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北京市育才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北京市育才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合物中,含共价键的是,下列元素中,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Na 23 Mg 24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
1.北京 2022年冬奥会奖牌设计为五环同心,蕴含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也寓意奥林匹克精神将世界人民聚集在一起共享冬奥。下列与奖牌及奖牌盒相关的材料中,其主要成分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 金牌表面材质——金 B. 奖牌挂带材质——桑蚕丝
C. 奖牌盒材料——竹子 D. 奖牌盒涂料——中国大漆 (天然树脂)
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KCl溶液 B. 稀H₂SO₄ C. Na₂SO₄溶液 D. Fe(OH)₃胶体
3.电解质是一类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
A. Zn B. NaOH C. 稀HNO₃ D. K₂SO₄溶液
4.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硫酸属于酸 B. 氢氧化钙属于碱
C. 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 D. 液氨属于混合物
5.在嫦娥五号任务中,用石墨、钴酸锂做电池材料。石墨属于
A. 单质 B. 氧化物 C. 酸 D. 盐
6.下列化合物中,含共价键的是
A. H₂O B. KCl C. MgCl₂ D. CaCl₂
7.下列元素中. 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 Na B. Mg C. Al D. Si
8.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 钾(K) B. 钠 ( Na) C. 锂 ( Li) D. 氢 (H)
9.用洁净的铂丝蘸取 NaCl溶液放在煤气灯外焰里灼烧,可观察到火焰的颜色
A. 紫色 B. 黄色 C. 绿色 D. 红色
10.下列关于碳酸氢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白色固体 B. 难溶于水 C. 受热易分解 D. 能与盐酸反应
1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发生反应: H₂+Cl₂=2HCl。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属于吸热反应
B. 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12.四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盛有2mL 5%H₂O₂溶液,向其中加入水或l ml·L⁻¹FeCl₃溶液,在下列条件下发生反应,其中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13. 利用 CO 和 H₂ 合成二甲 醚,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COg+3H₂g=CH₃OCH₃g+CO₂g。
A.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
B. CO、H₂、CH₃OCH₃、CO₂的浓度不再变化
C. CO和H₂全部转化为CH₃OCH₃和CO₂
D. CO、H₂、CH₃OCH₃、CO₂的浓度一定相等
14.下列物质中,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的是
A. Mg B. Fe C. Cu D. Ag
15. 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16. 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元素符号是 Si B. 属于短周期元素
C. 非金属性比C 的强 D. 最高正化合价是 +4价
17.实验室中,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在通风橱内制备有毒气体
B. 将实验剩余的钠直接丢弃在废液缸中
C. 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D.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8.热干面是武汉的传统小吃。下列制作热干面的主要操作中,属于过滤的是
19. (中文名“镓”)是医学中用于肿瘤、炎症的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核素。下列关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质子数为31 B. 中子数为36
C. 核外电子数为31 D. 质量数为98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36g H₂O的物质的量为1ml
B. 常温常压下, I ml Cl₂的体积是 22.4 L
C. 0.5ml·L⁻¹ NaCl溶液中含有 0.5ml Na⁺
D. 1ml CO₂中含有的分子数约为 6.02×10²³
21. 下列变化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硝酸钾在水中电离: KNO3=K++NO3-
B. 用稀硫酸清除铁锈: Fe₂O₃+6H⁺=2Fe³⁺+3H₂O
C. 钠在空气中燃烧: 4Na+O2点燃2Na2O
D. 铜与浓硫酸反应: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反应: Ba2++SO42-=BaSO4↓
B. 钠与水反应: 2Na+H₂O=2Na⁺+OH⁻+H₂↑
C.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CO32-+H+=CO2↑+H2O
D. 铜与稀硝酸反应: Cu+4H++NO3-=Cu2++NO2↑+2H2O
23.研究表明,氮氧化物(NOₓ) 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雾霾及其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与燃料燃烧有关 B. 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 雾霾中含有NH₄NO₃和(NH₄)₂SO₄ D. NH₃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24. 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25.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B. 雷电作用下N₂与O₂发生了化学反应
C. 在氮的循环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 含氮无机物与含氮有机化合物可相互转化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26. (3分) 补齐物质与其用途之间的连线。
27. (4分) 化工厂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利用的反应如下。
8NH₃+3Cl₂=N₂+6NH₄Cl
(1) 作还原剂的物质是 ,氯元素的化合价 (填“升高”或“降低”)。
(2) 若反应中每生成6ml NH₄Cl, 则消耗 Cl₂的物质的量至少为 ml,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l。
28. (7分) 化学电池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1) 某原电池实验装置如图1。
① Zn片作 (填“正极”或“负极”)。【1分】
② Cu片上的电极反应为 。
③ 能证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现象是 。
(2) 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装置如图2所示。
已知: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 2H₂+O₂=2H₂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H₂在负极发生反应 b. O₂发生还原反应
29. (8分) 某小组用NH₄Cl和 Ca(OH)₂制取氨, 并验证其性质。
