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5页。
1.古诗文名句默写。
(1)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 )《秋词》(其一))
(3)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远远的街灯明了,_____________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6)谭嗣同在《潼关》中把山水写活,读来颇有冲击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答案】(1)险躁则不能治性 (2)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 (3)我寄愁心与明月 (4)何当共剪西窗烛 (5)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6)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童话”,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字眼,它是亲切的、熟悉的、充满希jì( )的。唤起我们心中一种难以言说的柔情和向往,它似水一般流tăng( )过人们的心田,将人们的心带向缥缈( )的云端……在那里仿佛春日午后的阳光【甲】,仿佛母亲温柔的手【乙】,仿佛回到从前、【丙】,仿佛我们与它早已熟悉,又仿佛【丁】。它是一个名词,用以代表一切浪漫、温馨、奇妙的故事;它也是一个 ,用以 。
(1)根据拼音写汉字,为加点字注音。
希jì
流tǎng
缥缈
(2)以下几个句子分别填入【甲】【乙】【丙】【丁】处,最符合语境的是( )
①回到大自然
②照拂在清新的绿枝上
③第一次相遇
④拂过脸庞
A.①④③②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D.②④③①
(3)童话可以作名词使用,还可以作什么词性使用?请根据童话的特点或你的理解,仿照画线句子的句式,在横线处续写句子。
它也是一个________,用以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冀 淌 piā miǎ (2)B
(3)示例:形容词 用来描摹所有想象中的奇遇、美景和温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希冀,xī jì,希望得到;希望。
流淌,liú tǎng,意思是液体流动。
缥缈,piā miǎ,高远隐约,若隐若现的样子。
(2)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
结合“春日午后的阳光”可知,【甲】应填“照拂在清新的绿枝上”;结合“母亲温柔的手”可知,【乙】应填“拂过脸庞”;结合“回到从前”及【丙】空前面的顿号可知,此处应填与“回到从前”结构一致的“回到大自然”;结合“又”可知,【丁】应填与“早已熟悉”语意相反的“第一次相遇”。故依次填入的句子为:②④①③。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解答时,第一个横线应填一个词性名称,第二处横线应填由词性名称引发的关于童话的理解。符合语境即可。如:
它也是一个感叹词,用以感叹一切奇幻的想象和纯洁的童真。
3.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A.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B.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C.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要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D.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情景交际。
A.“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用语不得体,“百忙之中”一般用来形容对方的繁忙,不能用来指自己;
B.“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用语不得体,“责成”一般是上级多下级,学生会不是学校领导上级;
C.“你们如需要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用语不得体,“指点”“不吝赐教”一般用来指别人对自己的教导,而不能用来指自己对别人的帮助。
4.寒假前,小淮想在班级门上张贴一副对联,可是贴好上联后,她分不清下面的哪一联是下联,请你帮她选择最合适的下联( )
上联:指点江山秋光满目
A.纵观山川江河秀丽B.激扬文字春意盎然
C.书载千秋宏图伟志D.博学笃志彩笔生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上联结构: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对联要求:字数相同,结构相同,尾字仄起平收。
A.动宾短语+主谓短语,上联和下联出现了“山”,所以不能用,“丽”是仄声;
B.动宾短语+主谓短语,“然”是平声;
C.动宾短语+并列短语,结构不一致;
D.并列短语+主谓短语,结果不一致。
5.小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编制了一则谜语。请你仿照示例,选择一种水果编制一条谜语。
【答案】示例一:谜面: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谜底:西瓜
示例二:谜面:脸圆透红霞,心甜名气大。只要亲一口,朝朝把她夸。谜底:苹果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从颜色、形状、口味上体现水果的特点,最后点明谜底即可,注意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身穿红衣裳,身像珊瑚珠,吃到嘴里面,赛过蜜王浆。谜底:樱桃。
6.请根据《西游记》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
好大圣,急纵祥光,躲离河口,径赴南海。……只见那二十四路诸天与守山大神、木叉行者、善财童子、捧珠龙女,一齐上前,迎着施礼道:“大圣何来?”行者道:“有事要见菩萨。”众神道:“菩萨今早出洞,不许人随,自入竹林里观玩。知大圣今日必来,吩咐我等在此候接大圣,不可就见。请在翠岩前聊坐片时,待菩萨出来,自有道理。”
行者依言,还未坐下,又见那善财童子上前施礼道:“孙大圣,前蒙盛意,幸菩萨不弃收留,早晚不离左右,专侍莲台之下,甚得善慈。”行者知是 ,笑道:“你那时节魔业迷心,今朝得成正果,才知老孙是好人也。”
