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学习任务二:深入探究,赏鉴诗词》单元教学设计(3课时)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学习任务二:深入探究,赏鉴诗词》单元教学设计(3课时)第1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学习任务二:深入探究,赏鉴诗词》单元教学设计(3课时)第2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学习任务二:深入探究,赏鉴诗词》单元教学设计(3课时)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第七单元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第七单元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红楼梦》中有各种形式的诗文文体,如诗词曲、歌谣、谚、赞、诔、偈语、辞赋、联额、书启、灯谜、酒令、骈文、拟古文等等,应有尽有。这些个性化的诗文是作者塑造典型形象的重要手段,与刻画小说人物的描述性文字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已经深深地融入每个人物的形象之中,以致于割舍某些诗词,就会有损于某个形象的表现完整。因此对这方面的探讨有助于加深对全书的理解和评价。
    课时安排:共3课时。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品读《红楼梦》中的楹联联句、诗词、酒令、灯谜、曲赋等,有利于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而能更加深入地理解《红楼梦》整本书。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红楼梦》中楹联、联句、酒令、灯谜的意蕴。
    2.体会《红楼梦》中楹联、联句、酒令、灯谜在作品中的妙用。
    教学重难点
    赏析《红楼梦》中楹联、联句、酒令、灯谜,进一步理解原著。
    教学过程
    1.导入。
    楹联、联句、酒令、灯谜是《红楼梦》中绚烂的瑰宝,展现着人物的才华,体现了作品的深刻。读懂相关内容,能更加准确地了解曹雪芹的良苦用心,更加真切地理解作品耐人寻味的深意。
    2.学习活动一:体味《红楼梦》中楹联、联句的意蕴。
    (1)本节课重点赏析楹联、联句,请学生找出《红楼梦》中意蕴深厚的楹联、联句,并加以赏析,然后在课上进行交流。
    《红楼梦》里的楹联、联句,大体可分为四类:全书的一百二十回回目,虽然有雅有俗,但都对仗工整;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所见的对联,有长有短,字数不同:“广大观园”建成,贾政带领众人入园验收时,宝玉为各处的轩馆景观试题的对联和匾额;贾府过年祭宗祠时,薛宝琴眼中看到的字数很多的长联。这几类对联的风格、体式都不相同,各有其特点与涵义。学生在赏析中,可以体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示例: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此句中,“真”“假”相对,“有”“无”并存,讲的是道家阴阳相生、万物皆有对立的辩证思想。单从语言上看,此句对仗工整。再看内容,它出现在第一回甄士隐与二位仙师对话之时,颇耐人寻味。甄士隐与贾雨村亦是真假两者相对。甄士隐经历了半世坎坷——骨肉分离,家宅尽数毁于无妄之灾,而终于醒悟出世。若说他“悲”,如此的坎坷经历,当真是基业尽数全无,但最终参透人生之道,也可说是有所得。贾雨村未入仕途前颇有文人风骨,最终却在官场之中攀附权贵,蝇营狗苟,成了实在的贪官污吏。于他来说,判案是真假不分,做官是善恶不辨,真假不仅见于处事中,也见于为人之中。此句在开篇处,亦是全书的一处伏笔,暗示了书中多个人物的悲剧以及贾府的衰亡。眼前是烈火烹油、繁花着锦之极盛,背后未必不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之大哀。那些真实的东西,到头来,都只是虚幻,是假的。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智通寺门联,语浅而意深)
    这一联出现在第二回,贾雨村游扬州城时,在智通寺看见了这副对联,甚是欣赏。彼时贾雨村已因狡猾贪酷被革职,但未及深陷其中无法回头的境地据后文所述,他偶遇了冷子兴,寻得一个飞黄腾达的机缘。这副对联写在此处便是劝告贾雨村行事不要做绝:“身后有余”时要适可而止,不可太贪;若至“眼前无路”时,醒悟已晚。同时这也是对贾府的一点提醒——兴盛之时莫要挥霍殆尽,不留后路,否则便会埋下祸根,难以回头。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宁府上房门联,展示修身处世之法,体现处世哲学)
    宝玉在宁府游赏,因午困而须小憩,遂为秦氏引至上房。一进门,见正面高悬一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思是把世间的事弄懂了处处都有学问,把人情世故摸透了处处都是文章。这一对联表达的是儒家的传统观念——儒家思想中的人世的一面,也是封建道德的标准之一。很明显,这两句话是劝人读书治学走仕途经济之路的,曹雪芹早就窥透了世故人情,懂得如何更好地为人处事,因而才下此警语。