(1) 制取氨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制取氨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3) 收集氨的装置如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收集氨时试管口向下,是因为相同条件下氨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b.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说明氨已收集满
(4) 将盛满氨的试管倒立在水中,试管内液面上升,液体几乎充满试管。氨具有的性质是 。
30. (8分) 碳纤维又称石墨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 90%以上的人造无机纤维。
碳纤维具有石墨微晶结构,外形呈纤维状,柔软,主要用途是与树脂、金属、陶瓷等制造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大、弹性高、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已成为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优良材料。
目前我国己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制出新型地铁车辆。与用钢、铝合金等传统金属材料制造的地铁车辆相比,新型车辆最大的特点是更轻、更节能。虽然新型车辆的制造成本高,但是整车减重13%,也减少了对线路的损害。据测算,新型车辆可综合节能15%以上。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
(1) 碳纤维中只有碳元素。
(2) 碳纤维具有石墨微晶结构。
(3) 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优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 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的新型地铁车辆更轻、更节能。
31. (8分)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可以制取氯、溴、镁等多种化工产品。
(1) Mg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第IIA族。
(2) 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ClO₄,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3) 金属性 Na强于Mg,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Na和 Mg位于同一周期,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 原子半径 Na大于 Mg, 失电子能力 Na强于 Mg。
(4) 在元素周期表中,澳( Br)位于第4 周期,与 Cl同主族。下列实验或事实能说明得电子能力 Cl强于Br的是 (填字母)。
a. 将 Cl₂通入 KBr溶液中可制得 Br2
b. 常温常压下, Cl₂为气态, Br₂为液态
c. HBr约500℃开始分解, HCl约1000℃开始缓慢分解
32. (8分) 聚合硫酸铁(PFS) 是优质、高效的铁盐类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主要用于净水。下图是以废铁屑(主要成分为 Fe、Fe₂O₃) 为原料制备PFS的一种工艺流程。
(1) 粉碎过筛选取细小颗粒的目的是 。
(2) 酸浸槽中,Fe₂O₃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 反应釜中, 加入H₂O₂的作用是 。
(4) 制备过程中,若需检验反应釜中含有的Fe³⁺,实验方案为:取少量反应釜中的溶液,向其中加入 (填试剂和现象),说明其中含有Fe³⁺。
33. (4分) 为探究Fe³⁺与 Cu的反应,小组同学选用两种不同的铁盐进行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
i. Cu⁺在水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
ii. 氯化亚铜(CuCl) 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分析解释】
(1) 实验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 为探究实验Ⅱ中白色固体是否为CuCl,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① 证明a中白色固体含有+1价铜的实验现象是 。
② b中滴加AgNO₃溶液的目的是 。
通过以上实验,证明了实验Ⅱ中白色固体为CuCl。
【反思评价】
(3) 实验Ⅰ和实验Ⅱ现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参考答案】
选择题
非选择题
26 Aa Bb Cd Dc
27(1)NH3 降低 (2) 3 6
28(1)①负极 ②2H++2e-=H2↑ ③电流表指针偏转 (2)ab
29(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① (3)ab (4)易溶于水
30(1)错 (2)对 (3)对 (4)对
31(1)3 (2)+7价 (3)核电荷数Na小于Mg (4)ac
32(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Fe2O3+6H+=2Fe3++3H2O
(3)将Fe2+氧化为Fe3+ (4)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
33(1)2Fe3++Cu=2Fe2++Cu2+
(2)①白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液面上方有少量红棕色气体
②检验Cl-
(3)产物中铜元素的价态不同,CI- 能与Cu+生成白色沉淀,SO42-不能
A
B
C
D
加入试剂
2 滴水
2 滴水
2 滴 FeCl₃溶液
2 滴 FeCl₃溶液
水浴温度/℃
20
40
20
40
A. 调酱
B. 煮面
C. 捞面
D. 拌面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 BaCl₂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²⁻
B
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Fe³⁺
C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₃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l⁻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有无色气体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
物质 用途
A. 乙醇 a. 作医用消毒剂
B. 浓硫酸 b. 作干燥剂
C. 碳酸氢钠 c. 作红色颜料
D. 氧化铁 d. 作膨松剂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向盛有0.2g铜片的试管中加入5mL0.5ml·L⁻¹Fe₂(SO₄)₃溶液
铜片部分溶解, 溶液变为蓝色
ll
向盛有0.2g铜片的试管中加入5mL I ml·L⁻¹FeCl₃溶液
铜片部分溶解, 溶液黄色变浅, 铜片表面有白色固体出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B
D
A
A
A
A
B
C
D
A
B
A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B
C
D
D
C
A
D
B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西城区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考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考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北京市育才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考)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应用不合理的是,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应用不合理的是,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