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 功和机械能(4考点+11考向)(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 功和机械能(4考点+11考向)(讲义)(原卷版).docx
    • 讲义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 功和机械能(4考点+11考向)(讲义)(解析版).docx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  功和机械能(4考点+11考向)(讲义)(原卷版)第1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  功和机械能(4考点+11考向)(讲义)(原卷版)第2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  功和机械能(4考点+11考向)(讲义)(原卷版)第3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  功和机械能(4考点+11考向)(讲义)(解析版)第1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  功和机械能(4考点+11考向)(讲义)(解析版)第2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  功和机械能(4考点+11考向)(讲义)(解析版)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 功和机械能(4考点+11考向)(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 功和机械能(4考点+11考向)(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功和机械能4考点+11考向讲义原卷版docx、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2功和机械能4考点+11考向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目录
    考情分析TOC \ "1-3" \h \u \l "_Tc9356" PAGEREF _Tc9356 \h 2
    知识建构 \l "_Tc29643" PAGEREF _Tc29643 \h 2
    \l "_Tc10235" 考点一 功3
    夯基·必备基础知识梳理 \l "_Tc27985" PAGEREF _Tc27985 \h 3
    提升·必考题型归纳 \l "_Tc24719" PAGEREF _Tc24719 \h 4
    \l "_Tc16966" 考向01 功与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PAGEREF _Tc16966 \h 4
    \l "_Tc6973" 考向02 功的计算 PAGEREF _Tc6973 \h 5
    \l "_Tc17589" 考点二 功率 PAGEREF _Tc17589 \h 7
    夯基·必备基础知识梳理 \l "_Tc24359" PAGEREF _Tc24359 \h 7
    提升·必考题型归纳 \l "_Tc28528" PAGEREF _Tc28528 \h 8
    \l "_Tc4073" 考向01 功率 PAGEREF _Tc4073 \h 8
    \l "_Tc12497" 考向02 功率的计算 PAGEREF _Tc12497 \h 9
    \l "_Tc23521" 考向03 功率的测量 PAGEREF _Tc23521 \h 12
    \l "_Tc6093" 考点三 动能和势能 PAGEREF _Tc6093 \h 14
    夯基·必备基础知识梳理 \l "_Tc14695" PAGEREF _Tc14695 \h 14
    提升·必考题型归纳 \l "_Tc28271" PAGEREF _Tc28271 \h 16
    \l "_Tc29697" 考向01 功和能的关系 PAGEREF _Tc29697 \h 16
    \l "_Tc24249" 考向02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 PAGEREF _Tc24249 \h 17
    \l "_Tc12282" 考向03 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PAGEREF _Tc12282 \h 19
    \l "_Tc15598" 考向04 探究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PAGEREF _Tc15598 \h 21
    \l "_Tc13597" 考点四 机械能及其转化 PAGEREF _Tc13597 \h 24
    夯基·必备基础知识梳理 \l "_Tc19418" PAGEREF _Tc19418 \h 24
    提升·必考题型归纳 \l "_Tc13429" PAGEREF _Tc13429 \h 25
    \l "_Tc13350" 考向01 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 PAGEREF _Tc13350 \h 25
    \l "_Tc2235" 考向02 机械能转化与守恒 PAGEREF _Tc2235 \h 27
    一、课标考点分析
    二、考情分析
    《功和机械能》是力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必考内容。本单元考题在中考试卷中所占分值一般在2-6分之间。对本单元的考查,从出现概率看,主要有: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功与功率的简单计算、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机械能及其转化等。
    考点一 功
    一、功的概念
    对“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理解
    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移动方向并非一定要与力的方向完全一致,移动的方向和力的方向有夹角(夹角不等于90°)时力也对物体做功。如图中,拉力F对物体做功。
    二、功的计算
    1.功
    2.对公式W=Fs的理解
    3.应用公式W=Fs计算功时的注意事项
    4.功的公式的变形公式及其应用
    5.对做功的两种表述
    (1)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一致,称为力对物体做功。
    (2)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可以称为克服某个力做功。如克服重力做功:向上抛出某个物体时,重力方向向下,物体运动方向向上,对于该物体,我们一般说物体克服重力做功。
