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资料合辑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4 文言文阅读测试(测试)(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4 文言文阅读测试(测试)(原卷版),共11页。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11分)(2024·黑龙江哈尔滨·模拟预测)【最新模拟题】阅读《出师表》,回答小题。
出师表
诸葛亮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做之、袆、允之任也。
1.(3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卑鄙: (2)顾: (3)驽钝:
2.(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3.(4分)诸葛亮认为蜀国已经具备了出师北伐的哪两个条件?
(7分)(2024·四川凉山·模拟预测)【最新模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日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巢,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别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若夫霪雨霏霏(用在一段话开头,以引发议论)
B.至若春和景明(日光)
C.而或长烟一空(全)
D.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表示委婉语气)
5.(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用一连串的四字短句,层层渲染,写天气的恶劣,人心的酸楚,突出了一种悲凉的情景。
B.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观念,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
D.选文第三段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议论,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了友人。
6.(3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微斯人,吾谁与归?
A.这样的人很微小,谁和我一道呢?
B.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与谁一起回家呢?
C.这样的人很微小,我与谁一起回家呢?
D.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14分)(2023·湖南娄底·一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2分)下列各句中,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夫环/而攻之B.米粟非不/多也
C.可以/一战D.策之/不以其道
8.(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
B.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之,结构助词,的)
D.委而去之(而,连词,表转折)
9.(2分)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B.本文论述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时,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
C.文章最后“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突出人心向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影响。
D.全文语句整齐、流畅,气势充沛,说服力强。
10.(4分)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1.(4分)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理解,并列举一个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12分)(2024·河南周口·一模)【最新模拟题】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选自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
12.(2分)下列对两个文段中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B.“弥漫二十余里”中的“二十”,表现了此区域绿柳如烟、红花似雾美景的范围之广,写出了西湖春景的美妙。
C.“是金陵人,客此”中的“客”,动词用作名词,是“客居”的意思。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白”,是象形字,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白”字在“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一句中的意思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13.(2分)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4.(4分)根据甲文的内容,简要分析文中错落互见(以此含彼,以单方代双方)式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15.(4分)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描写的都是西湖景色,但在写作手法上有不同之处,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10分)(2024·河南驻马店·一模)【最新模拟题】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德虽未至也,义虽未济也,然而天下之理略奏①矣,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臣下晓然皆知其可要也,政令已陈,虽睹利败,不欺其民;约结已定,虽睹利败,不欺其与②。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国一蔡③明,与国信之,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④是也,是所谓信立而霸也。
【注释】①奏:同“凑”,会后。②与:同盟者。③綦(qí):标准。④伯:同“霸”,诸侯的盟主。
16.(2分)下列对文段中相关词语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是“选拔、任用”的意思,此处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旨在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故”是“所以”的意思,提示“故”后的内容是对前文所举事例的论述与总结。
C.“行拂乱其所为”中的“乱”是“扰乱”的意思,其与“猿鸟乱鸣”“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两个“乱”意思相同。
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中的“作”是“有所作为”的意思,此句话是从主观因素提出的造就人才的观点。
17.(2分)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8.(2分)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 )
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19.(4分)同为谈及国家强盛的话题,请简要分析两个语段中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20分)(2024·福建泉州·一模)【最新模拟题】阅读下面的古诗文, 完成下面小题。
【甲】
王丹麓家秋海棠
武林①王丹麓家之墙东草堂,初植秋海棠一二本,数年而蔓衍堦砌②。康熙乙丑,忽发奇葩千朵,经月不落,其旁复三四如蝴蝶。家人异之,为护其根,布其子③。及明年子出无异而原本所发亦如常花,乃离原本尺许,见花心复起一花,如重台,细视丛中,乃有千瓣如洛阳花者,六瓣如桃者,五瓣如梅如兰者。越日再视,或若山茶之初放, 或若牡丹之半谢,至蓓蕾似垂丝,含蒂似石榴,碎翦如秋纱。其花或大或小,其心或连或散,其色红白深浅,种种奇幻,莫可名状。
(节选自清代·徐珂《清稗类钞》)
【注】①武林: 旧时杭州的别称。②堦(jiē) 砌: 台阶。③子: 种子。
【乙】
海棠
唐·何希尧
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
谁家更有黄金屋,深锁东风贮阿娇①。
【注】①黄金屋、阿娇:汉武帝儿时曾说,若得阿娇为妻,当作金屋藏之。
20.(2分)甲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及A明年B子出C无异D而原本E所发亦F如常花
21.(3分)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
22.(4分)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植秋海棠一二本,数年而蔓衍堦砌。
(2)或若山茶之初放,或若牡丹之半谢。
23.(3分)请发挥想象,描绘乙诗“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展现的画面。
24.(4分)如果要配乐朗诵乙诗,请你从下面两首古曲中选择一首作为背景音乐,并简述理由。
①《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是根据琵琶曲《夕阳箫鼓》改编的民族管弦乐合奏,全曲分为十段,各段标题是: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这首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如同一幅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义务教育教科书 音乐 七年级 下册》)
②《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采用我国传统器乐套曲的结构形式,全曲由十三个有明确小标题的音乐段落组成: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项王败阵、 乌江自刎、众军奏凯、诸将争功、得胜回营。演奏中运用了琵琶的轮、扫、拂、绞弦等技法以充分表现出激烈的战争场面。
(《义务教育教科书 音乐 八年级 下册》)
25.(4分)古人常以花入诗文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甲文、乙诗及链接材料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15分)(2024·河北沧州·一模)【最新模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刘挚①儿时,父居正课②以书,朝夕不少间。或谓曰:“君止一子,独不可少宽邪?”居正曰:“正以一子,不可纵也。
(选自《夜航船》)
【丙】拯十岁后,就塾师学,朝出而暮归。比夜,则姊恒执女红③,篝一灯,使拯读其旁。夏苦热,辍夜课。天黎明,辄呼拯起,持小几就园树下读。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日出乃遣入塾。
(节选自王拯《媭④砧课诵图序》)
①刘挚:北宋大臣,刘居正是他的父亲,今河北献县人。②课:教。③女红:女子纺织、缝纫之事。④媭:古
26.(2分)下面各项中加着重号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益慕圣贤之道 有所广益(《出师表》)
B.朝夕不少间 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C.或谓曰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D.辄呼拯起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27.(2分)请为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画三处)
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日出乃遣入塾
28.(4分)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君止一子,独不可少宽邪?
