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基于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理解,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
A. 真菌和细菌是原核生物
B. 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也有异养生物
C. 原核生物既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
D. 真核生物只有多细胞生物
【答案】B
【分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无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原核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等,真核生物包括真菌、动物和植物等。
【详解】A、真菌是真核生物,A错误;
B、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如硝化细菌等),又有异养生物(如大肠杆菌等),B正确;
C、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C错误;
D、真核生物大多数是多细胞生物,但也有单细胞生物,如变形虫、草履虫等,D错误。
故选B。
2. 2023年6月,上饶“余干辣椒”喜获丰收,其含K、Fe、Zn、Mg等营养元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K、Fe、Zn、Mg是组成“余干辣椒”细胞的大量元素
B. 组成“余干辣椒”和普通辣椒的元素种类大致相同
C. “余干辣椒”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很少,作用也较小,可有可无
D. 组成“余干辣椒”的化学元素有的是其特有的,在无机自然界中找不到
【答案】B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等。
【详解】A、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Fe、Zn是微量元素,A错误;
B、在不同的细胞内,组成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B正确;
C、“余干辣椒”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很少,但作用也很大,必不可少,C错误;
D、细胞中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特有的,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D错误。
故选B。
3. 上饶婺源绿茶是我省著名茶叶,其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成品茶封纯净清澈、香味持久,其中含有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因、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茶叶中的维生素D属于脂质,可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
B. 泡茶时各种营养成分在体内都可通过水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茶树叶肉细胞中的自由水含量高于结合水
D. 成品茶叶中含有的氨基酸都是必需氨基酸
【答案】C
【分析】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脂质主要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类物质,其中脂肪可被苏丹III染成橘黄色。
【详解】A、茶叶中的维生素D属于脂质,不能可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脂肪可被染色,A错误;
B、茶叶中的无机盐不能水解,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错误;
C、茶树叶肉细胞中新陈代谢旺盛,其结合水含量低于自由水,C正确;
D、成品茶中不含自由水,含有的氨基酸中有必需氨基酸,也有非必需氨基酸,D错误。
故选C
4.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
B. 豌豆根尖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含有4种碱基
C. 核酸中只含有C、H、O、N、P五种元素
D. 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仅存在于真核细胞
【答案】D
【详解】A、DNA是脱氧核糖核酸,单体是脱氧核苷酸,A正确;
B、豌豆根尖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含有A、T、G、C四种碱基,B正确;
C、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和1分子含氮的碱基构成,含有C、H、O、N、P五种元素,C正确;
D、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所有生物都含有核酸,D错误。
故选D。
5. 豆制品是以大豆、豌豆等豆类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它营养丰富,除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外,还含有磷脂、脂肪、纤维素等,几乎不含胆固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豆制品中含有的纤维素,在人体消化道不能被分解为葡萄糖,也不能被吸收利用
B.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C. 脂肪分子是花生子叶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D. 脂肪、磷脂、固醇分子结构差异不大,通常都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
【答案】D
【分析】脂质的种类和作用:(1)脂肪: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有保温、缓冲和减压减少摩擦的作用;(2)磷脂: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3)固醇:①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②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③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详解】A、人体内没有纤维素酶,则不能消化纤维素为葡萄糖,A正确;
B、磷脂双分子层构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所以磷脂是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等的重要成分,B正确;
C、花生子叶细胞内富含脂肪,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C正确;
D、脂肪、磷脂、胆固醇分子结构差异很大,都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D错误。
故选D。
6. 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把这些野果带回实验室欲检测其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向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含有的糖类都是还原糖
B. 选取野果最薄的切片用苏丹Ⅲ染色,并用50%酒精溶液洗去浮色后直接在高倍镜下观察
C. 进行蛋白质的检测时,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再加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后观察
D. 还原糖检测实验结束后,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备长期使用
【答案】C
【分析】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①还原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与斐林试剂(0.1g/ml的NaOH溶液和0.05g/mlCuSO4溶液)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②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③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0.1g/ml的NaOH溶液和0.01g/mlCuSO4溶液)发生作用产生紫色。
