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河南省百师联盟高二上学期12月期中检测数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南省百师联盟高二上学期12月期中检测数学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双曲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直线,设甲乙,则甲是乙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由于,则,解得或,不一定是a=2,
a=2时,两直线一定平行,
故甲是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2. 直线与以点为圆心的圆相交于A,B两点,且,则圆C的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所以圆C的半径为,
则圆C的方程为.
故选:A.
3. 甲、乙、丙、丁四人去听同时举行的个讲座,每人可自由选择听其中一个讲座,则恰好只有甲、乙两人听同一个讲座的情况种数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先将甲、乙两人捆绑,与丙、丁两人形成三个元素,然后从个讲座中选取个讲座分配给这三个元素即可,
所以,恰好只有甲、乙两人听同一个讲座的情况种数为.
故选:D.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点关于平面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B. 若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则
C. 已知为空间中任意一点,、、、四点共面,且、、、中任意三点不共线,若,则
D. 若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为,则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答案】B
【解析】对于A选项,点关于平面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错;
对于B选项,若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所以,B对;
对于C选项,已知为空间中任意一点,、、、四点共面,且、、、中任意三点不共线,
则存在、,使得,
即,
所以,
所以,,
解得,C错;
对于D选项,若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为,则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D错.
故选:B.
5. 已知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则平面、的夹角的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因为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
则,
所以,平面、的夹角的大小为.
故选:C.
6. 已知抛物线,直线过抛物线的焦点且与抛物线交于两点,若弦的长为8,则直线的方程为( )
A. 或
B. 或
C. 或
D. 或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抛物线的焦点,根据题意可得直线的斜率存在,(显然当斜率不存在时,不符合题意)
设直线l的方程为,联立,
得,所以,
因为,解得,
则直线l的方程为或.
故选:B.
7. 如图,在两行三列的网格中放入标有数字、、、、、的六张卡片,每格只放一张卡片,则“只有最左边一列两个数字之和为”的不同的放法有( )
A. 种B. 种C. 种D. 种
【答案】C
【解析】在、、、、、六个数字中,,
若左边一列两个数字为和,根据题意,、不能放在一列,
此时,不同的填数字的方法种数为,
所以,若左边一列两个数字为和,符合条件的放法种数为种.
同理,若左边一列两个数字为和,符合条件的放法种数为种.
因此,满足条件的放法种数为种.
故选:C.
8. 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过点且一个法向量为的平面的方程为.已知平面的方程为,直线是平面与平面的交线,则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依题意得,平面的法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
设直线的方向向量,
,
令,
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
则,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
故选:B.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用、、、、这五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则( )
A. 可以组成个三位数
B. 在组成的三位数中,各位数字之和为的个数为
C. 在组成的三位数中,比大的个数为
D. 在组成的三位数中,百位上的数字最小的个数为
【答案】ABD
【解析】用、、、、这五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对于A选项,可以组成个三位数,A对;
对于B选项,因为,
所以,在组成的三位数中,各位数字之和为的个数为个,B对;
对于C选项,由题意可知,百位数字为或,
所以,在组成的三位数中,比大的个数为个,C错;
对于D选项,在组成的三位数中,百位上的数字最小,
即从五个数字中任意抽个数,最小的放在百位上,
所以,百位上的数字最小的个数为个,D对.
故选:ABD.
10. 双曲线:的焦点为,,过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左支相交于两点,过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相交于,两点,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 )
A.
B.
C. 平行四边形各边所在直线斜率均不为
D.
【答案】BC
【解析】由题意可得,,则,故A错误.
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和平行四边形的对称性可知:,
则,B正确.
设任一边所在直线为(斜率存在时),联立双曲线,
联立得,
则,即,C正确.
由,
设:;,,,
联立得,
∴,,
则
,
设,
则,
∴,
又单调递减,则,∴,
故,D错误.
故选:BC
11. 如图,在正方体中,为棱的中点,为正方形内一动点(含边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
B. 若平面,则动点的轨迹是一条线段
C. 存在点,使得平面
D. 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那么点的轨迹是以为圆心,半棱长为半径的圆弧
【答案】ABD
【解析】不妨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对于A选项,,
三棱锥体积,
点到平面的距离为,所以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故A选项正确;
对于B选项,取、中点,连接、、、,
由且,知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因为平面,平面,平面,
同理可得平面,
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
又平面,则平面,而Q在平面上,
且平面平面,则点的轨迹为线段,故B选项正确;
对于C选项,以点为坐标原点,
、、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设,
则,,
设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则,取,则.
