠(个体①~⑤)进行基因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个体⑤的基因型是 ,将图中个体①~⑤都喂食H试剂一段时间后,体内S蛋白水平检测结果为0的是个体 (填序号);如果对甲、乙小鼠也进行基因检测,所得条带类型分别与个体 (填序号)相同。
    21.酿酒酵母是重要的发酵菌种,广泛应用于酿酒、食品加工及生物燃料生产等。FLO基因表达的FLO蛋白可提高发酵中乙醇的产量,且FLO蛋白量与乙醇产量呈正相关。实验人员将FLO基因与超表达启动子(能够显著提高基因的转录效率)连接以构建超表达载体(如图1所示),然后转入酿酒酵母细胞,以期获得高产乙醇的酿酒酵母品系。回答下列问题:

    (1)采用酒精可将酿酒酵母细胞中的DNA粗提取出来,其原理是 ,再通过PCR扩增可获得FLO基因。
    (2)图1所示FLO超表达载体中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作用是 。
    (3)实验人员根据超表达载体序列设计了图1所示的引物1和引物2.若所选用的引物越短,则会导致其特异性 (填“越低”或“越高”)。用引物1和引物2对非转基因酿酒酵母A和转FLO基因酿酒酵母候选品系B进行PCR检测,扩增产物的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M为标准参照物。其中,样品1为本实验的对照组,其作用是 ,样品2有特异性扩增产物,表明 。

    (4)提取转基因酿酒酵母候选品系B的FLO基因转录所得的mRNA,以该mRNA 逆转录的DNA为模板,加入引物1和引物2进行扩增, (填“能”或“不能”)得到图2中样品2所示条带,理由是 。
    步骤①
    无淋巴细胞的模型小鼠均分为4组
    步骤②
    注射相关抗原X
    步骤③
    甲组注射生理盐水
    乙组注射同源骨髓细胞
    丙组注射同源胸腺细胞
    丁组注射⑤
    步骤④
    检测4组小鼠产生抗体的情况
    组别
    拟南芥类型
    白粉病发病程度

    野生型
    ++

    E基因敲除突变体
    +

    P基因敲除突变体
    +++++

    E、P双基因敲除突变体
    ++++
    项目
    捕获总鸟数
    斑翅山鹑数
    第一次捕捉
    307
    52(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
    192
    34(其中4只被标记)
    物种