行者久等不见,心焦道:“列位与我传报传报,但迟了,恐伤吾师之命。”
(选自《西游记》第四十九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1)选文“行者知是________”(填人物名),他“魔业迷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填事件);从孙悟空的“久等不见,心焦”,可见他_______________(性格特点)。
(2)小淮前几天因生病不能去上学,心情苦闷。你打算推荐他读《西游记》,通过阅读来消除他的苦闷。请结合原著内容说明推荐的理由。
【答案】(1)①红孩儿 ②红孩儿想吃唐僧肉,设计将唐僧摄走 ③关心(或:孝顺)师父
(2)示例:小淮,安心养病才能快速恢复健康。你不如在此期间阅读《西游记》吧,唐僧师徒历经磨难,但是他们总是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寻求战胜困难的方法。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你说对吗?
【解析】
(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内容的掌握。
根据“菩萨今早出洞,不许人随,自入竹林里观玩。知大圣今日必来,分付我等在此候接大圣,不可就见。请在翠岩前聊坐片时,待菩萨出来,自有道理。”可知,选段出自第四十九回《三藏有灾沉水宅,观音救难现鱼篮》。悟空、八戒为救陈家庄百姓之苦,变作小儿女,打败了灵感大王(金鱼精)。灵感大王(金鱼精)用鱼女所献之计,作法使夏日满天飞雪,冻结了通天河。唐僧取经心切,踏冰渡河,沉入水底。悟空着急救师父,特去找观音菩萨相助。选文中的“善财童子”是之前的妖怪“红孩儿”,他因为想吃唐僧肉,后来被悟空请来的观音收了,做了善财童子;根据“列位与我传报传报;但迟了,恐伤吾师之命。”可知,悟空关心(孝顺)师父,害怕回去晚了,师父被妖怪吃掉。据此填空即可。
(2)本题考查推荐介绍。
根据小淮前几天因生病不能去上学,心情苦闷的具体情景,可结合《西游记》的内容,从历经磨难终获成功的角度分析作答。
示例:小淮,养病时不要心急,你可以看看名著《西游记》,这部小说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其中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等故事尤为精彩;这部小说里的人物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如孙悟空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出生入死,忠诚不贰等,小说像部励志故事: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达胜利的终点。希望你能从中汲取战胜病魔的力量。
二、(37分)
7.甲乙两诗均是岑参的五言绝句,都写于行进途中,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注】①渭州:州名,今甘肃陇西县西南。后面提到的“泰川”“雍州”均借指长安。此诗为作者首次西行经过渭州时作。②凭:请。
【答案】相同点:两首诗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甲诗中“无人送酒”联想到故园的菊花,“遥”字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烘托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乙诗“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两句,以自己的行为动作写“思”。诗人本不能返回故乡,却将两行热泪洒向河水,让河水带回故乡。寄去的是热泪,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深情。
不同点:甲诗作于行军途中,诗中的长安不仅是故园,更是国家的都城,而“时未收长安”。在这种特定情境之下,思故园,更思帝都,伤心更感慨。诗中“故园菊”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更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而乙诗是诗人在西行经过渭州时看见东流的渭水,因而思念起自己的故乡长安,于是有感而作,并没有其他复杂的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
相同点:两首诗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甲诗“强欲登高去”一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点明了诗文写作的时间。劈头一个“强”字,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境况。重阳节大家都喜欢登高,而诗人却说勉强想去登高,透着些凄凉之意,不知这是为何。结合题目“思长安故园”来看,诗人是流露出浓郁的思乡情绪;“遥怜故园菊”句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而更见思乡之切。乙诗“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不直写自己思乡,而是通过流水来写,不直说自己何时归故乡,而说渭水“何时到雍州”,从而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更为深沉;“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固流”诗人本不能返回故乡,却将两行热泪洒向河水,让河水带回故乡。寄去的是热泪,寄托的却是思乡的深情。
不同点:甲诗:结合题目“行军”“思长安故园”来看,流露出浓郁的思乡情绪,但“长安”不仅是故园,更是诗人生活了多年的帝都。而它,竟被安、史乱军所占领。在这种特定情境之下,诗人又怎能有心思去过重阳节,去登高胜赏呢?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长安被安、史攻陷,“行军九日”当是指他在至德元年随军扈从肃宗自灵武至彭原的行军途中过重阳节。典型的环境,使诗人登高时的心情愈趋复杂,既思故园,更思帝都;乙诗:这首怀乡之作写于天宝八载南京出塞途中。作者在西行经过渭州时看见东流的渭水,因而思念起自己的故乡长安,于是有感而作此诗,并没有其他复杂的情感。
文言文阅读。(13分)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
曾参杀人
