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2025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5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5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0页。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氢细菌是利用氢气氧化释放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还原成有机物的一类细菌。下列关于该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具有核仁
    B. 属于初级消费者
    C. 能进行DNA复制
    D. 可发生染色体互换
    【答案】C
    【分析】氢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和除了核糖体以外的细胞器;其可以利用氢气氧化释放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还原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
    【详解】AD、氢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核仁,无染色体,不会发生染色体互换,AD错误;
    B、氢细菌可以利用氢气氧化释放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还原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故属于生产者,B错误;
    C、氢细菌能进行DNA复制,C正确。
    故选C。
    2. 在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科学家卡尔文做出了重要贡献。1945年,卡尔文等人在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再给予不同的光照时间,然后用甲醇(可杀死小球藻)分别处理并取样,最后根据标记化合物出现情况,确定生成物质的先后次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卡尔文的实验过程中,不产生氧气,也不消耗氧气
    B. 该实验过程应该在无氧环境中进行,以排除干扰
    C. 若要确定第一个生成的物质,光照时间应延长
    D. 含有14C的物质,主要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
    【答案】D
    【分析】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反应步骤: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②二氧化碳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生成有机物。此过程中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NADPH和ATP,NADPH和ATP能够将三碳化合物还原形成有机物。
    【详解】A、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过程也会消耗氧气,A错误;
    B、卡尔文探究的是暗反应的过程,氧气对该实验没有明显干扰,不需要设置无氧环境,B错误;
    C、若要确定第一个生成的物质,应不断缩短光照时间,直到产物不再发生改变,可确定该产物是第一个生成的物质,C错误;
    D、暗反应的场所在叶绿体基质,以14CO2为原料生成的含有14C的物质主要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D正确。
    故选D。
    3. 美花石斛(2n=28)的茎是名贵中药,在一天中细胞分裂存在日节律性。图1、图2是“某兴趣小组实验结果,分裂期的细胞数占观察细胞总数的比值作为细胞分裂指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⑤→④→①→②→③
    B. 由图2可知,在日节律上,9:00左右是美花石斛细胞分裂的离峰期
    C. 图1中的细胞④最适合进行染色体的形态观察和数目计数
    D. 选取新生茎尖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茎尖伸长区细胞分裂旺盛
    【答案】D
    【分析】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的基本流程: (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在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等碱性染料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 (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制成装片。
    【详解】A、据图,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⑤前期→④中期→①后期→②末期→③分裂间期,A正确;
    B、由图2可知,在日节律上,9:00左右细胞分裂指数最高,是美花石斛细胞分裂的高峰期,B正确;
    C、图1中的细胞④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中期,最适合进行染色体的形态观察和数目计数,C正确;
    D、选取新生茎尖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茎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伸长区细胞不分裂,D错误。
    故选D。
    4. 体内的抗原呈递细胞(APC细胞)能将其端粒转移到T细胞的端粒上,从而延缓T细胞的衰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衰老的T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均会发生改变
    B. 衰老的T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核的体积都会增大
    C. APC细胞的端粒缩短会导致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受损
    D. 该现象的发现为细胞衰老的端粒学说提供证据
    【答案】B
    【分析】细胞衰老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详解】A、衰老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改变,这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A正确;
    B、 衰老细胞的体积会变小,细胞核的体积会增大,B错误;
    C、 端粒缩短会导致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受损,这是细胞衰老端粒学说的内容之一,C正确;
    D、 体内的抗原呈递细胞(APC细胞)能将其端粒转移到T细胞的端粒上,从而延缓T细胞的衰老,这一现象为细胞衰老的端粒学说提供了证据,D正确。
    故选B。