    流经生物的能量/kJ


    1.60×106
    2.13×108
    生物体内镉的浓度/(µg·g-1)
    0.03
    0.08


    生物承受的捕食压力指数
    15.64

    1.05

    不同氮素形态
    穗数
    千粒重
    产量
    粗蛋白质含量
    硝态氮
    234.00
    39.98
    8857
    14.8
    铵态氮
    187.33
    42.58
    7850
    15.5
    酰胺态氮
    208.67
    40.36
    8240
    14.3
    相对多度/‰
    5月~9月
    10月~次年4月
    赤狐
    1.92
    6.80
    灰尾兔
    26.14
    19.42
    森林田鼠
    9.69
    4.55
    《2025届河南省部分学校高三一模联考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D
    【分析】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详解】A、粉碎前的红薯细胞中含有最丰富的化合物是水,A错误;
    BD、人体摄入红薯粉条后,其中的淀粉必须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在人体细胞中不含淀粉,B错误,D正确;
    C、淀粉不是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C错误。
    故选D。
    2.C
    【分析】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的运输。消耗能量,需要有载体蛋白协助。
    【详解】A、SGLT1和SGLT2的根本区别在于编码两者的基因不同,SGLT1由SLC5A1基因编码,SGLT2由SLC5A2基因编码,A正确;
    B、SGLTl主要在小肠表达,SGLT2主要在肾脏近曲小管表达,这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
    C、葡萄糖通过SGLT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所消耗的能量来源于Na+的电化学势能,与有氧呼吸无关,C错误;
    D、SGLT2负责原尿中约90%的葡萄糖重吸收,抑制其功能可以促进尿糖排泄,从而降低血糖,因此开发SGLT2抑制剂来抑制SGLT2的功能可以为缓解高血糖症状提供有效的治疗思路,D正确。
    故选C。
    3.C
    【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NAD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将丙酮酸水解为CO2和NADH,并释放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上,NADH与氧气结合,生成H2O,并释放大量能量。
    【详解】A、在有氧运动过程中,肌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无氧呼吸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所以肌细胞产生的ATP来自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A正确;
    B、由题干信息可知,在有氧运动时,运动时间比较长,运动强度中等,可以充分燃烧脂肪,而脂肪中含有更多的氢元素,会消耗更多的O2,所以有氧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CO2量可能小于消耗的O2量,B正确;
    C、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葡萄糖需要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和NADH,丙酮酸才能进入线粒体完成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反应,C错误;
    D、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增加有利于更高效地进行有氧呼吸,D正确。
    故选C。
    4.A
    【分析】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定红绿色盲的相关基因为A、a,Ⅱ1患病,基因型为XaXa,Ⅱ4的基因型为XaY。
    【详解】A、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定红绿色盲的相关基因为A、a,Ⅱ1患病,基因型为XaXa,两个致病基因分别来自Ⅰ1和Ⅰ2,Ⅰ2的基因型为XaY,患有红绿色盲,A正确;
    B、Ⅱ1患病,基因型为XaXa,两个致病基因分别来自Ⅰ1母亲和Ⅰ2父亲,Ⅱ4的基因型为XaY,Y来自父亲,Xa来自母亲,B错误;
    C、Ⅱ2表型正常,基因型为XAY,不能检测出红绿色盲基因;由于Ⅱ4的基因型为XaY,Ⅰ3是否患有红绿色盲未知,因此Ⅰ3的基因型可能是XAXa,也可能是XaXa,Ⅱ3表型正常,基因型可能是XAXA或XAXa,因此不一定能检测出红绿色盲基因,C错误;
    D、Ⅱ2表型正常,基因型为XAY,Ⅱ3表型正常,基因型可能是XAXA或XAXa,生育的后代中女孩必定携带来自父亲的XA基因,不可能患病,由于无法确定Ⅰ1和Ⅰ2的基因型,因此无法判断Ⅱ3基因型的概率,无法计算男孩患病的概率,D错误。
    故选A。
    5.B
    【分析】据图分析,野生祖先种是二倍体生物,栽培品种是三倍体生物,每个染色体组均含有11条染色体。
    【详解】A、结合图示的染色体组成分析,野生祖先种是二倍体生物,可以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可育配子,而栽培品种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配对紊乱,难以产生可育的配子,A正确;
    B、野生祖先种的幼苗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秋水仙素可以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野生祖先种的幼苗经过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应该是四倍体,而不是三倍体的栽培品种,B错误;
    C、结合图示可知,野生祖先种有两个染色体组,栽培品种有三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有11条染色体,C正确;
    D、栽培品种为三倍体,野生祖先种为二倍体,三倍体的栽培品种所结的香蕉比野生祖先种的更大,糖类和蛋白质更丰富,D正确。
    故选B。
    6.B
    【分析】1、转录:RNA是在细胞核中,通过RNA 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叫作转录。以mRNA为例说明转录的基本过程。当细胞开始合成某种蛋白质时,RNA聚合酶与编码这个蛋白质的一段DNA结合,使DNA双链解开,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细胞中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与DNA 模板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依次连接,然后形成一个mRNA分子