    考向01 功与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1)判断了是否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否同时存在;
    (2)看是否符合三种不做功的情况,即有距离无力、有力无距离、有力有距离但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垂直。
    【例1】下列四幅图中,力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推车未推动 B. 提着滑板水平前行
    C. 搬石未搬起 D. 用绳子提升物体
    【答案】D。
    【解析】A.推车未推动,有力但是没有距离,劳而无功,故A不符合题意;
    B.提着滑板水平前行,力与物体运动距离垂直,垂直无功,故B不符合题意;
    C.搬石未搬起,有力但是没有距离,劳而无功,故C不符合题意;
    D.用绳子提升物体,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故这个力做了功,故D符合题意。故选D。
    【变式1-1】如图所示,举重比赛时,运动员第一阶段把杠铃很快举过头顶,第二阶段使杠铃在空中静止3s。下列关于运动员对杠铃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他在第一阶段内没做功B.他在第二阶段内没做功
    C.他在两个阶段内都没做功D.他在两个阶段内都做了功
    【答案】B。
    【解析】运动员第一阶段把杠铃很快举过头顶,运动员对杠铃有向上的力,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满足做功的要素,所以他在第一阶段内做了功,第二阶段使杠铃在空中静止,运动员对杠铃有向上的支持力,但没有移动距离,不满足做功的要素,所以他在第二阶段没做功。
    故选B。
    【变式1-2】关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功;
    B. 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有力对它做了功;
    C. 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又移动了距离,则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D.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答案】C。
    【解析】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没有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此时也没有力做功,故错误;
    B、手提水桶,沿水平方向前进20m,手的作用力向上,水桶沿水平方向运动,但手没有对水桶做功.故该选项错误;
    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符合做功的必要条件.此选项正确;
    D、手提水桶,沿水平方向前进20m,虽然有力,同时也有距离,但不是沿力的方向的距离,所以此时手对水桶仍没有做功,故该选项错误。故选C。
    考向02 功的计算
    【例2】小明同学用15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为100N的超市购物车。购物车自静止开始在10s内沿水平方向前进了10m。在整个过程中推力做功为___________J,重力做功为___________J。
    【答案】①150;②0。
    【解析】[1]推力的方向水平向前,推车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为10m,由可知,在整个过程中推力做功
    [2]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力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但推车未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距离,故重力没做功,其大小为0。
    【变式2-1】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推力推重为2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若5s内推力对物体做了80J的功,则在这一过程中,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了________m。
    【答案】8。
    【解析】由W=Fs得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
    【变式2-2】用大小不同的力F甲、F乙且F甲>F乙,分别拉同一个物体,两个力所做的功W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关系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B.因为,且,所以当移动距离均为s时,两个力做的功,故A正确,B错误;
    CD.因为,所以在拉力一定时,拉力所做的功与距离成正比,故CD错误。故选A。
    【变式2-3】如图甲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沿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0~6s内拉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丙,则在2~4s内,拉力所做的功为( )。
    A.10JB.30JC.50JD.80J
    【答案】B。
    【解析】由图乙可知,在2~4s内,拉力为F=3N
    由图丙可知,在2~4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有v=5.0m/s
    此时摩檫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有f=F=3N
    根据可得,物体运动的距离为
    由做功的计算公式可得,物体克服摩檫力所做的功为;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二 功率
    一、功率
    1.功率的概念
    做功“多少”与“快慢”的意义不同,做功多的不一定做功快,做功少的不一定做功慢。只有做功时间相同时,做功多的做功才快,即功率才大。所以,描述功率时不能说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也要注意时间的多少,一般描述为单位时间内(或相同时间内),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2.功和功率的比较