    5. 下图表示DNA的半保留复制和甲基化过程。酶E作用后的DNA分子最可能发生的是( )
    A. DNA分子不能复制
    B. DNA分子不能转录
    C. DNA分子的碱基序列改变
    D. 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变化
    【答案】B
    【分析】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下,在DNA某些区域结合一个甲基基团。大量研究表明,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从而控制基因表达。这种DNA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
    【详解】甲基化不会改变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DNA分子可以复制,但是DNA分子的表达可能被抑制。因此,DNA分子最可能不能发生转录。综上所述,ACD项错误,B正确。
    故选B。
    6. 图示某木雀种群迁飞到不同岛屿后的进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经过①,种群甲和种群乙的基因频率发生相同变化
    B. 经过③,物种甲和物种乙产生生殖隔离
    C. 若自然选择不起作用,种群基因频率就不会改变
    D. 新物种的形成均需要经过①②③
    【答案】B
    【分析】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会因自然选择、遗传漂变等因素而发生改变。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但突变是不定向的。
    【详解】A、种群甲和种群乙所处环境可能不同,自然选择的方向可能不同,所以经过①,种群甲和种群乙的基因频率不一定发生相同变化,A错误;
    B、经过③,木雀亚种甲、木雀亚种乙分别进化为木雀物种甲、木雀物种乙,说明产生了生殖隔离,B正确;
    C、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很多,如自然选择、遗传漂变、迁入迁出、突变等,因此即使自然选择不起作用,种群基因频率也有可能因遗传漂变等因素而发生改变,C错误;
    D、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都要经过①②③这三个阶段,如通过染色体变异等方式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新物种,D错误。
    故选B。
    7. 糖尿病的病因主要有两种,1型糖尿病由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2型糖尿病可能与胰岛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有关。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亲和胎儿的巨大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是当今研究的热点。研究小组选择GDM孕妇(GDM组)和正常的健康孕妇(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的相关指标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靶器官对其敏感性低的一种状态,其指数越高,抵抗越明显。
    A. 空腹时血糖降低会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B. 对照组孕妇空腹血糖直接来源于体内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
    C. 据表中数据推测,GDM组孕妇的病因与2型糖尿病相似
    D. 只有2型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答案】C
    【分析】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进入肝脏和肌肉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同时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变为葡萄糖;升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降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道内蛋白酶水解,从而导致其失活。
    【详解】A、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A错误;
    B、对照组孕妇空腹血糖直接来源于体内肝糖原分解,肌糖原不能分解补充血糖,B错误;
    C、据表中数据推测,GDM组的孕妇空腹胰岛素的含量较高,但是血糖也很高,可以判断患者胰岛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因此GDM组的孕妇的病因与2型糖尿病相似,C正确;
    D、1型糖尿病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而2型糖尿病的病因主要在于胰岛素抵抗而非胰岛素缺乏,D错误。
    故选C。
    8. 自主神经系统(ANS)的功能是调节内脏活动,因此也称内脏神经系统。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自主神经从未停止过调节活动,但我们却察觉不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NS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B. 脊髓对膀胱的控制是由ANS支配的,副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
    C. 在支气管的收缩方面,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起到相反的作用
    D. 运动员完成滑雪比赛中各种技术动作的过程,ANS不参与调节
    【答案】C
    【分析】(1)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等;
    (2)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按功能分,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
    【详解】A、ANS(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属于脊神经和脑神经的一部分,A错误;
    B、脊髓对膀胱的控制是由ANS支配的,但副交感神经兴奋将导致膀胱缩小,B错误;
    C、在支气管的收缩方面,副交感神经兴奋使支气管收缩,而交感神经兴奋则使支气管舒张,故二者起到相反的作用,C正确;
    D、自主神经系统是指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比赛过程中交感神经的活动占优势,副交感神经的支配活动减弱,此过程中自主神经系统参与调节,D错误。
    故选C。
