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八年级物理寒假培优练
专题03+声音的产生及特性-2025年八年级物理寒假培优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3+声音的产生及特性-2025年八年级物理寒假培优练,文件包含专题03声音的产生及特性原卷版docx、专题03声音的产生及特性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层 巩固提升练(6大考点)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
考点二 声速相关计算
考点三 回声及其应用
考点四 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考点五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考点六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第二层 能力提升练
☛第三层 拓展突破练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
⭐积累与运用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注意:“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会继续存在并传播。
2、关于发声与振动的关系理解
(1)一切发声都振动,但振动不一定被人们看到。
不论科技多么发达,都没有任何一种不振动就能发声的现象;敲音叉或敲桌面发声时的振动看不到,需要通过转换法来体现。
(2)一切振动都发声,但声不一定被人们听到;振动发声有的是超声或次声,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故听不到;有的声音响度很小,故听不到。
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不能传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会马上消失。
(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声波的传播也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1.(2024·湖北·中考真题)宋代苏轼在《琴诗》中问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的琴声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 )
A.琴弦B.匣子C.指头D.耳朵
2.古思州城的观音阁中有一口古钟,当敲响古钟时,它发出洪亮的声音,全古思州城的人都能听见敲响过后的古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钟声的回声B.古钟还在振动C.古钟停止了振动D.人听觉的一种延续性
3.(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悬挂在与抽气机相连的密闭玻璃罩内,听到的声音是闹铃 产生的。用抽气机抽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由此推测,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4.(2024·河南·中考真题)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如图,甲骨文“殸”,意指手持长柄,敲击乐器发声。这说明古人很早便知道声音与碰击有关,蕴含了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道理。请你写出一个能表明这一道理的现象: 。
声速相关计算
⭐积累与运用
1、声速: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声速,声速大小跟介质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固体传声速度大,能量损失少,所以通过固体传声能及早地听到,并且更加清楚。
2、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人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3、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的不同,同一声源,距离相等的位置可能听到多次声音;如长水管一端敲击一次,另一端听到三次声音,第一次由铁传播,第二次由水传播,第三次由空气传播;首先注意管子要“长”,其次注意管内有没有水;第三注意听到的多次声音是不同介质传播的,并不是回声。
4、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5.(2023·安徽·中考真题)图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
A.1.70mB.1.65mC.0.85mD.0.80m
6.有一段足够长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敲打一下,能听到声音的次数是(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水中、铁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340m/s、1500m/s、5200m/s,人耳能分辨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A.1次B.2次C.3次D.4次
7.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发的,很多动物能提前感受到地震波的存在,可在海啸来临前逃往避难场所。已知地震纵波的传播速度为6000m/s,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距离海岸线180km,海浪移动的平均速度为150m/s,则岸边的动物在接收到地震纵波后的逃亡时间为 min。
8.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的(选填“相同”或“不同”)如图所示,吹笛子时用手指按住不同的笛孔,这主要是用来改变声音的 ;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则经过 秒传到离他680米远的同学的耳中。
回声及其应用
⭐积累与运用
1、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2、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最少需要0.1s,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3、回声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4、回声测距方法: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9.如图所示,这是倒车雷达,如果倒车雷达发出超声波信号0.01s后接收到回声,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则障碍物与车的距离为( )
A.1.7mB.2mC.3mD.3.4m
10.一位司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驾车朝西山方向匀速直线行驶,在距西山脚360m处鸣了一声笛,汽车继续向前行驶40m时听到反射回来的鸣笛声,则汽车的速度为( )
A.17.9m/sB.18.9m/sC.20.0m/sD.21.9m/s
11.一辆汽车在匀速行驶,道路前方有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并在6s后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速度为20m/s,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了 m,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 m。与此同时,复兴号列车车身长428m,正以68m/s的速度驶入长1000m的平直隧道,复兴号在进入隧道时鸣笛9.4s,在隧道另一端口的护路工人听到鸣笛的时间为 s。(空气中声速340m/s)
12.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若海的深度是6km,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则需经过 s才能接收到信号。
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积累与运用
1、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物理学中,振动快慢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称为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音调;结合实际,例如:女高音,男低音,“高”和“低”指的就是音调。向水壶中灌热水音调的变化,随着水的增多,水壶上方的空气柱变小,引起频率的变化,引起音调的变化。