    2、DNA复制:DNA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复制开始时,在细胞提供的能量的驱动下,解旋酶将DNA双螺旋的两条链解开,这个过程叫作解旋。然后DNA聚合酶等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细胞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条子链。随着模板链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也在不断延伸。同时,每条新链与其对应的模板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这样,复制结束后一个DNA分子就形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3、根据题意可知,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ATCase参与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最终生成的嘧啶核苷酸包括胞嘧啶核苷酸、尿嘧啶核苷酸和胸腺嘧啶核苷酸。识图分析可知,CTP作为最终产物之一,其含量过多时与ATCase结合,会导致ATCase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和活化位点的关闭,阻止嘧啶核苷酸的合成,这种调节机制为负反馈调节。
    【详解】A、RNA是在细胞核中,通过RNA 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叫作转录。由于合成产物为RNA,因此转录过程中不会消耗胸腺嘧啶核苷酸,A错误;
    B、根据题意,CTP作为最终产物之一,其含量过多时会抑制ATCase的活性,阻止嘧啶核苷酸的合成,由图可知,过多的CTP与ATCase结合会导致ATCase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和活化位点的关闭,B正确;
    C、若抑制ATCase的活性,那么会阻止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过程中需要嘧啶核苷酸,则会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而DNA复制过程也需要嘧啶核苷酸为原料,因此也会影响DNA的复制,C错误;
    D、CTP作为最终产物之一,其含量过多时与ATCase结合,会导致ATCase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和活化位点的关闭,阻止嘧啶核苷酸的合成,这种调节机制为负反馈调节,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ATCase的活性来维持嘧啶核苷酸合成的稳态,D错误。
    故选B。
    7.B
    【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详解】A、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图2中,处于a点之前的静息电位阶段时,图1中的Na+通道处于关闭状态,A正确;
    B、当刺激强度较低导致未能产生阈电位时,图1中的Na+通道能开放,Na会内流产生小电位,B错误;
    C、图2中c点表示动作电位峰值,其与细胞膜外Na+浓度有关;当神经元轴突外的Na+浓度降低时,图2中的c点的电位值会随之降低,C正确;
    D、有图1和图2可知,当神经纤维恢复静息电位时,图1中的Na+通道处于关闭且不能开放的状态,D正确。
    故选B。
    8.D
    【分析】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离不开辅助性T细胞的辅 助,可见辅助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起着关键 的作用。体液免疫中产生的抗体,能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 体;而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要靠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 解,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所,此时体液免疫就又能发挥作用 了。可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巧妙配合、密切合作,共同 完成对机体稳态的调节。
    【详解】A、验证抗体的产生需要B细胞和T细胞,自变量为是否提供B细胞、T细胞,应在不同条件下实验,步骤②和③顺序错误,应该互换,A正确;
    B、同源骨髓细胞主要提供B细胞,同源胸腺细胞主要提供T细胞,B正确;
    C、甲、乙、丙组作为对照,丁组应注射⑤同源骨髓细胞和同源胸腺细胞,C正确;
    D、据T细胞依赖性抗体应答可知,产生抗体的过程与B细胞和T细胞均有关系,因此,预测抗体的产生情况是:甲组由于没有补充任何免疫细胞,无法产生抗体;乙组虽然补充了B细胞,但缺乏T细胞的辅助,B细胞不能产生抗体;丙组仅补充T细胞,没有B细胞,无法产生抗体;丁组补充了B细胞和T细胞,T细胞可以辅助B细胞活化,预测能够产生正常水平的抗体,D错误。
    故选D。
    9.C
    【分析】E基因敲除突变体白粉病发病程度降低,说明E基因在SA的合成中可能分别起抑制作用,P基因敲除突变体白粉病发病程度升高,说明P基因在SA的合成中可起促进作用。
    【详解】A、SA是一种植物激素,不具有催化作用,A错误;
    B、实验人员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处理拟南芥以获得3种突变体(减少基因的种类),因此,该实验在控制自变量方面采用的是减法原理,B错误;
    C、水杨酸(SA)可提高植物的抗白粉病能力,E基因敲除突变体白粉病发病程度降低,SA含量可能增多,说明E基因在SA的合成中可能起抑制作用。P基因敲除突变体白粉病发病程度升高,SA含量可能减少,说明P基因在SA的合成中可起促进作用,C正确;
    D、由C选项分析可知,P基因能促进SA的合成提高植物的抗白粉病能力,而E基因能抑制SA的合成降低植物的抗白粉病能力,因此,在拟南芥的抗白粉病方面,E、P基因的表达产物相互抗衡,D错误。
    故选C。
    10.C
    【分析】标记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密度(N) /第一次捕获并标记个体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
    【详解】A、根据种群密度(N) /第一次捕获并标记个体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可知N=第一次捕获的某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标记个体数量,即N=52×34÷4=442,A错误;