【详解】A、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若向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野果中含有还原糖,并不是含有的糖都是还原糖,A错误;
B、对该野果的切片进行脂肪检测时需要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后转用高倍镜再观察,B错误;
C、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会出现紫色反应,C正确;
D、斐林试剂应该现配现用,D错误
故选C。
7. 细胞膜的特性和功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
B. 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并结合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
C. 向受精卵中注入生理盐水,细胞膜上会留下空洞
D. 科研上鉴别动物细胞死活常用染色排除法,经台盼蓝(一种蓝色染料)染色后,活细胞会呈现蓝色
【答案】B
【分析】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不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其功能也不同,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其功能越复杂;细胞膜的功能包括:①作为细胞的边界使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②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功能,③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功能。
【详解】A、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任何细胞的边界都是细胞膜,A错误;
B、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并结合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这属于接触交流,B正确;
C、生理盐水与胞内细胞质基质等渗,注入生理盐水,内外渗透压达到平衡,细胞膜不会留下空洞,C错误;
D、活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死细胞失去选择透过性,台盼蓝等物质就能进入细胞而被染成蓝色,活细胞不会,D错误;
故选B。
8. 下列关于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
B. 细胞质基质中可进行多种化学反应,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 细胞骨架被破坏,将影响细胞运动、分裂等生命活动
D. 细胞骨架的作用还体现在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
【答案】A
【详解】A、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A错误;
B、细胞质基质中可进行多种化学反应,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正确;
C、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正确;
D、细胞骨架有维持细胞形态、锚定并支撑许多细胞器的功能,D正确。
故选A。
9. 一项来自某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内部的“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得以重新利用。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组件”可能是氨基酸,可用于重新合成有机大分子
B. 细胞膜塑形蛋白的合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C. 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D. “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其可合成多种水解酶
【答案】D
【详解】A、“回收利用工厂”可以将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降解,所以可能是溶酶体,蛋白质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因此“组件”可能是氨基酸,可用于重新合成有机大分子蛋白质,A正确;
B、细胞膜塑形蛋白属于生物大分子,合成大分子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
C、内质网、高尔基体都是膜组成的细胞器,都能够出芽形成囊泡,C正确;
D、水解酶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不是溶酶体,D错误。
故选D。
10. 科学家用黑白两种美西螈做实验,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由该卵细胞发育长大的美西螈,全部是黑色的。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能说明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依存的关系
B. 所有高等动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C. 该实验说明美西螈皮肤细胞中黑色素的合成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D.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和细胞代谢的中心
【答案】C
【分析】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详解】A、该实验不能说明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依存的关系,A错误;
B、高等动物细胞中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B错误;
C、该实验说明美西螺皮肤细胞中黑色素的合成是由细胞核控制的,C正确;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错误。
故选C。
11. 在人体肠道内寄生的一种变形虫——痢疾内变形虫,能通过胞吐作用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人的肠壁组织;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并引发阿米巴痢疾。研究发现这种病原体通过饮食传播。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胞吞和胞吐需要消耗能量
B. “吃掉”肠壁组织细胞时,不需要肠壁组织细胞与变形虫膜上的蛋白质结合
C. 胞吞和胞吐过程利用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D. 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是预防阿米巴痢疾的关键措施
【答案】B
【分析】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从而引起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作胞吞。与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作胞吐。胞吞和胞吐是物质跨膜运输一种特殊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不需要蛋白质做载体,但需膜蛋白的识别作用,同时还需消耗能量。
【详解】A、胞吞和胞吐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
B、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胞吞需要,胞吞的物质首先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所以需要肠壁组织细胞与变形虫膜上的蛋白质结合,B错误;
C、胞吞和胞吐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即体现了其结构特点,C正确;
D、据题可知,病原体通过饮食传播,所以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加强公共卫生建设能够预防防阿米巴痢疾,D正确。
故选B。
