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华东师大版科学九下课件PPT+教案+学案+素材全套
科学九年级下册1 科学就是力量精品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科学九年级下册1 科学就是力量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华师大版科学九下71《科学就是力量》课件pptx、华师大版科学九下71《科学就是力量》教案doc、华师大版科学九下71《科学就是力量》学案doc、玩塑料瓶mp4、科学方法进行学习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屠呦呦:宁波人的骄傲屠呦呦,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浙江宁波人。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该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活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与科学息息相关。科学给了我们洞察自然界的精确工具。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科学已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
一、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最高成就1、科学的研究对象: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活动。2、科学是一种知识系统:科学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较晚的一类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最高层次和最为独特的成就。在众多的文化形态中,只有科学才为人类提供了认识自然现象精确而有效的工具。科学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就愈来愈正确,愈来愈深入。
人类对自然界物质组成认识的进化
在神话和宗教中,自然界的万物都被归结为“神的创造”。后来宗教将神话的神创论精致化,基督教在《创世纪》中,描绘出一幅上帝在7日之内分门别类地创造万物和人的图景,其中万物之间在组成上并无什么统一性、规则性。 到了公元前6世纪之后,古希腊哲学家主张对自然界作本原性的探索。所谓本原即是指,存在着这样一种东西,自然界中的万物由它而存在,最初由它而生成,毁灭后又复归于它。万物虽然性质多变,但实体却始终如一,这种东西就是万物的元素和本原。
公元前3世纪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tle,前384—前322)把“土”、“水”、“气”、“火”这四种元素作为地球上万物的本原,试图说明自然界物质组成的统一性、规则性。虽然今天人们并不认同这种结论,但是他用自然界的物质说明自然界万物的组成和起源,这对“神创造万物”的说法起到一种釜底抽薪、从而架空了神的作用。这种跨越是人类认识自然上的一种进步。 近代之后,科学得到迅速的发展。17世纪英国化学家波义耳科学地定义了“元素”的概念,认为土、水、气、火并不是化学元素。到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科学探究,确证了所谓的“气”不是一种元素,而是氧气、二氧化碳等具有不同化学性质气体的混合物;“火”则是物质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产生的光和热;“水”也不是一种元素,而是氢和氧的化合物。今天科学已告诉人们,地球上的万物是由100余种化学元素组成的;科学家还通过对恒星演化的研究,揭示了这100余种元素的起源和演化的规律。科学的元素理论被公认为是揭示自然界物质组成的最高知识成就。
3、科学促进人类对自然的认识:(1)对自然界物质组成认识的进步: 神创造万物 →万物是“土、水、气、火”四种元素构成 →万物是由100余种化学元素组成的 科学的元素理论被公认为是揭示自然界物质组成的最高知识成就。(2)同样,关于自然界的结构、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原因、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科学知识在人类认识史上都有类似的情况。
二、科学方法是开启大自然奥秘之门的钥匙1、科学探究要使用科学方法:科学之所以能成为人们认识自然的最高知识成就,原因之一就是: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究中提倡和使用科学方法。 2、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科学地办事”提供参考。
3、重视科学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科学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性才华,由于良好的方法而增长、促进这种才华。4、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①通过实验、观察获得大量有关自然现象的经验事实、数据;②对这些经验事实、数据进行归纳推理,概括出具有一般性的科学假设;③用类似的实验去检验所得假设的正确性,使其成为定律;④人们根据这些科学定律去说明自然现象,解决当初要解决的问题。在科学探究中虽然不存在唯一正确的方法论路径,但是应该遵循某一种合理的方法论路径,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三、科学精神是维系探究的动力1、科学探究的目的:在于探究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隐藏在表象背后的本质。2、科学探究需要科学精神:科学探究活动是一项艰巨的认知活动。科学研究需要经历磨难,更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和维系。科学精神也称为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
徐霞客的探究精神 徐霞客(1587—1641),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游记》是目前保存下来的他大部分旅游记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广泛而系统地探索岩溶地貌的地理学巨著。 徐霞客自22岁开始出游,三十多年间,足迹遍及当时十四个省区。他在野外生活中,“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旅泊岩栖,忍饥耐寒”,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非同寻常的困难,取得了无数珍贵的实地考察资料。旅途中,三次遇盗,四次绝粮,但他毫不动摇。直到他55岁那年身患重病,才被送回家乡,第二年去世。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地貌考察事业。
3、科学精神是一种文化素质:弘扬科学精神的积极意义不限于科学界,科学精神可以深化或外化为一般人类文化精神,是每一个社会公民应具备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文化素质。弘扬科学精神,对人们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公民在工作和生活中应弘扬哪些科学精神
观看视频,试一试,议一议其中包含了哪些科学道理。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深入思考: ①力的作用效果; ②液体压强; ③……。
1、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彰显大国责任和担当,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B.使用一次性餐具 C.开发风能等新能源 D.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2、当前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 ) A.厄尔尼诺现象肆虐 B.大地震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 C.拉尼娜现象频发 D.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环境采取掠夺式的使用
3、科学来自生活实践,但又高于生活。要正确的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 B.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 C.要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D.在已积累的科学知识基础上,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问题
4、计算机运行的基础是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是指在在一块极小的芯片上集成的元件数超过10万个,或门电路数超过万门的集成电路,主要用于计算机制造存储器和微处理机。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电子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可靠性高。目前,我国正处于技术攻关的关键时刻,据媒体报道,国产14纳米(nm)芯片2022年年底可以实现量产,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计算机是信息传递的工具 B.互联网运行需以能量来驱动 C.信息传递主要以符号、图像、声音、文字等形式进行 D.14nm=1.4×10-5m
5、下列事件能说明科学技术带给我们好处的是( ) A.奶粉中用三聚氰胺充当蛋白质 B.制造假币在市场上流通 C.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 D.“地沟油”经重新提炼回到餐桌
6、科学技术在改变我们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下列实例中属于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的是( ) A.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 B.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 C.利用超级计算机预测台风的移动路径 D.核电站废水直接排入海洋
1、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最高成就;2、科学方法是开启大自然奥秘之门的钥匙;3、科学精神是维系探究的动力; 4、公民都应该具有热爱自然的情感、求实求真的精神、科学办事的态度、进取负责的品格。
1、科学知识:认识自然的最高成就;2、科学方法:开启自然奥秘之门的钥匙;3、科学精神:维系探究的动力;公民的科学素养
①热爱自然的情感②求实求真的精神③科学办事的态度④进取负责的品格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3、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4、预习下一课时主要内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华东师大版(2024)九年级下册3 生物进化完整版课件ppt,文件包含华师大版科学九下23《生物进化》课件pptx、华师大版科学九下23《生物进化》教案doc、华师大版科学九下23《生物进化》学案doc、保护色的形成mp4、自然选择学说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华东师大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二章 地球的演化和生物圈的形成2 生命起源一等奖课件ppt,文件包含华师大版科学九下22《生命的起源》课件pptx、华师大版科学九下22《生命的起源》教案doc、华师大版科学九下22《生命的起源》学案doc、巴斯德实验mp4、生命的发生和发展mp4、生命的起源的假说wmv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华东师大版(2024)九年级下册1 地球的演化获奖课件ppt,文件包含华师大版科学九下21《地球的演化》课件pptx、华师大版科学九下21《地球的演化》教案doc、华师大版科学九下21《地球的演化》学案doc、化石wmv、太阳和行星的形成mpg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