昔者曾子处费①,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②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③。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④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注】①处费:住在费地。②同名族者:同名同姓的人。③织自若:照常织着布。④疑:怀疑。
(1)“闻一得三”即“举一反三”,请用这个方法,解释下列“新学的”加点字的意思。
(2)翻译句子。
①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②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
(3)断句。(限断两处)
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4)《曾参杀人》提到“曾参之贤”,曾参是一个贤德的人吗?请根据以下文字,简述你的看法,并阐释理由。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5)读了上面的短文,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两篇短文作答,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①古代对男子的尊称。②一会儿。③越过。
(2)①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②从前曾参住在鲁国的费地,费地有一个人与曾参同姓同名,他杀死了一个人。
(3)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4)曾参是一个贤德的人,因为曾子每日多次反省自己在为人谋、与朋友交以及学习等方面的问题,这是一个贤能的人才能做到的,这样的反省也会让一个人变得贤能。
(5)启示:一个人要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和见解。《穿井得一人》中的宋君就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他不相信道听途说,才能揭开真相。《曾参杀人》中曾子的母亲如果坚持自己对曾子的看法,也就不会相信谣言。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时可结合句意来分析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昔者曾子处费”句意:从前曾参住在费地。“孔子”:孔子的本名叫孔丘,孔子是他的别称。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②“有顷”句意:过了一会儿。“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的意思是: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顷:一会儿。
③“投杼逾墙而走”句意:扔掉梭子,翻墙逃走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是:到了七十岁,一个人做事能够随心所欲,但仍然不会超出规定的规矩或法律。逾:越过。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时应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意思。
①国:国都。道:谈论。闻:使……听到。
②昔:从前。与:和。处费:住在费地。同名族者:同名同姓的人。
(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作答时结合句意和语法结构以及重点字词来分析。
“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中的“也”是句末语气词,“而”连词,表转折,常用于句首,因此“而”的前面要断开;“三人疑之”是完整的句子,其后应断开;句意:根据曾参的贤德,他母亲对他的信任,应该不会相信这样的话。但是有三个人怀疑曾参杀了人,那么慈爱的母亲也不相信他了。
故断为: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意思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这里体现了曾子随时都在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养。所以从“曾参之贤”可以看出曾参是一个贤德的人。
(5)本题考查阅读启示。
《穿井得一人》中“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句可知,宋君有自己的主见,他通过查证揭开真相。《曾参杀人》中“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句可知,曾子的母亲没有坚持自己对曾子的看法,所以她相信了谣言。以上短文给我的启示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要重视实地考察、实践;还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参考译文:
【甲】宋国的一户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经常派一人停留在外面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来一个人啊。”像这样得到的消息,还不如不知道。
【乙】从前曾参住在鲁国的费地,费地有一个人与曾参同姓同名,他杀死了一个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说完,她一如既往地织着布。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人对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还是照常织着布。又过了一会儿,一个人又告诉曾参的母亲:“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害怕起来,扔掉梭子,翻墙逃走了。根据曾参的贤德,他母亲对他的信任,应该不会相信这样的话。但是有三个人怀疑曾参杀了人,那么慈爱的母亲也不相信他了。
9.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女娲造人
①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作女娲。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②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呢?
