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要点提纲 学案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要点提纲 学案第1页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要点提纲 学案第2页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要点提纲 学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要点提纲 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要点提纲 学案,共11页。
    第1课 开启初中生活
    1、初中阶段对我们的重要性 P3
    ①初中阶段为我们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②初中阶段对我们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
    ③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
    (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我们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2、面对初中生活的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怎样做? P5
    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学生。
    3、为什么要做好初中生活规划? P6
    A.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
    B.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
    4、如何做好和落实初中生活规划? P6-8
    ①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具体表现: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结合社会需要和性格、能力、爱好等自身条件,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
    ②做好初中生活规划,还应当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具体表现:根据实际情况对发展目标进行分解,明确细节,列出时间表,形成具体的行动计划。)
    ③我们更应当持之以恒。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第2课 正确认识自己
    1、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意义)? P10
    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展,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
    2、怎样正确认识自己(途径)? P10-11
    ①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来认识自己。 ②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③在生活实践中认识自己。
    他人评价的意义及如何对待? P10
    意义: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正确态度:我们要客观冷静分析地对待他人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
    4、如何做更好的自己?P12-15
    ①尊重和接受个体的差异,并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发展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②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③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全部。 ④不断完善自己。
    ⑤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 ⑥做更好的自己,是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的
    第3课 梦想始于当下
    1、为什么要有梦想(作用)? P17
    ①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
    ②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③有梦想,就会有希望。有了梦想,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2、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 P18
    ①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
    ②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学习的重要性?P19—21
    ①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
    ②学习是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也是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
    ③学习可以提升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增强能力,增长智慧,使我们的世界更广阔、更精彩,让我们拥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
    ④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
    4、学习的内容、范围和表现 P20
    (1)内容:既有知识的获取,又有能力的提升、品德的培养等。
    (2)范围:学习并不局限在学校,生活中的所看、所尝、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3)表现:表现为接受、掌握,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生活中的点滴都是学习。
    5、如何学会学习(要求)?P21
    ①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
    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
    ④我们应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学以致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6、如何实现梦想? P21
    ①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善于学习。
    ②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
    ③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强健体魄,健全人格,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有机结合,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刻准备着。
    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
    第4课 幸福和谐家庭
    1、家的作用? P27-29
    家庭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构成。
    ①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 ②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修身之所。
    ③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如何建设美好家庭? P30-32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①建设美好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②建设美好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具体:对父母长辈,要孝顺敬重;对兄弟姐妹,要相携相助;成员间的相互关爱是重要条件;成员间要以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发生矛盾时,学会换位思考,有事好商量,主动化解矛盾)
    ③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家庭是道德养成的起点。(具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追求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④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具体:我们要学会共同分担,相互协作,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
    第5课 和谐的师生关系
    1、教师职业的特点? P35
    ①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是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
    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③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2、教师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P36
    老师在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们锤炼品格的引路人,是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是创新思维的引路人,是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3、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P38-P41
    ①我们应主动理解、关心老师。
    ②真诚接受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具体:要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善于从老师的教诲中汲取成长的营养,以勤学好问、积极主动的态度与老师交流。)
    ③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具体:A.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对待表扬,我们戒骄戒躁、再接再厉。B.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帮助我们反省自己、完善自我。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④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
    4、如何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①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②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③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④求同存异,尊重关心
    第6课 友谊之树常青
    友谊的真谛?(特质)P44-P45①②③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②友谊是心灵的相遇。 ③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2、如何正确交友?P46-P49
    总:朋友间要互相鼓励,互相切磋,互相劝勉,共同进步。
    ①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敞开心扉,主动表达,热情待人。
    ②交友需要慎重选择。我们都应学会理性辨别,做到慎交友、结好伴。
    ③交友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对方。以行动表达关心和支持。把握好界限和分寸
    ④交友需要学会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⑤交友需要讲原则。(理解:A.友谊要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B.当朋友做错事,甚至误入歧途时,我们要坚持正确立场、不随波逐流,并积极予以规劝,帮助朋友及时改正错误。 C。策略:保持冷静、坦诚交流、换位思考、及时处理、勇担责任)
    第7课 在集体中成长
    1、集体生活的作用?P50-P52
    ①集体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②集体生活能带给我们温暖。(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③集体生活有助于我们学会与人交往。 ④集体生活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责任感。
    ⑤集体生活有助于我们发展个性。 ⑥集体是我们共同成长的园地
    2、如何建设美好集体?P53-P55总+①-⑤
    总:建设美好集体离不开你我他,需要我们共同参与和努力。
    ①建设美好集体,要确定共同的愿景。 ②建设美好集体,要树立主人翁意识。