    B、调查斑翅山鹑的种群密度时,应随机调查,若要在斑翅山鹑经常出没的地方捕捉,会使调查结果偏大,B错误;
    C、由图可知,甲曲线由K值急剧下降,可能是环境改变使其死亡率升高、出生率下降,因此推测可能是引进了斑翅山鹑的天敌,从而降低了斑翅山鹑的K值,C正确;
    D、a~b段中,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而非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再发生变化,D错误。
    故选C。
    11.C
    【分析】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要研究动物的生态位,就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要研究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详解】A、 由题可知,在深水区,寒仿藤壶会与星光小藤壶发生种间竞争并取而代之。将寒仿藤壶人为地移开时,星光小藤壶也能够很快的占领深水区域,说明它们在资源利用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存在生态位重叠现象,A正确;
    B、 两种藤壶选择不同的区域生长,这是它们对环境资源的一种合理分配利用的方式,可以提高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B正确;
    C、 由题可知,寒仿藤壶不在浅水区生长,而星光小藤壶能生活在浅水区,因此,在浅水区不存在两种藤壶的种间竞争现象,C错误;
    D、 当人为移开寒仿藤壶后,星光小藤壶能够占领深水区域,其可利用的环境资源范围扩大,生态位可能会更宽,D正确。
    故选C。
    12.C
    【分析】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单向流动的特点;有害物质具有生物富集的特点,营养级越高,有害物质积累的越多。
    【详解】A、由题意可知,表中4种生物是食物链上的生物,不包含分解者,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组成,A错误;
    B、根据流经生物的能量判断④的营养级低,③的营养级高;根据生物体内镉浓度判断①的营养级低,②的营养级高;根据生物承受的捕食压力指数,数值越大,生物被捕食的压力越大,则营养级越低,①的营养级小于③。综合判断4种生物在食物链中的排序是④→①→③→②,B错误;
    C、该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是①~④体内的能量,C正确;
    D、碳在①~④(食物链)的流动主要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 ,D错误。
    故选C。
    13.D
    【分析】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判断方法:(1)强调物质循环、废物利用、减轻环境污染+循环原理。(2)体现物种多,营养关系复杂>自生原理。(3)强调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涉及环境承载力−→协调原理。(4)涉及自然经济和社会,指整个系统,如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整体原理。
    【详解】A、为避免外来物种入侵,保证本地生态系统安全性,因此造林的树种应以本地树种为主。本地物种具有较高的生态适应性,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A错误;
    B、防护林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错误;
    C、农田防护林的建设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这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并不能体现生态足迹会因此而降低,C错误;
    D、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是生态工程的基础,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础,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结构、功能和收支的平衡,D正确。
    故选D。
    14.C
    【分析】图中首先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细菌,然后运用“影印法”将菌种接种到两种培养基中:基本培养基、完全培养基,则在基本培养基中,氨基酸缺陷型菌株不能生长,而在完全培养基中能够生长,因此可以选择出氨基酸缺陷型菌株。
    【详解】A、影印接种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是微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接种方法,用于分离和纯化微生物,菌落不都是由单个菌体发育而来,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形成的可能是一个菌落,A错误;
    B、进行②过程培养时,为了防止将完全培养基中特定营养成分带入基本培养基,应先将丝绒布先转印至基本培养基上再“复印”至完全培养基上,B错误;
    C、在基本培养基中氨基酸缺陷型菌株不能生长,而在完全培养基中能够生长,比较基本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中的菌落可知氨基酸缺陷型菌株应从基本培养基上没有、完全培养基上对应位置有的菌落中挑选,然后用于后续的培养和研究,C正确;
    D、培养皿在使用后通常需要进行灭菌处理,而不是消毒处理。灭菌处理能够更彻底地杀死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等难以杀死的微生物形态。而消毒处理可能只能杀死大部分微生物,但无法确保完全无菌。因此,为了实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培养皿在使用后应该进行灭菌处理,D错误。
    故选C。
    15.D
    【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制备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向免疫小鼠体内注射特定的抗原,然后从小鼠脾内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2)获得杂交瘤细胞①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中形成的B淋巴细胞融合;②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该杂种细胞既能够增殖又能产生抗体。(3)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4)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
