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玉门市五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38365/0-173702465714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玉门市五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38365/0-17370246572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玉门市五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38365/0-173702465722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玉门市五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玉门市五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0页。
1.本试卷共24题,满分45分,考试用时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我国是动植物种类丰富的国家。下表列举的动、植物及所属种类匹配错误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B
【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详解】A、蕨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无花果实和种子,用孢子繁殖,属于蕨类植物,A正确。
B、海豚生活在水中,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B错误。
C、扬子鳄体表有角质鳞片,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卵生,属于爬行动物,C正确
D、玉米具有根、茎、叶、花、果、种子六大器官,属于被子植物,D正确。
2. 在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A. 界B. 纲C. 属D. 种
【答案】D
【分析】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详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D正确。
3. 据新华社报道,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于2021年2月5日正式公布。新名录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34种和1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46种和7类。其中,686种为陆生野生动物,294种和8类为水生野生动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 物种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
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生物数量多样性
【答案】A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因此,题目中,“新名录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34种和1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46种和7类。其中,686种为陆生野生动物,294种和8类为水生野生动物”体现了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4. 白唇鹿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为保护白唇鹿,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 制定法律,禁止人们狩猎和买卖
B. 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C. 迁出原地,在动物园中保护
D.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保护动物多样性的自觉性
【答案】B
【分析】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详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白唇鹿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为保护白唇鹿,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5. 有关生命起源和生命进化的相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 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是化石
C. 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D.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答案】C
【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详解】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A正确;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B正确;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C错误;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因此,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历程,D正确,故选C。
6. 养牛场饲养员用杀虫剂消灭苍蝇,第一次使用时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药效逐渐下降。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杀虫剂对苍蝇进行了选择
B. 杀虫剂增强了苍蝇的繁殖能力
C. 杀虫剂增强了苍蝇的免疫力
D. 杀虫剂使苍蝇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答案】A
【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图中使用农药时把一部分害虫杀死,害虫群体密度减少;一段时间药效过后,害虫大量繁殖,害虫群体密度增加;再使用农药又把一部分害虫杀死,害虫密度又减少。
【详解】A.随着杀虫剂的使用,苍蝇群体中原本有抗药基因的个体存活,不具有抗性基因的个体大部分死亡,导致具有抗药基因的个体占比逐渐增加,因此种群的抗药性逐渐增强,苍蝇抗药性的形成是杀虫剂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A正确。
BC.杀虫剂对苍蝇的繁殖能力、免疫力的影响并不清楚、需要继续实验研究,BC错误。
D.苍蝇的抗药性本来就存在,并不是杀虫剂诱导产生、杀虫剂起到选择作用,D错误。
故选A。
7. 下图展现的是我国运动员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中的瞬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此时右臂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B. 一块骨骼肌应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C. 运动员完成图中动作需要消耗能量D. 运动需要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
【答案】A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转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详解】A.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在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图中右臂处于屈肘状态,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A错误。
B.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B正确。
C.运动员的精准判断、快速奔跑等都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是在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因此,运动员完成图中动作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使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相互协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D正确。
故选A。
8. 有句俗话说“捅了马蜂窝,定会挨蜂蜇”。一旦被一只蜂蜇了,就会很快遭到成群的马蜂围攻。马蜂的这种行为是( )
A. 觅食行为和社会行为B. 觅食行为和防御
C. 防御行为和社会行为D. 觅食行为和繁殖行为
【答案】C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行为的分类。解答时可以从动物行为的目的、获得途径方面来切入。
【详解】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一旦被一只蜂蜇了,就会很快遭到成群的马蜂围攻,是马蜂为了保护巢穴,防御敌害保护自己的一种防御行为;成群的马蜂围攻,表明马蜂需要很多马蜂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对抗敌害,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属于社会行为。
9.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也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描写的是( )
A. 森林生态系统B. 城市生态系统
C. 海洋生态系统D. 草原生态系统
【答案】D
【分析】生态系统的种类多种多样,主要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详解】A.森林生态系统中以高大的乔木为主体群落,A不符合题意。
B.城市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少,B不符合题意。
C.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藻类植物,C不符合题意。
D.草原生态系统是以草本植物为主的生物群落。“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描写的就是草原生态系统,D符合题意。
故选D。
10. 对于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不断循环B. 能量不断流动
