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语文同步课件+教案
小学语文腊八粥获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腊八粥获奖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会读、写“腊、粥”等13个字,会写“腊八粥、感觉”等18个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圈画、批注、合作、交流等方法找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感受腊八粥的诱惑,学习通过人物活动衬托食物美味把“等粥”写详细的表达方法,领悟详写的好处。
3.借助朗读、合作读、速读等方式品味描写妈妈的句子,感受八儿家的温情,学习食物融入人物情感的表达方法。
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种自己喜爱的食物,写出其特点及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描写腊八粥和八儿的句子,感受腊八粥的美味,体会详写“等粥”的好处,学习详写“等粥”的方法。
2.学习运用食物与人物活动互相映衬的方法,把主要部分写详细,试着写写自己喜欢的食物。
任务驱动 情景架构
《风味人间》道:“美食是相逢最美好的理由,味道里都是满足,酒里有故事,故事里有你我。”一粥一饭思团圆,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将冬的寒冷,熬成生活的清甜,最温暖的一碗粥,是记忆里家的味道。今天邀请同学们跟着作者一起品一碗美味腊八粥,做一个美食推荐达人。
任务一:品传统美食 享温馨生活
活动一:寻味腊八粥
(一)畅谈腊八,视频引入
1.导入:在我们中国,有许多美食,它们不仅味道好,还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观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有关腊八粥的片段。
2.读名家对腊八粥的描写。
(二)导入课题,了解作者
1.揭示课题,齐读课题并书空。
2.补充资料,了解作者。
(三)字词通关,扫清障碍
1.字词分类学习,说出你的发现。
书写提示:“粥”两个“弓”左窄右宽,中间的“米”捺变“点”;“腻”字斜钩写舒展;“褐”是衣字旁,最后一笔是竖折。“腊、腻、肿、脏”四个字具有相同的偏旁,书写时左窄右宽。
学生试炼,展示成果,师生赏评。
读好生词,相机正音:合拢 唾沫 塞灌 搅和 嘟囔 肿胀 熬粥 深褐
出示文中具有湘西方言特色的词语:碗盏 上灯 松劲 孥孥
(四)走进文本,寻找美味
1.初读文章,思考: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从八儿一家喝腊八粥的故事中可感受到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
2.梳理文段,了解文章内容。
(1)我们计划把沈从文先生的这篇《腊八粥》也像《舌尖上的中国》那样拍成一个视频,如果你是导演,你打算拍摄哪些镜头?
预设:可以整体拍摄先拍摄一组男女老少喝腊八粥的镜头,再拍摄八儿一家喝腊八粥的镜头。
(2)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发言,与学生确定好每个镜头所对应的文章内容。
(3)整理分镜头,梳理文章结构。
如:“介绍腊八粥”这组镜头对应的是文章的第1自然段,“等粥”这组镜头对应的是文章的第2-17自然段,“喝粥”这组镜头对应的是文章的第18-19自然段。“等粥”这组镜头又可以分为“盼粥”(第2-8自然段)、“分粥”(第9-12自然段)、“猜粥”(第13自然段)、“看粥”(第14-17自然段)四组镜头。
(4)商量四个场景拍摄时长,分清文章内容的主次。
教师:我们在拍摄的时候,有些镜头会拍摄得长一些,有些则一带而过。请问各位导演,以上的这些镜头你们打算怎样拍?为什么?
根据学生发言总结:“盼粥”“分粥”“猜粥”“看粥”这四个场景要重点拍摄,因为这四个场景的描写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生合作,感受美味
(1)课件出示:分角色朗读的内容
小结:腊八粥的美味从食材、制作过程和味道这几方面展现出来。
(2)对比朗读,突显美味
课件出示:对比朗读的内容
晒晒美食,赢得赞赏
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写自己喜欢的美食。
小练笔要求:抓住食物的特点,可从食物的材料、味道、做法等方面去考虑,尽可能写出对食物的喜爱之情。
给出评价标准,学生完成初稿后进行自评。
(3)学生展示。
活动二:聚焦代言人
回顾文本,重享美味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腊八粥》,大家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
2.回顾第1自然段,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腊八粥给人什么印象,试着用这些词语说一段话。
3.我们学习了课文第1自然段,那么第2~19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
学生汇报交流:等粥、喝粥。(板书:等粥、喝粥)
切分画面,层层推进
默读课文第2-17自然段,圈画描写八儿的句子,体会“等粥”得馋样,并确定好镜头。
明确镜头:盼粥 分粥 猜粥 看粥
分镜头一:盼粥-急切
画面一:八二等粥展馋样儿
(1)默读第2~8自然段,课件出示要求:
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找出描写八儿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感受八儿的内心变化,完成下面表格。
课件出示语段: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学生交流,教师明确内容。
画面二:香粥惹人馋
1.写八儿的馋样,还对美味腊八粥进行了描写,再读2-8点,圈画出描写粥的语句。
①指名交流语句
课件出示语句:
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
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不过因为一进厨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声音。
②读读这些语句,从这些语句中读出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叹气”一词的拟人化,一方面体会腊八粥的熬粥过程中越来越粘稠,咕嘟咕嘟冒泡的样子;另一方面使得这腊八粥有了灵气和生命力,这样的正面描写突出了粥的美味、令人难忘的味道。)
③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4)小结:通过读发现作者把“盼粥”这一部分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是把八儿盼粥的馋样和粥熬制的过程交叉描写,作者以人物活动与腊八粥的熬制变化相互映衬给人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根据前面所学习的方法,交流猜粥、看粥部分。
分镜头三:猜粥-好奇
齐读第13自然段,大家思考:这一部分句通过怎样的描写展现八儿?从中你想表达什么内容?
画面一:八二想粥样儿
八儿表现:自动联系以往的生活经验描绘出腊八粥的画面,说明对腊八粥的好奇急切、垂涎欲滴的样子
画面二:腊八粥香味浓
腊八粥:黏黏糯糯、甜甜腻腻
分镜头四:看粥—惊讶
八儿:对粥看的仔细、看到粥后的惊异、欢喜、满足、幸福。
腊八粥:粥的逐渐熟烂的状态变化
人物的内心变化和粥的状态变化融合在一起感受到腊八粥的甜蜜。
3.喝粥见满足
读第18~19自然段,思考你想拍摄的画面,想要表达的内容?
镜头一:喝完见满足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八二靠着妈妈斜立,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
“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表达的内容:通过表现喝粥后的画面,对喝粥的过程一笔带过,却将喝粥后的家庭场景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充满诗情画意又妙趣横生,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家人喝粥时的香甜和满足。这样的结尾更有余味,显示出作者的匠心独运。
(四)学习匠心 感悟表达
(1)教师质疑:为什么作者不多写一写怎么熬制腊八粥的,却把八儿等粥的过程写得这么详细?
(2)学生讨论交流。
总结:通过对八儿一家,尤其是八儿等粥过程的描写,表现了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说明腊八节喝腊八粥的风俗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3)延伸阅读冰心《腊八粥》体会冰心笔下的腊八粥与沈从文笔下的腊八粥的异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精品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即兴发言公开课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藏戏获奖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