    二、功率的测量
    1.功率的测量
    【实验原理】由可知,要测量功率,必须测物体(或机械)所做的功W和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t。如果我们要测自己上楼的功率,需测出自己的重力G(或质量m)、楼层的高度h和上楼所用时间t。
    【实验器材】体重计(或磅秤),皮尺(或米尺),计时器(停表、手表等)。
    【实验步骤】(1)体重计(或磅秤)测出自己的质量(m),求出自己的重力G。
    (2)用皮尺(或米尺)测出所登楼层的高度h(或测出一个台阶的高度h0,然后数出楼梯的台阶数n,则所登楼层高度为h=nh0)。
    (3)用停表(或手表)测出自己上楼所用时间t。
    功率的计算式为:或。
    2.实验注意事项
    (1)测量人上楼的功率时,登楼梯是克服人自身重力做功。
    (2)测量过程中,应测量楼层的高度,而不测量楼梯的长度。
    (3)做功的时间越短,测量误差越大,因此在测量时要适当增加做功所用时间,以减小测量误差。
    考向01 功率
    【例1】甲、乙两人爬楼比赛,同时从一楼出发跑上五楼,结果甲先到而获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功多, 甲的功率大;
    B.乙做功多,乙的功率大;
    C.若两人的体重相同,则甲做的功多,甲的功率大;
    D.若两人做的功相同,则甲用时少,甲的功率大
    【答案】D。
    【解析】AB.甲和乙爬楼,均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由于甲乙自身的重力未知,则无法比较甲和乙做功的大小和做功的快慢,故AB错误;
    CD.若两人的体重相同,爬楼的高度相同,由公式W=Gh可知,甲乙两人做功相同,甲先到说明做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短,由功率公式 可得,甲的功率比乙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变式1-1】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时,相继经过B、C两点,如图所示,已知AB=BC,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功率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W1= W 2,P1>P2 B.W1= W 2,P1=P2 C.W 1=W2,P1<P2 D.W1≠W 2,P1≠P2
    【答案】C。
    【解析】物体在AB和BC段,距离相同,重力相同,根据W=Gh,重力做功相同,所以W1=W2
    物体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物体质量不变,动能增大,所以v1<v2
    因为AB=BC,所以t1>t2
    又因为W1=W2
    根据P=,所以P1<P2;答案C。
    【变式1-2】甲、乙两个集装箱质量相同。先用起重机将甲集装箱以1m/s的速度提升10m,再将乙集装箱以2m/s的速度提升10m,那么起重机( )。
    A.第一次做功多,功率大 B.第二次做功多,功率大
    C.两次做功一样多,功率一样大 D.两次做功一样多,第二次功率大
    【答案】D。
    【解析】由于起重机匀速提升集装箱,故起重机对集装箱的拉力等于重力;甲、乙两集装箱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提升高度相同,由W=Fs可知起重机两次做的功相同。起重机提升乙集装箱的速度大于提升甲的速度,根据P==Fv=mgv知,第二次功率大。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变式1-3】甲、乙两台机器,甲的功率比乙的大,则( )。
    A.甲做的功比乙做的功多 B.甲做功比乙做功快;
    C.甲做功所用的时间比乙的少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B。
    【解析】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功率大,做功就快;功率小,做功就慢,选项B是正确的。
    根据W=Pt,只知道功率的大小而时间的大小不确定,无法确定做功的多少。同样根据t=W/P,只知道功率的大小而功的大小不确定,也无法确定做功所用时间的长短,因此,选项A、C、D是错误的。
    考向02 功率的计算
    【例2】某九年级同学家住5楼,一天,他提着装有10个鸡蛋的塑料袋从1楼走到家里过程中,下列估算不合理的是( )。
    A.他提鸡蛋的力做的功约为60JB.他提鸡蛋的力做功的功率约为10W
    C.他爬楼做的功约为6×103JD.他爬楼做功的功率约为1×102 W
    【答案】B。
    【解析】A.两只鸡蛋的重力大约为1N,提着10个鸡蛋的力大约为5N;住宅楼每层楼高大约3米,家住5楼,此同学实际爬楼高度h=43m=12m
    故提鸡蛋的力大约做的功为,故A合理,不符合题意;
    B.从1楼到5楼的时间大约t=1min=60s
    则他提鸡蛋的力做功的功率,故B不合理,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他爬楼做的总功W总=W1+W=6000J+60J=6060J,故C合理,不合题意;
    D.爬楼做功的功率;
    故D合理,不合题意。故选B。
    【变式2-1】如图所示,AC>BC,在相同时间内把同一物体分别沿斜面AC、BC匀速推上顶端,推力分别为F1、F2,功率分别为P1、P2,推力做功为W1、W2,在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F1______F2,P1______P2,W1______W2(均选填“>”“W2;
    (3)实验中通过木块被钢球推动的距离来比较动能的大小;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球和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本实验将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故答案为:(1)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物体动能越大;(2)等于;大于;(3)不能。
    【变式3-1】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让同一个钢球从斜面上的不同高度由静止自由滚下,是为了探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 ______ 的关系。
    (2)本实验是通过比较木块被撞击后 ______ 来比较钢球动能大小。
    (3)小明猜想,如果水平面是光滑的,木块被撞击后将会 ______ 。