③走呀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水池旁边蹲下来。清澈的池水照出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④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
⑤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担负起养育婴儿的责任。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改编自《风俗通》)
【链接一】
俗说开天辟地,未有人民,女娲抟①黄土做人。剧务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引③人也。
(选自《风俗通》)
【注】①抟:揉成圆形。②剧务:工作十分繁重。③:粗绳索。
【链接二】
①我国首个探月工程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嫦娥工程。
②2007年10月,我国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以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
③在近65万网民的推荐下,玉兔“脱颖而出,成为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巡视器的名称。
④“在神话传说中,嫦娥怀抱玉兔奔月。玉兔善良、纯洁、敏捷的形象与月球车的构造和使命既形似又神似,反映了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立场。”这是时任中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李本正眼里的“玉兔”。
⑤嫦娥工程中还有以“鹊桥”命名的中继星,它为在月球背面着陆的嫦娥四号和地球提供中继通信服务,成功帮助我国实现首次人类探测器月背着陆和巡视探测。“鹊桥”来源于中国民间流传的牛郎织女传说,承载着传说中的美好寓意,鹊桥中继星实现了“地月传书”,架起了地月信息联通的“天桥”。
(节选自《中国航天那串“浪漫”名字背后有故事》,有删改)
【链接三】
①中华民族神话作为人类最古老的综合性艺术,记忆并表达着民族文化自信。
②一是勇于担当的自信。中华民族在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外柔内刚的精髓,不惹事,但不怕事,也能担事。这种民族意志在古老的神话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如女娲作为中华民族尊崇的创世女神和女祖先,在人类面临多重灾难时,没有退缩,知难而进。担当的背后则是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精神。
③二是善于创新的自信。能够展现创新精神的中国神话极其丰富,既有对混沌世界的颠覆,也有对以往旧秩序的破除和在文明进程中的自我革新。
④三是勤于创造的自信。神话中对于创造发明者的追忆与敬仰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道亮色,在叙述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创造时,也扎根本土,颇具民族自信。
⑤四是争取胜利的自信。表达面对挑战敢于胜利的中国神话非常多见,在展示人类恶劣的生存境遇时,把人的生命和利益放在突出位置,充分表达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不怕艰险、敢于攻坚克难的文化精神。
(节选自《在古老神话中解读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有删改)
(1)关于中国神话,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女娲造人》这个神话,表现了远古人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和求索精神。
B.“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引恒人也”是一种富贵贫贱的等级观念。
C.“玉兔”“鹊桥”被用于航天器命名,契合了航天器的功能,推动了科技创新。
D.中华民族神话作为最古老的综合性艺术,承载着文化记忆,值得我们传承发展。
(2)下列补充材料不能作为证据支撑【链接三】观点的一项是( )