12.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组织钙化和纤维化疾病。结核杆菌侵入肺泡后被巨噬细胞吞噬,菌体中的硫酸脑苷脂能抵抗巨噬细胞的溶菌杀伤作用。结核杆菌在巨噬细胞内长期存活并繁殖,其引发的免疫反应是导致结核病的决定性因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结核杆菌与巨噬细胞内均具有生物膜系统
B. 硫酸脑苷脂可能位于结核杆菌的细胞壁上
C. 巨噬细胞内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
D. 结核杆菌可利用巨噬细胞提供的氨基酸合成其自身蛋白
【答案】A
【分析】结核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巨噬细胞可吞噬侵入机体的病原体。
【详解】A、生物膜系统是由核膜、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组成的系统,结核杆菌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没有生物膜系统,A错误;
B、根据题意,菌体中的硫酸脑苷脂能抵抗巨噬细胞的溶菌杀伤作用,说明硫酸脑苷脂可能位于结核杆菌的细胞壁上,B正确;
C、磷脂分子组成膜结构,巨噬细胞内的核糖体和中心体不含膜结构,C正确;
D、结核杆菌在巨噬细胞内长期存活并繁殖,利用巨噬细胞提供的氨基酸合成其自身蛋白,D正确。
故选A。
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 生物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B. 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
C. 不同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种类和数量是相同的
D. 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
【答案】ABD
【分析】细胞是由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在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单糖,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因此,生物大分子也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正是由于碳原子在组成生物大分子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家才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详解】A、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因此,生物大分子也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A正确;
B、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B正确;
C、不同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种类和数量是不相同的,C错误;
D、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单糖,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故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D正确。
故选ABD。
14.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
B. 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C. 分泌蛋白先经过高尔基体再经过内质网分泌到细胞外
D. 内质网上都有核糖体附着,是多种有机物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
【答案】ACD
【分析】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游离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合成的是胞内蛋白,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是分泌蛋白,分泌蛋白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然后分泌到细胞外。
【详解】A、由于各种生物膜的功能不同,故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也不完全相同,A错误;
B、核糖体没有膜结构,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B正确;
C、分泌蛋白先经过内质网再经过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C错误;
D、内质网是由膜围成的管状、泡状或扁平囊状结构连接形成的连续的内腔相通的膜性管道系统,粗面内质网上有核糖体附着,光面内质网上不含有核糖体,D错误。
故选ACD。
15. 进行生物实验时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和方法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下列有关实验材料或方法的选择,错误的是( )
A. 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物理模型
B. 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荧光标记法
C. 观察细胞质流动——新鲜的黑藻叶片
D. 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公鸡的成熟红细胞
【答案】BD
【分析】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详解】A、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的模型是以实物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是物理模型,A正确;
B、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可以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B错误;
C、新鲜的黑藻叶片叶绿体大,可作为观察细胞质流动的标志,C正确;
D、制备纯净细胞膜的生物材料是无细胞器膜无核膜的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公鸡不属于哺乳动物,D错误。
故选BD。
16. 将水稻根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MgCl2溶液中,在不同温度下,根细胞对水和Mg2+的吸收速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不同温度条件下,根细胞吸收水的速率不同
B. 温度只能通过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来影响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
C. 实验结果可证明根细胞对水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方式是相同的
D. 不同温度条件下,根细胞对Mg2+吸收速率的不同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BCD
【详解】A、由图可知,16℃时比0℃时,根吸收的速率高,所以不同温度条件下,根细胞吸收水的速率不同,A正确;
B、温度能通过影响根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呼吸速率来影响离子吸收的速率,B错误;
C、从图中的结果只能看出吸收速率,看不出吸收的方式,C错误;
D、不同温度条件下,呼吸速率来影响离子吸收的速率,但都能吸收Mg2+,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错误。
故选B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40倍,这里“放大4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________。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范围内看到均匀分布的64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______个。
(3)采集湿地水样进行显微观察,如下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不同视野,若将视野1转为视野2,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选择下列需要进行的操作进行排序,填序号)。