    【答案】速度;移动的距离;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1)让同一钢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的目的是:使钢球到达斜面底部时的速度不同,为了探究钢球动能大小与其速度关系;
    (2)钢球因为有动能撞击木块盒,动能越大,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就越远,所以判断钢球动能大小的依据是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
    (3)如果水平面是光滑的,木块运动时不受摩擦力作用,木块受到钢球撞击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速度;(2)移动的距离;(3)做匀速直线运动。
    【变式3-2】物理兴趣小组决定对超载超速问题进行一次模拟探究,经讨论后认为,可以用小球作为理想模型,代替汽车作为研究对象。如图,将小球从高度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完成甲、乙、丙三次实验,其中,。
    (1)把小球放在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是为了控制到达平面的___________相同;
    (2)实验中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用表示,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_____;
    (3)研究超载带来的危害时,选择甲、乙、丙三次实验中的___________进行比较;
    (4)为比较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兴趣小组利用上述器材进行定量研究。得到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上表数据分析,货车超载20%与超速20%两者相比,潜在危害更大的是___________。
    【答案】速度;转换法;甲丙;超速。
    【解析】(1)[1]为了控制小球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把小球放在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
    (2)[2]实验中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用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表示,用到转换法。
    (3)[3]研究超载带来的危害时,要控制速度相同、质量不同,所以选择甲、乙、丙三次实验中的甲和丙进行比较。
    (4)[4]小球由斜面滑下的高度越高,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越大,由表格中对应的实验数据可知,速度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当超速20%发生交通事故时,由此造成的危害更严重。
    考向04 探究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在探究实验中,需要探究影响重力势能的三个因素,应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1)当研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关系时,需要保持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相同,改变物体质量;
    (2)研究物体重力势能与下落高度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物体质量和运动路径相同,改变下落高度;
    (3)当研究物体重力势能与运动路径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物体质量和下落高度相同,改变运动路径。据此分析解答。
    【例4】沈仔细同学在研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所在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有关。
    他为了验证猜想,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花泥(易产生塑性形变)若干块,刻度尺一把, 体积相同、质量为m的小球3个和质量为2m的小球一个。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为验证猜想,他首先让质量分别为m、2m的小球A、B从距花泥表面高H处由静止下落,测得A、B小球陷入花泥的深度为h1和h2,如图甲所示;然后让质量为m的小球C从距花泥表面高3H处由静止下落,质量为m的小球D从距花泥表面高3H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测得C、D小球陷入花泥的深度均为h3,且h1

    相关试卷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7 电功率(4考点+12考向)(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7 电功率(4考点+12考向)(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7电功率4考点+12考向讲义原卷版docx、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7电功率4考点+12考向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4 机械效率(2考点+6考向)(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4 机械效率(2考点+6考向)(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4机械效率2考点+6考向讲义原卷版docx、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4机械效率2考点+6考向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3 简单机械(2考点+8考向)(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3 简单机械(2考点+8考向)(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3简单机械2考点+8考向讲义原卷版docx、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3简单机械2考点+8考向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