A.女娲在补天时把自己的身体也补在了天上,体现了勇于担当的自信。
B.精卫衔草石从发鸠山出发,誓要填平东海,体现了善于创新的自信。
C.黄帝发明车船,制衣裳,创医学,作历法,体现了勤于创造的自信。
D.愚公下定决心,排除万难,最终移山成功,体现了争取胜利的自信。
(3)结合文本和链接材料,谈谈如何让中国神话焕发出新时代风采。
【答案】(1)C (2)B
(3)①袁珂把《风俗通》中关于“女娲造人”的故事改编成现代神话,使它通俗化,便于接受与传承。②用“嫦娥”“鹊桥”等命名航天器,将古老神话与现代事物关联起来,拉近神话与民众的距离。③挖掘冲神话故事精髓,对接新时代精神。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C.有误。结合【链接二】第④段“玉兔善良、纯洁、敏捷的形象与月球车的构造和使命既形似又神似”可知,因玉兔形象与月球车的构造和使命既形似又神似,故而“玉兔”被用丁航天器命名;根据【链接二】第⑤段“‘鹊桥’来源于中国民间流传的牛郎织女传说,承载着传说中的美好寓意,鹊桥中继星实现了‘地月传书’,架起了地月信息联通的‘天桥’”可知,“鹊桥”因其美好的寓意被用于航天器命名。故选C。
(2)本题考查证据的使用。
B.“精卫衔草石从发鸠山出发,誓要填平东海”的意思是:精卫这只鸟从发鸠山衔着草石出发,发誓要填平东海。体现了精卫意志坚强,不畏艰难,矢志不移的特点;未体现“创新的自信”。
(3)本题考查阅读感悟。
根据《女娲造人》中第④段“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第⑤段“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等内容,联系【链接一】“俗说开天辟地,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可知,袁珂把《风俗通》中一篇神话故事,运用现代语言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想象奇特,文字通俗易懂,洋溢着人类诞生后的欢欣与喜悦,便于接受与传承。
根据【链接二】第③段“在近65万网民的推荐下,‘玉兔’脱颖而出,成为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巡视器的名称”,第⑤段“鹊桥来源于中国民间流传的牛郎织女传说,承载着传说中的美好寓意,鹊桥中继星实现了地月传书”“架起了地月信息联通的天桥”可知,用“玉兔”“鹊桥”等人们熟知的,带有寓意的神话故事与现代科技联系起来,体现了从古到今,对“太空”的追求,拉进神话故事与老百姓的距离,令人感到亲切。
结合【链接三】中第①段“中华民族神话作为人类最古老的综合性艺术,记忆并表达着民族文化自信”和②③④⑤段“一是勇于担当的自信”“二是善于创新的自信”“三是勤于创造的自信”“四是争取胜利的自信”可知,要挖掘神话传说中表达民族文化自信的部分,让这些文化自信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链接一译文:
民间传说开天辟地时,大地上还没有人类,女娲用手把黄土捏成团创造人类。她的工作太繁重了,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于是拿一条绳子放入泥浆内,然后举起绳子一挥洒,溅落的泥点也都变成了人。后来人们就说,富贵的人,是女娲抟黄土造的;贫贱的人,是女娲甩绳子溅落的泥点变的。
10.阅读回答问题。
孙悟空在我们村里
郭风
①一天早上,爸爸告诉我,昨天晚上,孙悟空到我们屋前的山溪中玩耍。
②爸爸笑着说:《西游记》上不是有孙悟空和他的师父、师弟们的肖像画吗?昨天晚上,月亮很亮,照得我们村里到处是月光和树林的影子,溪水也在月光下哗哗地流着,发出闪光。这时,孙悟空从《西游记》的书本中醒过来了。他轻轻地唤醒唐僧、猪八戒与沙和尚,然后让师父骑上白马,便从我们家的窗口里一起往外走出去了。
③只见孙悟空走在前头,师父唐僧骑着白马紧跟着他走,后面便是挑担的沙僧与猪八戒。猪八戒原来是最不喜欢待在《西游记》书本里的,今晚能跟师父、师兄走出书本,到我们村里玩耍,感到很高兴。他一路摇摇摆摆地走,鼻孔里呼出大气。
④孙悟空一行走过我们屋前的小径。那小径旁边不是有一棵老樟树吗?睡在树上鸟窝里的鹧鸪妈妈和她的孩子们被马蹄声唤醒了,鹧鸪妹妹揉一下眼睛,往树下一看,叫道:“妈妈,有人骑着白马走过来了。”
⑤鹧鸪妈妈一看,告诉她的孩子们说:“他们是《西游记》里的唐僧和孙悟空啊,孙悟空很有本领。”
⑥随后孙悟空一行便走过村里的那座木桥。爸爸告诉我,桥下溪水中的小鲫鱼们、小虾们,还有黄鳝们,听见马蹄声和孙悟空师兄弟们的脚步声,都醒过来了。他们在溪水中跳跃,向正在过桥的孙悟空一行打招呼。这时,唐僧骑在白马上,一边过桥,一边合掌说:“阿弥陀佛!”