13.(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我国贾湖遗址出土的鹤骨笛,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打孔的鹤骨可以吹奏出音乐,按住不同的孔,吹奏的声音有不同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音量
14.(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南通板鹞风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面缀满大小不一的哨口,如图。风筝升空后哨口发出低、中、高音,声音的这一特征指的是( )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15.(2024·江苏淮安·中考真题)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距今2400余年.敲击编钟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 产生的;敲击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 不同。
16.(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在音乐会演奏前,双簧管乐手发出A音,其他乐手都要以这个A音为基准对其乐器进行校音,这是利用了A音的 。双簧管发出的声音通过 传到观众耳朵。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积累与运用
1、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2、用力击鼓和轻敲鼓面,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鼓声的响度不同,男低音放声歌唱,女高音轻声伴唱,男低音响度大,女高音响度小,但是音调高。
17.(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开考前,考点广播都要播放人文提醒,广播用的喇叭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传播速度D.音色
18.(2024·宁夏·中考真题)图书馆张贴有“请勿大声喧哗”的标示语,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
19.(2024·陕西·中考真题)华阴“老腔”是陕西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者演唱时声音响亮,使远处的观众也能听清。“响亮”描述的是声音的 大。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以 为介质传入人耳的。
20.(2023·四川凉山·中考真题)智能音箱可以模仿很多动物的声音,该音响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休息时,智能音箱可以播放轻音乐舒缓身心但音量不能过大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要适中,以免影响听力。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积累与运用
1、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3、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与特色,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
21.(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每年的3月3日,既是世界听力日,也是全国爱耳日。关于人耳听音:①听歌时,调节音量;②隔着墙能分辨熟悉的声音。分析这两种声现象,其声音特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响度与音调B.音色与音速
C.响度与音色D.音调与音速
22.(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某新款AI(人工智能)音箱可以识别主人说出的“指令”,进而调控家庭物联网中的设施,而当别人说出同样的“指令”时,却无法调控相关设施,该功能主要依据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23.(2024·安徽·中考真题)“声纹锁”能识别主人说出的“口令”并自动解锁,而当别人说出同样的“口令”却无法让锁打开。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识别主人身份的。
24.东营市是吕剧发源地。吕剧主要的伴奏乐器是坠琴(主弦)、扬琴、三弦、琵琶,称“吕剧四大件”。如图,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 、“响度”或“ 音色”)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八音盒”是一种机械音乐盒。上紧发条后圆筒转动,圆筒上按一定规律分布着一些凸点,它们拨动簧片就会奏出乐曲。长度不同的簧片发出的声音不同,原因是( )
A.长的弹簧片振动频率慢,发出音调低B.长的弹簧片振动频率快,发出音调高
C.短的弹簧片振动频率快,发出音调低D.短的弹簧片振动频率慢,发出音调高
2.(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编钟、石磬和骨笛均是我国出土的古代乐器,演奏时它们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这主要是因为( )
A.发声体振动频率不同 B.发声体振动幅度不同 C.发声体材料不同 D.声音传播速度不同
3.如图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鱼洗”发出嗡嗡声是由水的振动产生的 B.“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C.“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D.众多“鱼洗”声汇集增大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4.(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在成都地铁3号线磨子桥站出口,行人走上“琴键”台阶(如图),台阶亮灯并响起音乐。关于上述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音乐声由行人振动产生B.该音乐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乐曲的音色与行人的心情有关D.乐曲的音调越高响度一定越大
5.如图为某声速测量仪器的实验装置图,甲、乙是声信号采集器,铜铃到甲、乙的距离s1=20cm,s2=80cm;敲打铜铃后,声音被甲、乙接收,液晶显示屏会显示甲、乙接收到声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ms(1ms=10-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敲打铜铃,液晶显示屏上的示数为1.765,此时测得声速约为340m/s
B.已知温度越高,声速越大。当加热铜铃与乙之间的空气后敲打铜铃,液晶显示屏的示数将变小
C.若将铜铃放在甲、乙连线的中点,敲打铜铃,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0
D.若将铜铃、甲和乙从左向右依次摆放在同一条直线上,甲、乙位置固定不动,移动铜铃,铜铃离甲越远时敲打铜铃,液晶显示屏的示数越大
6.(2024·辽宁·中考真题)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提到:“天将雨,琴弦缓”。环境潮湿时,琴弦振动变慢,琴声的音调变 ,琴声通过 传至人耳。
7.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誉为“百戏之祖”。演唱时以三弦、曲笛等为主要伴奏乐器,拨动三弦时,弦 产生声音;两种乐器相互配合,奏出优美的乐曲,通过 可以辨别它们的声音。
8.如图所示,小丽与小明选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距离的轻声通话,这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
9.(2024·四川南充·中考真题)“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描写的是琵琶的声音,从诗文中可以看出琵琶声是由琴弦 产生,转轴可以改变琴弦的松紧度,进而改变声音的 (“音调”、“响度”和“音色”)。
10.周末,小丽一家开车到郊外的山上游玩,如图是小丽爸爸开车到山前的示意图。在一条笔直的公路通到山崖下,她爸爸在公路上开车向着山崖的方向匀速行驶,车上速度表显示此时的车速是54km/h。当车开到A处时,按响了汽笛,汽车向前行驶6s到B处,小丽听到了汽笛的回声(声速是340m/s)。
求:
(1)从鸣笛到6s后听到回声,车行驶了多少米?