    【详解】A、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FGF20)可作为肿瘤标记物,抗原甲为FGF20,一般从肿瘤患者人体细胞的细胞表面获取,A错误;
    B、①过程获得的B淋巴细胞有的能合成抗FGF20抗体,有的B淋巴细胞不能合成,B错误;
    C、③过程的选择培养基对于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同种核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C错误;
    D、抗原与相应的抗体能特异性结合,将抗FGF20单克隆抗体与抗原甲进行杂交,可以用于检测该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D正确。
    故选D。
    16.C
    【分析】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用SRYA特异性探针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若形成杂交带,则说明其含有SRY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则胚胎的性别为雄性,若出现阴性反应,没有出现杂交带,则胚胎为雌性。
    【详解】A、SRY基因是哺乳动物Y染色体上具有决定雄性性别作用的基因片段,因此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时需要用到SRY基因的核苷酸序列,A正确;
    B、扩增SRY基因时,当温度上升到90℃以上时,双链DNA解聚为单链,B正确;
    C、当温度下降到50℃左右时,两种特异性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会与两条单链的DNA链结合,C错误;
    D、用SRY特异性探针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若形成杂交带,即呈阳性,则说明其含有SRY基因,则胚胎的性别为雄性,D正确。
    故选C。
    17.(1) 硝态氮 铵态氮处理下小麦的穗数最少,整体产量低
    (2)施用铵态氮,因为铵态氮处理下,小麦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
    (3) 提高了花后小麦旗叶的SPAD值 先升高后降低 施加 240 kg・hm-2的尿素能够最有效地提高叶绿素含量,并减缓小麦生长后期叶绿素的降解
    【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NADP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详解】(1)铵态氮最有利于粗蛋白质的合成。产量最高的处理组是硝态氮,铵态氮处理下小麦的千粒重最大,穗数最少,整体产量低。
    (2)若要追求优质强筋小麦,则应主要检测粗蛋白质的含量,铵态氮处理下,小麦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
    (3)①图中结果可以说明不同的尿素使用量均提高了花后小麦旗叶的SPAD值,且花后小麦旗叶的SPAD值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②对强筋小麦施加240kg・hm-2的尿素能够最有效地提高叶绿素含量,并减缓小麦生长后期叶绿素的降解,延长旗叶的光合功能期,延缓叶片衰老,提高籽粒产量。
    18.(1) 神经 效应器
    (2) T细胞的分化、发育和成熟 acd
    (3) 接种等量的病原体X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抑制剂 实验组小鼠的炎症反应比对照组的更剧烈
    【分析】兴奋传到突触前膜刺激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打开离子通道,钠离子大量内流,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单向传递。
    【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感染病原体后,脑中相应区域发生反应,通过传出神经使肾上腺髓质分泌的NE增多,这种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故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肾上腺髓质属于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2)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根据题图可知,NE作用于胸腺后,免疫功能加强,表明NE主要通过影响胸腺中T细胞的分化、发育和成熟来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过程①中的NE是神经递质,过程②中的NE是激素,这两种方式中过程①的作用效果大于过程②的,原因有可能是传出神经分泌的NE更多,传出神经分泌的NE是从突触间隙运输到突触后膜的,运输到胸腺的时间更短,神经递质作用的范围更小,更准确,acd正确,b错误。
    故选acd。
    (3)为了验证突触间隙中的NE增多会引起病原体感染的炎症反应加剧,实验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可将生长健康的小鼠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种一定量的病原体X后不做处理,实验组接种等量的病原体X,并注射一定量的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抑制剂(这样可以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转运,使突触间隙中的NE增多)。
    ②观察并比较两组小鼠炎症反应的程度。
    ③如果该结论正确,那么实验组由于突触间隙中的NE增多,炎症反应会更剧烈,所以应该是实验组小鼠炎症反应程度比对照组的更剧烈。
    19.(1) 随机选择样方,随机布设红外相机,样方数量足够多 标记重捕法需要对捕捉动物进行标记,可能会对动物造成伤害,而布设红外相机不会干扰动物的正常生活
    (2) 三 表中数据是相对多度而非营养级的同化量,而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需要明确营养级的同化量
    (3) 不能确定 虽然赤狐相对多度增大,但不知道该群落中所有动物个体总数的变化
    (4)相对多度的下降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不一定是捕食增加导致的
    【分析】1、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的所有生物称为一个营养级。