①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使视野明亮
③调节粗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⑤向左移动装片⑥向右移动装片
(4)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
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_____________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1)长度或宽度
(2)4 (3)⑤④②①
(4)①. BE ②. (成熟的)红 ③.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具膜结构的细胞器
【分析】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
【小问1详解】
显微镜放大倍数是长度和宽度均放大若干倍数,所以“放大40倍”是指该标本的长度和宽度均放大40倍。
【小问2详解】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放大倍数为100,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放大倍数为400,比之前放大了4倍,根据长和宽都放大四倍,面积放大16倍,所以看到的细胞数为64/16=4个。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视野1中的草履虫在视野2的右边,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因此是将装片向左移动。故操作步骤应该是:在低倍镜视野下将装片向左移动,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对应的编号为⑤④②①。
【小问4详解】
A是动物细胞、B是蓝细菌(蓝藻)、C为植物细胞、D为猪血细胞、D为细菌,属于原核细胞的是BE,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成熟的)红细胞,因为猪属于哺乳动物,其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具膜结构的细胞器,能提取到纯净的细胞膜。
18. 如图1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其中a、b、d、e、f代表小分子,A、B、E代表生物大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病毒为艾滋病病毒,则A中含有的五碳糖是__________。
(2)若E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储能物质,则E是___________,其在人体内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细胞中。
(3)图中物质f表示脂肪,其在动物细胞中因含有_____________而在室温下呈固态,并且由于含能量多而且占体积小,被生物体作为长期储备能源的物质。
(4)两个物质b是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图2所示化合物,请在图2方框中将该物质结构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核糖 (2)①. 糖原 ②. 肝脏和肌肉
(3)饱和脂肪酸
(4)①. 脱水缩合 ②. 或-CO-NH- (答或CO-NH)
【分析】分析图1:A、B是病毒的组成成分,为蛋白质和核酸,其中A的组成成分是C、H、O、N、P,为核酸,B是蛋白质,a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b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E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为糖类且属于大分子,因此是淀粉或糖原,e是基本组成单位葡萄糖;d的功能看属于性激素,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f的组成元素是C、H、O,可能是脂肪。
分析图2:该图是二肽的结构,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反应脱去1分子水,形成一个肽键,肽键将氨基酸残基连接形成二肽。
【小问1详解】
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MA,组成RNA的五碳糖是核糖。
【小问2详解】
若E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储能物质,则E是多糖中的糖原,分为两类,肝糖原和肌糖原,其在人体中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肌肉细胞。
【小问3详解】
动物细胞中的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固态。
小问4详解】
b为氨基酸,两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构成二肽。其中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氨基酸的羧基结合形成肽键,肽键的结构式为或-CO-NH-(答或CO-NH也可)。
19. 图甲表示动物细胞分泌蛋白的形成的过程,图乙是图甲的局部放大,不同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图甲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图丙是一个具有分泌功能的高等植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局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若图甲中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⑤代表的细胞器为___________。若图甲中囊泡Y内“货物”为胰岛素,则其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___,该过程______________(需要/不需要)消耗能量。胰岛素是一种具有______________功能的蛋白质,胰岛素作为信号分子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的功能。
(2)科学家分离各种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图丙中结构A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则结构A为_____________,该植物相邻细胞之间可通过F进行信息交流,则F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检验图丙植物细胞的分泌物含有一种蛋白质,该细胞分泌物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中,某些膜结构的面积会发生短暂性的变化,其中膜面积减小的结构是图丙中[ ]_____________([ ]中填字母)。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的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与____________等共同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答案】(1)①. 脂质(磷脂)和蛋白质 ②. 溶酶体 ③. 核糖体 ④. 需要 ⑤. 调节(降低血糖)⑥. (特异性)受体 ⑦. 信息交流
(2)①. 差速离心法 ②. 核孔 ③. 胞间连丝
(3)①. C内质网 ②. 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
【分析】由图甲分析可知,①是细胞核,②是细胞质,③是内质网,④是高尔基体,⑤溶酶体;图乙中囊泡膜上的蛋白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B特异性结合,然后将“货物”运出细胞,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图丙具有分泌功能的高等植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局部示意图。
【小问1详解】
囊泡膜属于生物膜,它的主要成分是脂质(磷脂)和蛋白质,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细胞的“酶仓库”,若图甲中囊泡 Y 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⑤代表的 细胞器为溶酶体。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胰岛素具有调节(降低血糖)作用,是体内唯一一种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作为信号分子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小问2详解】