⑦他们过桥后,便走进我们常常去玩耍的一片大树林中去。那树林里的居民很多,有在地上爬行的蜥蜴;有从泥土里钻出来的蚯蚓;有在草丛间跳跃的蚱蜢和在林中飞来飞去的蜻蜓;还有山雀、山鸡、斑鸠;当然,还有穿山甲、刺猬时常跑来,有时还有山麂从山顶跑来。爸爸说,当孙悟空他们走进这片大树林里时,平日我们这里看见的鸟啊、昆虫啊、野兽啊都围过来,让刺猬哥哥代表全树林里的居民,对走在前面的孙悟空说:“孙悟空叔叔,人家说,你有七十二变,能变个魔术给大家看看吗?”
⑧孙悟空二话没说,拔了一根毛,吹一下,树林里便到处飞起彩色的气球,好像节日一样,使林中的居民感到多么欢乐。可是,那天夜里,孙悟空一行只是路过这片大树林。所以,他变出满树林里全是飞舞的彩色气球以后,便领着唐僧和他骑的白马以及猪八戒、沙和尚,一起走出树林。林中的居民由刺猬带头,一直送他们到林边的小径上,大家不停地挥手。
⑨唐僧骑在白马上,向送行的刺猬和穿山甲们合掌,喃喃念道:“阿弥陀佛!”
⑩沙和尚、猪八戒跟在后面,也合掌念道:“阿弥陀佛!”
⑪这时,孙悟空转了一下身,又在身上拔了一根毛,吹一下,啊,空中忽然飞来了好多好多的饼干、梨子、巧克力和刺猬们喜欢的小玩具,并且,有的巧克力便飞进刺猬、穿山甲的嘴巴里,使得树林中的居民多么高兴。
⑫接着,孙悟空一行便沿着我们村里最大的溪流——松坊溪岸上的一条小径前行。这条小径也是我和爸爸平日常走的路。这条溪水中有好多好多的岩石,我的爸爸曾在几篇童话中说到这些岩石好像青蛙、小牛、鹅等等。溪中那块好像水牛的岩石,看见骑马的唐僧和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走得越来越近了,便赶快从溪水中走到岸上,其他那些有如青蛙啊、鹅啊的岩石,也一起登上溪岸,迎接孙悟空。
⑬这时,猪八戒忽然有点害怕起来,赶忙抢前一步,对孙悟空悄悄地说:“师兄,你带我们到哪里去?前面不是牛魔王?”
⑭猪八戒就是爱猜疑。只见孙悟空马上说:“师弟,我们不是过火焰山,是在松坊村玩耍、访问朋友。前面走过来的是童话世界中的石水牛、石青蛙和石鹅们。”
⑮猪八戒听了孙悟空这番话,没趣地走到后面去了。那天晚上,真是有趣,溪中所有的岩石,还变成小鸡、小猪、小鸭、小狗和小猫,也一起登上溪岸迎接唐僧和孙悟空等一行人。他们由石青蛙当代表,向孙悟空说:“孙悟空叔叔,你和你的师父、师弟一起来这里,我们都非常高兴。大家请你变魔术给我们看。”
⑯孙悟空听了,立刻向骑在白马上的唐僧说:“我就给他们变个魔术吧!”