    9. 古诗词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许多诗句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原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D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根据其食性可分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等。叶绿素的合成和分解会受到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群落的季节性变化与多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水分等相关。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的。
    【详解】A、青蛙以害虫为食,害虫属于初级消费者,青蛙属于次级消费者,A正确;
    B、低温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或导致叶绿素分解,从而使枫叶呈现红色,B正确;
    C、“初闻征雁已无蝉”体现了群落随季节变化,这种季节性现象与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有关,C正确;
    D、植物向光性主要是因为背光侧生长素含量高于向光侧,从而使背光侧生长快,导致植物向光弯曲,D错误。
    故选D。
    10. 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重量比例称为根冠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向枝叶喷施适量赤霉素,可促进茎和叶的生长,使根冠比下降
    B. 在果实生长期施用乙烯利可促进果实发育,使果树根冠比降低
    C. 降低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可提高试管苗的根冠比
    D. 剪去枝条顶芽后的植物在继续生长过程中根冠比将下降
    【答案】B
    【分析】植物的根冠比就是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重量的比值,可以是鲜重比值,也可以是干重比值,它的大小反映了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相关性。
    【详解】A、向枝叶喷施适量赤霉素,可促进茎和叶的生长,使得地上部分增加,进而使根冠比下降,A正确;
    B、在果实生长期施用乙烯利可促进果实成熟,果实成熟时,地上部分的生长会受到抑制,使得果树根冠比升高,B错误;
    C、降低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的比例,有利于诱导根的分化,因此可升高试管苗的根冠比,C正确;
    D、剪去枝条顶芽后的植物在继续生长过程中,由于地上部分不断生长,所以根冠比将降低,D正确。
    故选B。
    11. 我国有着丰富的鹿科动物资源,其中体形最大、身高最高的驼鹿主要分布在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期,中国林科院科研团队利用无人机技术搭载热红外传感器开展了针对驼鹿种群的监测项目。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红外传感技术适合调查生活在隐蔽、复杂环境中的动物
    B. 驼鹿在保护区的生态位是不变的,是物种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C. 驼鹿的鹿角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D. 驼鹿的种群密度越大,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对其种群的作用越强
    【答案】A
    【分析】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详解】A、生活在隐蔽、复杂环境中的动物,特别是猛禽猛兽的密度调查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可以用红外触发相机对其进行调查,A正确;
    B、驼鹿在保护区的生态位一般情况下是相对稳定的,这是物种之间以及生物和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B错误;
    C、驼鹿的鹿角可以用来制作药材,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
    D、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D错误。
    故选A。
    12. 青梅果实中含有大量的齐墩果酸、丙酮酸等活性物质,常制作成具有保健功能的青梅饮品,其中青梅酒和青梅醋深受人们喜爱,其制作流程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A和生物C都能进行无氧呼吸并产生CO2
    B. 可以用胰蛋白酶和果胶酶进行酶解以破坏细胞壁
    C. 由反应①到反应②需要提高温度并改善通气状况
    D. 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测溶液B中是否含有乙醇
    【答案】C
    【分析】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8~30℃、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果醋制作菌种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细胞,适宜温度为30~35℃,需要持续通入氧气。
    【详解】A、生物A为酵母菌,生物C为醋酸菌,前者无氧呼吸能产生CO2,后者无氧呼吸不能产生CO2,A错误;
    B、根据酶的专一性,可以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进行酶解以破坏细胞壁,B错误;
    C、由酒精发酵转变为醋酸发酵,需要通入无菌空气、提高发酵温度,C正确;
    D、澄清的石灰水是用来检测CO2的,检测是否含有乙醇需要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D错误。
    故选C。
    13. 人凝血酶Ⅲ是一种分泌蛋白,可预防和治疗急慢性血栓。重组人凝血酶Ⅲ是世界上首个上市的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的重组蛋白药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从人细胞中提取RNA后通过逆转录获取目的基因
    B. 目的基因的上游需连接在乳腺细胞中特异表达基因的启动子
    C. 用显微注射技术将表达载体导入乳腺细胞来获得转基因动物
    D. 若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难以获得活性高的人凝血酶Ⅲ
    【答案】C
    【分析】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让哺乳动物批量生产药物。科学家将药用蛋白基因与乳腺中特异表达的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元件重组在一起,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中,由这个受精卵发育成的转基因动物在进入泌乳期后,可以通过分泌乳汁来生产所需要的药物,这称为乳腺生物反应器或乳房生物反应器。目前,科学家已经在牛、山羊等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中,获得了抗凝血酶、血清白蛋白、生长激素和α-抗胰蛋白酶等重要的医药产品。