    (2)教师小结。
    《红楼梦》中的楹联、联句独具特色,希望同学们静心细读,从而感悟博大精 深的中国文化的艺术魅力。
    (3)如有时间,课上还可讨论以下对联的妙用,并在课后请学生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200字左右),然后放到班级“语文学习平台”上。
    ①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沁芳亭联,不着一个“水”字而写水)
    ②玉在柜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贾雨村的抱负)
    设计意图
    引领学生理解《红楼梦》中楹联、联句的意蕴,体味作品的深意。
    3.学习活动二:体味《红楼梦》中酒令、灯谜的意蕴。
    请学生找出《红楼梦》中喜欢的酒令、灯谜,体会其深厚意蕴,然后课上在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
    示例:
    (1)花名签酒令:牡丹——艳冠群芳(宝钗抓的签),酒令:任是无情也动人。
    杏花——瑶池仙品(探春抓的签),酒令:日边倚云栽。
    梅花——霜晓寒姿(李氏抓的签),酒令:自饮一杯,下家掷。
    (2)“是个庄稼人罢”“大火烧了毛毛虫”“一个萝卜一头蒜”“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刘姥姥所行酒令)
    (3)贾元春灯谜: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爆竹)
    (4)贾政灯谜: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砚台)
    小结:
    《红楼梦》中通过对赋诗、填词、题额、拟对、制谜、行令等情节的描绘,多方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贵族子弟的精神文化生活。曹雪芹广见洽闻,以其亲身经历为素材,精心构思、锻炼章句,以体现“大观园”儿女们日常生活中的情趣。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因此而更加喜爱才华横溢的书中人物。
    设计意图
    引领学生理解《红楼梦》中酒令、灯谜的意蕴,体味作品深意。
    4.作业。
    (1)交流:在原著中找几处楹联、联句、酒令、灯谜,说说其妙处,放到班级“语文学习平台”上。
    (2)请你写几句诗评价熟悉的某个或某些《红楼梦》人物。要求:古体诗和现代诗都可以,鼓励有新意。例如:如果文科生,可以用文科概念来评价;如果是理科生,可以用理科概念来评价。然后放到班级“语文学习平台”上,和大家分享。
    作业示例:
    (1)黛玉和宝玉就像双螺旋,虽然彼此缠绕,却永远不能依靠。
    (2)玉陨香消,风飘絮,何人悼汝;泪尽魂归,花照水,谁者葬侬。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红楼梦》中诗词的意思。
    2.体会《红楼梦》中诗词的妙用。
    教学重难点
    赏析《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海棠诗、菊花诗、螃蟹咏、咏絮词等,进一步理解原著。
    教学过程
    1.导入。
    《红楼梦》中的诗词独具特色,令人回味无穷。要描写一群很聪明且富有才情的儿女们赋诗填词已非易事,还要把各人之所作写得诗如其人,符合其个性、修养、特点,那必然是加倍困难。而曹雪芹笔下才情四射的女子们,竟能提笔成诗,令人感喟。
    本节课选取《红楼梦》中著名的诗篇——海棠诗、菊花诗、螃蟹咏、咏絮词等来进行赏析。赏析时特别要注意诗词产生的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诗词。
    2.学习活动一:赏析《海棠诗》。
    (1)学生细读作品,了解海棠诗社的创建过程。
    提示:
    创建海棠诗社的过程主要集中在第三十七回。
    (2)引领学生从诗句中理解林黛玉、薛宝钗不同的性格特点。
    海棠诗社诸芳所咏中,黛玉之作风流别致,宝钗之作含蓄浑厚,都各显个性。作者在拟写小说中各人所写的诗词时,心中早已存有每人的声调、口气,“潇湘之稿”绝不同于“蘅芜之体”。
    赏析《海棠诗》示例:
    《咏白海棠》(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黛玉):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
    倚西风夜已昏。
    以诗歌赋予人物特点时,作者需考虑到其为人行事以及与身世经历之间的联系。宝钗的“淡极始知花更艳”,不但是咏白海棠的佳句,而且完全符合她为人寡语罕言、安分顺时、素朴淡雅、洁净无华等特点,也因而博得贾府上下的夸赞。
    设计意图
    引领学生品读诗句,并从中去理解黛玉和宝钗不同的性格特点。
    3.学习活动二:赏析菊花诗、螃蟹咏、咏絮词。