C. 生物个体数目不变D. 组成成分相对稳定
【答案】C
【分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
【详解】对于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物质是不断循环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相对稳定;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可见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1.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分析】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详解】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
12. 生物进化是_____的结果。
【答案】自然选择
【详解】试题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13. 人类进化过程中最关键阶段是________阶段。
【答案】直立人
【分析】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学会用火→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详解】人类进化的历程是: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450~530毫升之间;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直立人的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智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360毫升。说明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可见,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直立行走使前肢解放出来,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增强,使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所以,人类起源和进化中关键阶段是直立人。
14.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
【答案】生物圈
【分析】
【详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故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三、分析说明题(每空1分,共20分)
15. 如图分别是蜗牛、麻雀、青蛙、蝴蝶、鲤鱼5种动物,请据图分析回答:
(1)A的身体柔软,具有贝壳,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将上述动物分成两组,与A同组的有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动物生活环境不同,呼吸器官也有所区别。C用______呼吸,皮肤辅助呼吸;E用______呼吸。
(3)上述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_______。(用字母表示)
【答案】(1)① 软体 ②. D
(2)①. 肺 ②. 鳃
(3)B
【分析】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鸟类和哺乳类有保温和散热的结构,体温恒定。图中A蜗牛属于软体动物,B麻雀属于鸟类,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蝴蝶属于节肢动物,E属于鱼类。
(1)A蜗牛属于软体动物,D蝴蝶属于节肢动物,体内都无脊椎属于无脊椎动物;青蛙属于两栖类,麻雀属于鸟类,鱼属于鱼类,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因此,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将上述动物分成两组,与A同组的有D。
(2)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裸露、湿润,可以辅助呼吸。E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3)B麻雀属于鸟类,体表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
16. 今年冬天,呼吸道疾病大肆流行。其中人体肺炎可以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链球菌和支原体等都可以使人患肺炎。近期一项拥有八百年健身历史的功法——“八段锦”频上热搜,很多人都在跟着练习。图一为中国古代一种气功健身法一八段锦的动作,图二为动物运动系统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新冠病毒的结构是由_______外壳和内部_______组成的。
(2)很多人跟着练习“八段锦”,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这属于______行为。
(3)在锻炼时为了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增加关节的灵活性,离不开图二中的[3]______和[5]_______内的滑液。
(4)在完成图二中所示屈肘动作时,[2]_______收缩,牵动骨绕关节运动。
(5)人们在锻炼运动过程中,所需能量直接来源于细胞的_____作用。
【答案】(1)①. 蛋白质 ②. 遗传物质
(2)学习 (3)①. 关节软骨 ②. 关节腔
(4)肱二头肌 (5)呼吸
【分析】图二中:1肌腹,2肱二头肌,3关节软骨,4关节头,5关节腔,6关节囊,7关节窝,8肌腱,9肱三头肌。
(1)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动物病毒,个体非常微小,结构简单,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且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所以,很多人跟着练习“八段锦”,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这属于学习行为。
(3)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所以,关节的灵活性离不开图三中的3关节软骨和5关节腔内的滑液。
(4)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5)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因此,人在锻炼中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
17. 在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下图所示的食物关系,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草属于_______。除了图中表示出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还应有______和非生物成分。
(2)图中共有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
(3)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某种有害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_____体内积累的有害物质最多,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
(4)食物网中的生物都存在一定的关系,图中食草昆虫和鼠之间是______关系。
(5)人为因素过度干扰使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生态平衡难以恢复,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1)①. 生产者 ②. 分解者
(2)①. 5 ②. 草→鼠→蛇
(3)①. 蛇 ②. 生物富集
(4)竞争 (5)自我调节
【分析】(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草属于生产者,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食草昆虫等动物属于消费者,除了图中表示出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还应有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2)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形成的食物链有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蛇,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草→食草昆虫→食虫鸟→蛇,草→食草昆虫→青蛙→蛇,草→鼠→蛇,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
(3)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某种有害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蛇体内积累的有害物质最多,因其营养级最高,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
(4)食物网中的生物都存在一定的关系,图中食草昆虫和鼠之间是竞争关系,食草昆虫和鼠都以草为食。
(5)人为因素的过度干扰使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生态平衡难以恢复,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生物名称
所属种类
A
蕨
蕨类植物
B
海 豚
鱼类
C
扬子鳄
爬行动物
D
玉 米
被子植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玉门市五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玉门市五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玉门市五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三中大学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文件包含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三中大学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七年级生物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分析说明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