    【详解】A、可从人细胞中提取RNA后利用逆转录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此时获得的目的基因没有启动子、终止子等,A正确;
    B、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需要使目的基因在乳腺细胞表达,目的基因的上游需连接在乳腺细胞中特异表达基因的启动子,B正确;
    C、动物受精卵全能性最高,用显微注射技术将表达载体导入受精卵来获得转基因动物,在乳腺细胞表达特定的基因是启动子的作用,并非将目的基因导入乳腺细胞,C错误;
    D、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不具有加工分泌蛋白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若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难以获得活性高的人凝血酶Ⅲ,D正确。
    故选C。
    14. 等渗性失水指机体中的水和各种无机盐成比例地丢失,使细胞外液含量降低,但不改变细胞外液渗透压,常发生于外科手术后。若机体等渗性失水状态过长,则细胞内液会迁移到内环境,引发细胞缺水。此时机体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 细胞外液含量减少,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B. 机体丢失大量Na+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减少
    C. 机体丢失大量HCO3-,调节能力减弱,易诱发酸中毒
    D. 机体丢失大量水分,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答案】C
    【分析】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其作用保钠排钾,即促进肾小管、集合管细胞对Na+的重吸收,对K+的分泌。
    【详解】A、等渗性失水未改变渗透压,不会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刺激,A错误;
    B、机体丢失大量Na+,醛固酮分泌量增加,会加强对Na+的重吸收,B错误;
    C、HCO3-可以中和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如乳酸),机体丢失大量HCO3-,调节能力减弱,容易诱发酸中毒,C正确;
    D、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合成的,D错误。
    故选C。
    15. 图甲表示生物种群A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关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图乙表示生物种群B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决定生物种群A的种群密度大小的直接因素除甲图中的因素外,还有迁入率和迁出率
    B. A种群在甲图所示时间内,数量增长模型为“J”形,图乙中bc时间段内B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 若环境改变的一段时间后,甲图中的①②发生重合,则对应着乙图中的c点
    D. 若用曲线表示生物种群B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得到与甲图相似的结果
    【答案】D
    【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会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会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
    【详解】A、种群密度受到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的直接影响,受到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的间接影响,A正确;
    B、图甲中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增长率为恒定值,故种群呈“J”型增长,密度会增大。根据乙图的增长速率变化,推测乙图中种群呈“S”型增长。图乙中bc时间段内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故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正确;
    C、若一段时间后,甲图中的①②发生重合,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表明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K值,对应着乙图中的c点,C正确;
    D、因为乙图中种群呈“S”型增长,所以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与甲图不同,D错误。
    故选D。
    16. 已知控制豌豆子叶的颜色、植株的高度、种子的形状的基因、分别位于豌豆的1、4、7号染色体上。现将显性纯合品系与隐性纯合品系作为亲本杂交得 F₁,F₁再测交,结果如下表。推测控制豌豆花色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 )
    A. 1号B. 4号C. 7号D. 无法确定
    【答案】A
    【分析】控制豌豆子叶的颜色、植株的高度、种子的形状的基因、分别位于豌豆的1、4、7号染色体上,说明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由表可知,第一组杂交实验中红花与黄子叶对应的基因连锁,白花与绿子叶对应的基因连锁,控制子叶的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说明控制花色的基因也位于1号染色体上,据第二、三组实验可知,花色基因与植株高度、种子性状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花色基因不在4号和7号染色体上,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心肌细胞不能增殖,ARC基因在心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抑制其凋亡,以维持正常数量。细胞中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前体RNA经过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非编码RNA,如miR-223(链状)、HRCR(环状)。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启动过程①时,_____酶需识别并与基因上的一段序列结合,使双链DNA解开。细胞中游离的_____与基因模板链上的碱基配对,开始mRNA的合成。过程②最终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当心肌缺血、缺氧时,基因miR-223过度表达,所产生的miR-223可与ARC基因转录出的mRNA的特定序列结合形成_____,使过程②因缺少模板而被抑制,使_____无法合成,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3)HRCR可以吸附miR-223等链状的miRNA,以达到清除它们的目的。链状的miRNA长度_____(填“越短”或“越长”),特异性越差,越容易与HRCR结合。