若平面,则,即存在,使得,则,
解得,故不存在点使得平面,故C选项错误;
对于D选项,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则此角的正弦值是,
所以,所以,
因为点为正方形内一动点(含边界),
所以点是以为圆心,12为半径的圆弧(正方形内),即圆心角为的圆弧,故D正确.
故选:ABD.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 在平行六面体中,,,,点在上,且,用、、表示,则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如下图所示:
由题意可知,,可得,
所以,,
故答案为:.
13. 已知椭圆,且,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若点是线段的中点,则椭圆的半焦距__________.
【答案】
【解析】设,,因为在椭圆上,
所以. 两式相减得,
即.
因为点是线段的中点,所以,.
斜率,得,即,解得.
当时,椭圆方程为,可得,所以.
故答案为:.
14. 已知集合,若、、且、、互不相等,则使得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中至少有两个函数在上单调递增的有序数对的个数是__________.
【答案】
【解析】若和在0,+∞上单调递增,在0,+∞上单调递减,
则有个;
若和在0,+∞上单调递增,在0,+∞上单调递减,
则有个;
若和在0,+∞上单调递增,在0,+∞上单调递减,
则有个;
若、和在0,+∞上单调递增,则有个.
综上所述:共有个.
故答案为:.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5名工作人员在社区开展交通安全宣讲活动,活动结束后,5名工作人员与社区组织者小王站成一排拍照留念.
(1)要求小王与工作人员甲、乙都相邻,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2)若这5名工作人员中,甲、乙、丙的身高互不相等,拍照时甲、乙、丙三人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不一定相邻),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3)若工作人员甲不站在最左端,工作人员乙不站在最右端,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写出必要的数学式,结果用数字作答)
解:(1)由题意,5名工作人员与社区组织者小王站成一排拍照留念,
小王与工作人员甲、乙都相邻,
∴把小王与工作人员甲、乙捆绑在一起看作一个复合元素,有种方法(甲、小王、乙,乙、小王、甲),
然后总体与其余3名工作人员全排列,共有种方法,
∴小王与工作人员甲、乙都相邻,方法共有种;
(2)由题意,
甲、乙、丙的身高互不相等,拍照时甲、乙、丙三人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不一定相邻),
①在6个位置中任选3个,安排甲乙丙之外的3人,有种情况,
②将甲乙丙3人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安排在剩余的3个位置,有1种情况,
∴有种不同的站法;
(3)由题意,
工作人员甲不站在最左端,工作人员乙不站在最右端,
∴①甲站在最右端,其余5人全排列,有种站法,
②甲不站在最右端,甲有4种站法,乙有4种站法,
剩下4人全排列,有种站法,
∴共有 种不同的站法
16.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O0,0,0,,,.
(1)证明:,,不共面;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1)由题意得,,.
假设,,共面,则存在a,,使得,
即,即,
所以,此方程组无解,所以假设不成立,故,,不共面
(2)由题意得,,.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即
令,则,,故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则.
17. 如图,在四棱柱中,四边形是正方形,,点为的中点.
(1)用向量表示;
(2)求线段的长及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1)在四棱柱中,
.
(2)由四边形是正方形,,
得,
则
,即线段的长为;
而,
则
,
,
因此,
即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所以线段的长为,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18. 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平面为棱的中点.
(1)证明:平面;
(2)若,
(i)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ii)在棱上是否存在点,使得点到平面的距离是?若存在,求出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1)取的中点,连接,,如图所示:
为棱的中点,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又平面,平面,
平面;
(2),,,
,,
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
平面,
又,平面,,,由,
以点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则,,,,,,
(i)故,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
则,令,则,,,
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则,令,则,,故,
,,
由于二面角的平面角为锐角,故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ii)假设在线段上是存在点,使得点到平面的距离是,
设,,则,0,,0,,
由(2)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
点到平面的距离是,
,.
19. 设分别为椭圆C:x2a2+y2b2=1a>b>0的左、右焦点,是椭圆的短轴的一个端点,的面积为,椭圆的离心率为.
(1)求椭圆的方程.
(2)如图,是椭圆上不重合的三点,原点是的重心.
(i)当直线垂直于轴时,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ii)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
解:(1)令椭圆的半焦距为,由椭圆的离心率为,得,
,由的面积为,得,
因此,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2)(i)设,由直线垂直于轴,得,
由原点是的重心,得,即,,
又,解得,所以到直线的距离为.
(ii)由(i)知,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到直线的距离为;
当直线斜率存在时,设直线方程为,,
由得,且,
即,
,
由原点是的重心,得,
解得,点,
于是,整理得,
因此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
所以当与轴垂直时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大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南省百师联盟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质量检测数学试卷,文件包含数学-高二11月质量检测北师大pdf、数学答案-高二11月质量检测北师大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