⑰唐僧合掌说:“阿弥陀佛!”
⑱沙和尚和猪八戒都说:“赶快变吧!”
⑲于是,孙悟空就在身上拔一根小毛,吹了一下,多么好啊。这时,小溪的上空,树林的上空,我们村里所有山冈和村屋的上空,都降下数不清的彩色的、发亮的、会燃烧的花朵。也就是说,好像天空中一时降下无数闪闪发亮的火焰般的菊花、蒲公英、牡丹、杜鹃花、玫瑰、桂花和金银花、百合花——到处飞舞。
⑳爸爸说,这可以说是孙悟空给我们村里放焰火。那天晚上,还有附近别的村里山上的山鸡、山兔、猫头鹰们也都跑来看热闹,并且向唐僧、孙悟空以及猪八戒、沙和尚问好,大家在一起玩,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爸爸告诉我,自从孙悟空到村里后,村里山上、林里、溪中的飞禽走兽和花朵以及昆虫,都感到非常快乐。爸爸后来还告诉我,他说的这个童话故事,当然是《西游记》中所没有的。但是,爸爸说,我们可以给《西游记》不断地加上新的故事。
(选自《孙悟空在我们村里》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6年版)
(1)童话故事是想象的艺术,情节的发展需要合理的想象,请你结合文章,将故事补充完整。
(2)优美、清澈的文字是这篇童话最大的亮点,请你仔细揣摩文中画线句子,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溪中那块好像水牛的岩石,看见骑马的唐僧和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走得越来越近了,便赶快从溪水中走到岸上,其他那些有如青蛙啊、鹅啊的岩石,也一起登上溪岸,迎接孙悟空。(请你从修辞角度对这句话进行赏析)
②这时,小溪的上空,树林的上空,我们村里所有山冈和村屋的上空,都降下数不清的彩色的、发亮的、会燃烧的花朵。(请你从重音、语气等角度对这句话进行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
(3)有评论说,郭风用不同的思维写活了“另一个孙悟空”。请你结合文本,分析文中的“孙悟空”形象。
【答案】(1)①树林的上空忽然飞来了好多好多的饼干、梨子、巧克力和刺猬们喜欢的小玩具。②“我们”村的上空,都降下数不清的彩色的、发亮的、会燃烧的花朵。
(2)①运用比喻修辞,作者将“岩石”比喻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这一比喻能给“我们”带来想象的乐趣,“走”“迎接”等词赋予了岩似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中岩石变化多端的可爱情态,童趣十足,表达了作者对村中万物的喜爱之情。
②示例一:朗读时,“小溪的上空,树林的上空,我们村里所有山冈和村屋的上空”可连在一起朗读,语调逐渐上扬,语速逐渐加快,“彩色的、发亮的、会燃烧的”注重停顿;也可重读“彩色的、发亮的、会燃烧的”;“彩色、发亮、会燃烧”声音延长,重音重读,“的”字用虚化声音,重音轻读;均以活泼、可爱的的语来朗读,突出孙悟空高超的变化能力给村里的万物带来了欢乐,表现出作者对孙悟空的喜爱与赞美以及在想象出这个斑斓世界时的惊喜愉悦之情。
(3)从“他轻轻地唤醒唐僧、猪八戒与沙和尚,然后让师父骑上白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温柔细致,体贴入微的孙悟空;从“他二话不说地答应树林里动物的要求,给村里万物变幻出彩色的气球零食、玩具”等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良的孙悟空;从“他告诉八戒师弟,我们不是过火焰山,是在松坊村玩耍、访问朋友”“前面走过来的是童话世界中的石水牛、石青蛙和石鹅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可爱而又童心未泯的孙悟空;从“他三次拔毛,给村里万物变出不同的东西”,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本领高强的孙悟空。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
第一空:根据第⑪段中的“空中忽然飞来了好多好多的饼干、梨子、巧克力和刺猬们喜欢的小玩具”可得:树林的上空忽然飞来了好多好多的饼干、梨子、巧克力和刺猬们喜欢的小玩具。
第二空:根据第⑲段中的“这时,小溪的上空,树林的上空,我们村里所有山冈和村屋的上空,都降下数不清的彩色的、发亮的、会燃烧的花朵”可得:我们村的上空,都降下数不清的彩色的、发亮的、会燃烧的花朵。