    (4)科研人员认为,HRCR有望成为减缓心力衰竭的新药物,据图分析其依据是_____。
    【答案】(1)①. RNA聚合 ②. 核糖核苷酸 ③. 相同
    (2)①. 核酸杂交分子1 ②. 凋亡抑制因子(ARC)
    (3)越短 (4)HRCR通过与miR-223互补配对结合,吸附并清除miR-223,使ARC基因的表达增加进而抑制心肌细胞的死亡
    【分析】题图分析:①过程是转录过程,以一条DNA链为模板,合成mRNA;②过程是翻译过程,以单链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其中mRNA可与miR-233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1,进而减少了凋亡抑制因子的的合成过程,促进细胞凋亡,而miR-233可与HRCR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2,进而使凋亡抑制因子合成正常,细胞凋亡过程被抑制。
    【详解】(1)过程①为转录,转录时RNA聚合酶需识别并与基因上的一段序列结合,断开氢键,使双链DNA解开。细胞中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与基因模板链上的碱基配对,在RNA聚合酶作用下开始mRNA的合成。过程②为翻译,三个核糖体翻译的模板是同一条mRNA,因此最终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相同。
    (2)当心肌缺血、缺氧时,基因miR-223过度表达,所产生miR-223可与ARC基因转录的mRNA的特定序列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1,使过程②因缺少模板而被抑制,使ARC无法合成,最终使得细胞凋亡发生,导致心力衰竭。
    (3)HRCR可以吸附miR-223等链状的miRNA,以达到清除它们的目的。链状的miRNA越短,特异性越差,越容易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HRCR结合,因而越容易被吸附,因而可以缓解心力衰竭。
    (4)结合图示可以看出,HRCR通过与miR-223互补配对,吸附并清除miR-223,进而解除了miR-223对基因ARC表达的抑制作用,即细胞中凋亡抑制因子正常表达,即使ARC基因的表达增加进而抑制心肌细胞的死亡,因此,HRCR有望成为减缓心力衰竭的新药物。
    18. 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M型K+通道开放剂是一类特异性增强细胞膜对K+通透性的化合物,常用于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为了验证其药效,科研人员选取小鼠为实验材料,提出了下面的实验思路。请你补充完善实验过程,并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注:血液中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细胞内的酸性蛋白酶)与MBP(髓鞘碱性蛋白,是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的主要蛋白质,维持髓鞘结构和功能的稳定)的含量可分别作为判断脑神经元和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受损程度的指标。
    (1)补全实验过程。
    A组为_____;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B组为分离右侧股动、静脉并进行结扎后缝合创口,建立缺氧缺血脑病模型;_____。A、B、C三组中属于实验组的是_____。
    (2)血液中MBP含量可以作为判断神经系统髓鞘损伤程度指标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由实验结果初步判断,M型K+通道开放剂的作用是_____,从而降低血液中NSE与MBP含量,缓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答案】(1)①. 分离右侧股动、静脉后不做处理,直接缝合创口 ②.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 ③. BC
    (2)MBP位于神经细胞内,若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受损,MBP可释放出来进入血液
    (3)部分缓解缺血、缺氧造成的脑神经元及中枢神经系统髓鞘损伤
    【分析】实验是要探究M型K+通道开放剂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作用,故实验变量是M型K+通道开放剂,因变量是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
    【详解】(1)本实验是要探究M型K+通道开放剂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作用,故实验变量是M型K+通道开放剂,且实验时,要先获得缺氧缺血脑病模型鼠。①A组为:分离右侧股动、静脉后不做处理,直接缝合创口(假手术处理);B组为:分离右侧股动、静脉并进行结扎后缝合创口,建立缺氧缺血脑病模型;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与C组(静脉注射M型K+通道开放剂1ml)形成对照实验。A、B、C三组中,A组为对照组,是为了排除手术创口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组和B组形成对照,说明缺氧缺血脑病可引起血液中NSE与MBP含量的变化,B组和C组形成对照,验证M型K+通道开放剂的作用,故属于实验组的是B、C组。
    (2)MBP(髓鞘碱性蛋白)位于细胞内,当脑损伤发生后,大量神经细胞受损,MBP可释放出来进入血液,因此其释放程度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受损程度。
    (3)与B组缺氧缺血脑病模型,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相比,C组静脉注射M型K+通道开放剂1mL后,NSE含量和MBP含量均下降,可判断,M型K+通道开放剂能部分缓解缺血、部分缓解缺血、缺氧造成的脑神经元及中枢神经系统髓鞘损伤。
    19. 荔枝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的特产果树,其生长过程对环境条件比较敏感,研究表明低温会影响荔枝叶片的光合作用。科研人员探究了喷施不同浓度“靓荔”(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低温胁迫下荔枝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CK、A、B、C4组实验,分别对应单棵荔枝树取“靓荔”0、2.5、5、7.5ml,兑水10kg进行叶面喷施。
    (1)为进一步研究低温胁迫下荔枝叶片中叶绿素是否被破坏,在提取了上述4组荔枝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后,可采用_____法对其进行分离,并比较相应色素带的宽度变化。