    2、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剂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详解】(1)为了保证调查的准确性,在林区选取样方布设红外相机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随机选择样方,随机布设红外相机,样方数量足够多等。相对于标记重捕法,该调查方法对野生动物的不良影响要更小,原因是标记重捕法需要对捕捉动物进行标记,可能会对动物造成伤害,而布设红外相机不会干扰动物的正常生活。
    (2)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灰尾兔和森林田鼠是第二营养级,赤狐会捕食灰尾兔和森林田鼠,在食物链中赤狐最低处于第三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剂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表中数据呈现的是灰尾兔和森林田鼠、赤狐的相对多度,相对多度不等同于同化量,因此无法计算能量传递效率。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与5月~9月相比,10月~次年4月赤狐的相对多度增加,题干信息可知相对多度是群落中某一种动物的个体数与该群落中所有动物的个体数的比值,由于不能确定该群落中所有动物个体总数的变化,因此无法判断赤狐种群密度的变化。
    (4)10月~次年4月,灰尾兔和森林田鼠的相对多度都有所下降,但森林田鼠下降幅度更大,调查人员认为这并不能说明该段时间内赤狐对森林田鼠的捕食增加得更多,理由是森林田鼠相对多度的下降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不一定是捕食增加导致的。
    20.(1) 碱基对的增添 G基因
    (2) 不会 F1的基因型为SsGG,饲喂一段时间的H试剂后,G基因表达的G酶只会剪切s基因,不会剪切S基因。细胞中S蛋白可以正常合成,小鼠智力正常
    (3)13:3
    (4) SSGG-或SSGG ② ⑤和④
    【分析】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上碱基对的增添、替换、缺失,引起基因序列的改变。
    【详解】(1)基因突变的类型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其中,基因中插入一段DNA序列属于碱基对的增添。根据题意可知,不含G基因的个体(G-G-)不能合成G酶,表明基因型为GG和GG-的个体都能合成G酶,说明G基因为显性基因。
    (2)根据题意可知,对F1中的部分小鼠饲喂一段时间的H试剂后,F1的基因型为SsGG,饲喂一段时间的H试剂后,G基因表达的G酶只会剪切s基因,不会剪切S基因。细胞中S蛋白可以正常合成,小鼠智力正常,不会出现智力障碍。
    (3)F1雌雄小鼠相互交配得F2,若对F2中所有小鼠都饲喂一段时间的H试剂,则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9S-G-(正常):3S-G-G-(正常):3ssG-(智力障碍):1ssG-G-(正常),故智力正常小鼠与智力障碍小鼠的比例是13:3。
    (4)根据题图可知,个体⑤含S基因和G基因,不含s基因,基因型为SSGG或SSGG-将图中个体以①~⑤都喂食H试剂一段时间后,只有基因型为ssG-的个体检测不到S蛋白,个体②符合。个体甲的基因型为SSGG,条带类型与个体⑤相同,个体乙的基因型为ssG-G-,条带类型与个体④相同。
    21.(1)DNA不溶于酒精溶液,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等可溶于酒精
    (2)作为标记基因,便于筛选含有目的基因(FLO基因)的受体细胞
    (3) 越低 用于对比确定转基因酿酒酵母候选品系B中是否成功转入FLO基因 酿酒酵母候选品系B成功转入了FLO基因
    (4) 不能 以mRNA逆转录得到的DNA不含基因两端的调控序列,因此该DNA不含与引物1和2结合的碱基序列
    【分析】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DNA复制的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
    【详解】(1)DNA不溶于酒精,但某些蛋白质等物质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酿酒酵母细胞中的DNA粗提取出来。
    (2)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表达形成的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出现绿色荧光,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与FLO基因连接在一起,通过检测受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是否能发出绿色荧光,从而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导入FLO超表达载体,因此FLO超表达载体中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作用是作为标记基因,便于筛选导入目的基因(FLO基因)的受体细胞。
    (3)由于其他DNA序列也可能含有与所用较短的引物能互补配对的碱基序列,因此所用的引物越短,引物特异性越低。
    本实验的对照组中以非转基因的酿酒酵母A细胞基因组DNA作为PCR模板,而在实验组中以转FLO基因酿酒酵母细胞基因组DNA作为模板,样品1为本实验的对照组,其作用是用于对比确定转基因酿酒酵母候选品系B中是否成功转入FLO基因。通过与样品1对比可知,样品2有特异性扩增产物,说明两引物间FLO基因已整合到酵母细胞的基因组中。
    (4)若以该m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DNA,则形成的DNA只包含基因的编码区,而图2中样品2所示条带是在引物1和2的作用下形成的DNA片段,包含FLO基因及两侧的调控序列,由于以该mRNA逆转录的DNA为模板,引物1和2不能与之结合,因此电泳后不能得到图2中样品2所示条带。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A
    B
    B
    B
    D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D
    C
    D
    C




    相关试卷

    2025届河南省部分学校高三一模联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5届河南省部分学校高三一模联考生物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未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5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商丘市部分学校2023-2024年高三三模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部分学校2023-2024年高三三模考试生物试题,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