科学家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图丙中结构 A为核孔, 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F表示胞间连丝,该植物相邻细胞之间可通过 F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小问3详解】
图丙中的C表示内质网,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内质网对蛋白质进行初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将蛋白质运到高尔基体,由于囊泡的离开,导致内质网膜面积减小。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等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共同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0. 下图1所示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
(1)图1中细胞膜的外侧是__________(填“M”或“N”)侧,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4]的功能是__________。
(3)伞藻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藻类,体长可达10厘米,主要由含有细胞核的假根、中间的伞柄以及顶端的伞帽组成。为研究细胞核的功能,科学家利用甲、乙两种伞藻(如下图)作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伞藻嫁接实验和核移植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伞藻和发菜均能进行光合作用。与发菜相比,伞藻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一:伞藻嫁接实验。将甲种伞形帽伞藻的A部分,与乙种菊花形帽伞藻的B部分嫁接在一起,第一次长出的伞帽形态呈中间类型;切除这一伞帽,第二次长出的伞帽形态与甲相同。第一次长出的伞帽形态呈中间类型,可能是由于嫁接后伞藻细胞内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二:核移植实验。已知在伞藻没有长出帽之前,将其细胞核取出,则去核的伞藻不再形成伞帽。在甲种伞藻没有长出伞帽之前,去除其细胞核,将乙种伞藻的细胞核移植到甲种伞藻的_____________内,结果长出的伞帽形态和乙相同。在伞藻嫁接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核移植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M ②. M侧有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
(2)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3)①.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②. 存在甲、乙合成的与“伞帽”发育所需要的某种物质 ③. 去核假根 ④. 进一步证明细胞核控制帽的形状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与代谢的调控中心,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小问1详解】
图1中细胞膜的外侧是M,判断的依据是M侧有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
【小问2详解】
图2中[4]是核仁,功能是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小问3详解】
伞藻属于真核生物,发菜属于原核生物,与发菜相比,伞藻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伞藻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嫁接后伞藻细胞内存在甲、乙合成的与“伞帽”发育所需要的某种物质,均与伞帽的形状有关,因此第一次长出的伞帽的形状呈中间类型;
在甲种伞藻没有长出伞帽以前,就将细胞核取出,将乙种伞藻的细胞核移植到甲种伞藻的去核假根内;结果长出的伞帽的形状和乙相同;实验一伞藻嫁接实验在嫁接后的细胞中,有部分细胞质来自伞柄,部分细胞质来自假根,只能说明假根控制帽的形状,不能说明细胞核控制帽的形状,若要说明是细胞核控制帽的形状,必须进行核移植实验,因此需要进一步进行核移植实验,其目的是进一步证明细胞核控制帽的形状。
21. 如图1为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甲、乙、丙代表物质,a、b、c、d、e代表运输方式)。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可能受到物质浓度或氧气浓度的影响,如图2中①②③④是关于细胞膜物质运输的四种曲线。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根据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图1中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水溶性分子或离子不能自由通过的原因是磷脂分子的尾部是_____________;细胞膜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具有流动性,原因是___________。
(2)人体饮酒后,酒精迅速被肠道所吸收,酒精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与物质浓度和氧气浓度的关系符合图2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血浆中含有较高浓度的葡萄糖,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其运输方式符合图1中的_____________,与物质浓度和氧气浓度的关系符合图2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
(3)轮藻细胞中K+的浓度比周围水环境高63倍,但轮藻细胞中仍能积累较多的K+,轮藻细胞吸收K+的运输方式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其特点是_____(答出两点)。
【答案】(1)①. 疏水端(疏水的)②. 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蛋白质分子大多可以运动(磷脂分子和绝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时可以运动的)
(2)①. ①③ ②. d ③. ②③
(3)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消耗细胞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
【小问1详解】
磷脂分子的尾部是疏水的,因此水溶性分子或离子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蛋白质分子大多可以运动,因此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或磷脂分子和绝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时可以运动的)。
【小问2详解】
酒精是脂溶性小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运输速率与酒精浓度成正比,为图2中的①所示,且不需要能量,与氧气浓度无关,为图2中的③所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能量,为协助扩散,为图1中的d所示;协助扩散与被转运的物质浓度成正比,但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为图2中的②所示,不需要能量,因此与氧气浓度无关,为图2中的③所示。
【小问3详解】
轮藻细胞中K+的浓度比周围水环境高63倍,因此轮藻细胞吸收K+为逆浓度梯度,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且需要消耗细胞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期末]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78,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生物试卷,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