    (2)本实验中的净光合速率可用_____速率来表示。据表中数据可知:喷施C组浓度的“靓荔”对低温胁迫下的荔枝叶片光合作用起到_____(填“促进”、“抑制”或“既不促进,也不抑制”)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_____(填“气孔”或“非气孔”)因素导致的,判断依据是_____。
    (3)为达到施用效果最大化,在喷施“靓荔”时,除了要考虑施用浓度,还需要考虑_____(答出两点)等因素。
    (4)丙二醛(MDA)为膜脂过氧化产物,其含量越高,生物膜受损程度越大,而过氧化物酶(POD)具有清除MDA的作用。当植物受低温胁迫时,MDA含量会增多。科研人员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发现,C组POD活性较低,据此分析,与A、B组相比,C组净光合速率偏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
    【答案】(1)纸层析 (2)①. O2的释放(或CO2的吸收或有机物的积累)②. 促进 ③. 非气孔 ④. C组与AB两组相比,叶片气孔导度最大,但胞间CO2浓度最低
    (3)施用时间、施用部位以及施用时植物的生理状态和气候条件等
    (4)C组POD活性较低,无法显著降低MDA含量(或清除MDA的作用弱),MDA含量较高,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受损程度较大,使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减少,暗反应速率减慢
    【分析】净光合速率是指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总量后的净值。气孔导度反映气孔张开的程度,影响气体交换,进而影响光合作用。
    【详解】(1)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故绿叶中的色素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开。因此在提取了上述4组荔枝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后,可采用纸层析法对其进行分离。
    (2)净光合速率是指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总量后的净值,净光合速率可用O2的释放速率或CO2的吸收速率或有机物的积累速率来表示;由于C组比CK组净光合速率高,故喷施C组浓度的“靓荔”对低温胁迫下的荔枝叶片光合作用起促进作用;将A、B、C组分别与CK组进行对比可得出,B组净光合速率增长幅度最大,故B组效果最好;C组与AB两组相比,叶片气孔导度最大,但胞间CO2浓度最低,说明不是气孔因素影响了叶片CO2的供应进而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即如果是气孔因素引起的C组净光合速率下降,则在三组实验组中,C组的气孔导度应该最小,与实验数据不符)。
    (3)对于某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说,施用浓度、时间、部位以及施用时植物的生理状态和气候条件等都会影响施用效果。
    (4)由题目信息可知,与A、B组相比,C组的POD活性较低,根据题干信息可推出,无法依靠这种酶显著降低MDA含量。题干提及“当植物受到低温胁迫时,MDA含量增多”,根据“MDA为膜脂过氧化产物,其含量越高,生物膜受损程度越大”,可进一步得出是光反应场所即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受损程度大,使得产生的NADPH和ATP减少。
    20. 2008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清远市连州、阳山境内建立了连江龙牙峡省级保护区。该保护区以连江生态系统、连江水系特有鱼类、珍稀鱼类【卷口鱼、广东鲂、异鱲(liè)等】和水产种质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的成立对连江水系的珍稀鱼类及其生境的保护发挥了重要意义。结合相关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保护区的所有卷口鱼总和称为_____。卷口鱼和广东鲂在食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多样性。该保护区的建立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_____,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2)异鱲有两个已知的亚种,分别是指名亚种和海南亚种。异鱲的指名亚种主要分布在香港内地山区,而异鱲的海南亚种则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水系。判断这两个亚种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标准是_____。
    (3)研究人员通过调查研究确定了卷口鱼、广东鲂、异鱲等珍稀鱼类的生态位,他们的研究内容主要有_____(写出两点即可)。
    (4)为了更好地保护该鱼类,同学们展开了讨论:甲同学提出应该大量捕杀它的捕食者——另一种鱼类,乙同学则持反对意见,他认为捕食者的存在对于该鱼类种群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你支持_____(填“甲”或“乙”)同学的观点,理由是_____。
    【答案】(1)①. 种群 ②. 物种 ③. 就地保护
    (2)两者否存在生殖隔离
    (3)卷口鱼、广东鲂、异鱲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4)①. 乙 ②. 捕食者吃掉的多是被捕食者种群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
    【分析】(1)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比如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易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
    (2)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作生殖隔离。
    (3)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因此,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详解】(1)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叫作种群,该保护区的所有卷口鱼总和称为种群。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卷口鱼和广东鲂是不同种生物,它们在食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 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2)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作生殖隔离。因此判断两个亚种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标准是,两者是否存在生殖隔离。