    ③建设美好集体,要营造和谐有序的集体环境。
    ④建设美好集体,要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
    ⑤建设美好集体,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3、★怎样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P55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集体主义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①建设美好集体,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②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③要充分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促进集体和个人不断发展。
    第三单元《珍爱我们的生命》
    第8课 生命可贵
    1、生命的特点?P61-P63
    ①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②生命都是不可逆的。
    ③生命都是有限的。 ④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
    ⑤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
    2、★如何敬畏生命?P64-P65
    ①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②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具体做法: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谨慎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怀和善待每一个人。)
    ③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第9课 守护生命安全
    1、为什么要增强安全意识? P67
    ①生命安全是维系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也是我们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
    ②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这不仅影响到自己,也影响着他人。(用心对待和做好事关安全的每件事,既是对自己生命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
    2、如何增强安全意识? P68-P69
    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②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规则,对自身行为是否安全作出恰当评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
    ③增强风险意识。(能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不因好奇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也不盲目触碰一些危险的领域。)
    3、★如何提高防护能力?P71-72
    ①提高危险预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
    ②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危险来临时,我们要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
    ③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第10课 保持身心健康
    1、为什么要爱护身体? P75
    ①身体是生命存在的根本。②身体健康既关系个人成长,也关系家庭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国家的人口素质和社会发展。③爱护自己的身体,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我们要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2、如何爱护身体? P75-P76
    ①爱护身体,应当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②爱护身体,应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法:自觉自律,注重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动静结合,杜绝不良嗜好。)③爱护身体,应当积极、主动、科学地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3、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P78
    ①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②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
    4、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P78
    ①说服自己接纳挫折 ②培养幽默感 ③积极寻求帮助
    ④培养兴趣爱好 ⑤眼光放长远 ⑥关心帮助他人
    5、★如何滋养心灵?P78-79
    ①滋养心灵,需要保持心理健康 ②滋养心灵,需要丰富精神世界
    (具体做法:a.学知识、长见识、练胆识,提升自己的底气与能力;b.在生活实践中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第四单元 追求美好人生
    第11课 确立人生目标
    人的生命活动方式与动物的区别是什么?P85
    ①动物是无意识、本能的活动;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②人能够积极主动地规划人生,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过有意识、有目的的生活
    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意义、重要性)
    ①目标体现着人在社会实践中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发展方向。
    ②正确的目标会带来稳定而持久的内在激励,让我们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坚定前行,少走弯路,指引我们走向正确人生道路。
    人生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的关系?P85
    ①人生目标可以分为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
    ②只有分阶段实现近期目标,才能实现长远目标。所有近期目标都围绕长远目标展开的。
    ③实现近期目标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感,鼓舞奋发向上,朝着实现长远目标迈进。
    4、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P87-88
    ①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前提。
    ②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做法:综合评估,全面考虑,以客观务实的态度树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
    ③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
    ④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
    5、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P87
    两者相互统一,相互依存。①社会由个人组成。任何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②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与社会的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

    第12课 端正人生态度
    1、人生态度的含义?P90
    人生态度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看待生活、对待人生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2、人生态度分类及作用? P90-91
    ①分类:积极的人生态度、消极的人生态度
    ②作用:积极的人生态度会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从而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消极的人生态度往往使人看到事物坏的一面,从而心灰意懒、消极懈怠。
    3、积极的人生推动体现在哪些方面?P91-92
    ①体现为乐观向上(具体为自信从容,面对困难不畏惧、不退缩,勇敢面对)
    ②体现为认真务实(具体为有严谨态度,强烈责任心,踏实作风,精益求精)
    ③体现为勤奋进取(具体为全力以赴,坚持不懈,不满足现状、贪图安逸)
    如何认识顺境、逆境?P93
    ①顺境逆境是人生中两种不同的境遇
    ②无论顺境、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以何种态度对待不同境遇。
    5、如何正确看待顺境? P93-94
    ①顺境不骄 ②身处顺境时,我们应珍惜美好时光,抓住机遇,顺势而为
    ③我们要有忧患意识,警惕优越条件滋生的骄傲、懈怠等不良心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6、如何正确对待逆境?P93
    ①逆境不馁 ②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在逆境中前行,需要我们鼓足勇气,迎难而上。在青少年时期经历一些挫折和考验,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路。
    7、如何理解顺境、逆境间的关系?
    ①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自满自足,意志衰退,顺境就有可能转化为逆境;受磨难而奋进,不悲观、不言败,逆境就有可能转化为顺境。③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我们正确对待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顺境和逆境都可以成为人生成长的阶梯。
    第13课 实现人生价值
    1、如何理解人生价值? p96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和活动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人生价值通过劳动来创造,通过对他人和社会所做的贡献来衡量。
    2、劳动的意义(作用)?P95-97
    个人:①人生价值通过劳动创造。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②人的愿望都是在劳动中实现的,在劳动中感受到幸福,体会到人生的美好。③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④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 ⑤中华民族所取的每一项成就,都是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要靠劳动实现
    3、如何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P97
    ①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是衡量其人生价值的尺度。
    ②一般来说, 一个人通过劳动为他人和社会作出的贡献越大,他的价值就越大。
    ③人们的职业不同、岗位有别。但只要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就是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也就创造和实现了人生价值,就应当得到尊重和积极评价 。
    4、如何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P98-99
    ①把小我融入时代,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
    ②立足岗位做奉献。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③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在踏实奋进中绽放人生光彩
    ④在奉献中走向伟大,成就精彩人生

    相关学案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要点提纲 学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要点提纲 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拨,补充笔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主要知识点提纲 学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主要知识点提纲 学案,共12页。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必背考点提纲 学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必背考点提纲 学案,共19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