29.(3分)宋濂幼时求学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30.(4分)乙文中的刘挚与丙文中的王拯最终都有所成就,试分析他们的成才与家庭教育有着怎样的关系。
(11分)(2024·江西南昌·模拟预测)【最新模拟题】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①,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②矣。然人有坎壈③,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
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谥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④面墙⑤,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乘烛夜行,犹贤乎暝目⑥而无见者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
【注】①互利:专注敏锐。②荒芜:杂草丛生,田地流发。此处指学业荒废。③坎壈(lān):困顿,不得志。④因循:守旧法而不知变更。此处指不愿重新学习。⑤面墙:指不学之人如面对着墙,一无所见。⑥瞑目:闭上眼睛。
31.(3分)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勿( )
(2)乃( )
(3)皆( )
32.(4分)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
(2)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33.(4分)两篇选文都在谈论有关学习的话题,请说说作者主要提出了哪些观点。
(12分)(2024·广东茂名·一模)【最新模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学鼓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34.(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孔子学鼓琴师襄子/一鼓作气B.可以益矣/曾益其所不能
C.丘已习其曲矣/学而时习之D.丘未得其志也/处处志之
35.(2分)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黯 然 而 黑 几 然 而 长 眼 如 望 羊 如 王 四 国
36.(4分)“为人师表”在孔子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文中,孔子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论语〉十二章》的哪几则语录?请你写下来。
37.(4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身上有好多闪光点,请你读完选文后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领会他的一些闪光点给你的启示。
(词语:学而不厌、骄傲自满、锲而不舍、半途而废、精益求精、浅尝辄止)
(8分)(2024·湖北武汉·一模)【最新模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樗里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与惠王异母。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
秦昭王元年,樗里子将伐蒲。蒲守恐,请胡衍①。胡衍为蒲谓樗里子曰:“公之攻蒲,为秦乎?为魏乎?为魏则善矣,为秦则不为赖矣。夫卫之所以为卫者以蒲也今伐蒲入於魏卫必折而从之。魏亡西河之外而无以取者,兵弱也。今并卫於魏,魏必强。魏强之日,西河之外必危矣。且秦王将观公之事,害秦而利魏,王必罪公。”樗里子曰:“奈何?”胡衍曰:“公释蒲勿攻,臣试为公入言之,以德卫君。”樗里子曰:“善。”胡衍入蒲,谓其守曰:“樗里子知蒲之病矣,其言曰必拔蒲。衍能令释蒲勿攻。”蒲守恐,因再拜曰:“愿以请。”因效金三百斤,曰:“秦兵苟退,请必言子於卫君,使子为南面。”故胡衍受金於蒲以自贵於卫。於是遂解蒲而去。还击皮氏,皮氏未降,又去。
昭王七年,樗里子卒,葬于渭南章台之东。秦人谚曰:“力则任鄙,智则樗里。”
【注释】①胡衍,战国时期卫国人,义士,他以其大义化解蒲邑之危而名盛于世。
38.(2分)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人号曰“智囊” 号:起号
B.公释蒲勿攻 释:放下
C.以德卫君 德:感恩
D.蒲守恐,因再拜曰 再:第二次
39.(2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夫卫之所以为卫者以蒲也今伐蒲入於魏卫必折而从之
A.夫卫之所以为卫者/以蒲也/今伐蒲入於魏卫/必折而从之
B.夫卫之所以为卫者/以蒲也/今伐蒲入於魏/卫必折而从之
C.夫卫之所以为卫/者以蒲也/今伐蒲入於魏卫/必折而从之
D.夫卫之所以/为卫者以蒲也/今伐蒲入於魏卫/必折而从之
40.(2分)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衍认为秦国攻打卫国,将使卫国彻底投靠魏国,这将有助于魏国。
B.魏国丢失西河以外的土地而没有办法夺回来的原因,是兵力太弱小。
C.胡衍认为卫国并入魏国,魏国实力变大,那么秦国西河地区就危险了。
D.樗里子放弃攻打蒲城,胡衍也兑现承诺,在卫王面前为樗里子请了功。
41.(2分)请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且秦王将观公之事,害秦而利魏,王必罪公。
加点词
方法提示
词义
忽发奇葩千朵
查阅词典选择义项
发: ①流露、显露。②出发。③征发,派遣。④开放。(《汉语大词典》)
(1)发: (填写序号)
乃有千瓣如洛阳花者
联系课文解释词义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乃:
莫可名状
根据成语推断词义
莫名其妙
(3)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4 文言文阅读测试(测试)(解析版),共21页。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测试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测试(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测试专题08文言文阅读测试原卷版docx、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测试专题08文言文阅读测试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专题17文言文阅读(一)(测试)(原卷版+解析),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小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