(2)从鸣笛到6s后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路程是多少米?
(3)车鸣笛的位置到高山的距离为多少米?
1.(中国传统文化)(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如图所示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弹拨乐器古筝,用古筝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古筝通过弦的振动发出悠扬悦耳的声音
B.快速拨动弦时,发出的声音在温度不变的空气中传播速度变大
C.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弦可以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
D.古筝与长笛在演奏同一乐曲时发出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
2.(中国传统文化)(2024·广东深圳·中考真题)2024年6月 10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划龙舟是传统的习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端午节赛龙舟时,赛事激烈,财财同学的欢呼声越来越大,这个“越来越大”是指( )
A.音色B.音调C.响度D.速度
3.(新科技)如图所示,中国海军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它对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若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真空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在“真空网”中传播的速度更小
B.声波在“真空网”中传播时响度更小
C.声波不能在“真空网”中传播
D.声波在“真空网”中传播时音调更低
4.(中国传统文化)玉屏箫笛是我国著名的传统管乐器,它是玉屏当地侗族、汉族、苗族、土家族等多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如图所示、演奏者吹箫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 的振动而产生的。
5.(新情景)在学习了有关声波传播的知识后,小华尝试用此解释一些身边的现象。最近,学习压力有点大,小华常会在洗漱的时候哼唱几句《战马》来激励自己,此时不但心情开朗了,还发现自己的歌声变好听了,带有混音效果。对于歌声变好听这一现象,小华分析后给出的解释是:
(1)浴室的墙壁贴着坚硬的瓷砖,表面平整光滑,容易 声波(选填“吸收”或“反射”);反射的声波与原声叠加,可以 原声(选填“增强”或“减弱”),使声音听起来更浑厚;
(2)浴室空间比较小,反射的声波与原声传入耳朵的时间间隔很短,小于0.1秒。所以,耳朵 区别自己的原声和回声(选填“能”或“不能”),使声音听起来更加绵长。
6.(新情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传统指纹识别TuchID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随着黑科技是声波指纹识别技术SenserID的出现,屏下指纹的“全面屏”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
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进行比对解锁的。
人类能够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大约是20Hz到20000Hz,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等。此外,超声波扫描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的污物影响,例如汗水、护手霜或凝露等,从而提供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认证方法。
(1)在空气传播过程中,超声波的速度与说话声音的速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
(2)SenserID系统能置于手机内部,可以让超声波透过屏幕进行指纹识别,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的特点;
(3)超声波指纹识别是通过声波获取指纹信息的。以下各项应用中与此不相同的是( )
A.医生利用“B”超检查病情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
C.技工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D.交警利用超声波测量汽车速度
(4)声呐是一种声学探测设备,舰船可以利用声呐水下通信和对水下目标进行定位。声呐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传递信息,声呐不能用于太空测距,这是因为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寒假训练14 电与磁-【寒假分层训练】2024年九年级物理寒假培优练(人教版),文件包含寒假作业14电与磁原卷版docx、寒假作业14电与磁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寒假训练12 焦耳定律-【寒假分层训练】2024年九年级物理寒假培优练(人教版),文件包含寒假作业12焦耳定律原卷版docx、寒假作业12焦耳定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2 声音的特征优秀测试题,文件包含12乐音的特性原卷版docx、12乐音的特性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