    (1)指导学生赏析黛玉的菊花诗。
    在黛玉的系列菊花诗中,《咏菊》《问菊》《菊梦》包揽第一、第二、第三名,可引领学生探究其原因。
    提示:
    被评为压卷之作的《咏菊》诗说:“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这样幽怨寂寞的心声,非出自黛玉笔下不可。
    (2)赏析宝钗的《螃蟹咏》,引领学生理解本诗的深意,探究宝钗沉稳老到的性格特点。
    提示:
    曹雪芹在作品中安排林黛玉在菊花诗诸咏中夺魁,而让薛宝钗所讽和的《螃蟹咏》被众人推为“绝唱”。《螃蟹咏》咏的是螃蟹,体现的正是宝钗的气质、性格、生活态度等,这是作者的精心安排。
    (3)赏析《咏絮词》,引领学生从诗句中理解林黛玉和薛宝钗不同的内心世界。
    4.小结。
    《红楼梦》中的诗词有很多种,单以诗论,就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歌行、骚体,有咏怀诗、咏物诗、怀古诗、即事诗、即景诗、谜语诗、打油诗,有限题的、限韵的、限诗体的、同题分咏的、分题合咏的。词有各种词牌的。希望同学们静心品读。
    5.作业。
    选择《红楼梦》中你喜欢的诗词写一段赏析文字,发在班级“语文学习平台”上,和大家分享。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红楼梦》中曲赋的意思,体会《红楼梦》中曲赋的妙用。
    教学重难点
    赏析《红楼梦》中的曲赋,进一步理解原著。
    教学过程
    1.导入。
    《红楼梦》中的曲赋意味深长又别具特色,不仅能让读者感受到人物的才华,还能感受到曹雪芹的用心。在课堂上我们将重点赏析《枉凝眉》,希望同学们课后接着交流品读其他曲子的心得。
    2.学习活动一:赏析《红楼梦》第五回中的十二支曲子。
    (1)引领学生再读第五回,细读判词,并对照判词理解《红楼梦》第五回中的十二支曲子,然后在课上进行交流,理解人物命运。
    (2)学生课上赏析这十二支曲子:《终身误》《枉凝眉》《恨无常》《分骨肉》《乐中悲》《世难容》《喜冤家》《虚花悟》《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
    这些曲子与判词对应,是写十二钗命运的,可引领学生对照着赏析。
    (3)选择《枉凝眉》在课上赏析,下课后在班级“语文学习平台”上,发布自己所选择的曲子的赏析。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赏析示例:
    宝玉和黛玉,一个是翩翩少年,一个是绝色佳人;一个聪明绝顶,一个博学多才;一个无意于功名利禄,一个从不说“仕途经济”的混账话;她整天为他哭泣叹息,他整天为她牵肠挂肚;她心里只有他,他心里只有她——这不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吗?然而在“荣国府”那样的牢笼里,他们的爱情始终被压抑着。封建道德观念在贵族之家就是天条,束缚了人的一切天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贾家的败落,最终割断了他们的缘分。黛玉这个多情善感的女子,如花苒细草在“风刀霜剑”凌逼之下枯槁了。她和宝玉的恋爱始终伴随着痛苦和烦怨,最终还是一场虚幻,“命运”把他们大大地捉弄了一场。这出和着血泪的恋爱悲剧,不仅使作者为之“泪尽”,两百年后的今天仍是人们谈论不尽的话题。
    设计意图
    对应判词,品读 《红楼梦》第五回中的十二支曲子,可把握人物命运,深入理解人物命运的发展与结局,进而体悟到曹雪芹的良苦用心。
    3.学习活动二:赏析贾宝玉的《红豆曲》。
    《红豆曲》是贾宝玉的代表作,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上赏析这个曲子,从而理解贾宝玉的性情,体会曹雪芹对宝玉寄寓的深情。
    《红豆曲》: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教师指导:
    宝玉表面上是在唱《红豆曲》,实际上是在唱他的心上人林黛玉。试把《红豆曲》中的字句同黛玉的《葬花词》《题帕诗》等对照起来读,把《红豆曲》的内容同黛玉平日的行止对照起来看,就可知道字字句句是在唱黛玉。即便在外面饮酒作乐时,他也忘不掉心上人。
    设计意图
    体味宝玉对黛玉的深情。
    4.学习活动三:赏析《警幻仙姑赋》。
    《警幻仙姑赋》是被脂评认为近乎一般小说惯用的套头的闲文,就此赋本身
    内容而论,确实如此,看不出多大意义。但其遣词造句多取意于曹植的《洛神赋》,或可一探作者拟此赋的意图。曹植欲求娶甄氏而不得,过洛水而思甄后,梦伊来会,感而作赋。小说写警幻仙姑不也是写宝玉与秦氏暧昧关系的托言吗?总之,此赋原有暗示的性质,非只是效颦古人而滥用俗套。
    设计意图
    体悟曹雪芹的写作意图。
    5.作业。
    交流:请你选择《红楼梦》中的某一个人物,为他(她)画一张画。要求:选择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场景或动作,并配上一副对联或者一首诗词,然后提交到班级“语文学习平台”和大家分享。鼓励几人合作完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