    (3)研究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因此研究卷口鱼、广东鲂、异鱲的生态位,需要研究它们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4)支持乙同学的观点,理由是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种群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因此群落中捕食者的存在对于该鱼类种群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21.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是人体必需脂肪酸,猪肉是我国主要的肉类消费品,提高其PUFAs含量对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猪肉中PUFAs含量不足的问题,研究者从线虫中获得控制PUFAs合成所必需的酶对应的fat-1基因,培育转fat-1基因猪,操作过程如图,图中GFP基因能表达出绿色荧光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PCR技术扩增fat-1基因时,为了将目的基因与质粒定向连接,应在引物的_____(填“5′端”或“3′端”)分别添加上图中的限制酶_____的识别与切割序列。PCR产物经过电泳,结果符合预期,若想确认其碱基序列,还需要进行基因测序,原因是_____。
    (2)所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上启动子的作用是_____。
    (3)图中的连接产物需要导入大肠杆菌中,在导入前一般先用_____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处于一种_____的生理状态,进而在适宜的条件下将连接产物导入其中。
    (4)将基因表达载体转染猪成纤维细胞作为实验组,另设一组空白对照。48小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_____的现象,说明转染成功。然后以_____细胞为核供体构建克隆胚胎,最终获得转fat-1基因猪。
    【答案】(1)①. 5′端 ②. EcRⅠ、BamHⅠ ③. 电泳技术仅能检测DNA分子的大小,无法确定其碱基序列
    (2)RNA聚合酶的识别和结合部位,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3)①. Ca2+ ②. 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
    (4)①. 实验组有绿色荧光,空白对照组无绿色荧光 ②. 转染成功的猪成纤维(含fat-1基因的猪成纤维)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1)由于限制酶HindⅢ能识别fat-1基因中的核苷酸序列,而限制酶EcRⅠ和BamHⅠ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位于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所以利用PCR技术扩增fat-1基因时,应在两种引物的5′端分别加上限制酶EcRⅠ和BamHⅠ识别与切割的序列。由于电泳技术仅能检测DNA分子的大小,无法确定其碱基序列,所以PCR的产物还需要电泳进一步确定序列。
    (2)启动子的作用是①RNA聚合酶的识别和结合部位,②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3)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需用Ca2+处理使其处于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进而在适宜的条件下将连接产物导入其中。
    (4)将基因表达载体转染猪成纤维细胞,另设一组空白对照。48小时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转染基因表达载体的猪成纤维细胞有绿色荧光,而空白对照组无绿色荧光,说明转染成功。然后以转基因细胞为核供体构建克隆胚胎,最终获得转fat-1基因猪。
    组别
    空腹血糖(mml/L)
    空腹胰岛素(mU/mL)
    胰岛素抵抗指数
    GDM组
    7.65±0.87
    15.93±4.55
    1.95±0.25
    对照组
    4.20±0.60
    8.32±1.14
    1.33±0.21
    选项
    诗句
    生物学原理
    A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青蛙可作为次级消费者捕食害虫
    B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低温导致叶绿素的分解,枫叶呈现红色
    C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南水接天。”
    群落的季节性现象,与温度、水分等有关
    D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植物向光性主要与向光侧生长素含量较多有关
    亲本杂交
    F1测交结果
    红花黄子叶×白花绿子叶
    红花黄子叶103
    红花绿子叶0
    白花黄子叶0
    白花绿子叶101
    红花高茎×白花矮茎
    红花高茎51
    红花矮茎49
    白花高茎54
    白花矮茎50
    红花圆粒×白花皱粒
    红花圆粒48
    红花皱粒52
    白花圆粒54
    白花皱粒47
    组别
    处理
    NSE含量(pg/ml)
    MBP含量(ng/ml)
    A
    _____;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
    1.75
    0.48
    B
    分离右侧股动、静脉并进行结扎后缝合创口,建立缺氧缺血脑病模型;_____。
    8.62
    2.34
    C
    建立缺氧缺血脑病模型(方法同B组):静脉注射M型K+通道开放剂1ml
    4.81
    1.56
    组别
    净光合速率/μml·m-2·s-1
    气孔导度/mml-m-2·s-1
    胞间CO2浓度/μml·ml-1
    CK
    11.092
    0.082
    141.414
    A
    13.019
    0.086
    157.400
    B
    13.850
    0.087
    175.900
    C
    12.900
    0.091
    144.2600

    相关试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课程教研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生物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新课程教研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生物试卷+答案,共12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生物竞赛兴趣小组选拔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生物竞赛兴趣小组选拔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科竞赛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科竞赛生物试题,共11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