(2)①本题考查赏析句子。“溪中那块好像水牛的岩石”“其他那些有如青蛙啊、鹅啊的岩石”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溪水中的石头比作各种小动物。“便赶快从溪水中走到岸上”“也一起登上溪岸,迎接孙悟空”赋予这些岩石以人的动作和情态,这是拟人的修辞。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溪水中岩石形态的多样与可爱。把岩石想象成各种小动物,而且它们还会主动出来迎接唐僧等人,富有童真童趣。联系作者感情可知,表现了作者这些岩石,对村中的万事万物的喜爱之情。
②本题考查朗读技巧。语气:语气应根据句意和句中蕴含的感情来判断。这句话描写的是悟空施展法术,在村庄的上空降下数不清的花朵,为村里人带来的欢乐。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悟空法术的喜爱与赞美,表达了作者想象出这一瑰丽世界的惊喜与愉悦之情,所以在朗读时,语气应是欢快、可爱的。重音:“小溪的上空,树林的上空,我们村里所有山冈和村屋的上空”可以重读,以突出悟空法术施展的范围,强调村庄里所有的地方都降下了花朵。“数不清的”可以重读,以突出花朵数量之多。“彩色的、发亮的、会燃烧”可以重读,以突出悟空法术变化出的这些花朵的美丽。停连:“小溪的上空,树林的上空,我们村里所有山冈和村屋的上空”各句中间的停顿应短促一些,语速渐快,语调渐升,以表现范围的扩大,内心的惊喜越来越多。“彩色的、发亮的、会燃烧的”句中的顿号应有明显的停顿,以起到强调这些花朵美丽,色彩多变的特点。
(3)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根据第②段中的“他轻轻地唤醒唐僧、猪八戒与沙和尚,然后让师父骑上白马,便从我们家的窗口里一起往外走出去了”可以看出悟空的细致体贴,照顾师父,关爱师弟。
根据第⑧段中的“孙悟空二话没说,拔了一根毛,吹一下,树林里便到处飞起彩色的气球,好像节日一样,使林中的居民感到多么欢乐”可以看出悟空的热心善良。树林中的动物要求他变一个魔术,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变出很多气球,给动物们带来快乐。
根据第⑧段中他拔毛变气球,第⑪段他拔毛变出各种好吃的零售与玩具,第⑲段中他拔毛变出好多花朵,可以看出他的本领高强。
根据第⑭段中他说的“师弟,我们不是过火焰山,是在松坊村玩耍、访问朋友。前面走过来的是童话世界中的石水牛、石青蛙和石鹅们”可以看出他富有童心童趣,可爱天真。
三、(33分)
11.按要求作文。
孙悟空来到我们村里,发生了那么多有趣的事。如果孙悟空来到你的身边,又会发生什么呢?请你展开合理而生动的想象,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2)不出现校名、人名等透露作者真实身份的信息;(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可仿照试卷中的阅读。
【答案】略。
谜面:身穿黄衣裳,弯弯像月亮。兄弟排一起,个个似蜜糖。(打一水果)
谜底:香蕉
温馨提示:①可以从水果的颜色、形状、口味来写。②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至少用上一种哦。
【甲】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乙】
西过渭州①见渭水思秦川
【唐】岑参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
凭②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序号
学过的
新学的
①
孔子
昔者曾子处费
②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有顷焉
③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投杼逾墙而走
孙悟空第一次拔毛,一吹,树林里便到处飞起彩色的气球。
孙悟空第二次拔毛,一吹,①
孙悟空第三次拔毛,一吹,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名著阅读,语言表达,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7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